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性与“陌生人伦理” 被引量:37
1
作者 程立涛 乔荣生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20,47,共5页
我国社会结构的当代转型以及"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从根本上需要新的伦理——"陌生人伦理"作为支撑。它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伦理诉求,一种全新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市场、贸易和契约等现代化动... 我国社会结构的当代转型以及"陌生人社会"的来临,从根本上需要新的伦理——"陌生人伦理"作为支撑。它是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具有某种普遍性的伦理诉求,一种全新的价值系统和行为方式。市场、贸易和契约等现代化动因,借助"由熟变生"和"由生变熟"的双向互动机制,推动亲近性道德向"陌生人伦理"的转换。在当代,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伦理,首先应当明确血缘亲情的内在价值,继承亲近性道德之丰富内涵,发扬其稳定持久的文化纽带功能;其次要发挥"陌生人伦理"的调控作用,摒弃亲近性道德之主观随意的缺陷,引导个人行为的有序发展,推进当代和谐伦理生活的自觉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陌生人 亲近性道德 陌生人伦理
下载PDF
道德失范与陌生人伦理缺失 被引量:11
2
作者 韩建磊 赵庆杰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64,共5页
中国当前的道德失范多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而这种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人们道德素质的下滑,而是特定伦理基础的缺失。这种伦理缺失有其历史根源,即中国传统的"五伦"伦理结构并没有"陌生人"这一伦属;同时,其负面... 中国当前的道德失范多发生于陌生人之间,而这种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并非是人们道德素质的下滑,而是特定伦理基础的缺失。这种伦理缺失有其历史根源,即中国传统的"五伦"伦理结构并没有"陌生人"这一伦属;同时,其负面效应的显发有现实基础,即中国已建成市场经济,并形成"陌生人社会",陌生人群体迅速扩大,而关于他们的伦理体系并未成型。要解决中国当前日益严重的道德失范问题,构建适合市场经济的陌生人伦理体系是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伦理 陌生人社会 道德失范
下载PDF
现代“陌生人伦理”视野中的医患道德心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默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9,47,共5页
现代"陌生人伦理"反映的是学者们审视社会的现代性视角,其研究的角度不一。实际上,现代人际关系由主体的"自我心理距离测量"来定,而这与个体道德认知心理的成熟度有关。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规则+情感期、情境+... 现代"陌生人伦理"反映的是学者们审视社会的现代性视角,其研究的角度不一。实际上,现代人际关系由主体的"自我心理距离测量"来定,而这与个体道德认知心理的成熟度有关。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规则+情感期、情境+理性期、良心+综合期。由于医患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医务人员处在患者"自我心理距离测量"的盲区。又因为不可避免的利益关系,使得患者常常过分地局限于"我"的范围而无法做出客观理性的道德判断。医患交往中的"陌生人伦理"及其产生的种种不良心理正是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伦理 职业道德 医患交往 道德心理
下载PDF
我们为什么彼此负有义务?——陌生人伦理的规范性来源及其当代建构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静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0,共6页
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陌生人之间的公共道德问题凸显.在善与正当分离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彼此负有义务,陌生人伦理的规范性来源何在?在规范性来源上,康德伦理学能够为陌生人伦理提供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自主性”.自主道德人在... 随着陌生人社会的来临,陌生人之间的公共道德问题凸显.在善与正当分离的情况下,我们为什么彼此负有义务,陌生人伦理的规范性来源何在?在规范性来源上,康德伦理学能够为陌生人伦理提供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即“道德自主性”.自主道德人在成为“自我的他者”和“责任者”的过程中,可以产生对陌生人的法权责任和德性责任.作为现代性整体性危机的道德冷漠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一种陌生人伦理的建构,康德伦理学为陌生人伦理的当代建构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责任伦理学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伦理 道德冷漠 规范性来源 道德自主性 责任伦理
下载PDF
陌生人伦理视角下医学生关怀素养培育的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德香 霍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3期370-373,共4页
基于陌生人伦理视角构建的医学生关怀素养培育的价值目标,是指通过选取社区这一“陌生人”环境作为教学实践载体,以道德移情为切入点,通过“对话陌生人”“关心陌生人”“拥抱陌生人”,分层次推进关怀素养培育的社区实践活动。这一目标... 基于陌生人伦理视角构建的医学生关怀素养培育的价值目标,是指通过选取社区这一“陌生人”环境作为教学实践载体,以道德移情为切入点,通过“对话陌生人”“关心陌生人”“拥抱陌生人”,分层次推进关怀素养培育的社区实践活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促进学校环境与社区环境的衔接与融合,并为医学生关怀素养的培育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关怀素养 陌生人伦理 学校环境 社区环境
下载PDF
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中陌生人伦理的缺位与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商庆义 《现代教育论丛》 2019年第4期33-38,共6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陌生人成为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也随之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陌生人伦理教育是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此外,陌生人伦理教育也是成“人”的教育。但在现实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陌生人成为公共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也随之成为现代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陌生人伦理教育是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一个基本前提。此外,陌生人伦理教育也是成“人”的教育。但在现实的情境中,却存在着陌生人的污名化、边缘化以及教育过程中的无人化,这些都无益于陌生人伦理在教育中的建构以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公德意识。因此,有必要在实施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过程中开展以下三种教育:关于陌生人的知识教育、关于陌生人伦理的知识教育、关于与陌生人交往的实践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意识 公德 陌生人伦理
下载PDF
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重建研究综述
7
作者 王文秀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4年第2期45-48,共4页
陌生人伦理是伦理学范畴,与道德有不可割裂的联系。文章试图通过梳理陌生人伦理的国内外研究,在阐述陌生人伦理的基础上,概述陌生人伦理与学校德育的相关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陌生人伦理如何指导学校德育打下基础。
关键词 陌生人伦理 学校德育 综述
下载PDF
美国公立基础学校生活化的陌生人伦理教育 被引量:10
8
作者 侯晶晶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6-132,共7页
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会道德地对待陌生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美国公立基础学校强调平等地尊重陌生人的异质性,即平等地尊重经济异质性、特殊学习需要及文化与价值观差异性;重视关心陌生人的多域实践,如作为... 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会道德地对待陌生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与社会意义。美国公立基础学校强调平等地尊重陌生人的异质性,即平等地尊重经济异质性、特殊学习需要及文化与价值观差异性;重视关心陌生人的多域实践,如作为同学的面对面非选择性关心及作为社区居民的近距离关心;创设多种条件促使青少年与学校内外的陌生人交往融合,以交往增进对陌生人的知情信任。平等、关心和信任这些互嵌价值观有助于缩小陌生人的心理距离与道德距离,以此为特征的陌生人伦理教育对于我国丰富学校德育、构建良序陌生人社会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人伦理 良序社会 道德冷漠 道德距离 交往风险
原文传递
转型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 被引量:11
9
作者 任学丽 《长白学刊》 2013年第5期127-132,共6页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这种转型的推进,传统"熟人社会"长期沿用的"亲近性伦理"日渐式微,但"陌生人社会"的新式"陌生人伦理"尚未...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随着这种转型的推进,传统"熟人社会"长期沿用的"亲近性伦理"日渐式微,但"陌生人社会"的新式"陌生人伦理"尚未建立,造成新旧两种伦理规范衔接不够紧密,引发社会伦理失序。必须在辩证扬弃"亲近性伦理"的同时,积极构建"陌生人伦理",并使二者之间有机融通、相互取长补短,以实现社会伦理秩序的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人社会 陌生人社会 亲近性伦理 陌生人伦理
下载PDF
学校道德教育的美丽风险及制度防范——基于公共生活伦理的分析
10
作者 姜子豪 刘潞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36,共8页
以伦理的视角看,公共生活受陌生人伦理和契约伦理的支配。陌生人伦理排斥道德情感,契约伦理过分注重个人权利和形式合理性,导致美德丧失了存在的空间,本该具有崇高性的道德在公共生活中被拉向了底线水平。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 以伦理的视角看,公共生活受陌生人伦理和契约伦理的支配。陌生人伦理排斥道德情感,契约伦理过分注重个人权利和形式合理性,导致美德丧失了存在的空间,本该具有崇高性的道德在公共生活中被拉向了底线水平。当前学校的道德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盲目迎合公共生活底线要求的趋势,造成规范主义的突显和美德的消解。正因每个主体(学生)进入制度化的公共生活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才呈现出公共生活之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美丽风险”。学校道德教育的美丽风险具体表现为:公共生活默认的规范主义对道德教育的侵蚀;道德教育崇尚的美德在公共生活中的消隐。公共生活伦理视域中道德教育的危机不仅仅是道德教育的内部问题,更是制度伦理的问题。要摆脱学校道德教育制度化趋势的负面影响,就要健全“扬善”的制度功能,强化“正义”的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教育 公共生活 契约伦理 陌生人伦理 制度正义
下载PDF
慈善伦理的文化血脉及其变革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中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8 146,146,共11页
文化血脉是慈善伦理的根基。寻找当代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正确之道,必须研究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文化,把握其慈善伦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儒家慈善伦理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为支撑,道家慈... 文化血脉是慈善伦理的根基。寻找当代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正确之道,必须研究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文化,把握其慈善伦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儒家慈善伦理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为支撑,道家慈善伦理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基石、以善恶报应为支撑,佛教慈善伦理以慈悲为核心、以因缘业报说为支撑。尽管三家特点不同,但它们都融合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血脉中。21世纪的中国,慈善伦理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在伦理观念、伦理关系和实践形式上加以变革,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善 慈善伦理 传统文化 文化血脉 陌生人伦理 公益慈善组织 志愿服务活动
下载PDF
论道德教育的城市遭遇 被引量:21
12
作者 高德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5,共7页
城市化是当代人的遭遇,也是道德教育的遭遇。城市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城市里充满着陌生人。陌生的都市人有两副面孔,一副是自由与理性,一副是冷漠与孤独。在一个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教育不能没有城市精神,又不能迁就城市伦理。在适应... 城市化是当代人的遭遇,也是道德教育的遭遇。城市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城市里充满着陌生人。陌生的都市人有两副面孔,一副是自由与理性,一副是冷漠与孤独。在一个城市主导人类生活的时代,教育不能没有城市精神,又不能迁就城市伦理。在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超越陌生人伦理,是道德教育的当代使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陌生人伦理 道德教育
下载PDF
医师美德:可能、德目及其他 被引量:4
13
作者 杜治政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7,共7页
尽管当今医学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始终如一的医学宗旨,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力量的介入,医疗卫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无不在急迫地呼唤医师的美德。而适合美德伦理生长的土壤,展示个人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新的社会... 尽管当今医学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始终如一的医学宗旨,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力量的介入,医疗卫生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等,无不在急迫地呼唤医师的美德。而适合美德伦理生长的土壤,展示个人主体性和自主性的特点,新的社会共同体的形成,连贯性的美德传统,广泛存在的美德标兵,以及人们对内在利益的渴求等,使得美德伦理仍然是当今医师的道德向往,医学美德的复兴仍是可能的。关爱、尊重、忠诚、严谨、担当、刚毅、公正、应变、敏捷和友善,是经医疗实践长期锤炼且被广泛认可的医师美德;新的陌生医患关系,也需要美德的支持与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 内在利益 德目 陌生人伦理
下载PDF
城市化与中国社会转型
14
作者 曾德雄 《城市观察》 2012年第5期126-133,共8页
2011年底,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走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相信这一战略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广州市各项事业的总指引、总目标。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而城市化的历史也与人类的文明历史相伴,... 2011年底,广州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走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战略,相信这一战略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成为广州市各项事业的总指引、总目标。事实上,城市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而城市化的历史也与人类的文明历史相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人类的文明历史就是城市化的历史。如果说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那么城市化也可看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体现。只有将城市化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视角下观察,才可以对中国的城市化运动有准确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社会转型 熟人社会陌生人伦理
下载PDF
见危不救的原因及对策
15
作者 黄丽娟 《南方论刊》 2017年第4期52-54,共3页
见危不救频发在公共领域、陌生人之间,而熟人之间则很少有发生。这说明见危不救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伦理和法律的复杂社会问题,旁观者效应、陌生人伦理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导致见危不救的发生。由于陌生人社会... 见危不救频发在公共领域、陌生人之间,而熟人之间则很少有发生。这说明见危不救不是单纯的道德问题,而是涉及到心理、伦理和法律的复杂社会问题,旁观者效应、陌生人伦理缺失、法律制度的不完善都会导致见危不救的发生。由于陌生人社会是法治型的社会,治理见危不救的对策,主要是通过法律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消除道德义务和权利的背离,实现德福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危不救 旁观者效应 陌生人伦理 陌生人社会
下载PDF
儒学的公共性
16
作者 陈乔见 《文史天地》 2023年第10期1-1,共1页
近代以来的思想家们认为,儒家重私轻公,缺乏社会性和公共性的思维维度。梁启超所谓儒家重私德轻公德,费孝通所谓差序格局,以及时人常常议论的儒家缺乏“陌生人伦理”等,凡此种种论调,几乎成为评判儒学的定论。
关键词 陌生人伦理 私德 公德 差序格局 梁启超 公共性 儒学 社会性
原文传递
媒介化社会隐私权保护面临的新挑战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德元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4,共3页
以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为标志的后信息时代即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使生活其间的人们产生了短暂的不适。传统的传播伦理受到了考验,而新的传播伦理尚待构建。其中,隐私权的保护是摆在新闻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
关键词 数字时代 隐私权 媒介化社会 陌生人伦理
原文传递
重思道德哲学:基于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的分析
18
作者 周斌 《中国哲学年鉴》 2018年第1期362-362,共1页
该著试图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探寻社会道德治理和个体道德培养的有效策略。全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感性领域中的道德问题;(2)对国家道德的分析;(3)社会伦理关系与道德的确定性;(4)陌生人伦理关系和社会道德问题... 该著试图通过分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问题的症结,探寻社会道德治理和个体道德培养的有效策略。全书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感性领域中的道德问题;(2)对国家道德的分析;(3)社会伦理关系与道德的确定性;(4)陌生人伦理关系和社会道德问题;(5)社会道德治理的策略;(6)以法治建设推进个体德性养成。作者指出,社会道德治理的目标并非是形成一个完美的道德社会,而是以法治观念促进道德心理的逐渐成熟,应当以成熟的法治意识带动道德意识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伦理关系 陌生人伦理 社会道德问题 个体道德 道德心理 道德哲学 德性养成 法治观念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