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陈州卫军户教育状况研究
1
作者 李鹏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94-97,共4页
明洪武元年(1368)设立陈州卫,陈州州学也于洪武三年(1370)得以重建。从宣德时期开始,在朝廷重视军户子弟教育政策的推动下,陈州卫大批军户子弟进入州学学习,并出现了诸多科宦世家,陈州卫军户由此在从戎之外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和发展空间... 明洪武元年(1368)设立陈州卫,陈州州学也于洪武三年(1370)得以重建。从宣德时期开始,在朝廷重视军户子弟教育政策的推动下,陈州卫大批军户子弟进入州学学习,并出现了诸多科宦世家,陈州卫军户由此在从戎之外开辟了新的人生道路和发展空间,从而提高了军户家族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陈州 军户 教育
下载PDF
对德性文化的弘扬与对权力文化的批判——论《陈州笔记》之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向度思考
2
作者 杨文臣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41-45,共5页
在被誉为"中原文化的百科全书"的新笔记体小说系列《陈州笔记》中,孙方友对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开多向度的深入思考,既对将生命锻造得精纯刚健的"德性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弘扬,又对异化和戕害生命的&q... 在被誉为"中原文化的百科全书"的新笔记体小说系列《陈州笔记》中,孙方友对以中原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展开多向度的深入思考,既对将生命锻造得精纯刚健的"德性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弘扬,又对异化和戕害生命的"权力文化"展开了尖锐的揭橥和批判。激活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清除传统文化中的沉疴淤弊,重建民族精神,是孙方友创作《陈州笔记》的意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方友 陈州笔记》 德性文化 权力文化
下载PDF
赵犨兄弟与唐末陈州
3
作者 陈习刚 《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23-26,共4页
赵犨兄弟与唐末陈州的关系是休戚与共的。赵犨兄弟据守陈州顽抗黄巢义军、抗击秦宗权势力之举,既保全了陈州,又是导致黄巢最后失败、秦宗权最终覆灭的重要因素。因此,陈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忠武军的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 赵犨兄弟与唐末陈州的关系是休戚与共的。赵犨兄弟据守陈州顽抗黄巢义军、抗击秦宗权势力之举,既保全了陈州,又是导致黄巢最后失败、秦宗权最终覆灭的重要因素。因此,陈州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空前提高,忠武军的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亦先后继登将相,主政陈州。在其主政陈州的21年间,他们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促进了陈州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为朱温创建后梁基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援助,其历史功绩应得到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 赵筚兄弟 陈州 忠武军
下载PDF
杜甫外祖母“芳氏”“崔氏”考辨——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中的一则校勘问题
4
作者 孙微 《杜甫研究学刊》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在不同的版本系统中,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对杜甫外祖母姓氏的记载存在文字差异。除《文苑英华》《全唐文》武英殿聚珍本作"崔氏"外,张说诸种文集则均作"芳氏",然而钱谦益等注家却不顾校勘原则,故意弃"... 在不同的版本系统中,张说《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对杜甫外祖母姓氏的记载存在文字差异。除《文苑英华》《全唐文》武英殿聚珍本作"崔氏"外,张说诸种文集则均作"芳氏",然而钱谦益等注家却不顾校勘原则,故意弃"芳氏"而取"崔氏",这是为了将张说碑文作为杜母姓崔的文献证据。其实《义阳王碑》对杜甫外祖母的称呼,应以影宋本《张说之文集》中的"芳氏"最接近原貌,且此称谓不能理解为姓氏,乃是对李氏皇族的美称,其中包含了张说对义阳王家族在"永昌之难"中曾被改为"虺氏"那段惨痛经历的深切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张说 《张说之文集》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碑》
下载PDF
《陈州笔记》中的反讽艺术举隅
5
作者 杨文臣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47-50,共4页
反讽在西方文论史上被视为召唤真理的一种方式,一直备受推重。对反讽手法的娴熟、成功运用也是孙方友的小小说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陈州笔记》中,孙方友不仅通过反讽大大拓展了其作品的内涵、容量,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一个... 反讽在西方文论史上被视为召唤真理的一种方式,一直备受推重。对反讽手法的娴熟、成功运用也是孙方友的小小说创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之一。在《陈州笔记》中,孙方友不仅通过反讽大大拓展了其作品的内涵、容量,更重要的是,他能够以一个思想者的姿态对传统文化的种种展开反思和追问,在传统题材的写作中融入了清醒的现代艺术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方友 陈州笔记》 反讽
下载PDF
《陈州粜米》中的包公形象新探 被引量:1
6
作者 周静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68-70,共3页
现存的元代公案剧中,以包公的形象最为丰满。在多数剧本中,包公通常以高大全的形象出现;剧情多是借助鬼神、梦境的暗示判案。然而,《陈州粜米》的作者却独树一帜,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包公:他有着普通人的情感,面对官场黑暗会萌生... 现存的元代公案剧中,以包公的形象最为丰满。在多数剧本中,包公通常以高大全的形象出现;剧情多是借助鬼神、梦境的暗示判案。然而,《陈州粜米》的作者却独树一帜,塑造了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的包公:他有着普通人的情感,面对官场黑暗会萌生退隐之意,但面对受到伤害的百姓又会挺身而出伸张正义;他幽默诙谐,与下属谈笑风生,又聪明机智,能在恶势力毫无意识的情况下轻松取证。包公形象的创新是作者独创性的体现,也是观众审美需求的产物。同时,剧本的设计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这些创新使剧本更加贴近生活,剧情更加真实可信,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州粜米》 包公 多样化 成因
下载PDF
现实、戏谑与元包公戏《陈州粜米》的创新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明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2011年第11期48-51,共4页
与大部分以勘断人命案或解决家庭纠葛的包公戏不同,《陈州粜米》涉及重大社会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包拯一连出现于全剧的三折之中,这在其他元包公戏中是没有的;而且,与其他包公戏中包公形象单一相比,该剧的包公血肉丰满。全剧冲突强烈集... 与大部分以勘断人命案或解决家庭纠葛的包公戏不同,《陈州粜米》涉及重大社会问题。引人注目的是,包拯一连出现于全剧的三折之中,这在其他元包公戏中是没有的;而且,与其他包公戏中包公形象单一相比,该剧的包公血肉丰满。全剧冲突强烈集中,不仅展现了包公的内心冲突,表现出包公与贪官污吏势不两立的形象,还塑造了小民的不屈不挠的反抗个性,该剧呈现的不是庄重、简淡的中和之美,而是一种粗犷豪狂的崇高。全剧呈现出一种纯朴自然、酣畅恣肆而带戏谑化的艺术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州粜米 包公戏 现实 戏谑化
下载PDF
浅析《包待制陈州粜米》中的包公形象 被引量:1
8
作者 黎凤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49-150,共2页
《包待制陈州粜米》[1]是元杂剧包公戏中最成功的一个,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通过由"神"到"人",由"客"到"主",由"肃"到"谐"的转变过程,将包公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化、生活... 《包待制陈州粜米》[1]是元杂剧包公戏中最成功的一个,尤其在人物塑造方面,通过由"神"到"人",由"客"到"主",由"肃"到"谐"的转变过程,将包公的形象塑造得更加立体化、生活化,因此在包公戏中,该剧不仅是具有高度文学性的案头之曲,又是具有生动舞台性、表演性的台上之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待制陈州粜米 包公形象 由“神”到“人” 由“客”到“主” 由“肃”到“谐”
下载PDF
浅论《陈州粜米》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龄彬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元代包公戏里.《陈州粜米》是堪称首届一指的杰作,也是最优秀的元杂剧名着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陈州粜米》的作者是谁,已无法知道.但从作品风格质朴、语言俚俗和情节活泼生动等特点看.这位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戏曲艺人,或者... 在元代包公戏里.《陈州粜米》是堪称首届一指的杰作,也是最优秀的元杂剧名着之一.由于种种历史原因,《陈州粜米》的作者是谁,已无法知道.但从作品风格质朴、语言俚俗和情节活泼生动等特点看.这位作者很可能是一位戏曲艺人,或者是精通杂剧艺术的下层知识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州粜米》 作品风格 知识分子 元杂剧 包公戏 作者 质朴 戏曲
下载PDF
元杂剧《陈州粜米》略说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修生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93-95,共3页
《陈州粜米》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明代臧懋循编《元曲选》收入此剧,标无名氏撰。元代另一无名氏作品《盆儿鬼》杂剧中曾称赞包公“也曾三勘王家蝴蝶梦,也曾独粜陈州老仓米,也曾智赚灰阑年少儿,也曾诈斩鲁斋衙内职,也曾断开双赋... 《陈州粜米》是元杂剧中的优秀作品。明代臧懋循编《元曲选》收入此剧,标无名氏撰。元代另一无名氏作品《盆儿鬼》杂剧中曾称赞包公“也曾三勘王家蝴蝶梦,也曾独粜陈州老仓米,也曾智赚灰阑年少儿,也曾诈斩鲁斋衙内职,也曾断开双赋后庭花,也曾追还两纸合同笔。”由此可以想到,这几个敷演包公故事的剧目在当时是人民群众非常熟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包公 陈州粜米 元杂剧 豪势 略说 作品 《录鬼簿》 无名氏 灾民
下载PDF
向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处开掘——《陈州粜米》包拯形象再议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登庸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9-93,共5页
《陈州粜米》中,包拯形象的成功,主要方法之一是作者把包拯放在当时特定的客观社会中,让他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土壤,面对现实社会客观复杂的环境,真实细致地描写包拯内心的复杂矛盾及其变化过程,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使我们能透过那张黑脸... 《陈州粜米》中,包拯形象的成功,主要方法之一是作者把包拯放在当时特定的客观社会中,让他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土壤,面对现实社会客观复杂的环境,真实细致地描写包拯内心的复杂矛盾及其变化过程,向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掘,使我们能透过那张黑脸,看到他的心脏跳动,从而增加了包拯形象的生动性与真实性。 一般的包公戏,包拯几乎都是从第三,四折、由左右随从簇拥而上,读上场诗。上场诗的内容一为宣扬自己声势威严,诸人生死由己。二是宣扬自己能激浊扬清,正法清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陈州粜米 人物内心世界 豪势 范仲淹 上场诗 学士 枉法 包待制 包公戏
下载PDF
感心动耳 荡气回肠——略谈《陈州粜米》第一折唱词的修辞特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本良 《当代修辞学》 1987年第2期39-41,共3页
统编高中语文第六册选入了元杂剧《陈州粜米》第一折。《陈州粜米》是一出优秀的公案剧。剧中述陈州"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几至相食"(《楔子》),朝廷派官员到陈州开仓赈济,莅事者乘机营私舞弊,鱼肉人民,草菅人命,激起... 统编高中语文第六册选入了元杂剧《陈州粜米》第一折。《陈州粜米》是一出优秀的公案剧。剧中述陈州"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几至相食"(《楔子》),朝廷派官员到陈州开仓赈济,莅事者乘机营私舞弊,鱼肉人民,草菅人命,激起劳动人民的反抗。第一折出场的主要人物是张(?)古。从张(?)古的唱词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作品在思想意义方面"物不得其平则鸣"(用韩愈《送孟东野序》语)的抗争精神,也可以感受到作品在语言特色方面"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用曹丕《大墙上蒿行》语)的艺术力量。取得这样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剧作者成功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从而增强了唱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因此,分析唱词在运用修辞手法方面的特点,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张(?)古唱词中运用最多的修辞手法是比喻,其中有明喻,有暗喻,也有借喻。明喻的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喻手法 修辞手法 陈州 唱词 混江龙 上马娇
下载PDF
《陈州粜米》中包公形象的塑造及其审美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金望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72-78,60,共8页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包公一直是广大民众喜爱和称道的艺术形象。这位曾是北宋政治舞台上的历史人物,自从进入民间传说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之后,就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口头和笔下千姿百态,面貌各异。比较说来,要算元杂剧中包公形象最富... 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包公一直是广大民众喜爱和称道的艺术形象。这位曾是北宋政治舞台上的历史人物,自从进入民间传说和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之后,就在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口头和笔下千姿百态,面貌各异。比较说来,要算元杂剧中包公形象最富有民主性和人民性.其中又数无名氏的《陈州粜米》中的包公形象塑造得最为丰满生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戏 元杂剧 陈州 包公形象 包龙图 审美价值
下载PDF
介绍《陈州粜米》(第一折) 被引量:1
14
作者 罗星明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84年第1期72-75,96,共5页
元人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直接影响下融会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戏剧;同时也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韵文和散文结合成熟的文学剧本。它通过歌唱、说白、动作、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有... 元人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官调的直接影响下融会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戏剧;同时也是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韵文和散文结合成熟的文学剧本。它通过歌唱、说白、动作、舞蹈来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并有音乐伴奏。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幕)。有的还有“楔子”。折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又是音乐组织的单位。每一折可分若干场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角色名目主要分为“旦”、“末”两类。“旦”扮女性,有“正旦”、“贴旦”、“搽旦”等;“末”扮男性,有“正末”、“副末”等,还有“净”、“孤”、“卜儿”、“孛老”、“徕儿”等。“正末”、“正旦”分别扮演正面人物,全剧只由主要演员一人独唱。剧本由曲词、宾白(对话和独白)和科泛(动作和表情)三都分组成。每折限用同一官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出时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配角只有说白,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衙内 陈州粜米 第一折 宾白 正旦 大斗 豪势 包公 枉法 曲词
下载PDF
善政幌子下的悲剧——《陈州粜米》第一折赏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幼耕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84年第1期67-68,73,共3页
《陈州粜米》是一出歌颂清官包拯断案,为民除害的公案戏。剧本描写陈州地方“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几至相食”。皇帝颁旨放粮,赈济百姓,以示“仁政”。官僚地痞上下勾结,抬高粮价,趁机盘剥,激起民愤。张(忄敝)古挺身而出,当面抗... 《陈州粜米》是一出歌颂清官包拯断案,为民除害的公案戏。剧本描写陈州地方“亢旱三年,六料不收,黎民苦楚,几至相食”。皇帝颁旨放粮,赈济百姓,以示“仁政”。官僚地痞上下勾结,抬高粮价,趁机盘剥,激起民愤。张(忄敝)古挺身而出,当面抗辩,大官僚刘衙内之子刘得中公然用皇帝所赐的紫金锤打死张(忄敝)古。小(忄敝)古为父报仇,向包拯告状。包拯私查暗访,弄清真相,让小(忄敝)古用紫金锤打死刘得中。刘衙内奉皇帝赦书赶到,结果事与愿违,这道“只赦活的,不赦死的”的赦书正好赦了小(忄敝)古,斗争以人民的胜利告终。剧本所揭露的是天灾笼罩下的人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州粜米 紫金锤 赦书 悲剧气氛 悲剧冲突 善政 曲白相生 公案剧 包待制 元代杂剧
下载PDF
元代包公戏的佳作──《陈州粜米》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德泰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32-36,共5页
本文从元代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出发,认定戏曲中反面主人公刘衙内及其子婿,是元蒙统治者的代表,说明此剧是借宋之名,揭露元代黑暗政治之实。加上作品按人民的理想愿望成功地塑造了包公这个深受人民喜爱的清官形象及张敝古... 本文从元代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出发,认定戏曲中反面主人公刘衙内及其子婿,是元蒙统治者的代表,说明此剧是借宋之名,揭露元代黑暗政治之实。加上作品按人民的理想愿望成功地塑造了包公这个深受人民喜爱的清官形象及张敝古、小敝古这样敢于与强权统治者作绝决斗争的农民典型,艺术风格又别具一格,在元曲中确属上乘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 戏曲 陈州粜米 艺术地位 价值
下载PDF
关于元杂剧《陈州粜米》研究的评述及思考
17
作者 周厚波 蒋小平 《民族艺林》 2022年第2期32-40,共9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元杂剧《陈州粜米》的学术研究不断涌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该剧中包公人物形象的研究,二是对作品主题的研究。其中对包公形象的研究具有概括性和前沿性,且注重与文艺理论的结合;对戏剧作品主题的研究则具有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元杂剧《陈州粜米》的学术研究不断涌现,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对该剧中包公人物形象的研究,二是对作品主题的研究。其中对包公形象的研究具有概括性和前沿性,且注重与文艺理论的结合;对戏剧作品主题的研究则具有系统化、精细化的特点。除此之外,还有对作品其他方面的研究。整体看来,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涉及范围逐步扩大。本文对《陈州粜米》的多元化、多视角学术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客观地辨析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浅显的思考,以期后续学者将《陈州粜米》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州粜米》 包公形象 作品主题 评述 思考
下载PDF
京剧《陈州粜米》与原元杂剧剧本的比较
18
作者 刘新文 宋武 《唐山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54-57,共4页
京剧《陈州粜米》是根据元杂剧同名剧本改编的。文章对京剧《陈州粜米》与原元杂剧剧本在剧情、结构、人物等方面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并探讨两者的利弊得失。
关键词 京剧 元杂剧 陈州粜米》 剧本
下载PDF
强权制下正义与邪恶的机智较量──浅说《陈州粜米》 被引量:1
19
作者 白砚 《天中学刊》 1999年第4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强权制 正义 邪恶 较量 陈州粜米》戏曲 北宋
全文增补中
北宋文人陈州创作研究
20
作者 王骞 《新余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74-78,共5页
北宋时期,陈州地近京城开封,不少名臣文人如张咏、晏殊、宋祁等都曾在陈州做官,文豪苏轼亦曾来陈州旅游,诗人张耒更在陈州居住多年,他们都在陈州留下了大量的诗作,从中可知北宋的陈州有牡丹、柳湖、太昊祠、铁墓、厄台、灵通禅院等名胜... 北宋时期,陈州地近京城开封,不少名臣文人如张咏、晏殊、宋祁等都曾在陈州做官,文豪苏轼亦曾来陈州旅游,诗人张耒更在陈州居住多年,他们都在陈州留下了大量的诗作,从中可知北宋的陈州有牡丹、柳湖、太昊祠、铁墓、厄台、灵通禅院等名胜古迹,风景优美,经济繁荣,民风淳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陈州 诗歌创作 苏轼 张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