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
1
作者 夏青 刘传文 +1 位作者 王会杨 李国顺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 分析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joint fracture, PJ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采用内外侧双锁... 目的 分析双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全膝关节置换(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术后陈旧性股骨假体周围骨折(periprosthetic joint fracture, PJ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采用内外侧双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和同种异体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PJF患者7例,其中男1例,女6例;年龄71~89岁,平均(76.86±6.67)岁。记录手术时间、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手术相关并发症以及膝关节屈伸活动度等,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了解假体、钢板螺钉位置、骨折愈合、假体和内固定松动情况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评价骨折部位的疼痛不适,采用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 KS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WOMAC)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57±3.05)个月。骨折均顺利愈合,愈合时间(4.43±0.53)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27.86±12.20)min,术中输血量(485.71±106.90)mL。7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术后第3天血红蛋白(81.86±8.59)g/L,术后输血量(114.29±195.18)mL。骨折部位VAS从术前(6.86±0.38)分至末次随访(2.57±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从术前(79.29±4.50)分至末次随访(66.86±3.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SS优良率28.57%,良2例,可5例。WOMAC评分从术前(69.43±6.40)分至末次随访(100±14.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钢板内固定联合植骨治疗TKA术后陈旧性股骨PJF,固定相对牢固,手术相对安全,骨折顺利愈合,临床疗效相对满意,但术后膝关节活动度会有显著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锁定钢板 陈旧性 假体周围骨折 全膝关节置换 植骨
下载PDF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2
作者 高石 李立 +1 位作者 赵旭飞 赵国强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752-755,共4页
目的总结27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对预后进行相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3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7例,均采用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尺骨近端截骨延长钢板固定的手术治疗方... 目的总结27例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并对预后进行相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23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27例,均采用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尺骨近端截骨延长钢板固定的手术治疗方式,术中直视和透视下确认桡骨头复位,肘关节稳定性及活动良好。术后随访患儿,根据Mackay标准对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20例患儿环状韧带仍完整;6例患儿环状韧带瘢痕化,未行环状韧带重建。3例桡神经损伤患儿术中未行探查,神经症状均在术后完全恢复。1例患儿虽然有外伤史,但考虑为先天性桡骨头脱位,术后出现再脱位。27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肘关节功能优11例,良13例,差3例,优良率为88.9%。结论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尺骨近端截骨延长钢板内固定术对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治疗有一定临床意义,尺骨近端截骨延长可能较环状韧带修复重建更重要,能够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陈旧性孟氏骨折 尺骨近端截骨 环状韧带
下载PDF
钢板滑移技术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王金应 张雄良 +8 位作者 黄林 林亮 杜思明 郑勇强 王旭东 黄高峰 岳慧玲 张金山 施慧鹏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钢板滑移技术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8例3周以上陈旧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X线检查显示骨折端存在不同程度短缩或分离移位。术中采用钢板滑移技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恢复肢... 目的观察钢板滑移技术治疗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骨科2020年10月—2022年4月收治的8例3周以上陈旧性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X线检查显示骨折端存在不同程度短缩或分离移位。术中采用钢板滑移技术结合软组织松解恢复肢体长度,随后常规进行内固定操作,术中无需其他辅助装置。观察所有患者临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8例患者骨折均获得良好的复位,X线显示下肢长度基本恢复,力线正常。术后随访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发现血管神经损伤。结论钢板滑移技术是一种术中纠正陈旧性胫腓骨骨折短缩或分离移位的良好方法,可以结合或替代外固定支架或撑开器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胫腓骨骨折 短缩移位 钢板滑移技术 骨折复位技术 延迟内固定手术
下载PDF
肝海绵状血管瘤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1例报告
4
作者 周文 聂寒秋 周显飞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58-160,共3页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0.4%~20%,多见于40~50岁女性[1]。肝海绵状血管瘤来源于肝脏血管组织,90%的血管瘤为单发,10%为多发,因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通常在体检中或因腹部不适检查腹部影像时... 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其发病率为0.4%~20%,多见于40~50岁女性[1]。肝海绵状血管瘤来源于肝脏血管组织,90%的血管瘤为单发,10%为多发,因生长缓慢,临床症状及体征表现不明显,通常在体检中或因腹部不适检查腹部影像时被偶然发现[2]。随着血管瘤的增大,部分患者可伴有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生破裂出血的极少见。由肝海绵状血管瘤引起的自发性瘤内出血、坏死、液化所致的肝囊性肿物更加罕见。我科收治1例肝海绵状血管瘤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患者,现就此病例进行报道并文献复习。患者男,66岁,因“肝脏占位10余年,右上腹胀痛3 d”入院。患者10余年前在当地医院体检,B超发现肝右叶占位,腹部增强CT提示:肝右叶见一类圆形高密度影,直径约44 mm,边界清,周围见环状更高密度影,肝内胆管未见扩张。此后患者无腹部不适,定期复查。入院前3 d患者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无畏寒、发热、恶心、呕吐,至门诊就诊,复查腹部增强CT示:肝右叶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界清,周围见环状更高密度影,动态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影。B超提示:肝右叶见约48 mm×46 mm大的低回声团,周边可见环形钙化,团块内血流信号不明显,考虑肝右叶低回声团伴环形钙化,性质待定(图1)。患者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遂入院。既往无腹部外伤史、腹部手术史,否认肝炎、肝硬化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两侧对称,肝、脾肋下未及,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包块未及,墨菲征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凝血功能、肝炎系列(乙肝、丙肝、戊肝)、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125、糖类抗原50、癌胚抗原)等各项指标均未见异常。根据患者手术意愿,术前诊断肝右叶占位,排除手术禁忌后,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探查见肿块位于肝Ⅶ段表面,大小约5 cm×4 cm,肿块与膈下粘连,边界清,包膜完整,余肝实质未见明显异常(图2A);遂行腹腔镜下肝右叶肿物剜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剖视病灶见囊壁完整,囊内见黄色糊状液体(图2B、2C)。术后病理提示肝海绵状血管瘤陈旧性出血伴囊性变,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切除标本由扩张血管内皮细胞组成,陈旧性出血,囊性改变;血管内皮标记物CD31、CD34免疫组化表达阳性(图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陈旧性出血 肝右叶 肿物 医院体检 肝脏血管 肝区
下载PDF
王明喜教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经验
5
作者 于腾飞 王明喜 周斌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若处理不当,易遗留踝关节疼痛、行走不稳等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王明喜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损伤日久,以致血气阻滞不通,气滞血瘀。治疗上以“活血祛瘀、行气消肿”为主,运用中药...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若处理不当,易遗留踝关节疼痛、行走不稳等后遗症,给患者带来诸多痛苦。王明喜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病机为损伤日久,以致血气阻滞不通,气滞血瘀。治疗上以“活血祛瘀、行气消肿”为主,运用中药外洗配合功能锻炼治疗,倡导中西医结合诊治,临床疗效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治疗经验 王明喜
下载PDF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高秉钧 王琨尧 +1 位作者 雷映菡 庄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22-0125,共4页
探究在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临床治疗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0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和参照组(开放性复位手术),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与参... 探究在儿童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临床治疗红,采用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0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和参照组(开放性复位手术),总结治疗结果。结果 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结果更好,呈P<0.05。结论 空心加压螺钉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能够降低患儿的术后并发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降低术中失血量及透视次数、可提高治疗有效率,能够促进患儿肢体健康的恢复,可予以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加压螺钉 克氏针内固定 陈旧性肱骨外髁骨折 儿童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疗法联合传统治疗在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中的应用
7
作者 毛庆福 孙明兰 +2 位作者 付春雷 刘鹏 高楠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联合传统治疗和单纯传统治疗对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2年1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therapy,ESWT)联合传统治疗和单纯传统治疗对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2年1月在珠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治疗的85例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其中对照组41例予以传统治疗,治疗组44例予以ESWT联合传统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和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和疗效。结果:在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在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膝关节评分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46.34%,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4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WT联合传统治疗能明显缓解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传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侧副韧带 陈旧性损伤 体外冲击波 膝关节疼痛 传统治疗
下载PDF
前路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后路尺骨截骨矫形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长周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8期1359-1361,共3页
目的:探讨前路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后路尺骨截骨矫形(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MF)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BadoⅠ型陈旧性MF患儿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 目的:探讨前路桡骨头切开复位联合后路尺骨截骨矫形(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MF)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法将2019年6月—202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BadoⅠ型陈旧性MF患儿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行常规后外侧入路手术,观察组行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成骨相关因子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肘关节屈伸、旋前、旋后角度及MEPS评分均高(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的BMP-7、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前后联合入路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MF临床疗效较好,手术创伤小、患儿术后恢复快且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o Ⅰ型 陈旧性孟氏骨折 儿童 前路桡骨头切开复位 后路尺骨截骨矫形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多元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在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王晓晗 展素梅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在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眼科医院收治的92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6,多元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与... 目的探讨多元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在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河南省周口市眼科医院收治的92例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46,多元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与对照组(n=46,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疾病知晓情况、生活质量、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结果干预后两组视网膜脱离术后知识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贝克焦虑量表(BAI)、贝克抑郁量表第2版(BDI-Ⅱ)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4.35%)低于对照组(1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宣教干预应用于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改善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手术 多元护理 个体化健康宣教 疾病知晓
下载PDF
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秦威舒筋汤外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临床观察
10
作者 解其 程启华 《山西中医》 2024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秦威舒筋汤外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正骨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秦威舒筋汤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 目的:观察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秦威舒筋汤外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陈旧性踝关节损伤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正骨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秦威舒筋汤外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且治疗组上升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骨理筋手法联合秦威舒筋汤外洗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损伤疗效确切,效果优于单纯正骨理筋手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损伤 正骨理筋手法 秦威舒筋汤 外治法
下载PDF
针刺联合功能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疗效分析
11
作者 张慧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5期123-125,共3页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功能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针刺+功能训练治疗,对... 目的:分析针刺联合功能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针刺+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康复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周、第4周对60例患者的疗效进行评定,根据其改善程度,进行总体疗效评定,并比较康复前后的踝关节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踝关节功能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功能训练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能降低患者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扭伤 针刺 功能训练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
12
作者 李振宏 韦进强 +6 位作者 梁周 李建全 梁静然 郭沂 吕广桂 李瑞 易成腊 《骨科》 CAS 2023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手术治疗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的13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按1∶1比例制作病人全骨盆...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手术治疗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使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的13例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按1∶1比例制作病人全骨盆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术前决策,模拟骨折复位、截骨、减压,指导术前选择及预弯内固定物。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复位效果。术后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末次随访时,采用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Majeed评分评估疗效。结果13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94.38±79.82)min,术中出血量为(534.62±268.46)mL。按Matta标准,骨折复位优3例,良7例,优良率为76.92%。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按照Merle D’Aubigne和Postel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1例,良2例,优良率为75%,Majeed评分为(93.00±4.37)分。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陈旧性骨盆髋臼骨折,有助于了解骨折形态、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高内固定物植入的精度、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髋臼 陈旧性骨折 3D打印
下载PDF
肌骨超声辅助体外冲击波疗法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临床研究
13
作者 黄泽锋 胡立宏 +7 位作者 唐亮 任洪峰 朱履刚 李欢乐 薛志超 云林森 阴腾龙 常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34期80-85,共6页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辅助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骨科门诊所收治65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77例踝关节),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肌骨超声辅助体外冲击波疗法(ESWT)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骨科门诊所收治65例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77例踝关节),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使用肌骨超声辅助ESWT的ET组(31例)及使用中药熏蒸及超短波治疗的TT组(46例)。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T_0)降低(P<0.05)。治疗后15 d(T_1),TT组VAS评分低于ET组(P<0.05);治疗后3个月(T_4),ET组VAS评分低于TT组(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均较T_0时升高(P<0.05);T_1时,TT组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明显高于ET组(P<0.05);T_4时,ET组Kaikkonen踝关节损伤功能评分高于TT组(P<0.05)。T_4时,ET组精力(VT)优于TT组,TT组精神健康(MH)优于E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时,采用肌骨超声引导下ESWT,能够显著缓解局部症状,改善踝关节功能,并且与传统治疗方法相比,在远期疗效上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踝关节损伤 外侧副韧带 体外冲击波疗法 肌骨超声
下载PDF
陈旧性手屈肌腱断裂应用Wide-awake重建术后手功能康复1例
14
作者 寄婧 王亚丽 +3 位作者 蒋振兴 苏小妹 姚辉 时斌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8-149,共2页
手外伤是工业化社会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手屈肌腱断裂在其中占较大比例,以锐器割伤为主(约95.2%),而肌腱缝合术后约有8.5%的患者再次发生断裂,9.8%发生限制性粘连^([1]),因此肌腱缝合术后发生粘连或再次断裂后的处理需要手术医生与康... 手外伤是工业化社会常见的损伤性疾病之一,手屈肌腱断裂在其中占较大比例,以锐器割伤为主(约95.2%),而肌腱缝合术后约有8.5%的患者再次发生断裂,9.8%发生限制性粘连^([1]),因此肌腱缝合术后发生粘连或再次断裂后的处理需要手术医生与康复师及时合作进行治疗。Wide-awake(完全清醒)又称为局部麻醉下无止血带手术技术^([2-3]),由加拿大医师Lalonde于2000年左右首次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屈肌腱断裂 重建 手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关节镜结合带线锚钉在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踝关节不稳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5
作者 黄煊怀 陈志伟 +2 位作者 王帅 李春 李维 《足踝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例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踝关节不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 目的观察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例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踝关节不稳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踝关节镜探查清理,外踝小切口切开行带线锚钉修复距腓前韧带止点陈旧性撕脱骨折。术前、术后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价足部的功能;术前、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踝部疼痛;通过X线片观察距骨前移距离(anterior talar translation,ATT)、距骨前移率(ΔATT)以及距骨倾斜角(talar tilt,TT)。结果10例患者术后随访8~11个月,平均随访(9.3±3.2)个月,AOFAS术前评分为41~72分,平均(61.5±3.4)分;术后评分为85~97分,平均(93.8±3.5)分,术前、术后AOF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近一次随访,AOFAS评分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90%。VAS疼痛评分由术前(7.1±0.3)分改善至术后(2.7±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与术后两组间跖屈内翻TT值由(17.2°±3.1°)改善至(5.1°±1.4°),背屈内翻TT值由(11.4°±5.5°)改善至(2.5°±1.3°)。术前与术后ΔATT由(23.5%±5.3%)改善至(10.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术后无不稳定感,随访期间未发现踝关节不稳复发。结论采用带线锚钉修复治疗合并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的距腓前韧带损伤后踝关节不稳,可恢复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手术操作简单,创伤较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尖陈旧性撕脱骨折 距腓前韧带 踝关节不稳 带线锚钉
下载PDF
改良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16
作者 张广斌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第12期66-68,共3页
目的分析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 目的分析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联合改良肛裂切除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6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肛裂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选用改良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方法对手术效果、安全性、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肿胀程度、肛门功能、肛管静息压、便血症状积分、便秘症状积分及复发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肛周肿胀程度、肛门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肛管静息压、便血症状积分、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舒张压力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陈旧性肛裂患者采取经改良肛裂切除术联合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术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肛裂 改良肛裂切除术 肛门内括约肌松解术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用于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
17
作者 田甜 廖信彪 +5 位作者 张付 邓恺飞 张吉 黄平 陈忆九 张建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35-541,共7页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不同病理变化阶段的心肌梗死组织进行光谱分析,以实现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 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 目的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对不同病理变化阶段的心肌梗死组织进行光谱分析,以实现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法医病理学诊断。方法 以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结果 为参考依据,采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猝死组左心室前壁的早期缺血心肌、坏死心肌、心肌纤维化组织以及正常对照组心肌的FTIR数据,使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对照心肌、早期缺血心肌和坏死心肌的平均归一化光谱较为相似,但平均二阶导数光谱存在较大差异,早期缺血心肌中各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峰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心肌,坏死心肌α-螺旋的峰强度最低。心肌纤维化组织平均归一化光谱的酰胺Ⅰ和酰胺Ⅱ峰位明显向高波数方向移动,酰胺Ⅱ和酰胺Ⅲ的峰强度高于其他各类型心肌,平均二阶导数光谱在1 338、1 284、1 238和1 204 cm~(-1)处峰强度明显增强。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果 显示,FTIR可区分不同类型的心肌组织。结论 FTIR技术具有对急性和陈旧性心肌梗死诊断的潜力,为心脏性猝死的死因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术 心肌梗死 陈旧性心肌梗死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李贝贝 于海洋 +2 位作者 崔西龙 张伟 张旭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279-281,共3页
胸腰段后凸畸形是胸腰椎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因非手术、不当手术治疗或内固定去除过早,导致继发后凸畸形[1],表现为顽固性腰背部疼痛,严重时会出现神经脊髓损伤、矢状面失平衡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时常伴心肺功能及消化系统障... 胸腰段后凸畸形是胸腰椎骨折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因非手术、不当手术治疗或内固定去除过早,导致继发后凸畸形[1],表现为顽固性腰背部疼痛,严重时会出现神经脊髓损伤、矢状面失平衡及截瘫等严重并发症,时常伴心肺功能及消化系统障碍,常需手术干预。近年来,后凸畸形截骨矫形术日渐成熟,但选用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式仍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挑战。但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对脊柱后凸柔韧性的研究,临床医生常忽视柔韧性对影像学参数的影响。针对脊柱后凸柔韧性的研究,为胸腰段后凸畸形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打开了新的探索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现针对胸腰椎陈旧性骨折伴后凸畸形的治疗方式、辅助技术的发展,以及脊柱后凸柔韧性对手术方式选择的影响等方面作如下综述,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陈旧性骨折 胸腰椎后凸畸形 脊柱后凸柔韧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评价及发病特征
19
作者 秦钦 董青军 王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3期92-95,共4页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3例陈旧性肛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 目的评价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效果及发病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收治的83例陈旧性肛裂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对照组采用肛裂切扩术,分析两组临床效果、愈合时间、术后第3天的疼痛和出血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出院后3个月的肛门功能异常复发情况,总结陈旧性肛裂的发病特征。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陈旧性肛裂多为单个裂口,裂口主要位于6点位,临床症状多为疼痛和出血,并发症多为哨兵痔。两组治愈率均为100%,术后3个月均无肛门功能异常及复发。两组术中出血、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疼痛及出血情况轻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括约肌间入路的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患者效果确切,可以加速术后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肛裂 发病特征 括约肌间入路 闭式内括约肌侧切术
下载PDF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郭朝剑 赵岚 李浩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对腕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骨科收治的120例陈旧性手舟骨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联合松质骨植骨治疗,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前后的腕关节患者自行评估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Wolf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Mayo腕关节评分(Mayo wrist score,MW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血尿酸、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介素-6、α1-酸性糖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FMA评分、WMFT评分、MWS评分、BI和mR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RWE评分、mR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FMA评分、WMFT评分、MWS评分、BI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陈旧性手舟骨骨折可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手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手舟骨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切开复位骨瓣植骨 桡骨茎突筋膜骨瓣 腕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