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高原旱区降水资源化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兵辉 廖允成 +2 位作者 贺金红 程天矫 于稀水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7-160,共4页
黄土高原是中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实施区域,降水是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水分来源。然而该区不仅年降水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夏季多大雨、暴雨,加之地形起伏不平,致使有限的降水资源大部分化为非目标性输出;储存在土壤里的降水通过蒸发大量损失... 黄土高原是中国旱地农业的重要实施区域,降水是其农业生产的主要水分来源。然而该区不仅年降水量有限,而且分布不均,夏季多大雨、暴雨,加之地形起伏不平,致使有限的降水资源大部分化为非目标性输出;储存在土壤里的降水通过蒸发大量损失;且现行的种植业结构及作物种群大多数用水效率低,农民科技素质低;更为普遍的是,土壤肥力低下,耕作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有限降水的资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约因素 降水资源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土壤水库与降水资源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辜世贤 熊亚兰 +2 位作者 徐霞 魏朝富 刘刚才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S1期29-32,共4页
在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占总降水量的60%~70%;若在作物参与下有80%降水都转化为土壤水,而土壤水是作物的直接水源,是降水资源化的最有效形式。坡地表层50cm的土壤水分变化直接影响降水径流的形成,从而决定降水利用率的高低。土壤水分变化... 在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占总降水量的60%~70%;若在作物参与下有80%降水都转化为土壤水,而土壤水是作物的直接水源,是降水资源化的最有效形式。坡地表层50cm的土壤水分变化直接影响降水径流的形成,从而决定降水利用率的高低。土壤水分变化和降水产流机制是降水资源的理论基础。依据农田水量平衡原理,采用合理的雨水利用方法,使降水资源最有效地直接贮藏在土壤水库中或间接的形成土壤水,以实现土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 土壤水库 降水资源化
下载PDF
河北省山区降水资源化潜力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征 王彦芹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0-53,共4页
2007年3月,在河北省37个山区县进行土壤采样,并进行室内水分化验。运用降水资源化潜力计算模型,对河北省山区降水资源化的潜力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区对降水资源化可实现富集量潜力的开发不到一半,对理论富集量潜力的开发... 2007年3月,在河北省37个山区县进行土壤采样,并进行室内水分化验。运用降水资源化潜力计算模型,对河北省山区降水资源化的潜力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河北省山区对降水资源化可实现富集量潜力的开发不到一半,对理论富集量潜力的开发更低,有待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潜力开发程度;河北省的径流富集工程应以农村居民点为核心区域;河北省山区降水量是影响径流富集量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山区 降水 降水资源化
下载PDF
渭北旱塬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潜力的估算及评价
4
作者 尚爱军 胡兵辉 +1 位作者 廖允成 温晓霞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8年第2期82-85,共4页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以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的渭北旱塬为例,对该区各种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进行初步估算,并进行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农、林、牧、果业生产结构布局不合...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以黄土高原典型地区的渭北旱塬为例,对该区各种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理论潜力、可实现潜力和现实潜力进行初步估算,并进行相应评价,结果表明:农、林、牧、果业生产结构布局不合理,使得区内各地、市各种降水资源化潜力差异较大;林地、园地、牧草地的自然降水利用率较大;生态用地降水资源化现实潜力开发度与可实现潜力开发度有11.06%差距,现实潜力开发度与理论潜力开发度相比有36.22%潜力尚待开发。证明该区降水资源化潜力较大,但生态环境建设还是受水资源短缺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资源化 生态用地 渭北旱原 初步估算
下载PDF
黑龙江省粮食生产与耗水问题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77-80,共4页
在传统的水资源视角下,黑龙江省存在水资源与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不匹配、水资源潜力难于进一步挖掘的困境。依据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等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估算了黑龙江省近10年的粮食... 在传统的水资源视角下,黑龙江省存在水资源与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地位不匹配、水资源潜力难于进一步挖掘的困境。依据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水资源公报等发布的统计数据,采用水分利用效率和粮食产量估算了黑龙江省近10年的粮食耗水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不仅滋养了旱田粮食作物,也为稻田提供了数量可观的水量,是维系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主要水源;应将降水作为基本的水资源,在节约农业用水量的同时,深入挖掘黑龙江省降水资源潜力,巩固和提升黑龙江省粮食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粮食产能 粮食耗水量 降水资源化
下载PDF
节水灌溉器械未来需求旺盛
6
《技术与市场》 2000年第2期5-5,共1页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25%,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灌溉节水技术设备和综合节水措施将是我国未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25%,被列为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灌溉节水技术设备和综合节水措施将是我国未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力武器。一方面水资源短缺,另一方面占全国总用水量73%的农业用水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未来需求 资源短缺 节水技术 综合节水 南水北调工程 灌溉节水 节水措施 降水资源化 地下水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