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创伤性休克的治疗中应用限制补液取得的效果
1
作者 赵双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分析急诊内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给予限制性补液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4年1月内进入急诊抢救的病患内抽取40例,均为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限制性补液,对比效果。结... 分析急诊内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过程中给予限制性补液的效果。方法 从2022年1月-2024年1月内进入急诊抢救的病患内抽取40例,均为创伤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均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限制性补液,对比效果。结果 实验组急救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家属满意度、抢救指标、凝血指标、体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抢救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时候,对患者实施限制性补液,可及时稳定体征,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家属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性休克 限制补液
下载PDF
术后限制补液联合快速康复理论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3例临床评价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金莲 龙霖 +3 位作者 李泉清 赵莉 赵芹 左春芳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8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术后限制补液联合快速康复理论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快速康复理论,同一组医... 目的探讨术后限制补液联合快速康复理论用于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4月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快速康复理论,同一组医护人员进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术后不限制补液量,观察组患者术后限制补液,术后7 d内每日补液量不超过2 000 m L,晶体溶液为醋酸钠林格液、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50%葡萄糖及氯化钾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7 d内平均每日补液量均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腹胀、腹泻、肠麻痹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7 d血清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术后限制补液联合快速康复理疗对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降低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镜 快速康复理疗 术后限制补液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昌强 何小利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限... 目的:观察分析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限制补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T、APTT分别为(12.40±2.34)s、(32.18±7.32)s,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4.87±3.66)s、(40.23±10.73)s,PLT、Hb分别为(250.31±72.31)×109/L、(93.41±12.01)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22±105.45)×109/L、(87.38±16.9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输液量(1730.23±84.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585.31±126.82)ml,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8.57%、5.7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2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结合实际情况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有利于改善凝血功能,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和死亡风险,从而提高急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创伤性休克 限制补液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用限制补液法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石磊 吕立文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89-91,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限制补液法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n=45)和乙组(n=45)。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补液治疗。对乙... 目的:探讨使用限制补液法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甲组(n=45)和乙组(n=45)。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补液治疗。对乙组患者进行限制补液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治疗的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其血红蛋白(Hb)的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均上升,P <0.05。治疗后,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的PT、APTT均更短,其Hb的水平、PLT均更高,其补液量更少,其病情改善的时间更短,其治疗的显效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 <0.05。结论:使用限制补液法治疗创伤性休克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快缓解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限制补液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术后限制补液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慕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16年第1期126-127,共2页
目的:观察在快速流程模式下直肠癌患者术后限制补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限制补液过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 目的:观察在快速流程模式下直肠癌患者术后限制补液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术后限制补液过程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排气时间等方面实施护理干预后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对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可获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限制补液 直肠癌 护理效果 术后康复
下载PDF
限制补液在胸外伤继发急性肺损伤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金亚 陈伟 +3 位作者 邓飞 王清北 朱林 吕振才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1期862-864,共3页
目的:总结限制补液在胸外伤合并急性肺损伤(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单纯胸外伤合并 ALI 或 ARDS 患者132例,采用限制补液技术,适当减少补液,加控制性降压技术,收缩压控制在95-110 mmHg 之间,... 目的:总结限制补液在胸外伤合并急性肺损伤( 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单纯胸外伤合并 ALI 或 ARDS 患者132例,采用限制补液技术,适当减少补液,加控制性降压技术,收缩压控制在95-110 mmHg 之间,早期以维持一个满足基本灌注的偏低血压作为目标血压,减少输液量和速度。通过单纯胸部外伤(排除其他部位重症损伤的干扰)的救治,总结呼吸窘迫防治特点。结果 ALI/ ARDS 气管插管率为17.4%(23/132),气管切开的发生率为3.8%(5/132),死亡率为2.3%(3/132)。结论 ALI 时不恰当的补液过多引发肺水肿是单纯胸外伤并发 ARDS 主因,而不是反常呼吸所致。适当控制输液,辅以控制性降压技术能大大降低重症胸外伤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补液 控制性降压技术 连枷胸 急性肺损伤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限制补液量对胃肠功能指标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徐梦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限制补液量对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72例近期在我院接受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根据他们术后每日平均补液分为限制补液组(≤2000 mL/d,39例)和常规补液组(>2000 mL/d 33例),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 目的观察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限制补液量对胃肠功能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72例近期在我院接受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根据他们术后每日平均补液分为限制补液组(≤2000 mL/d,39例)和常规补液组(>2000 mL/d 33例),评估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胃肠功能指标。结果限制补液组的限制补液组的发生胃肠道症状例数、首次摄食时间、出现肠鸣音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大便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择期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限制补液量可明显影响到康复期胃肠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快速流程模式 限制补液 术后 胃肠功能指标
下载PDF
直肠癌患者术后限制补液的护理研究
8
作者 黄智 刘闻捷 +3 位作者 刘思 谢娟 汪晓东 李卡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19,共3页
目的目的探讨快速流程模式下直肠癌患者术后限制补液策略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09年8月期我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的187例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不同手术方案[高位前切除术(HAR)、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LAR)]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目的探讨快速流程模式下直肠癌患者术后限制补液策略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09年8月期我院胃肠外科中心收治的187例直肠癌术后限制补液患者不同手术方案[高位前切除术(HAR)、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LAR)]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LAR组术后肺部感染,吻合口出血及伤口感染各1例(0.62%),未发生肠梗阻、吻合口漏:HAR组仅有1例(3.85%)合并伤口感染,未见其他并发症。两组(HAR组几AR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为(4.04±1.47)/(3.96±1.40)d,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为(6.50±3.07)/(6.00±2.79)d,首次进食时间平均为(4.12±1.93)/(4.21±1.70)d,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为(3.05±1.16)/(4.01±2.43)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9.85±5.31)(/9.86±3.45)d。结论论对限制补液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并加强对不同手术方案的针对性护理,可以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补液 直肠癌 手术 护理
下载PDF
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限制补液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邓飞鹏 魏海标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344-1345,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筛选48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限制补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筛选48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限制补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运用效果理想,症状及生活质量均获得改善,并发症减少,疗效确切,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创伤性休克 限制补液 应用
下载PDF
限制补液量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桂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8期190-191,共2页
目的观察限制术后补液量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阜新市矿业集团总医院普外一科进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95例,根据入选对象术后每日补液量分为限制补液组(≤2000 ml/d,52例)和常规补液组(>200... 目的观察限制术后补液量对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在阜新市矿业集团总医院普外一科进行择期腹部手术患者95例,根据入选对象术后每日补液量分为限制补液组(≤2000 ml/d,52例)和常规补液组(>2000 ml/d,43例),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指标。结果限制补液组术后的心肺并发症发生率、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每人并发症频次均明显少于常规补液组(P均<0.05~0.01)。结论限制术后补液量可明显减少择期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各类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快速流程模式 限制补液 并发症发生率
下载PDF
快速流程模式下术后限制补液对不同手术方案直肠癌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44
11
作者 肖凌 李蔚 +2 位作者 麦玲 汪晓东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比较快速流程模式下不同手术方案联合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术后不同补液策略联合不同手... 目的比较快速流程模式下不同手术方案联合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肛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术后不同补液策略联合不同手术方案〔高位前切除术(HAR)、低位/超低位前切除术(LAR)〕综合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从术后康复指标看,常规补液组的术后排气、排便、进食及下床活动时间均长于限制补液组(P<0.05);常规补液组中LAR组的术后排气、排便及进食时间均长于HAR组(P<0.05);限制补液组中LAR组与HAR组其术后早期恢复指标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看,常规补液组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和肠梗阻发生率均高于限制补液组(P<0.05);常规补液组中LAR和HAR组间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补液组中LAR和HAR组间的术后早期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部位的直肠癌切除术后采取限制补液策略是可行的,能促使患者的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补液 手术 直肠癌 快速流程
原文传递
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对不同体重指数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肖凌 王浩洋 +2 位作者 余曦 汪晓东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89-293,共5页
目的探讨在快速流程模式下不同体重指数(BMI)患者液体限制策略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35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后不同补液方式下不同BMI患者术后康复... 目的探讨在快速流程模式下不同体重指数(BMI)患者液体限制策略下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结直肠外科专业组收治的35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术后不同补液方式下不同BMI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从术后康复指标看,限制补液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常规补液组(P<0.05),且术后住院时间也更短(P<0.05)。常规补液组及限制补液组中的偏瘦组、正常组及超重组之间的术后康复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看,限制补液组的肺部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和伤口裂开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补液组(P<0.05);常规补液组中的超重组的吻合口漏和伤口裂开的发生率高于偏瘦组和正常组(P<0.05)。限制补液组中的3个亚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限制补液策略在超重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康复中效果良好,能促进其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流程 结直肠肿瘤 体重指数 限制补液
原文传递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刘金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4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补液,观察组实施限... 目的:分析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大冶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补液,观察组实施限制性补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长于治疗前,但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补液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结论: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维持凝血功能,减少补液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急诊 创伤性休克
下载PDF
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限制性补液疗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江海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6期18-21,共4页
目的:研究限制性补液疗法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产并发生产后出血致使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6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出现休克后均马上采取急救... 目的:研究限制性补液疗法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接产并发生产后出血致使发生失血性休克的患者6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出现休克后均马上采取急救措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中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液体复苏措施,即足量、迅速的补液,利用林格液进行输液,完成后输入胶体液维持患者的动脉压;另一条中输入必要的抢救药物、抗生素等等。观察组中患者在出现休克后马上开通两条静脉通路,一条限制性输入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根据监测的实际情况对液体速度进行微调,另一条输入必要的抢救药物、抗生素等等。观察记录患者的输液量、出血量情况;及时观察记录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治愈的情况;比较治疗结束后0.5 h和2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6 h和12 h的凝血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输液量、出血量及输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患者的治疗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治疗高效率达93.75%,而对照组中仅有24例患者属于治疗高效,高效率仅为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MAP、CVP、HCT及HR各项动力学指标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APTT、TT等凝血功能指标在治疗后6、12 h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FIB有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急性肾功能衰竭(AFR)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各并发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6%,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中,使用限制性补液疗法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维持出血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且可以纠正异常的凝血功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失血性休克 限制补液疗法 应用价值分析
下载PDF
picco监测技术指导危重烧伤休克期限制性补液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磊 娄季鹤 +5 位作者 吕涛 李晓亮 李延仓 刘冰 张健 冯可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7期3269-3271,共3页
探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管理中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纳入我院收治的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为常规补液管理,研究组为常规补液管理+picco监测技术指导,... 探讨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限制性补液管理中脉搏轮廓心排血量(picco)监测技术的应用价值。纳入我院收治的危重烧伤休克期患者98例,按数字随机表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为常规补液管理,研究组为常规补液管理+picco监测技术指导,比较两组液体输入量、生命体征(MAP、HR、CVP、CI、CO)、ICU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以及死亡情况。研究组入院后2h、24h电解质、水补液量小于对照组,治疗3d、7d的HR低于对照组,CI、CO与MAP高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4.08%,低于对照组的14.29%,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危重烧伤休克期限制性补液管理中,通过采用picco监测技术进行指导,能及时明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为补液剂量提供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危重烧伤 PICCO监测 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成斌 赵宏 +1 位作者 陈志敏 孙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459-461,465,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补液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限制性补液和常规补液及抑酸、止血、降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2组止血时间、...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09例患者,随机分为限制性补液组53例和对照组56例,分别给予限制性补液和常规补液及抑酸、止血、降门静脉压等治疗。观察2组止血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差异。结果:限制性补液组止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限制性补液组仅2例并发轻微肝性脑病,无一例病死;对照组3例并发肝性脑病,13例并发腹水,4例出现少尿或无尿,1例并发自发性腹膜炎,14例病死,2组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限制性补液有利于止血,并且可以减少出血期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最终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大出血 限制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小平 《当代医学》 2016年第11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补液)和50例对照组(接受非限制性补液)。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多巴胺使用量、间羟胺使用... 目的探讨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住院单双号顺序分为2组,50例研究组(接受限制性补液)和50例对照组(接受非限制性补液)。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多巴胺使用量、间羟胺使用量、住院时间及研究组和对照组DIC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死亡率。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多巴胺使用量、间羟胺使用量、住院时间、DIC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死亡率分别为:(1358.4±374.6)mg、(1247.3±362.0)mg、(12.5±3.6)d、18%、16%、22%;(984.2±125.6)mg、(926.4±145.2)mg、(9.4±2.5)d、6%、4%、8%;2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发生急诊创伤性休克时,采用限制性补液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急诊 创伤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麦惠强 蒋崇慧 郑超群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年第14期1699-1703,共5页
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救治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ISS≥25)78例,随机分为限制组(40人)和常规组(38人).两组患者均因严重低氧血症和失血性休克行机械通气和体... 目的 观察限制性补液对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2010年3月共救治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的病人(ISS≥25)78例,随机分为限制组(40人)和常规组(38人).两组患者均因严重低氧血症和失血性休克行机械通气和体液复苏.分别监测凝血功能(PT和APTT)、碱剩余(BE)、血浆乳酸含量、氧分压、氧合指数及胸片变化情况,统计两组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的呼吸机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 限制性补液 与常规补液均能明显降低PT、APTT、BE值和血清乳酸含量;而限制组比常规组更能减少病人 胸部进一步渗出,提高患者氧分压、氧合指数,降低呼吸机通气时间、住ICU时间、ARDS和 MODS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增加治疗率(P〈0.05).结论 限制性补液能有效改善肺挫伤伴失血性休克病人凝血紊乱,缓解酸中毒,明显比常规组促进肺部修复,提高肺组织氧合能力,提高患者预后和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肺挫伤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宋轶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对限制性补液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1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参照组行传统补液治疗,研究组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凝... 目的对限制性补液用于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 11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以双盲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8例。参照组行传统补液治疗,研究组给予限制性补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实验室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凝血酶原时间(PT)、血氧分压(PaO2)、红细胞压积(HCT)]、临床指标(失血量、输液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MAP、PT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 PaO2、HCT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1239.13±192.43)ml、输液量(1859.43±79.52)ml均少于参照组的(1687.52±235.18)、(2748.35±98.67)ml,住院时间(11.83±2.45)d明显短于参照组的(14.46±2.9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3.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补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 创伤性休克 静脉输
下载PDF
限制补液在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伟 周人杰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B12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行生命体征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 目的探讨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5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行生命体征检测,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补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限制补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DIC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限制补液在创伤性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创伤性 限制补液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