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弃耕草地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张玉革 刘月秀 +4 位作者 杨山 马锐骜 吴辉 孟亚妮 李慧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10-19,共10页
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弃耕恢复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对土壤全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无显著影响.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 研究了模拟氮沉降和降水增加对弃耕恢复草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生物量、酶活性和酶化学计量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对土壤全碳、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地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无显著影响.氮添加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表现出微生物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自身调控机制.氮添加降低了氮获取酶活性,增加了碳获取酶活性,符合资源分配假说.降水增加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缓解了土壤酸化对土壤微生物生长的负效应.此外,大分子底物(例如纤维素和蛋白质)水解酶活性及其计量比更能反映微生物养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弃耕草地 氮添加 降水增加 微生物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下载PDF
蒿类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及其萌发植物多样性对降水增加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田梦 孙宗玖 +2 位作者 李莹 李培英 谢开云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28,共12页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对降水增加的适应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水方法,对不同降水量[对照(CK)、增加5%(W 5)、增加10%(W 10)、增加15%(W 15)、增加20%(W20)、增加25%(W25)]下中度退化伊犁绢蒿荒漠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其多... 为揭示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对降水增加的适应规律,采用人工模拟降水方法,对不同降水量[对照(CK)、增加5%(W 5)、增加10%(W 10)、增加15%(W 15)、增加20%(W20)、增加25%(W25)]下中度退化伊犁绢蒿荒漠土壤可萌发种子库种子萌发数量及其多样性进行了调测。结果表明:0~5 cm土层土壤种子库萌发物种数及其萌发总密度随降水量增加呈上升趋势,且W 20、W 25下萌发密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萌发物种数较对照(7种)依次增加2.6、2.0倍;5~10 cm土层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无论降水增加与否,0~10 cm土层伊犁绢蒿、木地肤、毛梗顶冰花均有萌发,且降水增加显著促进伊犁绢蒿、木地肤、串珠老鹳草、毛梗顶冰花的萌发。随降水量增加,0~5 cm土层伊犁绢蒿可萌发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Sorensen相似性总体呈先增后降趋势,且降水增加≥20%处理相似性高于降水增加≤15%处理。降水增加后伊犁绢蒿荒漠土壤种子萌发物种的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Patrick指数总体呈增加趋势,且0~5 cm土层较5~10 cm土层增加明显。土壤种子库可萌发种子密度具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受空间取样位置及降水的交互影响。综上所述,降水增加促进了伊犁绢蒿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可萌发植物种数、种子萌发密度、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增加,导致其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增加,有利于退化蒿类荒漠草地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增加 蒿类荒漠草地 土壤种子库 植物多样性 群落相似性
下载PDF
CO_2浓度升高和降水增加协同作用对玉米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孟凡超 张佳华 姚凤梅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4-1073,共10页
关于[CO2]升高和降水变化等多因子共同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报道较少,制约着人们对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和预测。玉米(Zea mays)作为重要的C4植物,受[CO2]和降水影响显著,但鲜有[CO2]升高和降水增加协同作用对其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 关于[CO2]升高和降水变化等多因子共同作用对植物的影响报道较少,制约着人们对植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认识和预测。玉米(Zea mays)作为重要的C4植物,受[CO2]和降水影响显著,但鲜有[CO2]升高和降水增加协同作用对其产量及生长发育影响的报道。该研究利用开顶式生长箱模拟[CO2]升高(390(环境)、450和550μmol·mol–1),降水增加量设置为增加自然降水量的15%(以试验地锦州1981–2010年6至8月月平均降水量为基准),从而形成6个处理:C550W+15%、C550W0、C450W+15%、C450W0、C390W+15%和C390W0。试验材料选用玉米品种‘丹玉39’。结果表明:[CO2]升高和降水增加的协同作用在玉米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上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二因子均起正作用,使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升高。籽粒产量在[CO2]390、450和550μmol·mol–1水平下的降水增加处理较自然降水处理分别增加15.94%、9.95%和9.45%,而生物产量分别增加13.06%、8.13%和6.49%。因为籽粒产量的增幅略大于生物产量的增幅,所以促进了经济系数的升高。穗部性状变化显著,其中,穗粒数、穗粒重、穗长和穗粗等性状值均随[CO2]升高而升高,且各[CO2]水平下均表现为降水增加处理>自然降水处理,而瘪粒数相反。但是,[CO2]升高和降水增加的协同作用也促进了轴粗的升高,对玉米产量的增加起着限制作用。二因子协同作用在净光合速率(Pn)和叶面积上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而在株高和干物质积累量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二因子协同作用使玉米叶片的Pn升高,植株高度升高,穗位高升高,茎粗增加,叶面积变大,从而促进了干物质积累量的升高,为玉米增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表明:在未来[CO2]升高条件下,一定程度的降水增加对玉米的产量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部性状 CO2浓度升高 降水增加 玉米 产量
原文传递
降水增加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两种短命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岚 张玲卫 +1 位作者 刘会良 陈艳锋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6,共8页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其不同生长阶段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短命植物的功能特征及生存策略。本研究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2种短命植物--毛穗旱麦草和小花荆... 短命植物是荒漠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对其不同生长阶段形态特征及生物量积累与分配进行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荒漠短命植物的功能特征及生存策略。本研究选取古尔班通古特沙漠2种短命植物--毛穗旱麦草和小花荆芥为对象,通过野外增水30%、50%,分析降水增加对二者不同生长阶段形态、生物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水30%、50%均促进毛穗旱麦草植株生长,增水处理下叶面积增幅为14.2%~188.5%,繁殖器官生物量最大增幅为55.9%。增水对小花荆芥植株影响存在生长阶段的差异性,展叶期增水对小花荆芥植株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而果熟期增水50%小花荆芥叶面积、株高、繁殖器官生物量分别降低54.9%、20.5%、43.2%。两种短命植物对降水增加的响应具有物种特异性,未来降水增加可能会改变二者生存策略,进而对群落组成与结构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降水增加 生物量分配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原文传递
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物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5
作者 闫钟清 齐玉春 +3 位作者 彭琴 董云社 贺云龙 李兆林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5-1170,共6页
研究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作用机制及其适应特征,有助于深刻理解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各项服务功能的影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植物生物量的改... 研究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作用机制及其适应特征,有助于深刻理解气候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各项服务功能的影响,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模拟降水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植物生物量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探讨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和当前研究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增加 氮沉降增加 草地生物量 影响机制
下载PDF
增加降水对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尉 王丽华 +4 位作者 符饶 周世兴 刘林 吴小辉 黄从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91-1400,共10页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对干旱河谷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进行增加降水试验,试验设置对照(CK,0 mm m^(-2)a^(-1))、增水10%(A1,80 mm m^(-2)a^(-1))、增水20%(A2,160 mm m^(-2)a^(-1))和增水30%(A3,240 mm m^(-2)a^(-1))4个... 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对干旱河谷区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进行增加降水试验,试验设置对照(CK,0 mm m^(-2)a^(-1))、增水10%(A1,80 mm m^(-2)a^(-1))、增水20%(A2,160 mm m^(-2)a^(-1))和增水30%(A3,240 mm m^(-2)a^(-1))4个处理水平。采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每月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4个处理云南松人工林土壤呼吸速率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7月最高,2月最低。与CK相比,A1年均土壤呼吸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A2显著增加了12.88%(P<0.05),而A3明显减少了17.71%(P<0.05)。3个增水处理均提高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减弱了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的关系。与土壤温度相比,土壤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相对较小。增水增加了湿季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干季对微生物碳含量无影响,但明显降低了微生物氮含量。这说明,降水增加对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土壤呼吸的影响是不尽相同的,适当的增水会促进土壤呼吸,而过量的增水会抑制土壤呼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降水 土壤呼吸 云南松人工林
下载PDF
春季增水对一年生短命植物播娘蒿生活史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汤灵红 王永秋 +1 位作者 罗那那 吴燕锋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6-81,共6页
以准噶尔荒漠一年生短命植物播娘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季增水对其生活史可塑性的影响,以期探讨一年生短命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水使植株较早进入始花期和结实期,延长了春秋萌株的开花持续时间和结实持续时间;增水显著增... 以准噶尔荒漠一年生短命植物播娘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春季增水对其生活史可塑性的影响,以期探讨一年生短命植物对水分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增水使植株较早进入始花期和结实期,延长了春秋萌株的开花持续时间和结实持续时间;增水显著增加了植株结实率、高度、分枝数和叶片数(P<0.05);同时,增水下春秋萌株的总生物量(0.612 1g和1.210 5g)大于对照下春秋萌株总生物量(0.458 3g和1.002 5g)(P<0.05),且秋萌株>春萌株(P<0.05)。在降水增加背景下,短命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提高,这对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增加 准噶尔荒漠 一年生短命植物 播娘蒿 生活史
下载PDF
水氮添加对内蒙古多伦县退耕还草地生物量、生产力及其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金凤 徐雨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2-200,共9页
以内蒙古多伦县退耕还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施肥[N10:10 g(N)·m-2·a-1]和加水(180 mm·a-1)对其植被生物量、生产力和分配方式的影响,并与围封草地作比较。结果发现:1)施肥使退耕还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近1倍;加水... 以内蒙古多伦县退耕还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了施肥[N10:10 g(N)·m-2·a-1]和加水(180 mm·a-1)对其植被生物量、生产力和分配方式的影响,并与围封草地作比较。结果发现:1)施肥使退耕还草地地上生物量增加近1倍;加水使退耕还草地地上生物量提高17%~37%,但未达到统计显著性;2)无论施肥还是加水都没有显著影响退耕还草地地下生物量,加水使其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提高35%~90%;3)施肥降低了退耕还草地根冠比和地下、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比(BNPP/ANPP),而降水增加对两个指标无显著影响;4)施肥使退耕还草地禾草类植物比例增加,生物量均匀度降低;加水处理后,退耕还草地的杂类草生物量提高128%,而优势种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和蒙古冰草(Agropyron mongolicum)的地上生物量对加水处理不敏感;5)水肥处理后,退耕还草地总生产力、根冠比和生物量远小于围封草地。表明水氮添加对退耕还草地生物量的影响主要在地上部分,且与物种组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草地 施肥 增加降水 植被恢复 群落组成 生物量分配 草地生物量
下载PDF
放牧和季节性增加降水对毛足棒角蝗发育与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邢文丽 庞保平 郝树广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8-989,共12页
【目的】降水和放牧是驱动草原蝗虫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其如何发挥作用尚存在争论。本文研究放牧和季节性降水增加的耦合效应通过改变栖息环境中食料植物的养分含量来驱动草原蝗虫灾害发生的生理与生态学机理。【方法】在野外设置放牧和... 【目的】降水和放牧是驱动草原蝗虫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其如何发挥作用尚存在争论。本文研究放牧和季节性降水增加的耦合效应通过改变栖息环境中食料植物的养分含量来驱动草原蝗虫灾害发生的生理与生态学机理。【方法】在野外设置放牧和季节性增加降水的交叉处理,利用室外笼罩和室内饲养的方法研究在不同放牧和降水处理下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发育与存活的响应规律,分析放牧和季节性降雨量变化耦合对毛足棒角蝗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放牧极显著地(P<0.01)降低羊草Leymus chinensis叶片中可溶性糖态C和可利用C的含量,但对淀粉态C和总C的含量无显著影响;极显著地增加氨基酸态N、可利用N和总N含量,但对蛋白质态的N无影响;显著增加可利用的C︰N比值。增加降水的作用在放牧和不放牧间有波动,对可溶性糖态C和氨基酸态N有降低的趋势,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放牧会极显著地(P<0.01)降低毛足棒角蝗室内雌虫从5龄到成虫过程的死亡率,缩短发育历期,增加生长速率,增加成虫体重。放牧处理在野外笼罩实验中也表现出增加存活率和发育速率。降水对该蝗虫各特征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结论】适当放牧会降低植物中可溶性糖态C,增加氨基酸态N的含量,有利于毛足棒角蝗的生长、发育、存活,促进毛足棒角蝗种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降水 放牧 毛足棒角蝗 营养含量 可溶性糖 淀粉 氨基酸 蛋白质
原文传递
增加降水对四川干旱河谷区云南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丽华 高景 +1 位作者 徐波 薛晶月 《土壤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1,共7页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对四川干旱河谷区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人工林进行增加降水试验,试验设置对照(CK,0 mm m^(-2) a^(-1))、增水10%(A1,80 mm m^(-2) a^(-1))、增水20%(A2,160 mm m^(-2) a^(-1))和增水30%(A3,240 mm m^(-2) a^(-...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对四川干旱河谷区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人工林进行增加降水试验,试验设置对照(CK,0 mm m^(-2) a^(-1))、增水10%(A1,80 mm m^(-2) a^(-1))、增水20%(A2,160 mm m^(-2) a^(-1))和增水30%(A3,240 mm m^(-2) a^(-1))4个处理水平。分别于干、湿季结束取土样,通过室内土壤培养法和氯仿熏蒸法,研究了增加降水对云南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处理云南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均呈明显的湿季低,干季高的季节特征。土壤培养过程中,A1、A2和A3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较CK有明显升高,到30 d培养结束,各处理的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总量大小表现为A2>A3>A1>CK。同时培养期间,4个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变化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整体速率变化快慢表现为A2>A3>A1>CK。湿季增加降水利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含量升高,但并不随降水量增加而升高,干季增加降水则会导致SMBC含量降低;相关分析显示,湿季土壤有机碳矿化与SMBC含量呈较高的正相关性,干季两者呈相对较低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加降水 土壤有机碳矿化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云南松人工林 干旱河谷区
原文传递
外源碳和氮输入对降水变化下土壤呼吸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云龙 齐玉春 +5 位作者 彭琴 董云社 郭树芳 闫钟清 李兆林 王丽芹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34-1942,共9页
利用野外原位小区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了降水变化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外源碳和氮输入的响应.在2014年,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增加降水处理(CK)、增加降水配施氮肥处理[CN,2.5 g·(m^2·a)^(-1)]... 利用野外原位小区控制试验,模拟研究了降水变化下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对外源碳和氮输入的响应.在2014年,以内蒙古锡林河流域温带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增加降水处理(CK)、增加降水配施氮肥处理[CN,2.5 g·(m^2·a)^(-1)]、增加降水配施碳源处理[CG,24 g·(m^2·a)^(-1)]和增加降水配施氮肥和碳源处理[CNG,2.5 g·(m^2·a)^(-1)+24 g·(m^2·a)^(-1)]下土壤呼吸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降水较多的第一次增加降水(FWE)阶段,CG处理和CNG处理168 h土壤CO_2累积通量显著增加,而CN处理168 h土壤CO_2累积通量无显著变化,并且CG处理和CNG处理土壤MBC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和CN处理,同时,该阶段平均CO_2释放速率与土壤MBC含量正相关(P<0.05).与FWE阶段相比,无自然降水的第二次增加降水(SWE)阶段各处理168 h土壤CO_2累积释放量显著降低,并且各处理MBC含量也显著降低(P<0.05),仅有土壤DOC含量显著增加(P<0.05),CG处理和CN处理168 h土壤CO_2累积通量显著降低(P<0.05).两个降水阶段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或土壤体积含水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P<0.05).因此,自然降水的分布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调控着外源氮和碳对半干旱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作用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外源碳 增加降水 土壤碳排放 微生物
原文传递
降水变化和养分添加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陶冬雪 李文瑾 +5 位作者 杨恬 柯玉广 徐翀 赵晋灵 吴红慧 庾强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5-472,共8页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呼吸对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的响应有助于评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然而,目前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对土壤呼吸的交互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对象,...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土壤呼吸对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的响应有助于评估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然而,目前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对土壤呼吸的交互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呼伦贝尔草甸草原为对象,通过增减雨和养分添加,模拟研究降水变化和养分沉降及其交互对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增雨对土壤呼吸没有显著影响,干旱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养分添加对土壤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与降水变化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增雨显著增加了土壤湿度,但对土壤温度没有显著影响;相反,干旱显著降低了土壤湿度,增加了土壤温度;养分添加显著增加了可溶性无机碳、无机氮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降低了土壤湿度。土壤呼吸与土壤湿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微生物生物量碳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可以分别解释土壤呼吸56.3%、26%、16.6%和19.6%的变异,表明土壤水分是调控土壤呼吸的关键因子。本研究有助于增强对全球变化背景下草甸草原土壤呼吸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降水增加 干旱 养分添加 草甸草原
原文传递
长期氮水添加对温带草原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短期遗留效应 被引量:3
13
作者 代泽成 刘月秀 +6 位作者 党宁 王志瑞 蔡江平 张玉革 宋永波 李慧 姜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34-1844,共11页
据预测,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出现氮沉降加剧和夏季降水增加的趋势,但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增加都是不可持续的,增加强度可能减弱,也可能出现降低趋势。目前,历史氮、水输入停止后对生态系统的遗留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中国北方温带草... 据预测,内蒙古东部地区未来将出现氮沉降加剧和夏季降水增加的趋势,但大气氮沉降和降水增加都是不可持续的,增加强度可能减弱,也可能出现降低趋势。目前,历史氮、水输入停止后对生态系统的遗留效应尚不明确。本研究基于中国北方温带草原长达13年的氮、水添加实验平台,于处理第14年开始定向停止氮、水添加处理,探讨了历史氮、水添加在短期(2年)内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学特性的遗留效应。结果表明:停止添加两年后,历史氮添加对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和速效磷等土壤养分指标的正向遗留效应消失;但对大部分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指标仍存在遗留效应,历史15 g N·m^(-2)·a^(-1)添加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呼吸和碱性磷酸单酯酶活性分别降低73.3%、81.9%和70.3%,表明氮输入停止后微生物学指标的恢复比土壤养分指标慢,具有迟滞效应。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氮对微生物学特性的负向遗留效应与对土壤pH的负向遗留效应有关。历史水添加在处理停止两年后,对土壤pH、铵态氮、可溶性有机碳、氮等以及土壤呼吸、酶活性等仍表现出显著的遗留效应,并与氮沉降的遗留效应存在交互作用。研究结果对预测局域环境改善条件下草地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变化趋势及揭示退化草地恢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降水增加 遗留效应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生物量
原文传递
氮和水分添加对内蒙古荒漠草原放牧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温超 单玉梅 +8 位作者 晔薷罕 张璞进 木兰 常虹 任婷婷 陈世苹 白永飞 黄建辉 孙海莲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0-92,共13页
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长期放牧实验平台上进行,该平台设... 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退化草地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荒漠草原长期放牧实验平台上进行,该平台设置对照(CK)、轻度(LG)、中度(MG)和重度(HG) 4个放牧强度。通过在4个放牧处理区设置氮、水添加实验处理,探讨不同放牧强度背景下,氮、水补充对荒漠草原土壤呼吸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历史放牧强度除2015年对土壤呼吸无显著影响,2016和2017年都有显著影响,放牧区3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基本都高于对照区。此外,氮和水分添加显著增加了MG区土壤呼吸速率,HG区氮、水同时添加对土壤呼吸速率有显著增加作用;(2)无论是历史放牧强度,还是氮、水添加处理,都没有改变荒漠草原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变化趋势,土壤呼吸速率基本表现为单峰曲线模式,峰值出现在水热同期的7月份;(3)不同年份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对氮、水处理的响应并不相同,氮添加至第3年产生显著影响。水分添加在平水年份(2015和2017年)对土壤呼吸产生显著影响,但在丰水年份(2016年)无显著影响。氮、水共同添加分别在CK、LG和HG区3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显著高于单独加水处理,说明氮添加的有效性依赖于水分条件,两者表现为协同作用;(4)不同处理下荒漠草原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Q10)值介于1.13–2.41之间,平均值为1.71。在无氮、水添加时,放牧区的Q10值都小于CK区,总体表现为CK> MG> LG> HG;加水和氮水共同添加处理后, Q10值都有明显增加,其中NW处理下Q10值都增加到2.0以上。上述结果说明在过去受不同放牧强度影响的荒漠草原在停止放牧后的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仍是影响土壤呼吸的主导环境因子,外源氮添加只有在满足一定水分供给的基础上才起作用,尤其是过去的重度放牧区土壤呼吸速率对氮、水补充的响应最为强烈。该研究结果可以为评估荒漠草原恢复过程中土壤呼吸速率受养分和水分影响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放牧强度 土壤呼吸 降水增加 氮添加
原文传递
5种荒漠短命植物养分再吸收对水氮添加的响应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斌 黄刚 +1 位作者 马健 李彦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5-422,共8页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N沉降升高和降水格局的变化,将会影响植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循环。研究了5种荒漠优势短命植物在N添加和增加降水处理下,叶片N、P含量变化及叶片N、P的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荒漠植物叶N、P...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大气N沉降升高和降水格局的变化,将会影响植物-土壤系统的养分循环。研究了5种荒漠优势短命植物在N添加和增加降水处理下,叶片N、P含量变化及叶片N、P的再吸收特征。结果表明:自然情况下,荒漠植物叶N、P含量相对较高(平均值分别为30.1mg·g^(-1)、3.6mg·g^(-1)),而叶片N∶P很低(6.8~10.5);荒漠短命植物叶N再吸收率(NRE,34.08%)低于P再吸收率(PRE,73.03%);叶片养分含量和再吸收率在物种间的差异极显著;N添加对NRE和PRE没有显著影响;N添加使尖喙牻牛儿苗(Erodium oxyrrhynchum)、条叶庭荠(Alyssum linifolium)和卷果涩荠(Malcolmia scorpioides)N再吸收度(NRP)减小,使丝叶芥(Leptaleum filifolium)和齿稃草(Schismus arabicus)的NRP增加,对P再吸收度(PRP)影响很小。不同含量N添加处理对NRE没有显著影响,但对PRE具有显著影响;增加降水对NRE具有显著影响,使NRE增加(丝叶芥除外),对PRE、NRP和PRP没有显著影响,但PRE和NRP增加,PRP变化很小;N添加和增加降水对NRE没有显著交互作用,对PRE具有显著交互作用,但其变化因物种而异。总之,N输入增加和降水格局的变化,显著改变了荒漠短命植物养分状态及再吸收特征,这将对短命植物群落组成及所处荒漠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命植物 氮添加 增加降水 养分再吸收率 养分再吸收度
原文传递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magnifies the effects of N addition on performance of invasive plants in subtropical native communities 被引量:5
16
作者 Xiang-Qin Li Sai-Chun Tang +2 位作者 Yu-Mei Pan Chun-Qiang Wei Shi-Hong Lü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473-484,共12页
Nitrogen(N)deposition,precipit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affect plant invasions in temperate ecosystems with limiting N and water resources,but whether and how they affect plant invasions in subtropical native commun... Nitrogen(N)deposition,precipitation and their interaction affect plant invasions in temperate ecosystems with limiting N and water resources,but whether and how they affect plant invasions in subtropical native communities with abundant N and precipitation remains unclear.We constructed in situ artificial communities with 12 common native plant species in a subtropical system and introduced four common invasive plant species and their native counterparts to these communities.We compared plant growth and establishment of introduced invasive species and native counterparts in communities exposed to ambient(CK),N addition(N+),increased precipitation(P+)and N addition plus increased precipitation(P+N+).We also investigated the density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communities under such conditions.P+alone did not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invasive species or native counterparts.N+enhanced only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and relative density of invasive species.P+N+enhanced the growth and establishment performance of both invasive species and native counterparts.Most growth and establishment parameters of invasive specie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of native counterparts under N+,P+and P+N+conditions.The density and aboveground biomass of native communities established by invasive speci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ative communities established by native counterparts under P+N+condit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P+may magnify the effects of N+on performance of invasive species in subtropical native communities where N and water are often abundant,which may help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global change on plant invasion in subtropical eco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unity aboveground biomass community density growth and establishment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invasive plants nitrogen addition subtropical native communities
原文传递
Chromium Extraction from Sewage Sludge Using Polyepoxysuccinic Acid 被引量:8
17
作者 ZHANG Li-Hua ZHU Zhi-Lia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31-136,共6页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biodegradable chelant,polyepoxysuccinic acid(PESA),was used to separate heavy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from the Shanghai Taopu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China,based on chemical extraction t... An environmentally benign biodegradable chelant,polyepoxysuccinic acid(PESA),was used to separate heavy metals from sewage sludge from the Shanghai Taopu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China,based on chemical extraction technology.The extraction of chromium(Cr) from sewage sludge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PESA was studied under various conditions.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action of Cr using PESA 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at using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 and S,S-ethylenediaminedisuccinic acid(EDDS)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PESA was capable of extracting Cr from the sewage sludge,and 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obviously dependent on both the pH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helating reagent.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increasing pH,and the dependence on pH decreased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PESA increased.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reached 58% under conditions of pH = 4 and a ratio of PESA to total heavy metals of 10:1.The extraction efficiency was maintained above 40% within the pH range from 1 to 7 at the high ratio of PESA to total heavy metals of 10:1.Comparing the content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wage sludge before and after the extrac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extracted Cr came mainly from the reducible and oxidizable f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xtraction efficiency heavy metals PH S S-ethylenediaminedisuccinic aci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