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通降阳明”理论辨析张仲景治胸痹九方思路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培镇 范平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4期760-762,共3页
张仲景治疗胸痹九方所用诸药,多为通降阳明之药,鲜有活血化瘀之品,与目前治疗胸痹重用活血化瘀之药不同。重新审视经方,发掘经方中蕴含的治疗胸痹思路,找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思路。总结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范平教授临床工作经验,从阳明... 张仲景治疗胸痹九方所用诸药,多为通降阳明之药,鲜有活血化瘀之品,与目前治疗胸痹重用活血化瘀之药不同。重新审视经方,发掘经方中蕴含的治疗胸痹思路,找寻防治心血管疾病的新思路。总结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范平教授临床工作经验,从阳明的概念出发,研究张仲景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总结张仲景治胸痹重视通降阳明的临床用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降阳明 经方 伤寒论 张仲景
下载PDF
中医化湿泄浊通降阳明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226例
2
作者 施建华 薛应斌 施明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923-923,共1页
目的观察中医化湿泄浊通降阳明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同时验证中医阳明通降学说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采用化湿泄浊通降阳明的中药对226例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效144例,有效65例,无效17例;... 目的观察中医化湿泄浊通降阳明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同时验证中医阳明通降学说在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中的实践应用.方法:采用化湿泄浊通降阳明的中药对226例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效144例,有效6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2.48%.其中苔腻者196例,占比86.73%.结论:中医化湿泄浊通降阳明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到湿浊壅滞,气机不降是阳明失降的重要病因,而阳明失降,胃气上逆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重要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治疗 化湿泄浊 降阳明
下载PDF
立足气一元论从恢复“阳明降机”论治小儿肿瘤 被引量:4
3
作者 周念莹 李永春 +1 位作者 宫凤英 吕英 《光明中医》 2015年第10期2089-2091,共3页
天人合一,天地一气升浮降沉,人身应之,气机先降后升,降入土下水阴中,降的越深,阳气越足,水中有火则元气生。故西方阳明燥金之气顺降则人身一气周流,循环无端,生生不息。小儿肿瘤属下焦元阳不足,寒湿内生,甚或成冰凝状态,其多存在阳明逆... 天人合一,天地一气升浮降沉,人身应之,气机先降后升,降入土下水阴中,降的越深,阳气越足,水中有火则元气生。故西方阳明燥金之气顺降则人身一气周流,循环无端,生生不息。小儿肿瘤属下焦元阳不足,寒湿内生,甚或成冰凝状态,其多存在阳明逆气、相火离位所致的火热燥症,临证处方从敛降西方阳明燥金着手,多获良效。本文根据李可老中医学术思想,立足气一元论,探讨从恢复"阳明降机"角度论治小儿肿瘤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气一元论 小儿肿瘤
下载PDF
李可老中医“阳明乃人身最大降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荣铝 吕英 《四川中医》 2013年第1期5-6,共2页
天地一气冬至一阳生,秋分节气始大气敛降,降入土下水中越深,阳气越充足,水中有火,则生元气。人身一小宇宙,气机运行遵循着同样的自然规律。大气之始降对应主气中五之气阳明,故李可老中医提出"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本论... 天地一气冬至一阳生,秋分节气始大气敛降,降入土下水中越深,阳气越充足,水中有火,则生元气。人身一小宇宙,气机运行遵循着同样的自然规律。大气之始降对应主气中五之气阳明,故李可老中医提出"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本论文将这一理念运用于临床,取得了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可 老中医经验 阳明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阖阳明、补中气之法治疗帕金森病经验 被引量:3
5
作者 唐丽雯 许山山 +3 位作者 宫凤英 李爱武 吕英 成云水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836-1838,共3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法集中在运动症状方面,对于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仍有所欠缺。既往的中医研究多认为此病以肝风内动、筋脉失养为基本病机,采用养血柔肝、熄风止痉等治法,但对于火热燥症...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西医治疗方法集中在运动症状方面,对于非运动症状的治疗仍有所欠缺。既往的中医研究多认为此病以肝风内动、筋脉失养为基本病机,采用养血柔肝、熄风止痉等治法,但对于火热燥症明显的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本文首先立足气一元论阐释阳明的涵义,论证阳明降机的重要性:阳明之降乃人身最大降机。其次,指出恢复阳明降机的关键点有两方面:第一,要重视液津血的化生,第二,要注重顾护太阴。再次,结合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火热燥的症状进行分析,提出阳明失阖、阳明降机不利是火热燥症的根本原因,故采用李可老中医阖降阳明、补中气之法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确切,最后以一临床病案以作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明 补中气 阳明 帕金森病 非运动症状 李可
下载PDF
“异病同治”视域下应用审平汤辨治眼病思路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爽 张丽霞 +3 位作者 倘孟莹 孙志超 蒋飘 周芷伊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60-665,共6页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和实际应用,独具中医临床特色,是个体化治疗的具体体现。临证秉承“谨守象态、异病同治”原则,守法而不守方,灵活辨证结合运用,以三因司天方审平汤阖降阳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激素性高眼压症、原发... “异病同治”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和实际应用,独具中医临床特色,是个体化治疗的具体体现。临证秉承“谨守象态、异病同治”原则,守法而不守方,灵活辨证结合运用,以三因司天方审平汤阖降阳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激素性高眼压症、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皆得天相助,疗效显著。本文主要在“异病同治”视域下分析阳明阖降失司临床诊疗思路,以期拓宽三因司天方应用范畴,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五运六气 审平汤 降阳明 象态 眼病
下载PDF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治疗过敏鼻结膜炎
7
作者 汪津禾 李亚琴 +4 位作者 屈欢欢 吴思琪 李雅宁 郎婧 郎娜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1期1052-1055,1072,共5页
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同时符合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并同时出现2种疾病的症状。该病往往常年难愈,每逢特定季节即可复发,中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常因疗法复杂、疗程较长、患者对治疗耐受等原因无法达到良好的疗效。龙砂开阖六气... 过敏性鼻结膜炎患者同时符合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并同时出现2种疾病的症状。该病往往常年难愈,每逢特定季节即可复发,中西医治疗虽有疗效,但常因疗法复杂、疗程较长、患者对治疗耐受等原因无法达到良好的疗效。龙砂开阖六气针法为顾植山及其弟子王凯军基于《黄帝内经》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研发,从三阴三阳和开阖枢的角度认识过敏性鼻结膜炎,认为本病具有厥阴不藏,风邪袭表,阳明不降,水饮上逆的核心病机,通过六气开阖针法调节厥阴、阳明的气机升降即可使肝风平熄,饮邪自去,且在临床应用时简便易行,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结膜炎 龙砂开阖六气针法 敛藏厥阴 降阳明
下载PDF
基于“一气周流”理论解读《金匮要略》麦门冬汤
8
作者 李生龙 龚美胜 +2 位作者 李慧 赵永强 梁永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16期1-4,共4页
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的“左升右降,中气为枢,一气周流”理论,是其学术精髓的高度凝练,精妙地诠释了天人合一哲学与自然界一气循环不息的和谐状态。麦门冬汤,作为仲景经方之瑰宝,历经岁月洗礼,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深入剖析“一气周流”... 清代名医黄元御提出的“左升右降,中气为枢,一气周流”理论,是其学术精髓的高度凝练,精妙地诠释了天人合一哲学与自然界一气循环不息的和谐状态。麦门冬汤,作为仲景经方之瑰宝,历经岁月洗礼,广泛应用于临床。文章深入剖析“一气周流”理论框架,并以此为透镜,重新审视麦门冬汤之病机本质与用药奥义,从药组配伍之精妙,阐发麦门冬汤既具培土生金以促一气周流之顺畅,又擅降阳明、开太阴以调和气机升降之特性。通过列举其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肿瘤治疗中的卓越表现,彰显了麦门冬汤深藏的“一气周流”智慧,为临床辨证施治、方药配伍提供了新颖视角与广阔思路,拓宽了该经方在医疗实践中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气周流 麦门冬汤 培土生金 降阳明 开太阴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石膏篇 被引量:4
9
作者 袁红霞 周祎然 彭日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4期423-428,共6页
《伤寒杂病论》的处方用药思路传承于《神农本草经》(《本经》),从《本经》所载的药物性味、功效出发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用药规律,对于还原经方配伍规律的本来面貌具有重要意义。石膏是张仲景常用药物,现代中药学认为其甘辛大寒,分析... 《伤寒杂病论》的处方用药思路传承于《神农本草经》(《本经》),从《本经》所载的药物性味、功效出发研究《伤寒杂病论》的用药规律,对于还原经方配伍规律的本来面貌具有重要意义。石膏是张仲景常用药物,现代中药学认为其甘辛大寒,分析其在处方中的作用,多从清热泻火、除烦止渴论,临床最常应用于外感发热类疾病的治疗。从经典原文出发,结合《本经》所述,探究石膏的性味和功用,发现石膏之性味实以辛而微寒为主,除清热散邪外,还具有降逆气、化痰饮、通阳明的作用,被张仲景及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于中风风痱、肺胃气逆、痰饮水气、妇人产乳等诸多疾病中。而当今临床中,限于对石膏性味、功效的认识,对其应用并不充分。结合《本经》系统总结石膏在经方中的应用规律,以期为发掘经方原意、拓展石膏在当今临床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石膏 经方 辛而微寒 清热散邪 逆化饮 降阳明
下载PDF
孙曼之叶氏茯苓饮治疗胃痛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显红 郑安敏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8期77-78,共2页
2009年笔者拜陕西渭南名医孙曼之学习,见其临证善用茯苓饮,通降阳明,和胃降气,其后笔者临证治疗胃痛不以中医教材辨证分型论治而以茯苓饮随证化裁,临床治疗百余例,疗效满意。
关键词 孙曼之 胃脘痛 叶氏茯苓饮 降阳明 辨证分型
下载PDF
温经汤治疗胞宫虚寒型月经后期作用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雯雯 张英杰 《中医临床研究》 2022年第5期106-108,共3页
月经后期是妇科常见疾病,病因病机多为冲任失调,肾虚、寒凝血瘀等。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效。基于三阴三阳开阖理论,温经汤治疗月经后期立足于“降阳明,调冲任”。文章对此展开论... 月经后期是妇科常见疾病,病因病机多为冲任失调,肾虚、寒凝血瘀等。温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证,有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功效。基于三阴三阳开阖理论,温经汤治疗月经后期立足于“降阳明,调冲任”。文章对此展开论述,意在为该病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经汤 月经后期 降阳明 开阖枢
下载PDF
薛应斌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秦佩 薛应斌 《内蒙古中医药》 2016年第14期70-71,共2页
本文主要介绍薛应斌老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薛应斌老师认为,慢性功能性便秘以内伤情志饮食、年老体弱等为主要病因,以阳明通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主张对此以通降阳明为主、健运脾土为辅进行辨证施治。该法是他在三十... 本文主要介绍薛应斌老师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经验,薛应斌老师认为,慢性功能性便秘以内伤情志饮食、年老体弱等为主要病因,以阳明通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为主要病机,主张对此以通降阳明为主、健运脾土为辅进行辨证施治。该法是他在三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功能性便秘 降阳明 健运脾土
下载PDF
运气大司天与叶天士脾胃学说的建构 被引量:4
13
作者 邝嘉炜 邱向红 《中医学报》 CAS 2019年第12期2525-2529,共5页
叶天士学术思想成型的时代处于第74个甲子的后30年。据运气大司天理论,该时期为阳明燥金大在泉。阳明病早期从热化则气血弛张;中期从寒化则气血乏源,聚痰湿、水饮阻脉入络。因阳明为三阳"阖",厥阴为三阴"阖",两者... 叶天士学术思想成型的时代处于第74个甲子的后30年。据运气大司天理论,该时期为阳明燥金大在泉。阳明病早期从热化则气血弛张;中期从寒化则气血乏源,聚痰湿、水饮阻脉入络。因阳明为三阳"阖",厥阴为三阴"阖",两者同气相求,在生理、病理上相互影响。叶天士结合运气大司天的特点,提出了独重阳明病的学术观点。阳明从热化,肺胃之阴液不足,不能濡养阳明。叶天士多以甘寒、辛润、苦温之品以轻宣肺气、濡养胃阴,以促进肺胃津液输布阳明。阳明从寒化,痰湿内生而渐成癥瘕积聚之变,治疗关键仍以调治中焦脾胃为主,培补胃气、通降阳明以恢复阳明系统的平衡,使阳气重新输布中焦;若阳明病转化为厥阴病,叶天士提出"阳明胃土,独当厥阴风木"的观点,通过调治阳明以恢复厥阴;若阳明与太阴同病,则采用甘平之法以健脾养胃。由此可知,叶天士脾胃学说的建构与运气大司天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气大司天 脾胃学说 阳明 轻宣肺气 需养胃阴 培补胃气 降阳明 健脾养胃 叶天士
下载PDF
基于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浅析麦门冬汤证治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超 杜肖勋 霍青 《湖南中医杂志》 2021年第6期120-122,共3页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阐明了阴阳离合运动的六种象态。本文通过阐述三阴三阳中阳明与太阴的关系,分析了阳明、太阴功能失常导致的疾病病机。麦门冬汤为《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笔者通过分析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认为其具...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首见于《黄帝内经》,阐明了阴阳离合运动的六种象态。本文通过阐述三阴三阳中阳明与太阴的关系,分析了阳明、太阴功能失常导致的疾病病机。麦门冬汤为《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笔者通过分析麦门冬汤的组方原理,认为其具有"降阳明、开太阴"的作用,并通过辨别阳明、太阴"欲解时"的时段症状,辅助诊治麦门冬汤证,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阖枢理论 麦门冬汤证 降阳明 开太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