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是猫》与《聊斋志异》中陌生化技巧的对比
1
作者 刘丽霞 《理论观察》 2020年第11期123-125,共3页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第一部成功的作品。别具一格的是故事以猫的视角铺开,以猫眼见乱象,引人入胜。该作是动物性加人性的巧妙融合。《聊斋志异》是我们熟知的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小说集,"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 《我是猫》是夏目漱石第一部成功的作品。别具一格的是故事以猫的视角铺开,以猫眼见乱象,引人入胜。该作是动物性加人性的巧妙融合。《聊斋志异》是我们熟知的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小说集,"立意则近于六朝之志怪,其时鲜见古书,故读者诧为新颖,盛行于时,至今不绝。"人鬼狐妖故事穿插其中,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这两部杰出作品中都含有陌生化技巧,列举对比,经此可观陌生化技巧在文学作品中的奇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是猫》 夏目漱石 《聊斋志异》 蒲松龄 陌生化技巧
下载PDF
浅析陌生化技巧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
作者 刘静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22期79-82,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采用创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陌生化技巧,能够...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部门对高校学生的英语学习越来越重视。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采用创新的英语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陌生化技巧,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英语学习体验,帮助学生拓展自身的英语学习思维,转换英语教学环境,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英语审美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技巧 高校 英语 教学
下载PDF
试析陌生化技巧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3
作者 张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年第6期200-200,202,共2页
陌生化理论由俄国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期首次提出,指的是通过创造性这种特有的模式,让大众对那些常见的事物产生全新认知,给人一种全新的认知与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全新的思维结果。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环节已经开始逐渐... 陌生化理论由俄国文学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在上世纪初期首次提出,指的是通过创造性这种特有的模式,让大众对那些常见的事物产生全新认知,给人一种全新的认知与体验,在此基础上产生一种全新的思维结果。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环节已经开始逐渐应用陌生化理论,将传统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教学改观,该过程主要通过教学内容、模式、环境、评估以及师生角色等方面来进行,在高校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审美情感唤醒,对英语学习充满兴趣与热情,全面提升课堂学习效率,确保英语课堂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技巧 高校 英语教学 实践应用
下载PDF
论“陌生化”技巧在《诺斯托罗莫》中的运用 被引量:7
4
作者 邓颖玲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44-47,共4页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它进行解读,认为:在《诺... 约瑟夫.康拉德的长篇社会小说《诺斯托罗莫》以其史诗般恢弘的场面、独特新颖的创作手法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成为20世纪的经典之作。我国学者对它的介绍和研究远为不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它进行解读,认为:在《诺斯托罗莫》中,康拉德对小说的语言、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康拉德 《诺斯托罗莫》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技巧
下载PDF
论“陌生化”技巧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运用
5
作者 林彦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7期79-80,共2页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反映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读,认为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福克纳对小说的结构、情节... 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是二十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反映了女主人公爱米丽悲剧的一生。本文拟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解读,认为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福克纳对小说的结构、情节、语言等进行了"陌生化"处理,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价值,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技巧
下载PDF
“陌生”的《苍蝇》——浅析“陌生化”技巧在《苍蝇》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罗鹏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7期39-42,共4页
短篇小说《苍蝇》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成名作之一。作品以崭新的表现技巧以及充满活力和新鲜感的语言冲击了当时文坛。作家巧妙地应用“陌生化”手法,使《苍蝇》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本文拟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从叙... 短篇小说《苍蝇》是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成名作之一。作品以崭新的表现技巧以及充满活力和新鲜感的语言冲击了当时文坛。作家巧妙地应用“陌生化”手法,使《苍蝇》获得了独特的审美效果。本文拟用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从叙述视角、小说语言两方面浅析《苍蝇》的“陌生化”技巧,从而探讨该小说的艺术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光利一 《苍蝇》 什克洛夫斯基 陌生化技巧 叙述视角
下载PDF
《干热的九月》中“陌生化”技巧的审美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晴 《咸宁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92-93,共2页
福克纳的《干热的九月》是作者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简练的作品中运用了"陌生化"技巧,使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愉悦。本文拟从... 福克纳的《干热的九月》是作者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作者在这篇短小精悍、语言朴素简练的作品中运用了"陌生化"技巧,使小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效果,增强了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愉悦。本文拟从故事情节和叙事结构方面解析"陌生化"技巧在《干热的九月》中的运用及其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纳 《干热的九月》 陌生化技巧 审美意义
下载PDF
论陌生化创作手法在《变形记》中的应用
8
作者 张迎春 《怀化学院学报》 2008年第8X期49-50,共2页
《变形记》是弗兰茨.卡夫卡的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在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上非常具有特色。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其在小说的主旨、主人公的变化以及周围人的态度变化等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 《变形记》是弗兰茨.卡夫卡的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它在艺术手法和叙述方式上非常具有特色。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其在小说的主旨、主人公的变化以及周围人的态度变化等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部作品主旨成功揭示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兰茨·卡夫卡 《变形记》 陌生化技巧
下载PDF
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岩 陈振华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6期21-23,共3页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它在艺术手法上的独创性使其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其在小说语言、人物形象与本事和情节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它在艺术手法上的独创性使其成为当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其在小说语言、人物形象与本事和情节的陌生化表现手法,认为“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是该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瑟夫·海勒 《第二十二条军规》 陌生化技巧
下载PDF
让戏剧暴露为戏剧——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之我见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应全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27,共9页
“陌生化理论”来自于俄国形式主义 ,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代名词。本文试图通过布莱希特本人言论的分析 ,揭示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实质。本文认为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作为戏剧理论包含陌生化效果和陌生化技巧两大基本部分。其核心是阻... “陌生化理论”来自于俄国形式主义 ,是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代名词。本文试图通过布莱希特本人言论的分析 ,揭示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实质。本文认为 ,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作为戏剧理论包含陌生化效果和陌生化技巧两大基本部分。其核心是阻止戏剧表现为“另一现实” ,使戏剧只作为戏剧暴露出来。其关键是打破戏剧的有机构成形态 ,把戏剧的假定性从无意识领域提高到有意识领域 ,把戏剧的假定性直接暴露在舞台上。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为一种向来受到的贬低的艺术即喜剧型艺术提供了合理化的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戏剧 亚里士多德式戏剧 陌生化效果 陌生化技巧 共鸣 戏剧假定性
原文传递
试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效果 被引量:20
11
作者 孙君华 《国外文学》 1982年第4期5-36,共32页
Verfremdungseffekt(简称V—Effckt),陌生化效果是布莱希特叙事剧的一个独创术语。陌生化效果作为叙事剧独特的表演方法,对中国戏剧工作者说,不那么陌生了。特别是从六十年代起,随着国际范围內布莱螸匮芯康牟欢仙钊?布莱希特叙事剧体系... Verfremdungseffekt(简称V—Effckt),陌生化效果是布莱希特叙事剧的一个独创术语。陌生化效果作为叙事剧独特的表演方法,对中国戏剧工作者说,不那么陌生了。特别是从六十年代起,随着国际范围內布莱螸匮芯康牟欢仙钊?布莱希特叙事剧体系对当代戏剧发展的影响不断扩大,陌生化效果已成为布莱希特研究中的一个突出课题。国外有的评论家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莱希特 陌生化效果 叙事剧 陌生化技巧 现代戏剧 艺术方法 艺术欣赏 创作原则 戏剧革新 六十年代
原文传递
论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英译中的陌生化策略——以杨宪益、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宁 王鹏飞 《华西语文学刊》 2014年第1期88-92,285,共6页
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指打破故有常规化认知,给予事物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读者获取异样、新奇的感受。诗词创作,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是陌生化理论的主要运用体裁。而诗词的翻译,是译者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创作。... 俄国形式主义大师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指打破故有常规化认知,给予事物新的认识与理解,从而使读者获取异样、新奇的感受。诗词创作,不同于日常生活用语,是陌生化理论的主要运用体裁。而诗词的翻译,是译者在理解基础上的再创作。通过陌生化技巧的运用,一方面能够保持原作诗词的陌生化,另一方面又可能融入更多新奇元素,迎合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审美。本文通过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两个英译本对比分析,说明了在诗词翻译中合理运用陌生化技巧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翻译 陌生化技巧
原文传递
贵族式微的真实画卷——列·托尔斯泰戏剧《教育的果实》
13
作者 安国梁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教育的果实》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了贵族社会,否定了贵族与自己截然相反的生活方式。贵族已无力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得不以降神活动来作自己的精神支柱,他们不再是生活的主人。经济、道德、宗教的全面崩溃是他们必然的命运。
关键词 陌生化技巧 感知的自动化 精神地层 生活概括的广阔性 《教育的果实》 《文明的果实》
下载PDF
《域外小说集》:复古作启蒙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勇穗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1-211,共11页
周氏兄弟复古思想包含批判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反封建、古代理想人格想象等意涵,深具反思想他治、追求主体性的启蒙精神。启蒙亦是其国民性改造纲领,他们以文学为启蒙手段,发掘“诗言志”文学精神,并与西方启蒙思想结合,形成启蒙文学... 周氏兄弟复古思想包含批判民族主义的民族主义、反封建、古代理想人格想象等意涵,深具反思想他治、追求主体性的启蒙精神。启蒙亦是其国民性改造纲领,他们以文学为启蒙手段,发掘“诗言志”文学精神,并与西方启蒙思想结合,形成启蒙文学。启蒙翻译文学兼具翻译和启蒙双属性,以启蒙为主导,文学启蒙并非说教,而是以陌生化技巧启发读者。《域外小说集》之文字复古,既以转移补偿策略模仿原作陌生化技巧,又以朴正、质朴、讷涩等特征挑战本土不同名人译作风格,激发读者反思文化帝国主义、封建道德和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古思想 启蒙精神 启蒙(翻译)文学 陌生化技巧 文字复古
原文传递
病辞典
15
作者 潘国灵 《书城》 2004年第9期72-79,2,共9页
例如因习惯化而带来的消亡。我们吃着食物,但忘记食物的滋味。走入花丛,但忘记花香飘溢。走在树木之间,但忘记树阴的庇护。盯着电视,但忘记电视的内容。与伴侣朝夕共处,但忘记爱。每天工作,但忘记生活之为何。每天因循地生,但没想到死。
关键词 习惯化 病人 制服 医院 忘记 陌生化技巧 救护车 护士 疾病 食物
原文传递
“亡灵隔空对话”——《劳燕》的叙事新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珉佳 《东吴学术》 CSSCI 2019年第4期73-79,共7页
张翎的《劳燕》有意避开对抗战情节的正面书写,用民间话语形态书写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战争中的浮沉命运,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几个因战争而产生复杂关系的人物。创作超越了以往单纯的现实主义,不再关注高高在上的英雄主义,而增加了浪漫... 张翎的《劳燕》有意避开对抗战情节的正面书写,用民间话语形态书写小人物的生存困境和战争中的浮沉命运,并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几个因战争而产生复杂关系的人物。创作超越了以往单纯的现实主义,不再关注高高在上的英雄主义,而增加了浪漫主义、怪诞现实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西方小说思潮表达和东方时间美学观念,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技法就是"亡灵隔空对话"。"亡灵叙事"打破了常规时空意义,让姚归燕这个女性的成长成熟是在三个亡灵的回忆叙事中逐渐生成的。它打破了常规时空意义,使国难叙事进入伦理叙事层面,又通过"它-叙述"重置了性别话语权,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敞开性。总之,《劳燕》通过加强叙事的技术性而强调了小说的写作发生学意义,使创作不止步于给读者还原一个完整真实的抗战历史现场,而是创造了一个奇妙的、完整的、有逻辑意义的、更有深度的人物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翎 《劳燕》 “亡灵隔空对话” 陌生化叙事技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