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BCC-CSM2-MR模式CMIP6试验的辽河流域气温降水模拟与预估
1
作者 翟晴飞 孙凤华 +4 位作者 敖雪 耿树江 李成龙 李遥 李鸣钰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22年第4期27-36,共10页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中等分辨率模式版本BCC-CSM2-MR开展的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拟结果,首先利用辽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然后分析了未来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情景下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结... 基于国家气候中心中等分辨率模式版本BCC-CSM2-MR开展的第六次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模拟结果,首先利用辽河流域80个气象站点观测资料对模式的性能进行了评估,然后分析了未来不同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情景下的气温降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模式能较好的模拟气温和降水的月、季、年变化,模拟的气温较观测气温偏低,模拟的降水略偏多;模式对秋季和冬季气温的模拟性能明显优于夏季和春季,对夏季降水的模拟性能较好。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辽河流域气温南高北低的纬向分布以及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形势,较好地模拟出辽河流域冷暖中心位置,模拟的降水偏少地区位于辽河流域水系稀疏地区。相对于基准期(1995—2014年),未来辽河流域气温、降水基本呈增加趋势,未来不同时期不同情景气温增幅均表现为平均最低气温>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冬季和春季增温幅度较大,夏季降水量增幅最显著。随着排放情景升高,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最高)气温增幅持续增大,显著增温地区集中于辽河流域东北部。SSP1-2.6和SSP2-4.5情景下预估降水的增幅自西南向东北递减,降水增加大值区位于辽宁西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降水增幅自西向东逐渐递减,降水增幅显著区域位于辽河流域上游的内蒙古和辽宁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流域 气温增幅 降水量增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