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三个不同区域降水雨滴谱特征的对比分析
1
作者 张秋晨 王文青 《暴雨灾害》 2023年第5期585-594,共10页
为了解山东黄河三角洲、内陆和沿海三个区域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差异,以垦利、平阴和胶南3站为代表,利用2017—2020年降水雨滴谱资料,对3站不同雨强(R)、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6个R级别中,3站平均雨滴谱的... 为了解山东黄河三角洲、内陆和沿海三个区域降水的微物理特征差异,以垦利、平阴和胶南3站为代表,利用2017—2020年降水雨滴谱资料,对3站不同雨强(R)、不同降水类型的雨滴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6个R级别中,3站平均雨滴谱的谱型、谱宽和各级别降水量对总降水量的贡献均存在一定区别。(2)在层云降水中,平阴站、胶南站雨滴谱参数较接近,而在对流云降水中3站均存在差异。(3)比较3站标椎化截距参数(log10Nw)和质量加权平均直径(Dm)表明,层云降水中垦利站log10Nw数值最低;与国内外其他站点相比,平阴站log10Nw-Dm散点分布与在韩国首尔的观测结果较为接近。(4)Gamma分布斜率参数(λ)和形状因子(μ)的拟合曲线具有局地性特征。根据3站μ、λ随R变化趋势,可将R=10 mm·h^(-1)作为层云-对流云降水的分类指标,R增大至100 mm·h^(-1)以上,3站μ值均趋向于1~2 mm^(-1),λ值均趋向于2。(5)拟合雷达反射率因子(Z)与R关系(Z=ARb),气象业务雷达内置Z=300R1.4会高估垦利站、平阴站降水量,低估胶南站降水量,Z-R关系中系数A、指数b在对流云、层云降水中均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雨滴 降水微物理特征 μ-λ关系 Z-R关系
下载PDF
IMERG降水产品在2021年台风“烟花”降水过程的检验分析
2
作者 李洪兵 枚雪彬 夏羽 《暴雨灾害》 2024年第1期73-83,共11页
为研究多卫星联合反演(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IMERG)降水产品对台风降水的适用性,以2021年台风“烟花”为例,利用我国东部地区563个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FY-4A AGRI红外亮温资料和全球测雨卫星双频测雨雷达... 为研究多卫星联合反演(Integrated Multisatellite Retrievals for GPM,IMERG)降水产品对台风降水的适用性,以2021年台风“烟花”为例,利用我国东部地区563个国家气象站小时降水资料、FY-4A AGRI红外亮温资料和全球测雨卫星双频测雨雷达(GPM DPR)资料,检验IMERG估测降水的能力,并分析误差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IMERG估测降水与实况相比空间一致性较好,相关系数达0.75。IMERG降水产品整体表现出一致的低估,但不同雨强表现不同,随着降水强度增大,其低估程度随之增大。IMERG降水产品对弱降水存在略高估。对于10 mm·h^(-1)以下的降水,IMERG估测值略大于实测值;对于40 mm·h^(-1)以上的强降水,IMERG估测值明显小于实测值。由最小二乘法计算的IMERG估测值和实测值计算的直线处于对角线下方可知,整体而言IMERG估测值小于实测值。IMERG融合降水产品中红外反演降水的误差比微波反演的更大,小时降水量的均方根误差为7.8 mm,并且忽略了台风“烟花”中的暖云降水。微波反演不同类型降水的精度存在差异,对粒子数浓度参数(dBNw)和粒子有效半径(D0)较为集中的层状降水反演效果优于dBNw和D0较为分散的对流降水。红外和微波反演的强降水均比实况偏小,导致IMERG估测降水值亦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烟花” GPM IMERG 降水检验 FY-4A AGRI 降水粒子
下载PDF
全球变暖背景下不同空间尺度降水谱的变化 被引量:22
3
作者 吴福婷 符淙斌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4-673,共10页
利用477个地面观测站上的日降水数据分析了中国整个降水强度谱在1961~2008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毛毛雨整体呈现出空间一致的减少趋势,但不同区域的减少幅度存在明显差异.有观测记录的可测降水则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利用477个地面观测站上的日降水数据分析了中国整个降水强度谱在1961~2008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毛毛雨整体呈现出空间一致的减少趋势,但不同区域的减少幅度存在明显差异.有观测记录的可测降水则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秋季,可测降水部分在98°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普遍减少,而夏季和冬季,在我国东部的南方地区,小雨减少而大雨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我国西部地区,可测降水在4个不同季节都是有所增加的.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全球尺度上气温和降水之间存在着准线性关系.不同强度的降水对全球性增暖的响应有所不同,表现为降水谱由小雨向强度较大的降水方向发生偏移.与海洋上的降水相比,陆地上的降水由于受到水汽条件的约束,变化幅度要相对偏小.另外,与全球尺度上的降水相比,区域降水随全球性增暖的变化表现出更大的不确定性,这很可能是由于局地复杂的地形和下垫面覆盖以及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谱 全球增暖 空间尺度 极端降水 合成分析
原文传递
利用激光降水粒子谱仪研究雨滴谱分布特性 被引量:78
4
作者 濮江平 张伟 +2 位作者 姜爱军 张卉慧 王可法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1-707,共7页
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2009年3—6月在南京观测获取雨滴谱资料,分类对各次降水过程雨滴谱进行Gamma分布拟合,对比分析了南京地区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分布特征以及Gamm a分布参数相关特性,并且讨论了"标准化"Gamma分... 利用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2009年3—6月在南京观测获取雨滴谱资料,分类对各次降水过程雨滴谱进行Gamma分布拟合,对比分析了南京地区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分布特征以及Gamm a分布参数相关特性,并且讨论了"标准化"Gamma分布参数随雨强及雷达反射率因子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用Gamma分布拟合本次试验不同云系降水的雨滴谱分布精度都比较高;"标准化"的Gamma分布参数较Gamma分布参数更具有物理意义,且其参数μ和Dm与雷达反射率因子Z均具有较佳的对应关系,μ随Z的增大依次递减,Dm则随Z的增大呈指数型递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 GAMMA分布 激光降水粒子 阶矩法
下载PDF
降水粒子谱仪的光学系统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哲海 陈家田 +2 位作者 黄敏松 雷恒池 祝连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6-491,共6页
重点讨论了降水粒子谱仪的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整个光学系统分为光束整形模块和粒子成像模块,分别介绍了两模块的设计原理和设计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整形为40 mm×3.9 mm、长宽比接近10∶1的长... 重点讨论了降水粒子谱仪的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验结果。整个光学系统分为光束整形模块和粒子成像模块,分别介绍了两模块的设计原理和设计结果,以及实验测试结果。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光束整形为40 mm×3.9 mm、长宽比接近10∶1的长条形光斑,作为粒子照明光束;测量了不同尺度圆形不透明图案的成像,以及轴上及轴外的成像,实现了1/5放大倍数的粒子成像。测量结果与设计结果非常吻合,达到了设计目标,满足了系统测量的功能要求。研究成果为粒子谱仪的技术改进和产品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降水粒子 光束整形 光学成像
下载PDF
关中地区对流性降水雨滴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嘉尧 罗俊颉 +1 位作者 梁谷 王天祥 《陕西气象》 2015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了研究关中地区对流性降水微物理特征的差异,对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2012年夏季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2012年7月13日和30日两个天气过程,分析了对流性降水雨滴谱时间演变特征、雨滴谱分布、平均直径、众数直径、优势直径... 为了研究关中地区对流性降水微物理特征的差异,对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2012年夏季的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选取2012年7月13日和30日两个天气过程,分析了对流性降水雨滴谱时间演变特征、雨滴谱分布、平均直径、众数直径、优势直径、中数直径等参数特征,对对流性降水雨滴速度和直径的关系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对流性降水雨滴谱分布符合伽玛分布;雨滴在0.5~2.0 mm之间的粒子约占总降水的80%;平均直径均大于1.15mm,优势直径均大于1.5 mm,平均体积直径均大于1.2 mm,中数体积直径均大于1.5mm;雨滴末速度同直径具有指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 对流性降水 激光降水粒子 关中地区
下载PDF
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简介及应用
7
作者 李军霞 孙国德 任刚 《山西气象》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利用地面雨滴谱的连续观测资料,可以分析降水特征和降水的形成机制。对于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工作,雨滴谱资料的分析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建设了6300km^2的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检验示范基地,并且引... 利用地面雨滴谱的连续观测资料,可以分析降水特征和降水的形成机制。对于人工增雨的效果检验工作,雨滴谱资料的分析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山西省人工降雨防雹办公室建设了6300km^2的人工影响天气效果检验示范基地,并且引进了4部德国OTT公司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测量系统,分别布设在太谷、汾阳、介休和祁县,这为进行雨滴谱观测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本文对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的功能、产品以及在气象领域的应用作简单的介绍,旨在给我们使用此仪器进行降水微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粒子 ASDO软件 人工增雨
下载PDF
祁连山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的雨滴谱分布及地形影响特征 被引量:12
8
作者 程鹏 常祎 +4 位作者 刘琴 王研峰 李宝梓 陈祺 罗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32-1248,共17页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但针对该地区的云和降水过程研究很少。本文利用祁连山地区11个Parsivel2雨滴谱仪的观测数据,研究了祁连山地区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雨... 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冰川与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但针对该地区的云和降水过程研究很少。本文利用祁连山地区11个Parsivel2雨滴谱仪的观测数据,研究了祁连山地区春季一次层状云降水过程的雨滴谱分布及地形影响特征。此次降水过程主要受短波槽影响,降水时空差异较大。雨滴谱观测数据表明,此次降水过程的雨滴等效直径(D;)较小,雨滴谱数浓度(N;)与D;随海拔高度升高分别呈增加和减小的趋势,低海拔站点logN;(N;为雨滴谱截断参数)和D;分布有着明显的层状云降水特征,而整个祁连山地区在同样D;下有着更低的N;。低海拔站点由于碰并和小雨滴的蒸发,有着更少的小雨滴(<1 mm)和更多的大雨滴,而高海拔站点由于距离云底较近或位于云内,云滴尺度小且浓度大,D;随R(R为降水强度)增大变化趋势不明显。M-P分布和Gamma分布在低海拔站点的拟合效果要优于高海拔站点,相较于Gamma分布,M-P分布对高海拔站点的小雨滴和大雨滴浓度有一定的高估和低估,因此更适用于高海拔站点雨滴谱的描述。对比于低海拔站点,高海拔站点的μ–Λ(μ、Λ分别为Gamma分布的形状参数和斜率参数)关系与相关研究的结果较为接近,但在Λ较小(<40 mm;)时拟合结果较为接近。受海拔高度与云底的相对位置和地形的影响,祁连山地区的Z–R(Z为雷达反射率因子)关系与其他地区或研究有着较大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雨滴降水特征 地形高度影响 雨滴仪观测
下载PDF
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宜 刘西川 +1 位作者 孙宇 张军 《气象科技》 2021年第1期32-39,共8页
为验证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的测量性能,利用南京市气象局在江宁布设的PARSIVEL型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2018年1—11月期间的天气现象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对不同类型降水的测量性能。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雨滴谱式降水现... 为验证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的测量性能,利用南京市气象局在江宁布设的PARSIVEL型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2018年1—11月期间的天气现象观测资料,重点分析了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对不同类型降水的测量性能。结果表明:①总体而言,雨滴谱式降水现象仪与人工观测具有良好的一致性,但是在降水时间、降水类型方面存在一定差异。②白天,人工观测的总降水时间明显高于仪器观测结果,主要原因在于人工观测有时会忽略降水间隙,而仪器可能会漏掉极微量降雨;人工观测的降水现象分类较粗,有时会忽略降水的精细变化,而仪器能够灵敏检测到降雨的短时变化、毛毛雨和雨的转换、降雨和降雪的转换等。③夜间,人工观测有时会忽略个别时次的毛毛雨或雨,而仪器容易漏测微量降水,大雨强条件下有时会把降雨误判为霰或雪,降水现象的判别算法仍需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滴降水现象仪 天气现象 人工观测 对比
下载PDF
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与观测站雨量计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力 姜有山 +1 位作者 蔡凝昊 夏敏洁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34-441,共8页
本文选取强降雨、一般降雨等几次天气过程,利用统计方法,对架设于南京的五个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监测的资料和观测站雨量计雨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到:雨滴谱仪的雨量数据在降雨过程中与雨量计相差较小。雨强在10~20mm·h^(-1... 本文选取强降雨、一般降雨等几次天气过程,利用统计方法,对架设于南京的五个Parsivel降水粒子谱仪监测的资料和观测站雨量计雨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到:雨滴谱仪的雨量数据在降雨过程中与雨量计相差较小。雨强在10~20mm·h^(-1)之间时,雨滴谱仪的雨量与雨量计相差最大;雨强为0~1mm·h^(-1)和大于20mm·h^(-1)(短时强降雨)、或直径大于2mm时,雨滴谱仪雨量总体上大于雨量计;雨强为1~20mm、或直径小于2mm时雨滴谱仪雨量总体上小于雨量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sivel降水粒子仪资料 雨量计雨量 对比分析
下载PDF
四川地形谱特征及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选取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永杰 崔晓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4-126,共13页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暴雨频发,常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在利用中尺度模式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暴雨进行研究时,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缺乏定量依据。为了揭示四川地形的复杂特征和给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的选取提供定量依据,利用二维离... 四川地形复杂多样,暴雨频发,常诱发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在利用中尺度模式对复杂地形区域的暴雨进行研究时,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缺乏定量依据。为了揭示四川地形的复杂特征和给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的选取提供定量依据,利用二维离散余弦变换,对四川地形高度场和暴雨分布场进行谱分解,根据暴雨分布特征分区讨论了四川盆地地形特征,同时利用地形谱方差和数值试验定量讨论了数值模式水平分辨率的选取问题,得到主要结论有:(1)二维离散余弦变换能较好地表现出研究区域各向异性的复杂特征;(2)雅安地区和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地形谱与降水谱有较好的同相关系,盆地东北部和盆地中部的地形谱与降水谱在波长较大处出现反相关系;(3)针对某个区域的地形特征,可以通过计算模式能分辨的地形方差与总地形方差的比值来确定合适的中尺度模式水平网格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地形 降水谱 模式水平分辨率
下载PDF
陕西渭北一次降雹过程的粒子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岳治国 梁谷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716-1724,共9页
冰雹的大小、浓度和末速度等特征参量对冰雹云及人工防雹研究至关重要。基于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观测的2013年5月22日陕西渭北一次降雹过程的资料,结合雷达反射率回波和自动站分钟降水量,分析了降雹过程中的雨强、雨量、最大冰雹... 冰雹的大小、浓度和末速度等特征参量对冰雹云及人工防雹研究至关重要。基于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观测的2013年5月22日陕西渭北一次降雹过程的资料,结合雷达反射率回波和自动站分钟降水量,分析了降雹过程中的雨强、雨量、最大冰雹直径、数浓度、谱分布及冰雹末速度等物理量随时间的演变。结果表明:(1)计算了降雹过程的平均粒子谱分布,并使用M-P分布对雨滴和冰雹分段进行了拟合。直径0. 3~4. 75 mm的雨滴谱拟合相关系数为0. 95,直径5. 5~11 mm的冰雹谱拟合相关系数为0. 99;(2)冰雹数浓度占总降水粒子数浓度的0. 3%,而冰雹对总降水量的贡献为37%;(3)降雹过程中,雨滴和冰雹数浓度同时增加或减小,冰雹分钟数浓度最大为5 m^(-3),雨滴分钟数浓度最大为1 423 m^(-3)。(4)国内首次现场观测了冰雹的末速度,使用实测值拟合得到了平均冰雹末速度与冰雹直径的经验公式,经验公式计算的冰雹末速度平均相对误差为2. 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sivel 降水粒子 冰雹 M-P分布 冰雹末速度
下载PDF
CINRAD/SA雷达对Parsivel激光粒子谱仪的干扰及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爱华 周述学 +2 位作者 陈魁 纪雷 洪杰 《气象科技》 2013年第4期626-629,共4页
针对黄山光明顶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实际观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仪器自动连续观测以来每天09:00—16:00采样数据均出现异常谱,经排查发现这个时段恰好是CINRAD/SA雷达观测时段,所以考虑异常数据由雷达电磁辐... 针对黄山光明顶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在实际观测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法。仪器自动连续观测以来每天09:00—16:00采样数据均出现异常谱,经排查发现这个时段恰好是CINRAD/SA雷达观测时段,所以考虑异常数据由雷达电磁辐射或周围电磁场的影响造成,并简要探索了其影响原因。根据金属可以屏蔽电磁波的性质,在确保钢丝网完全屏蔽雷达的电磁辐射下,考虑尽量不影响仪器周围的流场结构且易于固定等因素,经过多次试验,最终选定在雷达方向靠近雨滴谱仪器约3m处安放钢丝网,完全屏蔽了雷达观测时对仪器的辐射,保障了观测资料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NRAD SA雷达 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 电磁波 钢丝网
下载PDF
GPM卫星DPR和GMI探测的2018年5月重庆超级单体云团降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傅云飞 罗晶 +5 位作者 罗双 陈光灿 王梦晓 孙礼璐 孙囡 杨柳 《暴雨灾害》 2022年第1期1-14,共14页
目前人们对超级单体云团降水回波结构的认知仍有限。本文采用GPM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DPR (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和微波成像仪GMI (GPM Microwave Imager)的探测结果,结合FY-4A静止卫... 目前人们对超级单体云团降水回波结构的认知仍有限。本文采用GPM (Global Precipitation Measurement)卫星搭载的测雨雷达DPR (Dual-frequency Precipitation Radar)和微波成像仪GMI (GPM Microwave Imager)的探测结果,结合FY-4A静止卫星多通道扫描成像辐射计(AGRI)的热红外10.8μm通道观测结果、探空站的温湿风观测结果及欧洲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数据,利用雷达回波剖面和回波反射率因子概率密度随高度分布的方法,分析了2018年5月重庆地区超级单体云团的降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超级单体云团由西北向东南运动的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而引发;超级单体云团内存在对流降水和层状降水等次尺度系统;强降水区位于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处至盆地的西南部;超级单体暴雨云中冰相粒子多;对流降水的回波顶高度超过12 km,且最大回波强度多数位于地面上空4—5 km;对流降水比层状降水拥有更高的降水粒子浓度,而粒子大小却小于后者;对流降水的粒子尺度随着高度下降而明显增大,反映了其明显碰并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单体云团 GPM DPR 降水回波结构 降水粒子 降水粒子尺度
下载PDF
鄂西电线积冰微物理观测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贾然 牛生杰 李蕊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1-486,共6页
对2009年2月25日—3月4日湖北恩施雷达站的一次电线积冰过程,使用自动气象站、能见度仪、雾滴谱仪、雨滴谱仪等实测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多种气象要素的演变,发现积冰期比无积冰期平均气温低5.6℃。对积冰期间3种天气状况下雾滴谱和... 对2009年2月25日—3月4日湖北恩施雷达站的一次电线积冰过程,使用自动气象站、能见度仪、雾滴谱仪、雨滴谱仪等实测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多种气象要素的演变,发现积冰期比无积冰期平均气温低5.6℃。对积冰期间3种天气状况下雾滴谱和降水粒子谱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雾天和雨天的雾滴谱为单峰型,雨夹雪天为双峰型;雨天和雨夹雪天的降水粒子谱都为单峰型;雾滴平均数密度从大到小依次是:雨天(223.5 cm-3)、雨夹雪天(181.3 cm-3)、雾天(138.7 cm-3);雨天雨滴平均数密度为335.6 cm-3;雨夹雪天降水粒子平均数密度为1 502.1 cm-3。另外,实测数据表明积冰增长率从大到小依次是:雨夹雪天、雨天、雾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冰 积冰增长率 雾滴 降水粒子
下载PDF
云雷达反演层状云微物理参数及其与飞机观测数据的对比 被引量:31
16
作者 刘黎平 宗蓉 +1 位作者 齐彦斌 刘健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71,共8页
首先根据滴谱假设分析了层状云降水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与降水微物理参数的关系,检验了云雷达探测数据的可用性;然后在忽略空气上升速度和湍流对雷达观测的速度谱宽影响前提下,利用测云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粒子下落速度和速... 首先根据滴谱假设分析了层状云降水回波强度、径向速度和速度谱宽与降水微物理参数的关系,检验了云雷达探测数据的可用性;然后在忽略空气上升速度和湍流对雷达观测的速度谱宽影响前提下,利用测云雷达观测的回波强度、粒子下落速度和速度谱宽数据进行了液态水含量和滴谱参数的反演试验,并与飞机观测的滴谱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8 mm雷达观测得到的3个量与雨滴谱分析得到的关系比较接近;层状云粒子尺度、数密度和含水量从云顶到云的回波强中心有明显的变化,粒子尺度的增加是回波强度增加的重要原因。毫米波雷达反演得到的降水微物理参数和飞机观测数据具有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微物理参数 毫米波云雷达和飞机观测 降水粒子下落速度和
下载PDF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extending medium-term forecasting of persistent severe precipitation in regional models
17
作者 WANG Dong-Hai ZHAO Yan-Fe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8年第2期150-156,共7页
A set of methods designed to improve (i.e.extend) the medium-term forecasting of persistent severe rainfall (PSR) events in China using the regional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are summarized.Simulation... A set of methods designed to improve (i.e.extend) the medium-term forecasting of persistent severe rainfall (PSR) events in China using the regional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model are summarized.Simulations show that achieving a more efficient use of large-scale atmospheric variations of the global model and retaining small-scale features in the regional model are critical for better forecasting PSR events.For precipitation,the larger the magnitude and longer the lead time,the more significant the improvement-especially for the methods of spectral nudging and updated initial conditions.In terms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the anomaly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an be distinctly improved for 1-5-day lead times by adopting the spectral nudging technique,whereas lateral boundary filtering results in marked improvement for 7-11-day lead tim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istent severeprecipitation dynamicextended medium-termforecasting spectralnudging lateral boundaryfiltering updated initialcondition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