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3
1
作者 武继承 王志和 +2 位作者 何方 杨稚娟 薛毅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76,共4页
研究了豫西丘陵旱作区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玉米生育性状、子粒产量、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其中,玉米产量增产1.92%~20.51%,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15.38%... 研究了豫西丘陵旱作区不同技术措施对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技术措施对玉米生育性状、子粒产量、土壤含水量和降水利用具有积极作用.其中,玉米产量增产1.92%~20.51%,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效果最显著,增产15.38%~20.51%;其次为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增产11.53%~14.10%.降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0.45~3.60kg/(mm·hm2),其中,以秸秆覆盖+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最好,提高2.70~3.60kg/(mm·hm2);说明合理的技术集成是提高降水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化学节水技术以营养型抗旱保水剂处理效果最好.同时,合理的秸秆覆盖可以提高土壤耕层的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否则将导致有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旱地 降水利用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不同耕种模式对红壤旱坡地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邱才飞 彭春瑞 +3 位作者 钱银飞 王少先 邵彩虹 周东英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定位监测方法,研究红壤旱坡地3种不同耕种模式对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沟+稻草覆盖的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效果最好,其中花生产量达到3 993.2 kg/hm2,降水有效利用率达74.69%,水分表观生物利用率和表观经济利用率分别... 通过定位监测方法,研究红壤旱坡地3种不同耕种模式对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横沟+稻草覆盖的花生产量及降水利用效果最好,其中花生产量达到3 993.2 kg/hm2,降水有效利用率达74.69%,水分表观生物利用率和表观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645 2和0.311 9 kg/m3,水分实际生物利用率和实际经济利用率分别为0.860 7和0.410 7 kg/m3;横沟+植物篱的效果次之;传统的顺坡耕种方式最差,不仅不利于花生产量的增加,而且还会加剧水土流失。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推广横沟+稻草覆盖的农作方式,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种模式 红壤旱坡地 花生产量 降水利用
下载PDF
旱地籽瓜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的降水利用效率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广才 杨祁峰 +2 位作者 刘生学 王彩斌 林淑敏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2-77,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其他覆膜方式相比,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模式,能显著地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解决了籽瓜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难题...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与其他覆膜方式相比,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栽培模式,能显著地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解决了籽瓜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难题。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方式的0~20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个百分点、3.1~4.4个百分点和0~2.5个百分点;1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mm、30.2~40.1mm和0~22.4mm;能大幅度提高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年降水150~300mm的干旱、半干旱偏旱区不铺砂种植籽瓜的问题。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覆盖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个百分点、14.2个百分点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kg/mm.hm2、1.66kg/mm.hm2和1.42kg/mm.hm2。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籽瓜 全膜覆盖 垄上沟播 降水高效利用
下载PDF
地面覆盖和保水剂对冬小麦生长和降水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5
4
作者 武继承 管秀娟 杨永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2,共7页
在河南省西部丘陵旱耕地上,研究了保水剂(0、45、60kg.hm-2)、秸秆覆盖(3000和6000kg.hm-2)和地膜覆盖(<0.005mm)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和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均能促进冬小麦生长,改善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提高冬小... 在河南省西部丘陵旱耕地上,研究了保水剂(0、45、60kg.hm-2)、秸秆覆盖(3000和6000kg.hm-2)和地膜覆盖(<0.005mm)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土壤水分和降水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措施均能促进冬小麦生长,改善土壤水分和养分状况,提高冬小麦产量和降水利用效率,特别是保水剂与秸秆覆盖、保水剂与地膜覆盖相结合效果更显著.与对照相比,不同措施使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土壤含水量提高0.1%~6.5%,拔节期前地膜覆盖处理保墒效果最佳,拔节期后保水剂处理保墒效果较佳,扬花期和灌浆期墒情最差.不同措施使冬小麦产量比对照提高2.6%~20.1%,并以秸秆覆盖+保水剂处理最佳,增产14.2%~20.1%;其次为地膜+保水剂处理,平均增产11.9%.不同措施降水利用效率存在相同趋势,比对照提高0.4~3.2kg.mm-1.hm-2.表明地面覆盖和保水剂的应用改善了农田土壤水分状况和养分状况,提高了降水利用率,从而促进了冬小麦分蘖,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产量 保水剂 地面覆盖 土壤水分 降水利用
原文传递
陕西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机械化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杨青 薛少平 +2 位作者 朱瑞祥 韩思明 韩文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9-52,共4页
本文在分析陕西黄土高原干旱缺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秸秆覆盖、深松及膜侧沟播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的新型农机具为关键的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机械化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介绍了冬小麦与春玉米两种栽培模式的试验方案以及研制的配套... 本文在分析陕西黄土高原干旱缺水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以秸秆覆盖、深松及膜侧沟播栽培技术为核心,配套的新型农机具为关键的黄土高原旱作农田机械化自然降水高效利用技术体系;介绍了冬小麦与春玉米两种栽培模式的试验方案以及研制的配套机具的主要性能.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实施此项自然降水高效利用与保护性耕作相结合的综合机械化技术,具有显著的增产、节水效果.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技术 降水高效利用 保护性耕作 技术体系 陕西黄土高原
下载PDF
旱地籽瓜降水高效利用覆膜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彩斌 刘生学 林淑敏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94-98,100,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机理。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能显著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析比较了旱地籽瓜不同覆膜模式的水分利用机理。结果表明,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能显著增加播前和籽瓜生长前期土壤水分含量。籽瓜播前至伸蔓期,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播前全膜垄上沟播0~20 cm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播前半膜平铺分别提高4.1~5.4、3.1~4.4和0~2.8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较播前半膜平铺分别增加40.0~50.8、30.2~40.1和0~26.3 mm。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特别是秋季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和顶凌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籽瓜水分利用效率,秋季全膜垄上沟播、顶凌全膜垄上沟播和播前全膜垄上沟播降水利用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18.9、14.2和6.2个百分点,籽瓜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2.51、1.66和1.42 kg/(mm.hm2),在旱地籽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明显突破。与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平铺穴播、半膜平铺穴播相比,全膜覆盖垄上沟播技术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籽瓜 降水高效利用 覆膜模式 研究
下载PDF
甘肃省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降水利用率提高到80%玉米平均增产超过35%
7
《北京农业(下旬刊)》 2010年第1期22-22,共1页
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省环县,2009年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然而玉米地里仍见秸秆青绿、穗大粒满。县委书记赵连印说,这些地都采用了集雨、保墒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目前全县已推广4万hm2。
关键词 甘肃省 玉米地 农业新技术 降水利用 平均 旱作 黄土高原 沟播技术
原文传递
旱地冬小麦自然降水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薛少平 朱瑞祥 +2 位作者 杨青 韩思明 韩文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寻求黄土台原旱地冬小麦的适宜耕作栽培技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比较了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与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的蓄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各技术模式中,其农田效应、增产效果和... 为了寻求黄土台原旱地冬小麦的适宜耕作栽培技术,以传统耕作方式为对照,比较了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与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的蓄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各技术模式中,其农田效应、增产效果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最好,其次是留茬深松秸秆全程覆盖技术和留茬免耕秸秆全程覆盖技术;留茬覆盖深松膜侧沟播技术能融“深松深层贮水效应”、“秸秆覆盖保水增肥效应”和“起垄覆膜沟播聚水、保水、增温、透光效应”于一身,可显著改善旱地麦田水、肥、气、热环境条件;与传统耕作比较,该模式在夏闲期可多贮水84.4 mm,蓄水率提高18.2%,小麦生育期水分利用效率达到15.56kg/(mm.hm2),增产40.6%,是陕西渭北及同类地区旱地小麦高效利用自然降水、实现高产稳产的最佳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自然降水高效利用 农业机械化 渭北高原
下载PDF
我国东部地区汛期(5-9月)旬际降水变率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孟英 《资源科学》 1982年第3期51-58,共8页
一、引言 我国位于著名的季风区,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尤其是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期间的降水约占年降水的1/2—2/3。季风期间降水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年降水的丰歉,而这个时期正是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如果雨量忽多忽少变化不定,... 一、引言 我国位于著名的季风区,降水主要受季风影响,尤其是东部地区,在夏季风期间的降水约占年降水的1/2—2/3。季风期间降水的多少,基本上决定了年降水的丰歉,而这个时期正是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如果雨量忽多忽少变化不定,对农作物生长影响很大,在农业技术措施上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降水变率不仅是反映一个区域降水特征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率 降水 我国东部 高变 低变 长江流域 大轴 降水利用 夏季风 西南地区
下载PDF
甘肃中东部雨水高效富集利用模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元红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5-16,共2页
以大量试验资料为基础 ,对半干旱山区旱地农业高效用水中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通过技术集成和再创新 ,提出了降水高效富集利用的多种成功技术模式 ,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为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 以大量试验资料为基础 ,对半干旱山区旱地农业高效用水中存在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通过技术集成和再创新 ,提出了降水高效富集利用的多种成功技术模式 ,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 ,为该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山区 旱地农业 雨水集蓄 降水高效富集利用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高原集水高效旱地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122
11
作者 李凤民 王静 赵松岭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59-264,共6页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水土保持型农业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程,已基本趋于成熟,但对水肥热的菌控能力很低,难于发展高附加值作物生产,因此生产效益低下,难以走上良性怅的轨道,不能解决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认...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传统水土保持型农业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程,已基本趋于成熟,但对水肥热的菌控能力很低,难于发展高附加值作物生产,因此生产效益低下,难以走上良性怅的轨道,不能解决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近几年来的探索,认为,在不上保持农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雨养农业最有效的途径不是人工富集天然降水,将富集的降水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大大大提高降水的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这就是集水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降水利用 旱地农业 集水农业
下载PDF
半干旱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生态农业发展 被引量:60
12
作者 李凤民 徐进章 孙国钧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01-1909,共9页
首先分析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这里地带性植被极度退化,土壤质量严重恶化,治理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然后,进行生态系统退化关键驱动力的分析,认为,在不同时期,农民的利益驱动始终是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 首先分析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这里地带性植被极度退化,土壤质量严重恶化,治理难度大,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然后,进行生态系统退化关键驱动力的分析,认为,在不同时期,农民的利益驱动始终是土地利用格局和生态系统演化/退化的关键驱动力。在寻求分析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的突破口时,认为提高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解决农民的需求是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而实现这一途径必须提高单产,以减轻更广大土地面积上的生产力需求压力。通过集水、覆盖等措施改善农田水分条件,再配合地膜、化肥,在对农田进行合理管理的情况下,粮食单产可获得持续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集水型生态农业及其景观配置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在一个完整的景观单元内合理配置,形成完整的景观复合生态系统。对这一模式的深入研究和正确实施将推动半干旱黄土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并为西部开发中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并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黄土高原 农业生产力 生态环境 降水利用 生态系统 可持续发展 集水型生态农业
下载PDF
西北地区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被引量:31
13
作者 李生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0,共10页
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充足,人口稀少,增产潜力较大,有着农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干旱少雨制约着农业生产,降雨分布不匀,植被稀少而又人为破坏严重,引起了严重的风蚀和水蚀,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脆弱。要发展西北旱地农业必须以高... 西北地区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充足,人口稀少,增产潜力较大,有着农业持续发展的潜力。干旱少雨制约着农业生产,降雨分布不匀,植被稀少而又人为破坏严重,引起了严重的风蚀和水蚀,导致了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脆弱。要发展西北旱地农业必须以高效利用天然降水为突破口,以养分投入、培肥土壤为重点,采用科学的方法控制土壤风蚀和水蚀,退耕还林还草,发展高效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干旱 农业 可持续发展 现状 天然降水利用 土壤培肥 水土保持
下载PDF
民勤绿洲农田休闲期土壤水分调控技术
14
作者 丁林 雒天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139,共5页
通过TRIME-IPH土壤水分测定仪和微型蒸渗器,测定了农田休闲期不同耕作及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了不同耕作和覆盖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了休闲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及降水利用状况的影响,提出了农田休... 通过TRIME-IPH土壤水分测定仪和微型蒸渗器,测定了农田休闲期不同耕作及覆盖条件下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并结合气象数据比较了不同耕作和覆盖处理的优越性,分析了休闲期不同耕作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及降水利用状况的影响,提出了农田休闲期水分调控措施。结果表明,传统耕作模式与覆盖措施相结合减少了土面蒸发,提高了降水的转化利用率,适宜的田面处理方式(深翻+起垄+覆全膜,深翻+起垄+覆草和深翻+平整+覆全膜)封冻前20cm处含水率较常规处理(深翻)提高40.8%,31.3%和29.7%,整个休闲期日均蒸发量分别降低0.36,0.20和0.27mm/d,累计蒸发量分别下降23.3%,15.0%和24.1%,其中深翻+平整+覆全膜处理的抑制蒸发效果最为显著。考虑到覆盖材料的收集、采购费用等因素,采用深翻+平整+覆全膜和深翻+起垄+覆全膜处理是适宜在民勤绿洲推广的农田休闲期水分调控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休闲期 水分调控 降水利用 耗水 民勤绿洲
下载PDF
覆草措施在静宁苹果生产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田利 田鹏垓 《北方果树》 2012年第5期34-35,共2页
苹果生产需水量较大,一般需降水540~700mm才能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结果的需要。而静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450mm,水分短缺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静宁群众广泛地应用了覆盖栽培措施.促进了天然降水... 苹果生产需水量较大,一般需降水540~700mm才能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结果的需要。而静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450mm,水分短缺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静宁群众广泛地应用了覆盖栽培措施.促进了天然降水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苹果生产效益,为干旱地区苹果生产积累了经验。其中覆草栽培是成功做法之一,现将覆草措施在静宁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生产 覆草栽培 应用 降水 生长结果 生产效益 降水利用 栽培措施
下载PDF
渭北地区残茬(秸秆)覆盖农田生态效应及应用技术实例 被引量:19
16
作者 赵凤霞 温晓霞 +2 位作者 杜世平 王虎全 付增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0-95,共6页
综合分析各地残茬(秸秆)覆盖试验结果,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温度、农田杂草和水保性能等方面对残茬(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总结,并依据渭北地区实际,介绍了适合该地区旱地冬小麦、旱地春玉米和小麦—玉米... 综合分析各地残茬(秸秆)覆盖试验结果,从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水分、土壤养分、土壤温度、农田杂草和水保性能等方面对残茬(秸秆)覆盖的农田生态效应进行了总结,并依据渭北地区实际,介绍了适合该地区旱地冬小麦、旱地春玉米和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应用的残茬(秸秆)覆盖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高原 残茬覆盖 农田生态效应 秸秆覆盖 降水资源高效利用
下载PDF
覆草措施在静宁苹果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田鹏垓 王田利 《河北果树》 2012年第2期15-15,共1页
一般降水540-700mm才能保证苹果树正常生长结果,而静宁年降水量不足450mm,水分短缺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静宁群众广泛应用覆盖栽培措施,促进了天然降水利用的最大化,促进了苹果生产效益的提高,其中覆草栽培是成功做法... 一般降水540-700mm才能保证苹果树正常生长结果,而静宁年降水量不足450mm,水分短缺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静宁群众广泛应用覆盖栽培措施,促进了天然降水利用的最大化,促进了苹果生产效益的提高,其中覆草栽培是成功做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生产 覆草栽培 应用 降水 生长结果 栽培措施 降水利用 生产效益
下载PDF
黔西北山区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慧 葛刚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4年第B12期16-18,共3页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旱作农业 黔西北山区 现状 水分利用 农业生产 自然降水 节水农业 雨养农业 降水利用
下载PDF
试论“低水位运行”灌区的兴起
19
作者 杨玉春 杨征 +1 位作者 张桂芳 姚章村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0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低水位运行"灌区是近年来在实际生产中自行发展起来的地表水灌区。论述其优缺点和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并提出应尽快把这种形式灌区提到黑龙江省正式规划设计日程,减少盲目性,增加自觉性。
关键词 自觉节水 回归水 降水利用 排灌结合 低水位运行 规范实施
下载PDF
旱地作物抗旱丰产综合技术研究
20
作者 曹国岕 李秀君 《耕作与栽培》 2001年第4期1-1,7,共2页
针对陇中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旱薄相连产出低、经济发展缓慢较贫困的突出问题 ,紧紧围绕降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研究 ,明确了陇中丘陵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选出了该区各类作物的主栽良种和搭配良种 ;总结提出了主... 针对陇中丘陵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旱薄相连产出低、经济发展缓慢较贫困的突出问题 ,紧紧围绕降水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 ,展开研究 ,明确了陇中丘陵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对策 ;选出了该区各类作物的主栽良种和搭配良种 ;总结提出了主要作物的规范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确定了陇中丘陵区主要作物的最佳集雨补灌方式、高产高效补灌时期和适宜补灌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流失 降水利用 地膜栽培 集雨补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