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降雨形式对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宁 潘行 +3 位作者 张茂建 张慧莉 李昕珍 许建聪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6-1556,共11页
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防渗性能对于控制渗滤液和减轻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广泛研究。前人在研究中多采用恒定降雨强度来模拟降雨气象条件,而对降雨形式对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关注较少。因此,采用自主研... 毛细阻滞覆盖层的防渗性能对于控制渗滤液和减轻垃圾填埋场周边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得到广泛研究。前人在研究中多采用恒定降雨强度来模拟降雨气象条件,而对降雨形式对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关注较少。因此,采用自主研发的土柱降雨入渗试验系统,分别对短时强降雨和长时弱降雨两种降雨情况下,降雨形式对毛细阻滞覆盖层防渗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研究,并揭示了最不利降雨形式。同时,采用SEEP/W软件对各试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以使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能够相互印证。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不大于3%;在短时强降雨情况下,降雨形式仅对覆盖层上部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有较大影响;而在长时弱降雨条件下,降雨形式对整个覆盖层的体积含水率和孔隙水压力均有显著影响;降雨形式对覆盖层突破时间及渗漏量均有影响,前锋型降雨的突破时间最短,产生的渗漏量最大,后锋型降雨的突破时间最长,产生的渗漏量最小;前锋型降雨更易造成覆盖层突破失效而产生较大的渗漏量,为最不利降雨形式。该研究结果可为毛细阻滞覆盖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阻滞覆盖层 降雨入渗 降雨形式 防渗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强降雨对水源水库夏季蓝藻水华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邱晓鹏 黄廷林 +3 位作者 周石磊 史建超 曹昕 郑兴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9-356,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形式对水库水质和蓝藻水华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不同降雨形式对我国淮河流域水源水库藻类生长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于2012年和2014年的6~10月份对库区和入库径流进行野外监测,包括物理化学参数...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雨形式对水库水质和蓝藻水华的影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不同降雨形式对我国淮河流域水源水库藻类生长的影响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于2012年和2014年的6~10月份对库区和入库径流进行野外监测,包括物理化学参数和浮游植物的变化,其中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用功能群法进行分析。2012年的总降雨量与2014年相近,但2012年强降雨次数更多,且降雨更集中,使得该水库营养盐水平提高,但并未破坏水库的分层。2012年夏季水库爆发蓝藻水华,优势功能群为M(代表种属微囊藻),冗余分析表明功能群M与总磷、总氮和水温呈显著正相关。2014年夏季的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明显低于2012年同期,主要优势功能群为Tc和S2,硝态氮、温度和Schmidt指数是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强降雨发生频率的升高,该水库夏季爆发蓝藻水华的风险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形式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功能群落 总磷 冗余分析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Hindcast of Record-Breaking Rainfall in Beijing and Impact of Topography 被引量:4
3
作者 YU En-Tao SUN Jian-Qi XIANG Wei-Li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3年第5期253-258,共6页
In this paper,a hindcast study of the record-breaking rainfall event occurring in Beijing on 21July 2012,i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model forced by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 In this paper,a hindcast study of the record-breaking rainfall event occurring in Beijing on 21July 2012,i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WRF)model forced by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NCEP)Global Forecasting System(GFS)outputs,paired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mpact of topography in this reg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RF can reasonably predict the salient features of orographic precipitation;the 24-h rainfall amount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compare reasonably well with the observations.The hindcast simulation also indicates that rainfall events can be predicted approximately 36 h ahead.When the topography is removed,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rainfall changes remarkably,sugg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pography in determining rainfall structure.Thes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prediction of such city-scale heavy rainfall events would benefit from a high-resolution predic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rd-breaking rainfall BEIJING WRF TOPOGRAPH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