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0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那普利恢复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的生成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陈建英 陈晓于 +3 位作者 黄石安 陈灿 李果明 陈亮波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ACE I———依那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生成的恢复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30例。在依那普利治疗前测定使用肝素前、后HGF浓度 ,依那普利治疗 4周后再测定使用肝素前、后HGF浓度... 目的探讨ACE I———依那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 (HGF)生成的恢复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 30例。在依那普利治疗前测定使用肝素前、后HGF浓度 ,依那普利治疗 4周后再测定使用肝素前、后HGF浓度。同时设 2 2例健康人作对照 ,结果静注肝素 5 0 0 0u后 ,对照组血清HGF较注射前显著升高 ;但依那普利治疗前陈旧性心肌梗死组HGF上升明显减少 ,经过依那普利治疗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水平下降 ,静注肝素后的血清HGF水平恢复 ,较治疗前显著增高 ,达对照组水平。结论依那普利可恢复HGF的产生 ,可能是通过抑制AngⅡ生成来实现。这给依那普利在心肌梗死患者长期治疗和二级预防上又提供了一个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陈旧心肌梗死 肝细胞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下载PDF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
2
作者 刘建平 付善基 +2 位作者 牟楠楠 梁春香 邵焕庆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11期835-83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A)造影、心电图证实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实验组;健康查体者32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与实验组患者匹配。比较血浆Hcy水平、右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A)造影、心电图证实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为实验组;健康查体者32例为对照组,年龄、性别与实验组患者匹配。比较血浆Hcy水平、右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结果陈旧心梗患者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右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01)。结论陈旧心梗患者Hcy水平与肱A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成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 相关性 陈旧心肌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肱动脉 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下载PDF
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胱抑素C水平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巨鹏 李建权 +3 位作者 白萍 高媛 王硕 蒋晓玲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陈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因心血管事件发生再入院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明确血清Cys C水平变化与肾小... 目的探讨陈旧心肌梗死(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分析因心血管事件发生再入院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及血清Cys C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明确血清Cys C水平变化与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否有相关性.方法测定81例陈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ys C浓度等指标,以患者24 h内首次血清Cys C值作为基线,≥1.50 mg/L为Cys C显著增高组,<1.50 mg/L为Cys C正常或轻微增高组.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NYHAI级46例,NYHAII级14例,NYHAIII级10例,NYHAIV级11例,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者30例.结果 OMI患者血清Cys 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与心功能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Cys C显著增高组的患者心血管事件和再住院率都明显增加.治疗后血清Cys 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与GFR呈负相关.结论 OMI患者血清Cys C水平明显升高,随着血清Cys C升高,心衰程度加重,心血管事件及再住院率增加.血清Cys C的水平反映心衰患者早期肾脏功能的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梗死 胱抑素C 肾小球滤过率 预后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成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7期19-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即将接受血运重建术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95节段),于术前1周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与代谢扫描,以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各节段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在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例即将接受血运重建术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95节段),于术前1周行双核素心肌灌注与代谢扫描,以核素心肌灌注/代谢显像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各节段患者分为心肌存活组(73节段)与心肌非存活组(22节段)。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2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关指标水平,比较心肌存活组与非存活组心肌应变参数(RS_(peak-sys)、LS_(peak-sys)及CS_(peak-sys))及2DSE检测心肌存活性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 (1)健康对照组与患者组在LVEF、LVFS、LVEDd及SV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心肌存活组RS_(peak-sys)与LS_(peak-sys)均显著大于心肌非存活组,而2组CS_(peak-sy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以RS_(peak-sys)与LS_(peak-sys)作为观察对象做ROC曲线,RS增加>9.8%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81.98%与81.13%,以LS增加>16.5%检测心肌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59%与92.28%。结论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可作为陈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与否评价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技术 陈旧心肌梗死 心肌存活 心肌应变参数
下载PDF
陈旧心肌梗死并室壁瘤猝死前心电图变化1例
5
作者 任志国 张立 +1 位作者 陈广锋 曹雪 《现代医药卫生》 2004年第13期1317-1318,共2页
关键词 陈旧心肌梗死 室壁瘤猝 心电图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细胞粘附分子在老年陈旧心肌梗死空气净化前后的变化
6
作者 连芳 《中国民康医学》 2006年第21期934-935,共2页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 I)疗养员99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n=54)和未净化组(n=45),另选20人为健... 目的:探讨空气净化对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 I)疗养员99例随机分为空气净化组(n=54)和未净化组(n=45),另选20人为健康对照组。空气净化组所处的疗养室进行24 h空气净化,未净化组和对照组住普通病房,不进行空气净化。住院时和住院后1个月抽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结果:空气净化1个月后,患者sICAM-1和sVCAM-1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对OM I患者行空气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其sICAM-1和sVCAM-1,使病情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 陈旧心肌 空气净化 老年人
下载PDF
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评估价值
7
作者 贾超 吕兴锟 唐省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9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根据研究期间是否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组,再次发生心肌梗死51例为观察组,没有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患者57例为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估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根据研究期间是否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分为两组,再次发生心肌梗死51例为观察组,没有再次发生心肌梗死患者57例为对照组。实时二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进行监测,比较心脏径向应变、纵向应变及心脏面积应变,评估左心室收缩末期左室容血量(LVESV)、舒张末期左室容血量(LVEDV),再发患者心肌梗死位置及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心脏径向应变、纵向应变、面积应变分别为(22.79±3.14)、(8.93±1.46)、(16.74±2.18),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值(35.46±3.80)、(13.05±2.03)、(21.6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两组LVEDV、LVESV分别为(105.62±9.84)ml、(45.21±5.37)ml,均高于对照组(97.39±8.72)ml、(34.42±3.8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肌梗死位置检出率为94.12%,冠状动脉造影检测结果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实时二维超声图能有助于各节段缺血的分析,评估心功能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 心功能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峰值摄氧量联合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
8
作者 潘荣全 叶裕舟 +1 位作者 苏鑫儒 林峰丞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4期60-62,68,共4页
目的探究峰值摄氧量联合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检测峰值摄氧量(peakVO_(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随访半年... 目的探究峰值摄氧量联合二氧化碳通气当量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检测峰值摄氧量(peakVO_(2))、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_(2)),随访半年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将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未发生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peakVO_(2)、VE/VCO_(2),分析peakVO_(2)联合VE/VCO_(2)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结果10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随访半年统计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21例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82例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0.39%(21/103);预后不良组peakVO_(2)、VE/VCO_(2)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eakVO_(2)、VE/VCO_(2)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关(OR>1,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peakVO_(2)、VE/VCO_(2)及两者联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的AUC分别为:0.802、0.800、0.812,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应用价值较高。结论peakVO_(2)联合VE/VCO_(2)在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患者预后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 峰值摄氧量 二氧化碳通气当量 预后
下载PDF
碎裂QRS波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赵新悦 李元民 +1 位作者 肖强 郭慧梅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0-257,263,共9页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及两者联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ragmented QRS complex,fQRS)、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及两者联合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old myocardial infarction,OMI)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0例O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fQRS分为fQRS阳性组和fQRS阴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fQRS阳性的影响因素。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E,将这些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fQRS、RDW对OMI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RDW(OR=2.757,95%CI 1.961~3.877,P<0.05)的患者更容易出现fQRS;fQRS阳性(OR=2.719,95%CI1.619~4.566)、合并高血压(OR=2.147,95%CI 1.212~3.803)、左心房内径(OR=1.100,95%CI 1.039~1.164)、RDW升高(OR=1.909,95%CI 1.463~2.57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OR=0.933,95%CI 0.894~0.973)、Gensini评分升高(OR=1.038,95%CI 1.024~1.053)、丙氨酸转氨酶升高(OR=0.998,95%CI 1.002~1.027)是O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QRS对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靶血管血运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有预测价值(P均<0.05),AUC分别为0.617、0.682、0.696、0.652、0.672。RDW对再发心绞痛、靶血管血运障碍、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死亡有预测价值(P均<0.05),AUC分别为0.717、0.804、0.673、0.809。fQRS,RDW,LVEF,fQRS联合RDW,RDW联合LVEF,fQRS联合LVEF,三者联合预测MACE的AUC分别为0.687、0.729、0.670、0.756、0.778、0.762、0.798。结论RDW是fQRS阳性的影响因素,RDW越高的OMI患者fQRS阳性率越高。fQRS、RDW、LVEF对OMI患者MACE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两者及三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其中,fQRS对靶血管血运障碍的预测价值更高,RDW对心源性死亡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 碎裂QRS波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用于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甜 廖信彪 +5 位作者 张付 邓恺飞 张吉 黄平 陈忆九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不同病理变化阶段的心肌梗死组织进行光谱分析,以实现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 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不同病理变化阶段的心肌梗死组织进行光谱分析,以实现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 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结果 为参考依据,采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组左心室前壁的早期缺血心肌、坏死心肌、心肌纤维化组织以及正常对照组心肌的FTIR数据,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心肌、早期缺血心肌和坏死心肌的平均归一化光谱较为相似,但平均二阶导数光谱存在较大差异,早期缺血心肌中各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峰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心肌,坏死心肌α-螺旋的峰强度最低。心肌纤维化组织平均归一化光谱的酰胺Ⅰ和酰胺Ⅱ峰位明显向高波数方向移动,酰胺Ⅱ和酰胺Ⅲ的峰强度高于其他各类型心肌,平均二阶导数光谱在1 338、1 284、1 238和1 204 cm~(-1)处峰强度明显增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 显示,FTIR可区分不同类型的心肌组织。结论 FTIR技术具有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潜力,为心脏性猝死的死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 急性心肌 陈旧心肌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关系的分析
11
作者 叶俏 王西宇 叶松 《大医生》 2023年第17期120-122,共3页
目的分析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目的分析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3年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疑似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比较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检出率,并分析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测值的关系。结果心电图联合超声心动图诊断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的敏感度(98.81%)和准确率(85.83%)均高于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单独检测(P<0.05),但三者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心电图的ST-T抬高幅度与超声心动图的左房内径(LAD)、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呈正相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陈旧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诊断中,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有一定的联系,且两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前壁心肌 室壁瘤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依仁科 邹玲 +1 位作者 宋耀锋 董志 《医学信息》 2011年第9期2746-2747,共2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2006年间63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筛选出4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结果该纽患者中多年龄较轻,大量吸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方法2003年-2006年间638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筛选出4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结果该纽患者中多年龄较轻,大量吸烟者居多,冠状动脉痉挛在此类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伴自溶后血栓消失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冠脉内血栓自溶速度慢,冠脉再通延迟.对挽救梗死区域心肌细胞的坏死作用不大为其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痉挛
下载PDF
立体心电图对陈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范书英 柯元南 +1 位作者 崔超英 杜英 《临床心电学杂志》 2008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评价立体心电图(three-dimensional electrocardiogram,3D-ECG)对陈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陈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顺序应用心电图机和立体心电图仪记录12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及... 目的评价立体心电图(three-dimensional electrocardiogram,3D-ECG)对陈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入选陈旧心肌梗死患者21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88例作为对照组,顺序应用心电图机和立体心电图仪记录12导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及立体心电图,计算各自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立体心电图和心电图对陈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99.06%和62.26%、准确性分别为98.00%和72.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特异性均为95.45%,无显著差别。结论立体心电图是一种良好的检查手段,对陈旧心肌梗死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减少误诊和漏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梗死:立体心电图
原文传递
fQRS波预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价值 被引量:18
14
作者 马淑英 吕金兰 +5 位作者 张媛 振波 卜培莉 王乐信 马龙乐 李志平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15-16,共2页
目的探讨fQRS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235例OMI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QRS心电图特征,分为病理性Q波(A组)、OMI伴碎裂QRS波(fQRS)(B组)、OMI伴病理性Q波和fQRS(C组),对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 目的探讨fQRS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235例OMI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QRS心电图特征,分为病理性Q波(A组)、OMI伴碎裂QRS波(fQRS)(B组)、OMI伴病理性Q波和fQRS(C组),对所有病例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三组的室性心律失常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69.1%、74.4%、71.7%,三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或两种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20.6%(14/68)、40.5%(49/121)、43.5%(20/46),B、C组与A组比较P均<0.05。A组室早总数≥720个/24 h、成对室早、室早Lown分级3~5级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C组;A组多源性室早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均<0.05)。结论 fQRS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fQRS是OMI心脏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 碎裂QRS波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及漏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范书英 柯元南 +5 位作者 周颍 陈莉 杜英 肖竹 徐永慧 王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3367-3370,共4页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入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顺序记录12导心电图,计算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比较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 目的评价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诊原因。方法入选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非心肌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顺序记录12导心电图,计算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并比较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结果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分别为48.61%、61.54%和90.63%;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诊断正确组和漏诊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诊断陈旧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特异性,但敏感性和准确性低,容易漏诊,漏诊原因主要与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有关,与心肌梗死部位、性别关系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 心电描记术 诊断
下载PDF
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对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和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廖斌 邓力 +4 位作者 王峰 李秀群 项舟 邓明彬 杨志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 arrow m esenchym a l stem ce lls,M SC s)-小肠黏膜下层(sm a llin testina l subm ucosa,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对心功能及缺血区建立侧支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已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后6周的黑山羊16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抽取自体骨髓,经体外分离M SC s,进行培养、传代,以第3代细胞行5-B rdU标记并与S IS支架材料复合培养5 d,制备M SC s-S IS组织工程心肌补片。将其缝合至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对照组仅行假手术处理。于植入后6周,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动物心功能变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缺血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结果术后6周实验组及对照组:心博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42.81±4.91、37.06±4.75 m l和59.20%±5.41%和44.56%±4.2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分别为72.55±8.13、83.31±8.61 m l和29.75±5.98、46.25±6.68 m 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舒张功能各项指标分别为:E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4.85±6.35 cm/s和43.14±4.81cm/s(P<0.01);A峰最大速度分别为52.33±6.65 cm/s和56.91±6.34 cm/s(P>0.05)。超声心动图显示对照组左室腔扩张明显,室壁运动明显减弱,梗死区呈瘤样扩张,局部室壁反常运动;实验组左室腔明显小于对照组,室壁运动较对照组强,心尖梗死区扩张不明显。选择性左冠状动脉造影见实验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远端与回旋支间明显侧支循环建立。结论M SC s-S IS构建的组织工程心肌补片移植于黑山羊陈旧性心肌梗死区后侧支循环建立,心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问充质干细胞 小肠黏膜下层 陈旧心肌 心功能 侧支循环 黑山羊
下载PDF
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风险评估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淑英 吕金兰 +3 位作者 杨文波 张媛 王乐信 孙熙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通过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病理性Q波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fQRS及病理性Q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评估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35例确诊陈旧性心肌梗死... 目的通过对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碎裂QRS波(fQRS)、病理性Q波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探讨fQRS及病理性Q波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以评估心电图对陈旧性心肌梗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35例确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将OMI伴单纯fQRs波患者分为前壁组(61例)、下壁组(40例)和侧壁组(15例),并对各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根据fQRS波时限,将OMI伴fQRs波患者分为fQRS≥110ms组(36例)、fQRS〈110ms(156例),并对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根据病理性Q波QRS波群时限,将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分为QRS≥110ms组(21例)、QRS〈110ms(75例),并对两组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OMI伴单纯fQRs波患者不同部位间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均〉0.05);OMI伴fQRs波患者fQRS≥110ms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高于fQRS〈110ms组(P=0.026);OMI伴病理性Q波患者QRS≥110ms组成对室性期前收缩(P=0.045)发生率明显高于QRS〈110ms组。结论OMI患者fQRs时限越长,发生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越高;OMI患者QRS波时限越长,发生成对室性期前收缩的风险越高,QRS时限是O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预警的心电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心肌 碎裂QRS波 病理性Q波 室性心律失常 QRS时限
下载PDF
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的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乔树洲 张明旭 +3 位作者 党涛 白志冬 王梅 任艳红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4496-4497,共2页
老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1-3],往往容易被忽视,部分因错过了治疗时机,导致了难以挽回的结果[4]。有部分患者自然过渡到了陈旧性心肌梗死阶段,发生心力衰竭时才来就诊。这时,如果病情允许,可开通闭塞血管。... 老年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后,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1-3],往往容易被忽视,部分因错过了治疗时机,导致了难以挽回的结果[4]。有部分患者自然过渡到了陈旧性心肌梗死阶段,发生心力衰竭时才来就诊。这时,如果病情允许,可开通闭塞血管。改善心脏血液供应,使部分处于冬眠状态的心肌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有部分患者病史太长,病变钙化严重,导丝无法通过闭塞处,故血管无法开通。只能依靠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如患者不同意搭桥手术治疗。只有依靠规范的药物治疗,遏制心功能减退及心脏重构,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陈旧心肌 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津军 王绍伟 +4 位作者 张丽娜 李辉 柴丽娜 范洁 孙莹莹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B06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5年12月就诊的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4例,按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坎地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LVEDV和LVESV均较治疗前降低,LVEF、CO、SV及6 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均增加,但试验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死亡、脑卒中、恶性心律失常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坎地沙坦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且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坎地沙坦 贝那普利 陈旧心肌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长期应用咪达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代偿区不应期和钠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泱 牛慧燕 +3 位作者 刘念 张存泰 陆再英 王士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54-658,共5页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IMI)对家兔陈旧性心梗(HMI)后心脏有效不应期(ERP)及钠电流(I_(Na))的影响。方法选家兔制 HMI 模型,口服 IMI 0.625mg·kg^(-1)·d^(-1)(8周)。记录整体心脏 ERP 和单细胞 I_(NA)。结果 HMI 组ERP 显著延长,用... 目的探讨咪达普利(IMI)对家兔陈旧性心梗(HMI)后心脏有效不应期(ERP)及钠电流(I_(Na))的影响。方法选家兔制 HMI 模型,口服 IMI 0.625mg·kg^(-1)·d^(-1)(8周)。记录整体心脏 ERP 和单细胞 I_(NA)。结果 HMI 组ERP 显著延长,用 IMI 后则缩短。HMI 组代偿区细胞 I_(Na)降低,I_(Na)稳态失活曲线负移,恢复时间常数延长;应用 IMI,I_(Na)明显恢复。结论咪达普利可抑制 HMI 心脏 ERP 延长,并使降 I_(Na)得以恢复。这可能是该药减少陈旧性心梗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普利 陈旧心肌 有效不应期 钠电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