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刘金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补液,观察组实施限... 目的:分析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补液,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补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液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维持凝血功能,减少补液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急诊 创伤性休克
下载PDF
picco监测技术指导危重烧伤休克期限制性补液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磊 娄季鹤 +5 位作者 吕涛 李晓亮 李延仓 刘冰 张健 冯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7期3269-3271,共3页
探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管理中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纳入我院收治的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为常规补液管理,研究组为常规补液管理+picco监测技术指导,... 探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管理中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纳入我院收治的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为常规补液管理,研究组为常规补液管理+picco监测技术指导,比较两组液体输入量、生命体征(MAP、HR、CVP、CI、CO)、ICU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以及死亡情况。研究组入院后2h、24h电解质、水补液量小于对照组,治疗3d、7d的HR低于对照组,CI、CO与MAP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4.2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危重烧伤休克期限制性补液管理中,通过采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指导,能及时明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补液剂量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危重烧伤 PICCO监测 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成斌 赵宏 +1 位作者 陈志敏 孙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59-461,465,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补液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限制性补液和常规补液及抑酸、止血、降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2组止血时间、...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补液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限制性补液和常规补液及抑酸、止血、降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2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差异。结果:限制性补液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限制性补液组仅2例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无一例病死;对照组3例并发肝性脑病,13例并发腹水,4例出现少尿或无尿,1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4例病死,2组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限制性补液有利于止血,并且可以减少出血期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最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限制性补液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麦惠强 蒋崇慧 郑超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4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救治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ISS≥25)78例,随机分为限制组(40人)和常规组(38人).两组患者均因严重低氧血症和失血性休克行机械通气和体... 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救治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ISS≥25)78例,随机分为限制组(40人)和常规组(38人).两组患者均因严重低氧血症和失血性休克行机械通气和体液复苏.分别监测凝血功能(PT和APTT)、碱剩余(BE)、血浆乳酸含量、氧分压、氧合指数及胸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限制性补液 与常规补液均能明显降低PT、APTT、BE值和血清乳酸含量;而限制组比常规组更能减少病人 胸部进一步渗出,提高患者氧分压、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机通气时间、住ICU时间、ARDS和 MO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治疗率(P〈0.05).结论 限制性补液能有效改善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凝血紊乱,缓解酸中毒,明显比常规组促进肺部修复,提高肺组织氧合能力,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肺挫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小平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补液)和50例对照组(接受非限制性补液)。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多巴胺使用量、间羟胺使用...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补液)和50例对照组(接受非限制性补液)。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多巴胺使用量、间羟胺使用量、住院时间及研究组和对照组DIC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死亡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多巴胺使用量、间羟胺使用量、住院时间、DIC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358.4±374.6)mg、(1247.3±362.0)mg、(12.5±3.6)d、18%、16%、22%;(984.2±125.6)mg、(926.4±145.2)mg、(9.4±2.5)d、6%、4%、8%;2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发生急诊创伤性休克时,采用限制性补液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急诊 创伤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宋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对限制性补液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1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参照组行传统补液治疗,研究组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凝... 目的对限制性补液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1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参照组行传统补液治疗,研究组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氧分压(PaO2)、红细胞压积(HCT)]、临床指标(失血量、输液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AP、P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 PaO2、HCT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1239.13±192.43)ml、输液量(1859.43±79.52)ml均少于参照组的(1687.52±235.18)、(2748.35±98.67)ml,住院时间(11.83±2.45)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14.46±2.9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补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创伤性休克 静脉输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用于胃癌术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嘉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年第28期67-68,共2页
目的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RFT)对胃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胃癌手术者随机分为限制输液组40例和正常输液组38例。限制输液组术后5d液体输入量为:20ml/kg,每天1次,并据体质量、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额外丢失情况适当增加液... 目的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RFT)对胃癌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胃癌手术者随机分为限制输液组40例和正常输液组38例。限制输液组术后5d液体输入量为:20ml/kg,每天1次,并据体质量、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及额外丢失情况适当增加液体输入量;正常输液组术后5d按常规外科补液方案补液。比较2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病死率,观察2组并发症情况。结果限制输液组术后5d平均每天液体输入量少于正常输液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死亡病例。限制性输液组术后随访1个月内切口感染、胃瘫综合征、肺水肿发生率低于正常输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输液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胃癌手术后采取RFT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RFT) 胃癌术后 并发症
下载PDF
严重眼外伤限制性补液的治疗探讨
8
作者 杨蓓 霍俊峰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0期99-100,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及合并多发性创伤的限制性补液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眼科诊治的严重眼外伤患者20例(2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单纯眼外伤组4例(4眼),眼外伤合并全身复合伤组16例(16眼),均给...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及合并多发性创伤的限制性补液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3月包头市中心医院眼科诊治的严重眼外伤患者20例(20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单纯眼外伤组4例(4眼),眼外伤合并全身复合伤组16例(16眼),均给予清创缝合、补液等对症治疗。结果 2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治疗前后血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眼外伤合并全身复合伤需及时给予补液降低病死率,活动性出血者需行限制性补液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限制性补液 失血性休克 酸中毒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尹成双 徐晶 金立民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8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对应用限制性补液进行治疗的10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患者轻、中度休克得到很好控制,手术预后效果良,重度休克患者18例休克得到控制,顺利通...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创伤性休克中的应用。方法:对应用限制性补液进行治疗的10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后,患者轻、中度休克得到很好控制,手术预后效果良,重度休克患者18例休克得到控制,顺利通过手术,3例患者因伤势严重死亡,重度休克死亡率16.7%。结论:限制性补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中有重要意义。在创伤性休克的抢救中,既要强调尽早、快速补液,也应注意补液的量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限制性补液 治疗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疗法在抢救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沙小龙 王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28期56-58,共3页
目的:讨论对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补液法进行抢救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休克患者82例,采取传统补液法和限制性补液法,对比两种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限制性补液组的... 目的:讨论对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限制性补液法进行抢救的优势。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休克患者82例,采取传统补液法和限制性补液法,对比两种方法抢救失血性休克的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限制性补液组的实验室指标如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明显高于传统补液组,凝血时间以及D-二聚体低于传统补液组;且总共失血量、输液量、输血量、行子宫切除术率以及发生DIC及MODS几率均低于传统补液组。结论:限制性补液能避免大量输液引起稀释性凝血功能障碍,减少持续出血;能改善重要脏器灌注,增强组织供氧,尽可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对抢救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患者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血必净联合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监测下限制性补液方案治疗创伤性休克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小玲 何顶秀 唐小曲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5期307-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限制性补液方案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凝血功能、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下限制性补液方案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凝血功能、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9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3)、PiCCO组(n=33)及联合组(n=33)。常规组采用常规限制性补液治疗;PiCCO组采取PiCCO监测下的限制性补液治疗;联合组在PiCCO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 h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氧饱和度(rSO 2);治疗前、治疗后12 h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治疗前、治疗后72 h的内皮功能指标,包括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ICU留置时间、早期复苏时间、72 h病死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MAP、HR、rSO 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h,3组患者MAP、rSO 2高于治疗前,HR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h,联合组、PiCCO组患者MAP、rSO 2高于常规组,且联合组高于PiCCO组;联合组、PiCCO组患者HR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PLT、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3组患者PLT高于治疗前,APTT、PT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 h,联合组、PiCCO组患者PLT高于常规组,且联合组高于PiCCO组;联合组APTT、PT均低于常规组,且联合组PT低于PiC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NO、ET-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3组患者NO高于治疗前,ET-1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联合组患者NO高于常规组,联合组、PiCCO组患者ET-1低于常规组,且联合组患者NO高于PiCCO组,ET-1低于PiC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PiCCO组患者ICU留置时间、早期复苏时间均短于常规组,且联合组ICU留置时间短于PiC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72 h病死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及PiC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及PiC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PiCCO监测下限制性补液方案可有效改善创伤性休克患者生命体征,促进微循环恢复,改善凝血功能,保护血管内皮组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必净 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 限制性补液 创伤性休克 内皮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综合治疗研究 被引量:25
12
作者 沙小龙 王倩 《河北医学》 CAS 2018年第9期1482-1486,共5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治疗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及...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综合治疗研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所抢救产后出血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联合传统缝合术及传统补液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方法抢救产后出血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输血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凝血功能。结果: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出现并发症患者。观察组治疗后0.5h及2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在组间、不同时点间和组间·不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6h及12h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改良式B-Lynch缝扎术及限制性补液疗法对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的综合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改良式B-Lynch缝扎术 限制性补液疗法 产后出血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德平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9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的应用,总结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治疗经验。方法将符合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传统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率、...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救的应用,总结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治疗经验。方法将符合创伤性未控制失血性休克患者78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观察组)和传统液体复苏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总输液量、死亡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样本间性别组成、年龄、术前时间、休克指标观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死亡率、ISS评分及术前用液总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限制性补液在非控制性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的应用,死亡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低血容量休克 院前急救
下载PDF
围术期限制性补液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剑光 杨亚丽 曾祥一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682-2684,共3页
目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探讨限制性补液(RFT)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疗效评价。方法选取10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术期常规补液,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术期RFT治疗。对比两... 目的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RAS)探讨限制性补液(RFT)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疗效评价。方法选取10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围术期常规补液,观察组患者进行围术期RFT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血糖、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疼痛口述描绘评分法(VRS评分)、下地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和第3天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V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髋关节置换围术期RFT有助于切口愈合、缓解术后疼痛、早期康复锻炼,并在减少住院时间、术后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贫血、低蛋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理念 限制性补液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建江 孙腾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0期2464-2465,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治疗方案在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静脉补液组(A组)和常规静脉补液组(B组)。监测手术当日至术后第5天的补液量,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A组的补...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治疗方案在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静脉补液组(A组)和常规静脉补液组(B组)。监测手术当日至术后第5天的补液量,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A组的补液量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5天累计A组的胸腔引流量明显低于B组(P<0.05),A组中出现并发症的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限制性补液能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继续失血量,减少了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血痰或肺水肿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静脉 三切口食道癌根治术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疗法在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红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1期3606-3608,共3页
产后出血严重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果耽误有效治疗时间,就会引发患者身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会导致产妇死亡。针对失血休克情况,临床上一般采用传统性补液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限制性补液法... 产后出血严重时会导致失血性休克,如果耽误有效治疗时间,就会引发患者身体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严重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会导致产妇死亡。针对失血休克情况,临床上一般采用传统性补液方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限制性补液法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报道,取得了很大突破,发现限制性补液疗法在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有较好的效果[1]。本研究重在探讨传统补液法与限制性补液法在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产后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补液 多器官功能衰竭 失血休克 应用效果观察 传统 产后出血 产妇死亡
下载PDF
应用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新日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7期146-147,共2页
目的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足量快速补液,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补液。观察两组患者平均输... 目的观察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疗效,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8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足量快速补液,观察组给予限制性补液。观察两组患者平均输液量、病死率、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平均输液量较少,病死率较高,PLT、Hb水平较高,PT、APTT较短,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对控制出血、降低病死率、提高急救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急诊 创伤性休克 应用疗效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早期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东平 《河南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2年第6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创伤失血性休克 早期 应用
下载PDF
PICCO监测技术指导危重烧伤休克期限制性补液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文举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9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析PICCO检测技术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的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危重烧伤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本院传统... 〔目的〕探析PICCO检测技术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的指导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危重烧伤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均采用本院传统的动脉导管和上腔静脉导管留置监测技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呼吸机应用时间、补液量、尿量以及治愈率变化,指导患者进行补液;观察组患者在传统导管留置观察基础上,采用PICCO监测技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分析监测并给予补液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变化、治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生命体征指标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氧合指数([PaO2]/[FiO2])方面均出现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危重病症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排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显著(P<0.05)。〔结论〕危重烧伤性休克期使用PICCO监测技术,可以有效依据体征指标和血液动力参数指导患者补液,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O 危重烧伤 休克 限制性补液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治疗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符秋红 冯文龙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7期198-200,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补液疗法的效果。方法 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挑选56例作为对象,按照不同补液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足量液体的快速补充,研究组则实施限制性补液处理,治... 目的 分析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补液疗法的效果。方法 于2014年1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挑选56例作为对象,按照不同补液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足量液体的快速补充,研究组则实施限制性补液处理,治疗结束后统计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对不同疗法组并发症、病死等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和对照组统计有区别(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并发症3例,占比10.7%;病死2例,占比7.1%;对照组患者预后并发症11例,占比39.3%;病死8例,占比28.6%,两组统计有区别(P〈0.05)。结论 临床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补液疗法作用显著,可改善凝血功能,预防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补液 急性创伤性休克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