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效除油微生物菌株的筛选及其降解石油烃的研究
1
作者 张贝儿 曹卫承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84-89,共6页
针对石油污染问题,从崇明东滩石油污染滩涂土壤中筛选出G和H两种高效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菌株。实验显示,G、H及其联合菌剂在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中均具显著降解效果,且中浓度下G+H菌剂表现最佳。对C_(6)~C_(16)液态石油烃降解稳定高效,... 针对石油污染问题,从崇明东滩石油污染滩涂土壤中筛选出G和H两种高效降解石油烃的微生物菌株。实验显示,G、H及其联合菌剂在不同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中均具显著降解效果,且中浓度下G+H菌剂表现最佳。对C_(6)~C_(16)液态石油烃降解稳定高效,而C_(17)~C_(36)固态石油烃在低浓度下降解显著,G菌剂尤为突出。研究发现,土壤脱氢酶活性与污染浓度及菌剂投加量密切相关,高浓度污染土壤中添加菌剂后活性提升,G+H菌剂在中浓度污染土壤中效果最佳。为石油污染滩涂生态修复提供了有效菌株和技术支持,未来可优化菌剂组合及浓度策略以提升降解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微生物菌株 降解石油烃 生态修复 脱氢酶活性
下载PDF
湄洲湾海洋细菌降解石油烃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碧娥 刘祖同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5,共5页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 研究了从湄洲湾海域分离的两个菌株H1和H2对石油烃的降解作用。实验测定了在 5个不同原油初始浓度下的原油降解率 ,并考察了在原油初始浓度 30 0 0mg/l、 6d的培养过程中 ,培养液的OD值及原油降解率的变化。分别以正十一烷、正十六烷、正二十四烷、萘和菲 5种纯烃配制成 3种混合烃培养基 ,以考察两个菌株对芳烃及烷烃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 ,两个菌株对烷烃和芳烃都有较高的降解速率和耐油性 ,但对底物的利用和对含N、P营养盐的要求有显著的不同。H1菌株不需要营养盐 ,对芳香烃降解特别有效 ;而H2菌株需要营养盐 ,对烷烃的降解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细菌 石油降解 湄洲湾 海上石油污染
下载PDF
菌糠炭与微生物协同吸附-降解石油烃类污染物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博凡 徐文斐 +6 位作者 王加华 熊鑫 韩卓 张秀霞 张钊 刘会娥 顾莹莹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6-743,共8页
以菌糠为原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250~650℃)下限氧热解制备菌糠炭,通过分析菌糠及菌糠炭结构的差异,探究其对微生物、石油烃的吸附性能及固定化菌株苍白杆菌Q1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菌糠炭对微生物吸附效果提... 以菌糠为原材料,在不同热解温度(250~650℃)下限氧热解制备菌糠炭,通过分析菌糠及菌糠炭结构的差异,探究其对微生物、石油烃的吸附性能及固定化菌株苍白杆菌Q1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菌糠炭对微生物吸附效果提高,其中550℃菌糠炭吸附固定化量最高为1.582×10^10CFU/g,SEM扫面电镜结果显示菌株主要吸附在材料表面。高温炭对石油烃吸附较好,其中550℃菌糠炭对胶质、沥青质吸附率最高,分别为36.33%、25.59%;吸附效果均与孔结构、芳香性相关显著,其协同微生物对石油烃四组分总体降解效率高,均优于其他热解温度下制备的菌糠炭组,pH值和有机碳含量对微生物吸附-降解影响较明显,550℃菌糠炭对微生物降解石油烃具有强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糠 生物炭 吸附 石油降解
下载PDF
嗜油菌NY3与土著菌FF生物强化降解石油烃的协同机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婧 聂红云 +4 位作者 聂麦茜 王磊 陈丽娇 严寒 林莹莹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3-179,共7页
优良菌与土著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影响生物强化降解石油烃效果的关键因素。前期研究发现,嗜油菌NY3生物膜对2 g/L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率可保持在83%~95%,处理阶段与恢复阶段生物膜上NY3菌及FF菌的生物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本文... 优良菌与土著菌的相互作用关系是影响生物强化降解石油烃效果的关键因素。前期研究发现,嗜油菌NY3生物膜对2 g/L含油废水中石油烃的降解率可保持在83%~95%,处理阶段与恢复阶段生物膜上NY3菌及FF菌的生物量存在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本文旨在探明该变化趋势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NY3菌对长链烷烃(C30~C34)的降解率高于FF菌,FF菌对中长链烷烃(C13~C29)、蒽、菲的降解率高于NY3菌;NY3菌在中性、弱碱性和低盐度环境下对石油烃的降解率高于酸性和高盐度环境,FF菌在中性、弱酸性、高盐度环境下对石油烃的降解率高于碱性和低盐度环境;NY3菌分泌的鼠李糖脂和绿脓菌素可促进FF菌的生长,但FF菌分泌的海藻糖脂可抑制NY3菌的生长。据此可知,NY3菌与FF菌能协同降解石油烃,但因胞外分泌物对NY3菌和FF菌的作用不同,致使NY3菌和FF菌的生物量出现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油菌NY3 土著菌FF 石油降解 生物强化 协同机理
下载PDF
复合菌群构建及其石油烃降解特性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杰 孙先锋 +2 位作者 赵敏 吴蔓莉 韩宇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2,共6页
为获得高效降解石油烃复合菌群,对实验室保存的菌株进行石油烃降解效果及原油4组分降解能力分析研究,筛选出了4株菌(A1、A3、Y3、Y4),对其进行ITS和16S rRNA分子鉴定,确认4株菌的分类信息,并优化高效降解菌株的复配方式。结果显示:A1属... 为获得高效降解石油烃复合菌群,对实验室保存的菌株进行石油烃降解效果及原油4组分降解能力分析研究,筛选出了4株菌(A1、A3、Y3、Y4),对其进行ITS和16S rRNA分子鉴定,确认4株菌的分类信息,并优化高效降解菌株的复配方式。结果显示:A1属于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A3属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Y3和Y4均为假丝酵母菌属(Candida);A1、A3、Y3、Y4对石油烃的降解率分别为42.27%、40.95%、62.02%、69.84%;其中Y4对烷烃和芳烃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分别为65.71%和23.69%,沥青质降解效果最好的是A1,胶质降解效果最好的是Y3,降解率分别为22.74%和21.22%,A3对各组分降解能力均衡;A1、A3、Y4复合的菌群降解效果最佳,其降解率高达83.11%,相较于单一菌株提高了1.19—2.03倍;A1、A3、Y4的最佳接种量比例为0.9∶0.9∶1.5,其降解率可达88.34%。该研究成功筛选出一种新的高效降解石油烃的菌群,对进一步研究和应用于石油污染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筛选 复合菌群 石油污染 石油降解 响应面
下载PDF
壳聚糖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的降解性能研究
6
作者 王开明 曾飞虎 +2 位作者 解文丽 陈小华 林若兰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6期7-9,共3页
本研究以筛选获得的一株石油烃降解菌HYHG-06为研究对象,选择壳聚糖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固定化制备壳聚糖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通过改变降解环境的温度、初始pH、盐度及石油烃浓度,探究4个因素对石油烃降解菌... 本研究以筛选获得的一株石油烃降解菌HYHG-06为研究对象,选择壳聚糖为固定化载体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交联反应固定化制备壳聚糖固定化石油烃降解菌;通过改变降解环境的温度、初始pH、盐度及石油烃浓度,探究4个因素对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菌的降解性能优于游离菌,在温度30℃、初始pH8.0、盐度3.5%、石油烃浓度1.5%的环境条件下,固定化菌的石油烃降解率高达86.62%,可开发高效消油产品,为海上石油污染提供了一种高效可行的生化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石油降解 固定化 降解性能
下载PDF
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慧 陈冠雄 +3 位作者 张颖 徐慧 金寰宇 张成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664-1669,共6页
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石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从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土壤和实验室高浓度柴油胁迫土壤中筛选出了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F-422、SF-428、SF-433和SYS-1.这4株菌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为67.4%~73.... 为获得更为丰富的石油降解微生物资源,从沈抚污灌区石油污染土壤和实验室高浓度柴油胁迫土壤中筛选出了4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SF-422、SF-428、SF-433和SYS-1.这4株菌总石油烃(Total petroleum hydrocarbon/TPH)生物降解率为67.4%~73.6%.经过16项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SF-433,SF-428,SF-422和SYS-1分别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木糖氧化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 xylosoxida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纯烃降解定性实验表明所筛选出的4株高效降解菌均能够利用正十六烷、苯、菲和环己烷为唯一碳源生长,其中菌株SF-428和SYS-1显示了对芳烃及环烷烃较强的利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分离鉴定 生物降解 16S RDNA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盐生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张丽 王毅霖 +3 位作者 周平 吴亮 闫乐乐 梁生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57-63,共7页
通过在天津油田区进行的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现场实验,研究了添加肥料和接种菌剂,添加缓释肥料和种植碱蓬,及同时添加肥料、接种菌剂和种植碱蓬对石油烃的强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月的生物修复期内,同时添加菌剂、肥料并种... 通过在天津油田区进行的生物修复石油污染盐碱土壤的现场实验,研究了添加肥料和接种菌剂,添加缓释肥料和种植碱蓬,及同时添加肥料、接种菌剂和种植碱蓬对石油烃的强化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月的生物修复期内,同时添加菌剂、肥料并种植碱蓬的体系中石油烃的降解率最高,达到47.3%,为油对照体系的3.1倍,该体系中土壤养分和石油烃降解菌总数的平均值也是最高的,表明植物-微生物共生体系能够利用混合肥料释放出来的营养元素而快速生长,加快石油烃的降解;其次为添加菌剂和肥料的体系,石油烃的降解率为38.6%,为油对照体系的2.6倍;然后为种植碱蓬并添加肥料的体系,石油烃的降解率为36.1%,是油对照体系的2.4倍。上述结果表明,所接种石油烃降解菌和碱蓬与所添加的肥料可协同提高盐碱土壤中的石油污染的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盐碱土壤 盐生植物 石油降解 联合生物修复 石油降解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生乳化剂条件 被引量:16
9
作者 任华峰 张雨山 +2 位作者 王静 张晓青 成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189-194,共6页
从天津塘沽原油污染海滩的泥样中分离得到一株石油烃降解菌SY095,经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该菌株能以正十六烷为碳源代谢产生一种对柴油等烃类具有良好乳化作用的生物乳化剂。菌株SY095产生乳... 从天津塘沽原油污染海滩的泥样中分离得到一株石油烃降解菌SY095,经生理生化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该菌株能以正十六烷为碳源代谢产生一种对柴油等烃类具有良好乳化作用的生物乳化剂。菌株SY095产生乳化剂的最适宜条件为:正十六烷10g/L,初始pH值为7.2,30℃下160r/min摇床培养2d。在此条件下,培养液表面张力降到最低值,约32mN/m;经测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值约为7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 石油降解 红球菌 生物乳化剂
下载PDF
不同碳源富集的石油烃降解菌群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仕美 张翼霄 +3 位作者 高光军 郭利果 梁生康 苏荣国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7-92,共6页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 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受石油污染的环境中富集和分离具有不同功能的石油烃降解菌,并利用平板法和PCR-DGGE法对不同碳源富集到的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2216E平板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各得到两株菌,分别为TJ-1、TJ-2和TJL-1和TJL-2,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菌分别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威尼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enetianus)、Oceanobacillus picturae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PCR-DGGE分析结果表明,以原油和正十六烷为碳源的富集液中优势菌分别有5种和2种,且2种富集液中的优势菌明显不同。对比PCR-DGGE和平板法分析结果,可以看出PCR-DGGE法能够提供更全面的菌群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PCR—DGGE 平板法 菌群分析
下载PDF
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耐盐碱性研究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海荣 唐景春 +1 位作者 孙克静 张清敏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从大港油田区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和油泥中筛选得到10株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这些菌株为苍白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迪茨菌属、棒状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微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通过液体... 从大港油田区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和油泥中筛选得到10株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 RNA序列分析确定这些菌株为苍白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迪茨菌属、棒状杆菌属、无色杆菌属、微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通过液体培养试验,研究了10株菌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除B07仅能耐受3%盐度外,其他菌株均能耐受5%或者更高的盐度环境,其中B02和B05在盐度高达11%时仍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10株菌均能耐受p H为9的碱度环境,B01、B03、B04、B06、B09能耐受p H为10的环境,其中,B03和B04在p H为11时仍具有较高的生长活性。研究表明石油烃降解菌在不同微生物种属中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耐盐碱特性,有望在石油污染盐碱化土壤修复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 石油污染 土壤 石油降解 生物修复
下载PDF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评价石油烃降解菌的降解能力 被引量:13
12
作者 蒋瑞萍 孙丽丽 +5 位作者 解开治 卢钰升 李夏 顾文杰 李文英 徐培智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15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克服摇瓶培养过程中石油烃降解菌代谢产物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的干扰,建立了离心前处理—超声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并评价了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sp RP-1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254 nm最佳吸收波长下,以沸程为30~60℃... 为克服摇瓶培养过程中石油烃降解菌代谢产物对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的干扰,建立了离心前处理—超声波萃取—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并评价了石油烃降解菌Acinetobacter sp RP-1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在254 nm最佳吸收波长下,以沸程为30~60℃的石油醚为萃取剂,在石油烃质量浓度为5~300 mg/L范围内,吸光度与石油烃浓度间符合比尔定律关系,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8;采用离心前处理和超声波萃取处理样品,石油烃的平均回收率为98.9%,相对标准偏差为1.78%,最低检出限为0.713 mg/L;可检测出无机盐培养基中低至0.001%的残余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石油降解 萃取 比色测定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与鉴定 被引量:12
13
作者 崔丽虹 郭萍 +3 位作者 李宝明 田云龙 刘雪 朱昌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43-147,共5页
从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经富集培养分离出50株细菌,其中33株菌在以石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有16株菌在石油初始浓度为2 500 mg.L-1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4 d... 从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经富集培养分离出50株细菌,其中33株菌在以石油为惟一碳源和能源的选择性培养基中生长良好。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菌株的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有16株菌在石油初始浓度为2 500 mg.L-1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4 d降解率超过30%,其中PU-34、PU-15、PU-2、PU-4、PU-1降解能力较高,4 d能够使石油烃类含量分别减少58.38%、55.55%、55.17%、53.09%、52.36%,在生物修复石油污染技术中具有应用前景。结合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对这5株菌进行菌种鉴定,确定PU-34为假黄单胞菌(Pseudoxanthomonas sp.),PU-15和PU-2为戈登氏菌(Gordonia sp.),PU-4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PU-1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石油降解 假黄单胞菌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混合菌的筛选及其降解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其友 宗明月 +2 位作者 张云波 赵东风 赵朝成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8-32,共5页
对采集克拉玛依地区的部分石油污染样品进行了富集分离,得到了5组石油烃高效降解混合菌,其中混合菌KL9-1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宽,并且石油烃的降解效率最高。该混合菌在45℃的条件下,通过7 d的降解,稀油的降解率达到43.27%,稠油的降解率达... 对采集克拉玛依地区的部分石油污染样品进行了富集分离,得到了5组石油烃高效降解混合菌,其中混合菌KL9-1对温度的耐受范围最宽,并且石油烃的降解效率最高。该混合菌在45℃的条件下,通过7 d的降解,稀油的降解率达到43.27%,稠油的降解率达到20.09%。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环境因素对混合菌KL9-1降解石油烃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菌KL9-1的接种量、石油烃仞始浓度、初始pH、摇床转速、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都会影响石油烃的降解效果,在35℃的条件下,当接种量6.0%、石油烃初始浓度1.5%、仞始pH 7.5、摇床转速120 r/min及添加200 mg/kg Tween80表面活性剂时,稀油和稠油的降解率都达到最高,其中稀油的降解率可以达到62.49%,稠油的降解率达到4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筛选 降解条件 石油污染土壤
下载PDF
一株石油烃降解菌分子鉴定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国华 任利华 +2 位作者 刘爱英 姜向阳 刘义豪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10-214,共5页
从受污海水中分离筛选了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的降解菌Bac1020,经PCR扩增得到1 497 bp长16S rDNA序列,通过Blast比对,与主要石油烃降解菌属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鉴定其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降解菌(Acinetobactersp.)在7... 从受污海水中分离筛选了具有石油烃降解能力的降解菌Bac1020,经PCR扩增得到1 497 bp长16S rDNA序列,通过Blast比对,与主要石油烃降解菌属16S 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鉴定其为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降解菌(Acinetobactersp.)在72 h内生长稳定,对石油烃的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建立了快速筛选及鉴定石油烃降解菌的方法,应用于海洋石油烃污染的生物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16S RDNA 不动杆菌 生物降解
下载PDF
一株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常义 林情员 +3 位作者 苏国成 庄宏儒 方少华 苏文金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24-28,共5页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一株能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一株能以0#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降低.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经3d培养,对质量浓度为100—500mg/L的柴油降解率为38.7%~5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不动杆菌 16S RDNA 生物学特性 降解
下载PDF
一株石油烃降解菌D2-1解烃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包木太 王丽娜 +3 位作者 李一鸣 孙培艳 杨晓飞 曹丽歆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15-520,共6页
从山东东营受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降解率较高的菌株D2-1进行烃降解性能评价.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D2-1被确定为寡养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优化实验确定了菌株D2-1降解原油的... 从山东东营受原油污染土壤中筛选得到一组高效石油烃降解菌群,对降解率较高的菌株D2-1进行烃降解性能评价.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D2-1被确定为寡养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sp.).优化实验确定了菌株D2-1降解原油的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为2 g/L,pH值为8.0,温度为25℃,NaCl质量浓度为30 g/L.在最佳降解条件下,该菌原油去除率超过50%.由微生物降解前后烃组分的气相色谱分析可知,菌株D2-1对原油中的C9~C38都能进行有效降解,正构烷烃的去除率最高.菌株D2-1对原油的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微生物学 石油污染 生物降解 石油降解 生物修复 寡养食单胞菌 去除率
下载PDF
几株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易力 押辉远 +1 位作者 李迪 张祥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5-167,共3页
对从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5株细菌进行降油能力的初步评价发现,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8.7%、43.2%、38.2%、51.4%和39.4%;对这5株菌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学鉴定发现,5种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红球菌属、芽孢... 对从胜利油田的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出的5株细菌进行降油能力的初步评价发现,石油烃降解率分别为48.7%、43.2%、38.2%、51.4%和39.4%;对这5株菌通过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分类学鉴定发现,5种菌分别属于假单胞菌属、红球菌属、芽孢杆菌、放线菌属和微球菌属。最后研究了这5株菌在不同盐度和pH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为石油烃降解菌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污染土壤 生物修复 石油降解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的特性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彤 乐建君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8,共4页
分析了降解石油烃的配伍菌对原油组成和流变性变化的影响.该配伍菌在原油中培养,生物降解原油组分,烷烃和芳烃质量分数发生变化,非烃组分质量分数平均增加2.09%,沥青质质量分数平均减少1.29%.原油经配伍菌作用后含蜡质量分数平均降低17.... 分析了降解石油烃的配伍菌对原油组成和流变性变化的影响.该配伍菌在原油中培养,生物降解原油组分,烷烃和芳烃质量分数发生变化,非烃组分质量分数平均增加2.09%,沥青质质量分数平均减少1.29%.原油经配伍菌作用后含蜡质量分数平均降低17.56%,含胶质量分数平均降低26.54%,处理后的原油表观黏度与处理前相比降低50%,原油流动性得到改善.应用牛顿指数、黏度变化量和提高采收率指数评价对EOR指数的影响达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性能评价 微生物采油(MEOR)
下载PDF
石油烃降解菌CQ6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瑞敏 杨雪 +6 位作者 谷亚楠 薛婷婷 邢文会 张红 张丽琴 常慧萍 陈五岭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1期2710-2714,共5页
为了了解长庆油田石油烃降解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对菌株CQ6以原油为碳源时石油的降解率和发酵液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温度、转速和初始加油量... 为了了解长庆油田石油烃降解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情况,对菌株CQ6以原油为碳源时石油的降解率和发酵液表面张力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该菌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择温度、转速和初始加油量3个因素,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原理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到了石油烃降解菌CQ6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菌株CQ6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最佳条件为温度25℃、转速190 r/min、接种量3.4%。在此条件下,菌株CQ6对石油的降解率可由优化前的64.4%升高至80.2%,菌株发酵液的表面张力由优化前的32.5 m N/m降至27.0 m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降解 生物表面活性剂 发酵 响应面分析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