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旧之间:陈黻宸史学成就探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峰 王记录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1-86,共6页
作为20世纪初期的新派史家,陈黻宸在史著中已尝试着用进化史观来剖析历史,并能够从历史事实本身去寻找历史发展的原因。他在如何撰写民史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同时又对如何建设新史学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看法。
关键词 陈黻宸 进化史观 民史 新史学
下载PDF
陈黻宸与“新史学”思潮 被引量:5
2
作者 蔡克骄 《浙江学刊》 CSSCI 2000年第2期132-134,,414,,共4页
受西学的影响,陈黻宸在20世纪初年发表一系列史学论著,批判封建史学,主张建立新史学。在历史理论、史学的内容与方法、史学家的素质等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在20世纪初的新史学思潮中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陈黻宸 史学思想 新史学思潮
下载PDF
陈黻宸与中国哲学史 被引量:1
3
作者 田文军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1,共6页
陈黻宸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进入北京大学哲学门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并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学者之一。当年选修陈黻宸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北大学生,不少人对其讲课内容与授课方法曾表示过不满。但正是陈黻宸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局限... 陈黻宸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进入北京大学哲学门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并形成了中国哲学史著作的学者之一。当年选修陈黻宸中国哲学史课程的北大学生,不少人对其讲课内容与授课方法曾表示过不满。但正是陈黻宸在中国哲学史研究方面的局限,启发了后辈学者追求对西学的了解,深化对现代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的思考,促进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创立与发展。因此,可以说"早期形态"与"不成熟性"既构成了陈黻宸中国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特色,又体现了陈黻宸中国哲学史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与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中国哲学史 现代 方法
下载PDF
陈黻宸的史学方法——20世纪中国“新史学”影响下写“民史”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文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9-101,共3页
陈黻宸在历史研究方法方面继往开来。他重视对史料的解释;主张用调查和统计的方法及归纳法和演绎法研究历史;史书写作注重体例的作用,写民史的方法和步骤分为调查、区划、分类、比例。
关键词 陈黻宸 史学方法 归纳法 演绎法 调查和统计的方法
下载PDF
从“理学”到哲学——陈黻宸哲学思想浅论 被引量:1
5
作者 尹燕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09-113,共5页
作为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第一人,陈黻宸是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创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位不能忽略的人物。他在哲学概念的理解、中国哲学史内容的认定、哲学史的作法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为哲学学科在中国的肇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在北京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课程的第一人,陈黻宸是现代中国哲学史学科创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位不能忽略的人物。他在哲学概念的理解、中国哲学史内容的认定、哲学史的作法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为哲学学科在中国的肇建作出了重要贡献。陈黻宸关于哲学的一系列见解,不仅反映了哲学学科在近代中国初建时的艰难,而且还体现了在近代中西学术置换过程中,处于新旧交错的知识分子在面对社会与学术变迁时的良苦用心以及彷徨与挣扎,值得后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理学”[1] 哲学
下载PDF
陈黻宸与《新世界学报》 被引量:1
6
作者 齐砚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温籍近代著名史学家陈黻宸于1902年因杭州府中学堂事件而离浙赴沪担任《新世界学报》总撰述。《新世界学报》只出15期便停刊,但陈黻宸按照近代西方学科体系分栏目,大量介绍西学,并且力求引导传统学术进入近代学术体系,试图借鉴西方思想... 温籍近代著名史学家陈黻宸于1902年因杭州府中学堂事件而离浙赴沪担任《新世界学报》总撰述。《新世界学报》只出15期便停刊,但陈黻宸按照近代西方学科体系分栏目,大量介绍西学,并且力求引导传统学术进入近代学术体系,试图借鉴西方思想,以中学统摄西学。《新世界学报》不仅在学术领域具有影响力,还是第一本中国人创办、在国内采用两面印刷、洋式装订的杂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新世界学报》 学术体系
下载PDF
略论陈黻宸的历史观和新史方案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忠良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86-89,共4页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曾先后在上海速成学堂、杭州养正书塾、京师大学堂师范科等校任史学教习,1913年后任北京大学史学教授。其史学著述主要有《独史》、《地史原理》、《...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颇有成就的历史学家。曾先后在上海速成学堂、杭州养正书塾、京师大学堂师范科等校任史学教习,1913年后任北京大学史学教授。其史学著述主要有《独史》、《地史原理》、《京师大学堂中国史讲义》和《中国通史》等。然其史学成就久被湮没,现仅就陈氏的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加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笔者就所见陈氏著述,对其历史观和新史方案略作论述,以期能有益于陈黻宸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陈黻宸 历史观 新史方案
下载PDF
新史学运动中陈黻宸“六经皆史”论的泛化 被引量:1
8
作者 尹燕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32-36,共5页
在近代经史嬗变的过程中,陈黻宸肯定了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尊经重史"思路。在此基础上,为应对近代学术和社会的变迁,他以史为媒介,调和今古文之争;赋予史学"道德之权舆"的功能,以史代经,实现经学的道... 在近代经史嬗变的过程中,陈黻宸肯定了章学诚"六经皆史"说的"尊经重史"思路。在此基础上,为应对近代学术和社会的变迁,他以史为媒介,调和今古文之争;赋予史学"道德之权舆"的功能,以史代经,实现经学的道德教化功用。这一"六经皆史"论的泛化,不仅为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提供了思路,也丰富了"新史学"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经学 史学 六经皆史
下载PDF
陈黻宸的史学“四独”“五史”论
9
作者 尹燕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6-55,共10页
在挖掘中国传统史学的精华和吸收消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基础上,陈黻宸糅合中西,提出了自己的"四独""五史"的史学思想。这些史学思想中既有对史家的要求,也包括了对读史之人的要求,其中处处透露着陈黻宸对史学性质的认... 在挖掘中国传统史学的精华和吸收消化西方史学思想的基础上,陈黻宸糅合中西,提出了自己的"四独""五史"的史学思想。这些史学思想中既有对史家的要求,也包括了对读史之人的要求,其中处处透露着陈黻宸对史学性质的认识和"新史学"的影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四独” “五史”
下载PDF
陈黻宸史学思想评述
10
作者 齐砚奎 《温州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14-19,共6页
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陈黻宸对史学的本体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史学思想在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基础上,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史学元素;陈氏对史学理论及方法论有独特见解,并形成了自己写作新史的方法,因而,其在中国近代“新史... 近代历史学家、教育家陈黻宸对史学的本体化、客观性和科学性的深入思考,体现了其史学思想在对传统史学的批判基础上,又吸收了一些西方史学元素;陈氏对史学理论及方法论有独特见解,并形成了自己写作新史的方法,因而,其在中国近代“新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
下载PDF
陈黻宸的历史发展模式论
11
作者 秦文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31-33,共3页
在历史发展模式方面,陈黻宸主张人类社会是进化的,进化的动力是"伦"与"知";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因果律,分为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和大因大果;在探讨文明与历史关系时,认为自然地理逐步变为人文地理,主张地... 在历史发展模式方面,陈黻宸主张人类社会是进化的,进化的动力是"伦"与"知";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因果律,分为一因一果、多因一果和大因大果;在探讨文明与历史关系时,认为自然地理逐步变为人文地理,主张地理"因时而变";坚持唯物史观,反对"五德终始"与"祥瑞"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历史发展模式 进化史观 因果律 地理“因时而变”
下载PDF
地方知识精英与辛亥革命在浙江的延续——陈黻宸与浙江光复运动关系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建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1-14,共4页
作为杰出的地方知识精英,陈黻宸在辛亥革命时期不仅积极参与杭州光复运动,而且试图对独立后温州的政治格局走向进行影响。之所以会有如此的举措,一是在于他早期业已形成的主张民权的政治倾向,二是在温州及旅外期间,以广阔的学缘和地缘... 作为杰出的地方知识精英,陈黻宸在辛亥革命时期不仅积极参与杭州光复运动,而且试图对独立后温州的政治格局走向进行影响。之所以会有如此的举措,一是在于他早期业已形成的主张民权的政治倾向,二是在温州及旅外期间,以广阔的学缘和地缘关系结识了一批知识分子和军政要员,这种人际网络构成了其参与辛亥革命的现实依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地方知识精英 辛亥革命 民权思想 学缘 血缘 浙江 排满
下载PDF
陈黻宸论良史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克骄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陈黻宸 “良史” 中国 创新精神 历史研究
全文增补中
新史学与中国早期社会理论的形成——以陈黻宸的“民史”观为例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俊丹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2-176,245,共25页
近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不仅受戊戌维新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和社会传统自身发育的产物。本文以内在视角出发,通过回到地方史和地域学术传统之中,呈现近代永嘉学人陈黻宸思想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结构、机制及其... 近代中国社会学的产生不仅受戊戌维新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思想和社会传统自身发育的产物。本文以内在视角出发,通过回到地方史和地域学术传统之中,呈现近代永嘉学人陈黻宸思想的产生与中国社会结构、机制及其历史脉络的关联。这一考察将发现,陈黻宸"民史"观的形成与19世纪中叶以来浙江文人群体的经世传统密不可分。在融合永嘉经制学、陆王心学和章学诚史学,并吸收西方实证主义史学和经验论传统的基础上,陈黻宸赋予了经学典范价值以新的解释,提出以"民史"为核心的总体社会科学学说。这一总体社会科学体系呈现了近代经世文人对19世纪中叶以来人心世变的体察、对社会制度安排的探索,以及对政治理想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学史 现代社会思想 陈黻宸 民史
原文传递
陈黻宸“去政治化”的经学新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尹燕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4-19,159,共6页
在近代经学解体的过程中,陈黻宸不愿坐视经学消亡的命运,为了能够让经学在近代学术转型中争得一席之地,他采取了"去政治化"的方式,对经学进行重新阐发。一方面,结合时代需要,突出其实用性;另一方面,又通过梳理经学发展史,置... 在近代经学解体的过程中,陈黻宸不愿坐视经学消亡的命运,为了能够让经学在近代学术转型中争得一席之地,他采取了"去政治化"的方式,对经学进行重新阐发。一方面,结合时代需要,突出其实用性;另一方面,又通过梳理经学发展史,置辩于经学和经术,指出经学是专制政体的大劲敌,经术才是助益专制的工具,而两千年的经学发展史实际上是经术发展史,真正的经学并非是两千年专制统治的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经学 经术 “去政治化” 专制
原文传递
陈黻宸中西融合的史学思想探析
16
作者 陈安金 杜保钢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9-33,共5页
伴随着坚船利炮,西方文化思想冲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学者,陈黻宸融汇章学诚“六经皆史”“史学四长”的传统思想,并贯通“实证主义”“文明史学”等西方史学观念。他融合探索的过程显得十分艰难,其影响与作用也很难得以充分彰显,但... 伴随着坚船利炮,西方文化思想冲击了一大批中国近代学者,陈黻宸融汇章学诚“六经皆史”“史学四长”的传统思想,并贯通“实证主义”“文明史学”等西方史学观念。他融合探索的过程显得十分艰难,其影响与作用也很难得以充分彰显,但他的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却是值得赞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黻宸 传统史学 西方史学 融合 历史地位
原文传递
陈黻宸的史学思想——20世纪中国“新史学”思潮影响下
17
作者 秦文 《理论界》 2010年第9期124-125,共2页
陈黻宸的史学思想包括历史是一门科学、史学为万科之首;历史随时代不同,人们对其认识也会随之改变,撰写历史必须与时代相联系;历史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世界,是民众,因此历史是公史而非私史;强调恢复史权,主张史家独权作史,反对监修。
关键词 陈黻宸 史学思想 “史时”认识论 史官“独权”作史
原文传递
论陈黻宸和他的《中国哲学史》 被引量:1
18
作者 余一泓 《诗书画》 2017年第1期2-16,265,共15页
一、引论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甲进士,与宋恕(1862~1910)、章炳麟(1869~1936)和梁启超(1873~1929)同辈,皆有交集。他在一九一三年,因当选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赴京,并兼... 一、引论 陈黻宸(1859~1917),字介石,浙江瑞安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二甲进士,与宋恕(1862~1910)、章炳麟(1869~1936)和梁启超(1873~1929)同辈,皆有交集。他在一九一三年,因当选中华民国国会众议院议员赴京,并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在三年间先后讲授了史学和诸子哲学两门课程。当时听课的学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哲学史》 陈黻宸 国会众议院 中华民国 大学教授 诸子哲学 梁启超 章炳麟
原文传递
試論陳黻宸對馬叙倫青年時代的影響
19
作者 李春曉 《经学文献研究集刊》 CSSCI 2017年第2期270-282,共13页
馬叙倫在説文學、諸子哲學和史學等方面都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論著。身處江浙京滬,深受學術熏陶;廣交良師益友,兼收東學西學,這是馬叙倫能够學有所成的有利條件。歷史學家陳黻宸的崇高品德和淵博學識在馬叙倫身上刻下深深的烙印,馬叙倫... 馬叙倫在説文學、諸子哲學和史學等方面都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論著。身處江浙京滬,深受學術熏陶;廣交良師益友,兼收東學西學,這是馬叙倫能够學有所成的有利條件。歷史學家陳黻宸的崇高品德和淵博學識在馬叙倫身上刻下深深的烙印,馬叙倫早年跟從陳黻宸學習歷史,使他具有史學家的膽識和魄力,年輕時代的他就能寫出相當有分量的史學論文和哲學著作。陳黻宸對馬叙倫青年時代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活學習、學術研究和愛國民主活動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馬叙倫 史學 哲學
原文传递
马叙伦与陈黻宸的师友情
20
作者 王维奇 《古今谈》 2001年第3期16-16,20,共2页
马叙伦同志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民主促进会第一届至第五届中央主席。
关键词 陈黻宸 马叙伦 中国民主促进会 创始人 中央 友情 主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