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我国共犯限制从属性之提倡 |
姚万勤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1 |
4
|
|
2
|
限制从属性说的再提倡——以对最小从属性说的批判为重心 |
钱叶六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3
|
共犯属性的思考——共犯限制从属性的导出 |
胡光
|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11 |
1
|
|
4
|
中国语境下罪量独立的新限制从属性说之提倡 |
汪雪城
|
《当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教唆自杀行为之可罚性新探--限制从属性说与混合惹起说之提倡 |
何立荣
杨欣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6
|
共犯限制从属性说之提倡——以共犯处罚根据和共犯本质为切入点 |
张开骏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2
|
|
7
|
共犯的限制从属性说之坚持——以共犯违法相对性的扩张为视角 |
谭堃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8
|
信息网络犯罪治理的现代化探索:对共犯从属性的新解读 |
马跃然
|
《丽水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最小从属性说与极端从属性说批判——兼质疑王昭武先生倡导的最小从属性说 |
陈洪兵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12
|
|
10
|
教唆犯的极端从属性问题辨析 |
王鹏飞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1
|
|
11
|
教唆犯的极端从属性问题辨析 |
王鹏飞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5 |
0 |
|
12
|
教唆犯成立与规则标准的选择——从独立性说与从属性说比较的角度进行分析 |
吴璘芝
|
《法制与经济》
|
2017 |
0 |
|
13
|
论共犯的最小从属性说——日本共犯从属性理论的发展与借鉴 |
王昭武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8
|
|
14
|
共犯从属性理论的贯彻与应用 |
张开骏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5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限缩 |
洪薇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论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的认识错误 |
王鹏飞
赵凯
|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7
|
共犯正犯化之正当性及其类型研究 |
钟敏杰
邓毅丞
|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
2017 |
4
|
|
18
|
间接正犯概念不必存在 |
黎宏
姚培培
|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5
|
|
19
|
共犯与正犯关系论 |
钱叶六
|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0
|
|
20
|
共犯的成立与归责——南京曾某教唆盗窃案的法理分析 |
张开骏
|
《刑事法判解》
|
201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