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恰似“无理”却“有理”——陌生化诗学的审美特征
1
作者 薛金金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22-224,共3页
《红楼梦》中香菱与黛玉论诗,谈到了读诗时初有“无理”之感,但经过仔细品味之后,又觉“有情有理”,这种由“无理”到“有理”的感受过程正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陌生化诗学所倡导的审美特征。“无理”是相对的,是人们在直觉的... 《红楼梦》中香菱与黛玉论诗,谈到了读诗时初有“无理”之感,但经过仔细品味之后,又觉“有情有理”,这种由“无理”到“有理”的感受过程正是俄国形式主义理论的核心——陌生化诗学所倡导的审美特征。“无理”是相对的,是人们在直觉的或直观的阶段感觉到事物的形象不合传统,不合规矩,也就是“无理”。当人们欣赏思考时,却又发现自己熟悉的事物有另一种形式,并且揭示了事物特征的另一方面,进而便生成了“有理”之感。这种从“无理”到“有理”的获得美感经验的过程是无穷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诗学 无理 有理 审美体验
下载PDF
论“陌生化诗学”的审美意义与理论缺陷
2
作者 赵丹 刘洋 《中国科技财富》 2008年第12X期138-138,共1页
从什克洛夫斯基开始的"陌生化诗学"理论以"文学性"问题为核心,展现的是文学诗性语言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的感觉的复归与张扬,突出了它的感性之维的审美蕴涵。但"陌生化诗学"对"文学性"与"... 从什克洛夫斯基开始的"陌生化诗学"理论以"文学性"问题为核心,展现的是文学诗性语言的追求,表达了对人的感觉的复归与张扬,突出了它的感性之维的审美蕴涵。但"陌生化诗学"对"文学性"与"审美变形"的痴迷也导致了审美体验中的泛形式主义和泛语言主义,从而割裂了文学发展和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把文学性的变异看作是纯形式和纯技术的表现,从体验诗学的立场看则显示出了理论的狭隘和偏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诗学”感性之维 体验诗学
下载PDF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陌生化诗学
3
作者 赵娜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75-,共1页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独特,而且措辞隐晦委婉,经常顾此而言彼。文本中的这种不确定性在结构形式上具体表现为本文线性的中断、统一性的打破,并形成文本结构中移动着的洞。而碎片化、瞬间中断的语片时常在语境空间中结成奇异的联盟,原本孤... 狄金森诗歌中的意象独特,而且措辞隐晦委婉,经常顾此而言彼。文本中的这种不确定性在结构形式上具体表现为本文线性的中断、统一性的打破,并形成文本结构中移动着的洞。而碎片化、瞬间中断的语片时常在语境空间中结成奇异的联盟,原本孤立的语言符号联袂出现,产生语言世界的新生意象群。本文试图从本文试图从空白隐喻的视角,解读狄金森诗歌中的独特意象及主题呈现手法,以阐明其诗歌中的陌生化诗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诗歌 空白隐喻 陌生化诗学
下载PDF
西尔科小说《典仪》的陌生化诗学解读 被引量:1
4
作者 邓伊琳 李雪梅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246-250,共5页
基于陌生化诗学理论,从中性化视角、审美独立性和神秘色彩三个方面分析了小说《典仪》主人公塔尤的成长历程。认为作者对主人公成长历程的陌生化叙述,拉近了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增强了作品的亲切感和生活感,引发了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关键词 西尔科 《典仪》 陌生化诗学理论 创伤
下载PDF
论卡尔维诺的陌生化诗学——从《宇宙奇趣》看陌生化叙事
5
作者 李明英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9期114-119,共6页
以《美国讲稿》为切入点,我们考察发现卡尔维诺小说诗学植根于欧洲文学传统。论文剖析了卡尔维诺提出陌生化诗学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卡尔维诺提倡的陌生化就是反讽式地借用过去的文学经典,不断推陈出新,将世界描述成原初的样子、将对... 以《美国讲稿》为切入点,我们考察发现卡尔维诺小说诗学植根于欧洲文学传统。论文剖析了卡尔维诺提出陌生化诗学的原因及其主要内容。卡尔维诺提倡的陌生化就是反讽式地借用过去的文学经典,不断推陈出新,将世界描述成原初的样子、将对象描述成本来的面貌。陌生化诗学,在《宇宙奇趣》中得到了成功的运用,通过文体的陌生化、叙事视角和主题的陌生化,它不仅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宇宙、认识了自己,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镇定、自信、近乎不可思议的小说家卡尔维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维诺 陌生化诗学 《宇宙奇趣》
下载PDF
审美与现实:列斯科夫语言艺术中的空间“陌生化”诗学
6
作者 栾昕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0年第4期61-67,共7页
"陌生化"是实现审美与现实关系转换的关键环节。然而,究竟怎样才能够把握好"陌生化"的度,就成为了创作和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俄国作家尼·谢·列斯科夫因创作语言绚烂多彩、怪诞迥异与富含音乐性的"陌... "陌生化"是实现审美与现实关系转换的关键环节。然而,究竟怎样才能够把握好"陌生化"的度,就成为了创作和批评界关注的焦点。俄国作家尼·谢·列斯科夫因创作语言绚烂多彩、怪诞迥异与富含音乐性的"陌生化"特征,被誉为俄罗斯语言文化的一个奇迹。然而,列斯科夫并非一味追求言语形式上的华丽,而是通过精致的言语外壳,在表现现实世界的基础上构建独特艺术世界,提升创作的"陌生化"与距离的适度感,以拓宽读者的审美享受和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斯科夫 陌生化诗学 艺术审美空间
下载PDF
沃多拉兹金小说《拉夫尔》的“陌生化”诗学
7
作者 丁梁 《语言教育》 2022年第4期111-120,共10页
俄罗斯当代作家叶·格·沃多拉兹金的长篇小说《拉夫尔》于2013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大书奖一等奖和索尔仁尼琴奖。作家在《拉夫尔》中借助文体、语言和结构的“陌生化”,使文本产生了戏剧般的“间离效果”,提高了作品的“文学性... 俄罗斯当代作家叶·格·沃多拉兹金的长篇小说《拉夫尔》于2013年和2019年分别获得大书奖一等奖和索尔仁尼琴奖。作家在《拉夫尔》中借助文体、语言和结构的“陌生化”,使文本产生了戏剧般的“间离效果”,提高了作品的“文学性”,拓展了作品的美学深度。作品中展现的苦难意识、宗教意识、自由意识和人道主义精神也与俄罗斯文学的精神基础和精神传统一脉相承。正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使得《拉夫尔》成了一部思想深邃、意义深远、价值巨大的文学作品,受到万千读者的肯定和赞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多拉兹金 《拉夫尔》 陌生化诗学 俄罗斯文学
下载PDF
什克洛夫斯基与雅各布森的学术纷争——以马雅可夫斯基批评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晓彬 宋淑凤 《俄罗斯文艺》 2023年第4期103-114,共12页
俄国著名的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和雅各布森,都与同时代未来主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关系甚密,并都对后者有过诸多的理论阐述,但二者对马雅可夫斯基及其创作的评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两位批评家在剖析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比较马雅可夫... 俄国著名的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和雅各布森,都与同时代未来主义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关系甚密,并都对后者有过诸多的理论阐述,但二者对马雅可夫斯基及其创作的评说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两位批评家在剖析马雅可夫斯基的诗歌、比较马雅可夫斯基与帕斯捷尔纳克的创作、论述马雅可夫斯基死因等方面,均体现出二者作为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诗学理论代表之间的学术纷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什克洛夫斯基 雅各布森 马雅可夫斯基 陌生化诗学 神话诗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