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拓生态散文写作的新疆域——评陈应松的“神农野札”系列散文
1
作者 张颖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0-185,共6页
陈应松在《钟山》杂志“神农野札”栏目发表的12篇系列散文是近年来生态散文创作领域的一大收获。他凭借丰富而深入的“在地”经验,将“神农架”的风物、地理与人文加以整合,建构出独特的“文学神农架”意象,开掘出当代生态散文写作的... 陈应松在《钟山》杂志“神农野札”栏目发表的12篇系列散文是近年来生态散文创作领域的一大收获。他凭借丰富而深入的“在地”经验,将“神农架”的风物、地理与人文加以整合,建构出独特的“文学神农架”意象,开掘出当代生态散文写作的地理新版图;另外,他又以个体道德理想呼应自然生态伦理,表现出对人和自然关系、人自身道德问题的深度关切;从文体风格看,系列散文采用多样手法处理不同题材和主题,转益多师、体式灵活,为当代生态散文写作提供了由“生态”而“散文”而“文学”的典范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生态散文 文学原乡 文体实验
下载PDF
论陈应松小说中的动物叙事及其审美价值
2
作者 梁桂莲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第9期19-23,共5页
动物叙事是关于人与动物、自然关系的叙事。作家陈应松的动物叙事,以动物伦理勾连人性本真,既对物态本真下的动物生命予以发现、张扬,又对人兽、人与自然关系予以思考;既以“兽”写人,展现人兽冲突下的人性失衡和生态灾难,又将动物叙事... 动物叙事是关于人与动物、自然关系的叙事。作家陈应松的动物叙事,以动物伦理勾连人性本真,既对物态本真下的动物生命予以发现、张扬,又对人兽、人与自然关系予以思考;既以“兽”写人,展现人兽冲突下的人性失衡和生态灾难,又将动物叙事融入底层写作,在“死与生”“人与兽”等的辩证关系中寻求神性的救赎和人与自然的相处之道,显示出其身为作家的责任担当和关注生态、心系底层的民生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动物叙事 物态本真 民生关怀 生命审美
下载PDF
荒野现代化、家园守望与精神“还乡”--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生态田园理想分析
3
作者 王利娟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84-93,共10页
中国乡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在近几十年来引起了作家们特别是地域和乡土作家的持续关注与思考。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依然是困扰当代人的重要问题。陈应松的《松鸦为... 中国乡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自然、社会与精神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在近几十年来引起了作家们特别是地域和乡土作家的持续关注与思考。乡村与城市、传统与现代、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依然是困扰当代人的重要问题。陈应松的《松鸦为什么鸣叫》和《森林沉默》等神农架系列小说对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殷切的关注与思考。将这些作品置于田园-生态视域下探究发现:以现代交通设施与工具等“现代机器”为代表的现代文明力量进入人烟稀少、生活朴素、较为原始的“未被破坏的”荒野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山区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带来了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问题。这些作品通过将心存生态良知与生命敬畏感的山里人和来自现代工商业文明的外来者们进行对比,批判了现代社会的“灵魂灾荒”和信仰缺失,折射出对精神守望和精神“还乡”的吁求,蕴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田园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神农架系列小说 社会转型期 后田园 生态伦理 精神“还乡”
下载PDF
乡村可能才是我们的精神归宿——对话陈应松《天露湾》
4
作者 陈应松 李徽昭 《艺术广角》 2023年第3期123-129,共7页
一、很多好作家都有几套笔法李徽昭:陈老师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写作,到现在40多年了,在这个意义上,陈应松老师为这个活动增加了历史穿越与渗透感。从文学最黄金的80年代,到1992年后消费思潮与商业经济兴起,再到新世纪底层文学兴起,陈... 一、很多好作家都有几套笔法李徽昭:陈老师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写作,到现在40多年了,在这个意义上,陈应松老师为这个活动增加了历史穿越与渗透感。从文学最黄金的80年代,到1992年后消费思潮与商业经济兴起,再到新世纪底层文学兴起,陈应松老师一直都在其中,特别是底层文学的中坚力量,写了不少底层人的艰难生活,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神农架小说系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精神归宿 底层文学 老师 神农架小说
下载PDF
逃离与回归:论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中的城乡徘徊
5
作者 谭彩霞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9-44,共6页
陈应松作为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其“神农架系列”小说创作始终聚焦于城乡社会底层的生存现实。在“神农架系列”小说中,有意将城乡关系紧张化,贯穿着底层农民逃离乡村、后进入城市、再精神返乡的城乡生存徘徊。由逃离到回归,涉及到城乡... 陈应松作为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其“神农架系列”小说创作始终聚焦于城乡社会底层的生存现实。在“神农架系列”小说中,有意将城乡关系紧张化,贯穿着底层农民逃离乡村、后进入城市、再精神返乡的城乡生存徘徊。由逃离到回归,涉及到城乡发展中的经济、文化、道德、情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底层农民苦难生存中的精神诉求和生存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神农架系列”小说 城乡徘徊
下载PDF
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研讨会实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正国 罗勋章 +8 位作者 王广生 李迪江 杨家海 刘光林 谢大强 刘红亮 管兴平 吴薇 龙厚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4-20,共7页
孙正国(长江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今天和荆州区文联一起举办陈应松长篇小说《猎人峰》的研讨会,这是我们和文联长期合作以来大家都非常期望的学术活动。
关键词 长篇小说 陈应松 猎人 实录 长江大学 学术活动 长期合作 副院长
下载PDF
一曲“流散”者的悲歌——解读陈应松中篇小说《太平狗》 被引量:1
7
作者 刘进 禹权恒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5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中篇小说 陈应松 《人民文学》 社会弱势群体 《马嘶岭血案》 解读 悲歌 流散 写作题材 《望粮山》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小说的当代性——以贾平凹、阎连科和陈应松为个案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国和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9,共7页
据有关学者考察,当代性这一概念最初由别林斯基提出。别林斯基在《论巴拉廷斯基的诗》中说:“在构成真正诗人的许多必要条件中,当代性应居其一。”这一概念的时代特色很鲜明,不同时代当代性显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正因为如此,王东明... 据有关学者考察,当代性这一概念最初由别林斯基提出。别林斯基在《论巴拉廷斯基的诗》中说:“在构成真正诗人的许多必要条件中,当代性应居其一。”这一概念的时代特色很鲜明,不同时代当代性显然有着不同的内涵。正因为如此,王东明认为:“所谓当代性,是作为一种具有整体意义的有机性的特质贯穿于作家创作活动的全过程的。它不仅反映在这个过程的结果——作品上,而且与全过程紧密关联。因此,当代性首先而且主要指作品的现实感和时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当代性 乡村小说 贾平凹 陈应松 阎连科 个案 别林斯基
下载PDF
自然:人类的自我救赎——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论 被引量:3
9
作者 周新民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7,共7页
人类的堕落、罪恶、文明的虚伪构成了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是陈应松前期小说的基本主题。但是,他自己也面临着无法解决的困惑:人类的自我救赎之路在哪里?在这些小说中,他激愤地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病的批判,但是并没有找到人类切... 人类的堕落、罪恶、文明的虚伪构成了人类面临的最大的问题,这是陈应松前期小说的基本主题。但是,他自己也面临着无法解决的困惑:人类的自我救赎之路在哪里?在这些小说中,他激愤地表达了对人类文明病的批判,但是并没有找到人类切实可行的出路。这一困惑在神农架系列小说中得到了解决。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通过神农架地区自然、人文风情的描绘,寻找到了人类救赎之路:建立起合乎自然的人伦规范和生命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小说 自我救赎 神农架 陈应松 人类 生命价值观 前期小说 人文风情
下载PDF
都市中的“非都市化”情结——解读陈应松 被引量:3
10
作者 聂运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5期61-64,共4页
陈应松小说中的“非都市化情结”,实际上是指陈应松小说中城市话语的空白 ,其中既有对都市生活方式否定、怀疑的成分 ,又有一种无可奈何自我安慰的成分 ;既有传统乡村文化心理对城市文化的本能排斥 ,又有逆反现代性的哲学沉思与批判性... 陈应松小说中的“非都市化情结”,实际上是指陈应松小说中城市话语的空白 ,其中既有对都市生活方式否定、怀疑的成分 ,又有一种无可奈何自我安慰的成分 ;既有传统乡村文化心理对城市文化的本能排斥 ,又有逆反现代性的哲学沉思与批判性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 非都市化 乡村文化心理 陈应松 小说 城市文化
下载PDF
陈应松乡村小说的生命哲学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国和 《当代文坛》 CSSCI 2008年第3期101-103,共3页
关键词 生命哲学 陈应松 乡村小说 人类生存 价值尺度 文学 人存在 灵魂
下载PDF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示丑”的当下解读 被引量:1
12
作者 严运桂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8-141,共4页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湖北神农架山区真实而严峻的状况,在诸多丑陋、怪诞、疯狂的具象背后,生存、生活的质感渐渐明晰。它直面当代社会严重失衡的现象,深刻揭露了困境中人们生物本性的恶性滋长。作者通过对丑恶事...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以其独特的视角,讲述了湖北神农架山区真实而严峻的状况,在诸多丑陋、怪诞、疯狂的具象背后,生存、生活的质感渐渐明晰。它直面当代社会严重失衡的现象,深刻揭露了困境中人们生物本性的恶性滋长。作者通过对丑恶事物的呈现,激起人们深刻的思考,唤起人们对美与善的渴望与追求。这种审美取向,有一种非常的表现魔力和审丑震撼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神农架 小说 审美
下载PDF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读陈应松中篇小说《母亲》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冬梅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1-64,共4页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关键词 陈应松 小说 《母亲》 生命
下载PDF
“令人感动,还要让人疼痛”——陈应松小说创作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力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23-27,共5页
陈应松的小说叙事始终围绕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和超越之路展开,其向死而生的精神主题映射出直面现实的道德立场,既有左翼文学精神的深刻影响,又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因子。揭去乡土牧歌的温情面纱,还生活在底层者一个挣扎、哀苦、不甘、寻... 陈应松的小说叙事始终围绕人的现实生存困境和超越之路展开,其向死而生的精神主题映射出直面现实的道德立场,既有左翼文学精神的深刻影响,又有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因子。揭去乡土牧歌的温情面纱,还生活在底层者一个挣扎、哀苦、不甘、寻求和质问的真实身份,这是陈应松小说叙事对于当下中国文学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守望 道德 陈应松
下载PDF
中国乡村的“新现实”及其艺术化——以陈应松三篇近作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云雷 《创作与评论》 CSSCI 2013年第10期31-35,共5页
陈应松最近发表的小说《野猫湖》、《夜深沉》和《一个人的遭遇》,向我们揭示了当前乡村中出现的新现实与新经验,并以迥然不同的风格呈现了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我想,这首先得益于陈应松在家乡荆州一年的挂职生活,这让... 陈应松最近发表的小说《野猫湖》、《夜深沉》和《一个人的遭遇》,向我们揭示了当前乡村中出现的新现实与新经验,并以迥然不同的风格呈现了出来,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我想,这首先得益于陈应松在家乡荆州一年的挂职生活,这让他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与理解当前社会的变化,并对各阶层尤其是农民的生活与心理有细致的把握,其次得益于他在艺术上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这让他将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加以艺术化,从而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以下我想结合对这三篇作品的具体分析,谈谈陈应松的创作及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艺术化 乡村 《一个人的遭遇》 中国 《夜深沉》 生活 作品
下载PDF
奇诡叙事艺术与和谐社会吁求的自然融合——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片论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松乔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3期85-91,共7页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以奇诡叙事的方式成功地介入了中国当下的生存境遇。他以神农架为叙事架构,从奇人和奇事中表达了令人震惊的社会内容,从梦魇和幻觉中叙写了弱者悲苦的人生况味,从诡象和异境里描叙了大千世界的荒诞景观,而所...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以奇诡叙事的方式成功地介入了中国当下的生存境遇。他以神农架为叙事架构,从奇人和奇事中表达了令人震惊的社会内容,从梦魇和幻觉中叙写了弱者悲苦的人生况味,从诡象和异境里描叙了大千世界的荒诞景观,而所有这一切都隐含着他对当下现实的焦虑不安与对和谐生态的吁求。正是凭借这种独特的叙事艺术与对和谐生态吁求的人文底蕴,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才获得了全新的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神农架系列 奇诡叙事 和谐生态
下载PDF
底层叙事一种:乡村写实下的“言语解殖”——陈应松小说艺术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晗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43-46,54,共5页
陈应松是当下文坛一位争论较大的作家,其神农架题材既被评论界称为"乡土文学",也被称为"批判意识"或"底层叙事",笔者试图从斯皮瓦克、巴雷克的"言语解殖"与德勒兹的"意识形态解域化流动&q... 陈应松是当下文坛一位争论较大的作家,其神农架题材既被评论界称为"乡土文学",也被称为"批判意识"或"底层叙事",笔者试图从斯皮瓦克、巴雷克的"言语解殖"与德勒兹的"意识形态解域化流动"为理论切入点,着重谈谈陈应松作品在"底层叙事"上的内在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神农架 底层叙事 言语解殖
下载PDF
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的人性抒写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维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70-73,共4页
中篇小说《母亲》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之一,描述了母亲及其五个子女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蜕变。面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中的苦难,作家并没有止步于对人性恶津津乐道的描写,而是从此间超拔出来,直面现实,通过对人性恶的描写,... 中篇小说《母亲》是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之一,描述了母亲及其五个子女的生存状态和人性的蜕变。面对底层劳动人民生存中的苦难,作家并没有止步于对人性恶津津乐道的描写,而是从此间超拔出来,直面现实,通过对人性恶的描写,探求精神救赎之路,表达了对人性善的肯定和渴望,表明了坚定的人道主义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应松 贫穷 人性恶 人性善 神农架
下载PDF
符号所指意义的转移与缺失——陈应松《祖坟》的一种解读
19
作者 胡正旗 胡言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陈应松 祖坟 所指意义 符号 解读 现实主义精神 短篇小说 文学作品
下载PDF
人性·兽性·神性:陈应松神农架小说的生态叙事
20
作者 张丽芬 张玉玲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6期48-51,共4页
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是乡土文学中生态题材小说的佼佼者。陈应松一反传统乡土作家聚焦于对大地的歌颂与赞美、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的写法,而将思考的维度拓宽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上,将触角延伸到人类文明进程与自然的冲突、复杂的人性维度... 陈应松的神农架小说是乡土文学中生态题材小说的佼佼者。陈应松一反传统乡土作家聚焦于对大地的歌颂与赞美、对故土的眷恋与不舍的写法,而将思考的维度拓宽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上,将触角延伸到人类文明进程与自然的冲突、复杂的人性维度以及人类的信仰问题等诸多领域,在前现代、现代及后现代文明的广阔背景下对小说中人性、兽性、神性进行深层的开掘,展示了奇异斑斓的生态叙事,表现了作家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宇宙万物众生平等的智慧光芒,并在生生不息、众生平等的宇宙精神中实现了灵魂的飞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小说 生态叙事 人性 兽性 神性 陈应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