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研究再议
1
作者 李烨 蒋炜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70-76,86,共8页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在《共产党宣言》传播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研究发现,陈译本的底本是日文版而非英文版;陈译本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并采用了与之一致的翻译策略;陈译本是第二个全译本——华岗译本的底本,而非目前普遍认为的...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在《共产党宣言》传播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研究发现,陈译本的底本是日文版而非英文版;陈译本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并采用了与之一致的翻译策略;陈译本是第二个全译本——华岗译本的底本,而非目前普遍认为的英译本是华岗译本的底本。本文对《共产党宣言》的翻译研究有一定的补充和纠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本 日文底本 英文底本 华岗译本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董树婷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第5期14-20,共7页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920年问世的陈望道译本是学界公认的首个中文全译本。通过对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勘定译作起点及出版时间,在完...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1920年问世的陈望道译本是学界公认的首个中文全译本。通过对既有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学界对于《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四个方面:勘定译作起点及出版时间,在完成文本考证的同时开始借助译作勾勒思想传播的图谱;厘清参考底本,探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传播的路径及特点;考究关键词句,将《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与现实问题、现实情境紧密结合起来;评价历史影响,着重探析《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历史影响与历史作用力。在学界集中研究的四个方面之中,有些已经达成共识,有些仍存在分歧,尚需进一步勘查与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 马克思主义 研究述评
下载PDF
《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版本沿革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崇沣 刘祯贵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20年第4期1-10,共10页
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理论指引,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接受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前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在中国的出版历史,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共产... 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理论指引,还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和接受奠定了一定的社会基础。新中国成立前不同版本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在中国的出版历史,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的永恒魅力及当代影响力。对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版本情况进行梳理,有助于进一步学习与了解《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所具有的时代价值,达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目的。《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中译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仍然深具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本 版本 时代价值
下载PDF
治学要下苦功 避免以讹传讹——以《共产党宣言》首句译词“幽灵”为例
4
作者 高放 《天府新论》 CSSCI 2009年第3期21-24,共4页
最近读到有论文中提到"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译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的说法。据考证,误认为"幽灵"一词起源于陈望道译本... 最近读到有论文中提到"陈望道将《共产党宣言》的首句译为:‘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并采取‘幽灵’加上注解的办法来解释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的说法。据考证,误认为"幽灵"一词起源于陈望道译本的源头在罗章龙回忆录《椿园载记》,后经别人反复引用,甚至还另加上个人想象的夸张铺叙,迄今已经误传了25年。但愿在这个问题上今后不要再出现以讹传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 “幽灵” 陈望道译本
下载PDF
五四运动前后场域博弈中《共产党宣言》 首译本的诞生 被引量:6
5
作者 谭思蓉 苏艳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6,共8页
本文借鉴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探究五四运动前后场域博弈中《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翻译生产过程。北洋政府作为处于支配地位的权力场域,为报刊场域提供了一定的言论和结社自由,使《星期评论》得以创刊并自上而下发起《共产党宣言... 本文借鉴布迪厄的社会实践理论,探究五四运动前后场域博弈中《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本的翻译生产过程。北洋政府作为处于支配地位的权力场域,为报刊场域提供了一定的言论和结社自由,使《星期评论》得以创刊并自上而下发起《共产党宣言》翻译项目。高等教育场域中的“一师”是浙江新文化运动中心,陈望道在此积累了充足的象征资本,成为《共产党宣言》的最终译者。场域之间的博弈最终又促成《共产党宣言》的译文从附录转变为单行本出版,成功完成其翻译生产过程,改写了中国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译本 权力场域 报刊场域 高等教育场域 翻译生产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