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媒介即隐喻:网络陌生社交中的符号、真相与虚构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嘉灏 《新媒体研究》 2019年第15期98-99,共2页
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思想的继承和改造,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指出媒介具有的强大暗示力,以及媒介所特有的自我遮蔽性。电影理论家贝拉曾说“先有勺子后有汤,艺术工具先于灵感而存在”,LBS(地理位置服务)技术应用于陌生社... 通过对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思想的继承和改造,波兹曼提出“媒介即隐喻”,指出媒介具有的强大暗示力,以及媒介所特有的自我遮蔽性。电影理论家贝拉曾说“先有勺子后有汤,艺术工具先于灵感而存在”,LBS(地理位置服务)技术应用于陌生社交领域是媒介发展的一个重要扩展,也为用户扩张了社交版图。基于此,文章分析了用户在网络陌生社交中的符号表达和符号意义,对其进行反思并就如何在陌生社交中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陌生社交 符号表达 符号意义
下载PDF
陌生社交的互动场景模版化趋势——基于LBS社交软件探探讨论 被引量:3
2
作者 肖月明 《传播力研究》 2018年第26期192-193,共2页
近几年资本市场陌生社交应用层出不穷,但目前基本被陌陌和探探垄断,伴随今年年初第一桩并购案两者携手,而陌陌也几近放下原有定位转型直播平台定位,将陌生社交的权重将在刚刚收购的探探。本文将从线上线下场景来对现有陌生社交复盘,并... 近几年资本市场陌生社交应用层出不穷,但目前基本被陌陌和探探垄断,伴随今年年初第一桩并购案两者携手,而陌陌也几近放下原有定位转型直播平台定位,将陌生社交的权重将在刚刚收购的探探。本文将从线上线下场景来对现有陌生社交复盘,并对未来陌生社交可以发展的方向给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半熟社交 互动场景
下载PDF
陌生社交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
3
作者 陈姹 陈拼亮 《今传媒》 2020年第3期83-86,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Web2. 0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交范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交往的互动性为人们的社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社交的圈子不再仅限于熟人之间,还在逐步渗透于陌生人之中。本文将以中国各地的大学生群体为研...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Web2. 0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社交范围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上交往的互动性为人们的社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社交的圈子不再仅限于熟人之间,还在逐步渗透于陌生人之中。本文将以中国各地的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陌生社交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并通过问卷的反馈来预测前景、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建议以帮助陌生社交媒介在大学生群体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陌生社交媒介 大学生
下载PDF
社交、景观与互赠:虚拟礼物交换机制下陌生人社交关系研究
4
作者 党琼 胡林莉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陌生人社交软件中的礼物交换机制已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与传播模式,重塑着人与媒介、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从媒介可供性和礼物交换理论的视角,通过APP漫游法和深度访谈法,透过平台的技术机制及嵌入其中的文化指征,探讨国内某头部陌生人交... 陌生人社交软件中的礼物交换机制已成为一种新的人际交往与传播模式,重塑着人与媒介、媒介与社会的关系。从媒介可供性和礼物交换理论的视角,通过APP漫游法和深度访谈法,透过平台的技术机制及嵌入其中的文化指征,探讨国内某头部陌生人交友APP用户的交往语境和虚拟礼物交换如何建构与重塑社会交往。发现平台S的虚拟礼物交换机制不仅成为了陌生人之间的社交链接,使赠礼仪式成为多角色共同参与的礼物景观,还构建了以个人为中心的圈层化社交网络。但平台为了吸引和留住用户,利用礼物经济催生社交商品化、性别消费促使情感商品化,这种在商业逻辑下形成的社交关系不利于建立健康的友谊,应引起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物交换 媒介可供性 虚拟互动 陌生社交
下载PDF
网络“陌生人社交”行为的心理与本质 被引量:14
5
作者 潘泽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78-81,共4页
近年来,陌生人社交软件在90后及00后群体中悄然盛行,各类社交软件不断涌现。青年群体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是一场新的文化消费实践,折射青年实现人际社交、情感体验、满足与补偿的社会心理需求,个体化意义建构、获得地位的权力需求,文化... 近年来,陌生人社交软件在90后及00后群体中悄然盛行,各类社交软件不断涌现。青年群体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是一场新的文化消费实践,折射青年实现人际社交、情感体验、满足与补偿的社会心理需求,个体化意义建构、获得地位的权力需求,文化消费革命、青年身份建构和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陌生人网络社交构筑的背后隐藏着“资本逻辑”的重新登场,体现了更深层次的资本符号的控制,这是一个技术生成的拟真的、超现实的社交世界,需要以“启蒙式个人主义”,重建个体主义的道德空间,重建自主道德共同体,实现道德责任重塑;需要拓展公共交往空间,提高社交效能,重建人际交往生活共同体;需要一种反思性、批判性和自反性精神,需要一种反思的审美特质和反思性理性的情感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社交需求 行为动机 发展干预
下载PDF
陌生人社交视野的二手手机收购摊贩互信交易
6
作者 欧阳兵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3年第11期41-47,共7页
街边大量存在的二手手机收购摊贩互信交易对剖析当下中国陌生人社交互信缺乏症具有极好价值。二手手机收购交易双方缔造的是一种"暂时性互信",将"暂时性互信"的意义作一拓展,便可窥探到其背后隐藏着的二手手机收购... 街边大量存在的二手手机收购摊贩互信交易对剖析当下中国陌生人社交互信缺乏症具有极好价值。二手手机收购交易双方缔造的是一种"暂时性互信",将"暂时性互信"的意义作一拓展,便可窥探到其背后隐藏着的二手手机收购互信交易所赖以达成的均衡机制;将此均衡机制再拓展运用到对中国陌生人社交互信缺乏症的诊疗上,又可探索到症结及药方——由此追求均衡、促成均势所构成的根本指导方法和原则的正义性也得到了应有的展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社会诚信 道德建设
下载PDF
隔空投送:媒介化变革与陌生人的交往形成 被引量:1
7
作者 贺子阳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陌生化社交已成为当下新社交流行的新型交往方式。在媒介化不断深化、社会化不断纵深的当下,本研究以隔空投送为中介,尝试探索陌生人的社交需求以及陌生人的交往形成逻辑。【方法】本研究结合关系理论视角,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 【目的】陌生化社交已成为当下新社交流行的新型交往方式。在媒介化不断深化、社会化不断纵深的当下,本研究以隔空投送为中介,尝试探索陌生人的社交需求以及陌生人的交往形成逻辑。【方法】本研究结合关系理论视角,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结果】通过研究发现,陌生化社交的形成不仅为满足陌生人的娱乐需求,其互动需求也在互动双反考量的范围内。【结论】研究发现基于隔空投送的陌生社交也许会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在这个领域之中,隔空投送双方存在由弱关系变为强关系的可能,也有投送双方互为潜关系的存在。隔空投送开拓了新的社交功能,丰富了新的社交意涵的时候,也许陌生社交的可能才刚刚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空投送 陌生社交 关系理论 媒介化 场景化社交
下载PDF
陌生人社交软件青年用户的使用行为动机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贝茹 罗艳 陈绍芬 《商业经济》 2016年第11期36-39,共4页
以陌陌、抱抱等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开启了匿名社交的新模式,尤其为青年用户所钟爱,但这类软件起步较晚,用户粘性不高。从行为理论出发,选取了娱乐动机、社交需求、自我实现、信息与工具性、沉浸需要五类使用动机,构建了青年用户"使... 以陌陌、抱抱等为代表的社交软件开启了匿名社交的新模式,尤其为青年用户所钟爱,但这类软件起步较晚,用户粘性不高。从行为理论出发,选取了娱乐动机、社交需求、自我实现、信息与工具性、沉浸需要五类使用动机,构建了青年用户"使用动机-行为"关系模型,提出相关假设,分析问卷调查的数据,给出提高陌生人社交安全性、加强个人隐私保护、对信息监管过滤、文明社交环境、美化界面风格,操作更加人性化的陌生人社交软件的改进意见,以促使其发挥正面作用,引导青年群体进行积极的网络社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软件 青年用户 行为理论 使用动机
下载PDF
“新型社交方式”:基于主播视角的网络直播间陌生人虚拟互动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汪雅倩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7-93,72,共8页
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播迎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3.0移动视频直播阶段,网络直播迅速成为新型表达方式及互动平台。本研究旨在探索直播从最初的技术革新到如今成为连接个体之间关系网络的社交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主播个体作为... 移动互联网时代,直播迎来了"随走、随看、随播"的3.0移动视频直播阶段,网络直播迅速成为新型表达方式及互动平台。本研究旨在探索直播从最初的技术革新到如今成为连接个体之间关系网络的社交平台,在这个过程中,主播个体作为行动者所扮演的角色、自我呈现方式,及其与观看者之间的互动模式。文章通过深度访谈与网络民族志的质性研究方法,对12位主播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与观察,并从场景理论、自我表露、社会认知等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主播的行为特征及直播间虚拟交往。研究发现:以主播为中心的直播间呈现出场景化、情感化特征,成为用户表达真实自我、满足深层需求的"精神自留地";虚拟直播间赋予主播网络化个人主义,创造了全新的职业选择,并带来主播自我效能感的显著提升;以陪伴性、匿名化为特征的陌生人虚拟互动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社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直播 主播 自我表露 陌生社交
下载PDF
陌生交往中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以“Soul”社交APP为例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端士 《情报探索》 2021年第4期37-45,共9页
[目的/意义]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群体开展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进一步丰富社交平台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的/意义]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陌生人社交软件的用户群体开展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有助于了解这类用户群体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进一步丰富社交平台用户行为领域研究的相关理论,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Soul”社交APP用户展开调研,利用半结构化访谈采集用户相关数据并对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在确定范畴关系的基础上对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结论]陌生人社交软件用户的使用行为受到用户情感、用户感知、平台因素、社交因素、情境因素、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六方面的影响,并由此在产品运营角度对陌生人社交平台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APP 持续使用行为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从“SOUL”APP分析陌生人社交应用新发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申政 《声屏世界》 2019年第6期65-66,共2页
社交是人们进行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端的发展,社交应用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成为一项常用的媒介。陌生人社交应用近来年在年轻群体中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展现出自身的不足。"SOUL"APP通过多个... 社交是人们进行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端的发展,社交应用在人们的社交活动中成为一项常用的媒介。陌生人社交应用近来年在年轻群体中得到广泛使用,同时也逐渐展现出自身的不足。"SOUL"APP通过多个维度的创新和优化不断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对陌生人社交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软件 陌生社交应用 SOUL
下载PDF
社恐青年的社会交往:陌生人社交应用的媒介可供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岳江宁 张禾 《传媒论坛》 2023年第15期30-33,49,共5页
追溯中国社交媒体四十年发展史,陌生人社交的概念已逐渐边缘化,但其对于社恐青年这一群体来说具有特殊价值。在媒介可供性的视角下,主体的创新性、连接的无穷性与社交场景的流动性,为社恐青年提供了一个“另类”的社交场所。Soul提供的... 追溯中国社交媒体四十年发展史,陌生人社交的概念已逐渐边缘化,但其对于社恐青年这一群体来说具有特殊价值。在媒介可供性的视角下,主体的创新性、连接的无穷性与社交场景的流动性,为社恐青年提供了一个“另类”的社交场所。Soul提供的“陪伴式”社交,缓解了社恐青年的孤独感;作为释放压力的空间,使社恐青年获得群体认同与情感支持;此外,作为共同学习的空间,社恐青年能够获得更多社会资源并最终蜕变成理想自我。这些关于社交平台和社恐青年的发现有别于“娱乐至上”“消极逃避”等大众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可供性 社恐 媒介赋能 青年文化
下载PDF
陌生人社交环境下的集体匿名行为——以小红书平台的momo大军为例
13
作者 王静雯 杨译凇 《科技传播》 2023年第17期114-117,共4页
集体匿名行为已经成为现代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信息的机会,还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希望在公域和私域之间划分明确的界线,以便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空间。尽管集体... 集体匿名行为已经成为现代社交互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为用户提供了展示自我和交流信息的机会,还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希望在公域和私域之间划分明确的界线,以便能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社交空间。尽管集体匿名为用户提供了最大程度的隐私性,但也会引发网络暴力、群体极化等极端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互联网生态中的各方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集体匿名 momo大军
下载PDF
陌生人社交场景构建与用户关系连接研究
14
作者 刘晓鹏 《新闻论坛》 2022年第2期54-55,共2页
本文运用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对陌生人社交App中,场景构建和用户关系连接现象进行分析。媒介技术的创新和陌生人社交刚性需求是陌生人社交发展的双重原因。高度匿名性的社交环境下,用户在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的划分与融合中的多角色扮演,... 本文运用梅罗维茨媒介情境论对陌生人社交App中,场景构建和用户关系连接现象进行分析。媒介技术的创新和陌生人社交刚性需求是陌生人社交发展的双重原因。高度匿名性的社交环境下,用户在公共场景与私人场景的划分与融合中的多角色扮演,使用户前台被扩大化,社交场景开始从颜值社交向趣缘社交转变。场景是用户连接的入口,弱关系是陌生人社交的关系网络特征,算法参与用户关系连接,但充值行为可能导致算法倾斜造成用户关系连接中的地位不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场景构建 媒介情境论
下载PDF
陌生人社交软件里的“孤独”市场
15
作者 谢楚楚 《现代广告》 2020年第8期48-51,共4页
刚浏览完"因乐交友"小程序的免费推荐用户,张芊紧接着打开了Soul。她不停翻动着广场内souler们发布的内容,当遇到带真人照片的内容时,她会立刻停下,仔细斟酌照片是否是本人的同时还犹豫着是否要主动和他说话。应用商店里出现... 刚浏览完"因乐交友"小程序的免费推荐用户,张芊紧接着打开了Soul。她不停翻动着广场内souler们发布的内容,当遇到带真人照片的内容时,她会立刻停下,仔细斟酌照片是否是本人的同时还犹豫着是否要主动和他说话。应用商店里出现越来越多"陌生"的陌生人社交软件。去年,主打熟人社交的腾讯频频涉足陌生人社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讯 应用商店 陌生社交
下载PDF
陌生人社交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以微信使用为例
16
作者 钱伟浩 《东南传播》 2020年第5期99-102,共4页
大学生感到孤独是高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探究微信使用中的陌生人社交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何影响。研究发现,微信使用开拓了大学生与陌生人交流的渠道,与陌生人社交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排解具有一定作用... 大学生感到孤独是高校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来探究微信使用中的陌生人社交对大学生的孤独感有何影响。研究发现,微信使用开拓了大学生与陌生人交流的渠道,与陌生人社交对于大学生孤独感的排解具有一定作用。大学生在与陌生人的交流中通过自我表露来排解孤独感,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不高,所以对于自我表露不强的大学生来说,此方式对其孤独感的排解没有太大作用。大学生孤独感的排解主要是通过现实中的人际关系,而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对于孤独感排解只起到了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信使用 孤独感 陌生社交 自我表露
下载PDF
大学生对陌生人社交应用的认知及使用行为分析——基于山西大学城的实证调查
17
作者 白小豆 宋艺敏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33期202-204,共3页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专注于建立陌生人社交关系的应用在近年接连涌现,成为移动网络社交的一个重要分支。本研究基于山西大学城十所高校开展实证调查,了解大学生群体对此类陌生人社交应用的认知倾向及使用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 陌生社交 认知使用
下载PDF
群体性孤独视角下陌生人社交APP使用研究——以Soul APP为例
18
作者 付欣冉 《东西南北》 2023年第13期89-92,共4页
雪莉·特克尔所描绘的群体性孤独是一种对网络社交依赖但又想随时抽离的心理状态。陌生人社交因其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又无需过多承担维系社会关系的责任成为人们逃避疲倦、寻找新刺激的落点。Soul APP为陌生人社交APP中的典... 雪莉·特克尔所描绘的群体性孤独是一种对网络社交依赖但又想随时抽离的心理状态。陌生人社交因其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又无需过多承担维系社会关系的责任成为人们逃避疲倦、寻找新刺激的落点。Soul APP为陌生人社交APP中的典型代表,在这里,自我披露被用作一种逃离群体性孤独的社交策略,用户通过匿名用自我披露建立更多的连接,却不可避免地沉迷于舒适的浅层社交中,陷入无法摆脱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社交 群体性孤独 使用与满足
下载PDF
情境定义视角下幽灵式社交泛滥化现象探析
19
作者 于晓雯 《新闻前哨》 2024年第14期70-72,共3页
幽灵式社交(Ghosting)指通过在媒介上不回应对方,切断交流来单方面中止一段关系。以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为视角,洞察陌生人平台的情境刺激与用户主观阐释之间的互动,发现以“找寻命定之选”为平台使用目标,以“道德规范松动”衡量平台... 幽灵式社交(Ghosting)指通过在媒介上不回应对方,切断交流来单方面中止一段关系。以托马斯的情境定义理论为视角,洞察陌生人平台的情境刺激与用户主观阐释之间的互动,发现以“找寻命定之选”为平台使用目标,以“道德规范松动”衡量平台行动环境,以“可预见的失望”评估平台实际价值构成的三重情境定义分别为用户实施幽灵式社交提供了行为动机、“合法性”解释和循环空间,造成了陌生人社交平台上幽灵式社交现象的泛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灵式社交 情境定义 陌生社交平台
下载PDF
私密社交网络的革命性影响及其治理挑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卫东 杨雪兰 徐晓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2,共7页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新型社交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模式、熟人实名社交网络模式、熟人匿名社交网络模式、陌生人社交网络模式等。这些新型社交应用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各不相同,但与传统社交应用模式相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 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新型社交应用模式主要包括阅后即焚社交网络模式、熟人实名社交网络模式、熟人匿名社交网络模式、陌生人社交网络模式等。这些新型社交应用所提供的服务功能各不相同,但与传统社交应用模式相比,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私密化",可将其统称为"私密社交网络"。私密社交网络将对现有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政治传播产生深刻影响,私密社交网络将革新现有的人类信息传播体系;私密社交网络自身"隐蔽性"带来治理盲区,私密社交网络中不良信息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会威胁国家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密社交网络 阅后即焚社交网络 熟人实名社交网络 熟人匿名社交网络 陌生社交网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