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6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煤矿区采动地裂缝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1
作者 宋世杰 彭芮思 +2 位作者 左靖 刘露 陈宝灯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8-393,共16页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 采动地裂缝作为黄河流域中游陕北煤矿区最突出且典型的采动损害问题,引发的水土流失效应已经不容忽视。为了研究采动地裂缝发育对周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以陕北煤矿区内宽度分别为0~10,10~20,20~30 cm的采动地裂缝为研究对象,采集周边水平距离80 cm以内,垂直深度40 cm以浅的土壤,测定了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微团聚体、无机黏粒、有机黏粒、物理性质类等14个国内外学者普遍关注的用于量化表征土壤抗蚀性的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甄选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量化指标,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结果表明:①综合层次分析法、敏感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甄选确定>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平均重量直径、<0.001 mm细黏粒含量、土壤团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5个指标作为量化表征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的重要指标;②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5个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其中>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变化最为明显;③根据土壤抗蚀性重要指标,基于因子分析原理构建了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抗蚀性综合指数模型;④采动地裂缝会降低周围土壤的抗侵蚀综合能力,且该效应随着裂缝宽度的增大和水平距离的减小而增强,当距采动地裂缝的水平距离超过170 cm时,采动地裂缝对周围土壤抗侵蚀综合能力的负效应基本消失,其可作为陕北采动地裂缝发育区土壤侵蚀防控的关键区域。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中游陕北矿区水土流失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地裂缝 土壤抗蚀性 水土流失 综合指数模型 陕北煤矿区
下载PDF
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
2
作者 赵满兴 张霞 +2 位作者 杨帆 马卓 马文全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52,共12页
为了探讨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以陕北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不同种植年限(3、30、78 a)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35 d培养试验与矿化动态模型研究方法,解析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探讨陕北中部黄土区不同种植年限水稻田有机碳矿化对温度的响应,以陕北南泥湾水稻种植基地不同种植年限(3、30、78 a)的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室内35 d培养试验与矿化动态模型研究方法,解析温度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和矿化速率均表现为78 a水稻田>30 a水稻田>3 a水稻田>玉米田。土壤累积矿化量、矿化速率、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C 0)和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值(C 0/SOC)均表现为30℃处理>20℃处理>10℃处理。水稻田矿化累积量均表现为10℃处理(2015.14 mg·kg^(-1))显著低于20℃(2799.20 mg·kg^(-1))和30℃处理(3078.47 mg·kg^(-1))(P<0.05),但20℃与30℃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玉米田累积矿化量在不同培养温度间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0~20 cm土层累积矿化量是20~40 cm土层的1.18倍。供试土壤在温度从10℃升高到20℃时的温度系数(Q 10)值(1.38)均高于从20℃升高到30℃时的Q 10值(1.14),土层间的Q 10值大小关系为0~20 cm>20~40 cm。潜在可矿化有机碳含量C 0与总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及溶解性有机碳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C 0与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间呈正相关关系但未能达到显著水平。C 0/SOC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说明土壤有机碳的固存能力随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田 种植年限 有机碳矿化 温度 陕北中部
下载PDF
旅行书写与“想象”生产——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游记中的“风景”
3
作者 李跃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7-66,共10页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海内外人士纷纷探访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写下了为数甚巨、流传甚广的“陕北游记”,“风景”是游记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陕北游记”中感性存在的“风景”进行探究,不仅使我们丰富和加强对“风景”作为“...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海内外人士纷纷探访以延安为中心的陕北地区,写下了为数甚巨、流传甚广的“陕北游记”,“风景”是游记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对“陕北游记”中感性存在的“风景”进行探究,不仅使我们丰富和加强对“风景”作为“认识装置”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为我们揭示实用性非虚构文体与文学想象的关系提供了可能。陕北游记中的“风景”包含了丰富的“风景政治”内涵,其背后潜藏复杂的意识形态乃至政治想象,纪游者也绝非风景的简单记录者,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风景的创造者。域外旅行者笔下的“风景”则提供了一种带有“东方乌托邦”色彩的跨文化想象。“风景”和“想象”实际上构成了一种互动互生模式,“风景”构建并刺激了一种“新中国”想象,后者又为前者提供了一种先在的眼光或“认知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游记 风景 旅行书写 想象
下载PDF
陕北民歌的语言特点研究
4
作者 孟万春 张荣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3-117,共5页
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是由陕北人用陕北方言直接演唱而成的。陕北民歌除了蕴含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精神特质,还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以搜集到的陕北民歌为语料,通过对陕北民歌唱词的分析探究,阐述陕北民歌在语音、... 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民间艺术文化,是由陕北人用陕北方言直接演唱而成的。陕北民歌除了蕴含陕北独特的民俗文化和精神特质,还有重要的语言学价值。以搜集到的陕北民歌为语料,通过对陕北民歌唱词的分析探究,阐述陕北民歌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特点,进而呈现陕北民歌蕴含的独特的语言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民歌 语音 词汇 语法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质量时空分异及驱动力分析
5
作者 项曦明 丁诗雨 +4 位作者 赵永华 康宏亮 韩磊 赵明 张鹏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98,116,共8页
景观生态质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景观稳定性、景观干扰度和恢复与重建力三个层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估模型,探究了陕北黄土高原20 a来景观生态质量及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 景观生态质量是衡量生态系统稳定度的重要指标。基于景观稳定性、景观干扰度和恢复与重建力三个层面构建景观生态质量评估模型,探究了陕北黄土高原20 a来景观生态质量及时空变化,并利用地理探测器进行了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生态质量呈现中南部高、西部及北部低的分布特征,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显著;景观生态质量等级在中等及以上的区域面积占比由40.0%上升至63.5%,景观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并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区域景观生态质量受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的共同作用,NDVI和高程是主要驱动因子,且与降水、气温、GDP和人口密度等因素交互后驱动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生态质量 时空分异 驱动力 地理探测器 陕北黄土高原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高羊毛氨酸硒对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
6
作者 李托 李陇平 屈雷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为明确不同剂量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对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育一致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32只,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硒含量为0.016 mg/kg(CK)、0.300 mg/kg、0.600 mg/kg和1.200 mg/kg的饲料,饲养70 d后,... 为明确不同剂量高羊毛氨酸硒(SeHLan)对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古菌结构与组成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发育一致的陕北白绒山羊羯羊32只,均分为4组,分别饲喂硒含量为0.016 mg/kg(CK)、0.300 mg/kg、0.600 mg/kg和1.200 mg/kg的饲料,饲养70 d后,采集羯羊瘤胃液,提取DNA并利用古菌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古菌V4-V5区进行高通量测序和羯羊瘤胃液古菌结构与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SeHLan添加量增加,各处理瘤胃液古菌α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变化趋势,但处理间瘤胃液古菌α多样性指数差异均不显著。各处理瘤胃液,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古菌,在科水平上甲烷短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古菌,在属水平上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古菌的相对丰度均接近80%,且随着饲料中SeHLan添加量增加,相对丰度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0.600 mg/kg硒含量饲料处理的羯羊瘤胃液在门水平上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古菌,在科水平上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古菌,在属水平上甲烷短杆菌属(Methanobrevibacter)古菌,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SeHLan显著影响陕北白绒山羊羯羊瘤胃液古菌组成及结构,0.600 mg/kg硒含量饲料处理的羯羊瘤胃产甲烷菌丰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毛氨酸硒 陕北白绒山羊羯羊 高通量测序 瘤胃 古菌
下载PDF
陕北黄土区典型植被土壤水分亏缺特征
7
作者 臧凯旋 刘登强 +4 位作者 刘广全 贾雨如 马欢 尚静石 艾宁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在陕北地区,土壤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给研究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选取吴起县广泛分布的7种典型退耕还林植被,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结... 在陕北地区,土壤水分是限制植被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解陕北黄土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水分变化情况,给研究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撑,选取吴起县广泛分布的7种典型退耕还林植被,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含水量随季节变化总体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在7种植被类型中,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均表现为河北杨最高,草地次之,刺槐山杏混交林最低;研究区在2020年秋季至2021年夏季土壤水分处于持续亏缺状态,且各植被类型春季土壤贮水亏缺补偿度明显小于冬季。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水分受植被类型影响明显,在陕北选择合理的植被配置模式进行退耕还林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土壤水分 贮水量 水分亏缺 陕北黄土区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气象要素对植被覆盖的空间分异影响及风险探测
8
作者 冶兆霞 张洪波 +4 位作者 杨志芳 张雨柔 李同方 赵孝威 薛超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79-2395,共17页
陕北黄土高原地处我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区,近年来受退耕还林(草)影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显著,与气象要素的响应关系也呈现出了复杂的空间分异性和不确定性,亟待厘清。以不同地貌分区为响应单元,探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变绿前后(1982—1992年... 陕北黄土高原地处我国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区,近年来受退耕还林(草)影响,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显著,与气象要素的响应关系也呈现出了复杂的空间分异性和不确定性,亟待厘清。以不同地貌分区为响应单元,探究了陕北黄土高原变绿前后(1982—1992年与2005—2015年)NDVI指数的时空演化特征,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分异性响应关系,并透过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模型(OPGD)探测了气象要素变化对植被覆盖演变的交互影响及风险。研究结果表明:(1)陕北黄土高原及各地貌分区在研究期内NDVI指数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且阶段化分异明显;各地貌区气温和实际蒸散发量在高原变绿前后趋势变化差异明显,1982—1992年主要呈不显著增加趋势,而2005—2015年则表现为不显著减少趋势;两个时期降水量的空间异质性较为显著,其中北部地区为持续增加趋势,而南部地区则由减少逆转为增加趋势。(2)不同地貌区NDVI指数与气温和蒸散发均呈正相关,且蒸散发与NDVI的相关性强于气温;相对高原变绿前,2005—2015年NDVI指数对各气象要素的响应强度均有所增大。(3)OPGD因子检测结果显示5km空间网格是评价气候变化对陕北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影响的最佳空间尺度,各地貌分区对NDVI指数变化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依次为:气温(黄土塬)、降水(盖沙黄土丘陵)、蒸散发(黄土峁状丘陵)、降水(黄土梁状丘陵)、降水(黄土宽谷丘陵)、蒸散发(风沙丘陵)、降水(土石丘陵);交互探测表明气象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NDVI指数的空间分异具有协同增强性,但不同时期各地貌区的主导交互因子略有差异。(4)风险探测发现不同实际蒸散发量对NDVI指数的影响有显著空间差异。(5)陕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变化并不能简单归因于退耕还林(草)等生态修复措施,而应是多要素耦合驱动的结果,气象要素在其中扮演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演化 气候影响 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 陕北黄土高原
下载PDF
陕北风沙草滩区覆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9
作者 陈启航 李佳奇 +5 位作者 史建国 常风云 段义忠 贾磊 陈涛 宋平戈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00,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覆膜方式对陕北风沙草滩区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当地主推玉米品种中榆968,设置膜上栽培、膜际栽培和无膜栽培3个处理,分析覆膜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试验旨在探究覆膜方式对陕北风沙草滩区土壤理化性质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选取当地主推玉米品种中榆968,设置膜上栽培、膜际栽培和无膜栽培3个处理,分析覆膜对土壤含水量、pH值、有机质、玉米农艺性状、产量和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在0~20、21~40 cm土层,膜际栽培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在41~60 cm土层,膜上栽培和膜际栽培土壤含水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各处理的土壤pH值均呈现下降趋势,不同土层的土壤pH值排序均为无膜栽培>膜际栽培>膜上栽培;其中0~20 cm土层膜上栽培土壤pH值低于无膜栽培(P<0.05)。在0~20 cm土层,膜际栽培与膜上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无膜栽培(P<0.05);41~60 cm土层膜际栽培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膜上栽培和无膜栽培(P<0.05)。膜际栽培玉米的株高、鲜穗重、穗粒数和产量高于其他处理(P<0.05),茎粗和百粒重高于无膜栽培(P<0.05)。膜际栽培的玉米籽粒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为8.22%和4.58%,均高于无膜栽培(P<0.05)。研究表明,膜际栽培更适于陕北风沙草滩区的春玉米种植,可在该地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风沙草滩区 地膜覆盖 土壤理化性质 玉米 产量
下载PDF
人水共生理念下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研究——以陕北地区为例
10
作者 王永帅 张中华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8,共7页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营建素有将人水共生作为古人聚居选址及农耕生产的理念和举措。因此,在聚落选址之初,古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的寻找、观察及借用的用心程度甚至超过聚落后期的建设过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半干旱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 中国传统聚落景观营建素有将人水共生作为古人聚居选址及农耕生产的理念和举措。因此,在聚落选址之初,古人对自然山水环境的寻找、观察及借用的用心程度甚至超过聚落后期的建设过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半干旱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避免本土理水营建技术的消失与断代,以陕北黄土高原区传统窑洞聚落为研究对象,从人水共生哲学思想出发,结合DIKW层次结构模型,构建传统聚落理水智慧解析路径与方法。从聚落选址布局理水智慧、人居营建理水智慧、农耕生产理水智慧和自然生态理水智慧4个方面,开展陕北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理水智慧的提取与体系构建。以期为当前我国半干旱地区乡村聚落生态人居景观营建和水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理论与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理水智慧 传统窑洞聚落景观 半干旱区 黄土高原 陕北
下载PDF
陕北同姓村家族互助变迁研究--以榆林清涧县为例
11
作者 贺小剑 赵亚珠 张晓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3-28,共6页
本文旨在考察陕北同姓村家族互助变迁的历程和真实情况。根据调研家族成员的具体行动和主观体验,将陕北同姓村家族互助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前工业社会中保障和约束并存,土地改革时期转为互助与合作,农业合作化后不断适应与创新,改革开... 本文旨在考察陕北同姓村家族互助变迁的历程和真实情况。根据调研家族成员的具体行动和主观体验,将陕北同姓村家族互助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前工业社会中保障和约束并存,土地改革时期转为互助与合作,农业合作化后不断适应与创新,改革开放以来趋向多元和实效,在乡村振兴时期得到重构和复兴。陕北同姓村家族互助活动虽历经变迁,但始终在家族成员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实际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实践 陕北村落 家族互助变迁
下载PDF
活态传承视角下的陕北民歌系统性保护探索
12
作者 牛宏程 段友文 《文化遗产》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陕北民歌承继着陕北民间的文化命脉,是陕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集体记忆的直观呈现。自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但目前仍存在民歌传承体系不完善、传承方式守旧、跨区统筹... 陕北民歌承继着陕北民间的文化命脉,是陕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集体记忆的直观呈现。自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陕北民歌的保护传承得到了根本性改变,但目前仍存在民歌传承体系不完善、传承方式守旧、跨区统筹保护力度不足、资料库建设薄弱等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理念的提出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以教育研培为抓手,做好陕北民歌文化培根工作;以多媒体为支点,实现陕北民歌保护传承的破圈发展;以文旅融合为引擎,促进陕北民歌传承与晋陕蒙旅游开发良性互动;以数字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陕北民歌数据库建设。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理念的指导下,陕北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必将迈上新的台阶,从而进一步书写中华民族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态传承 陕北民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系统性保护
下载PDF
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陕北剪纸艺术的造型特点及文化解读
13
作者 王建利 高静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71-173,184,共4页
陕北剪纸是陕北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黄土文明、黄河文明中群体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其粗犷、质朴、大气的造型特点,阴阳相生、原生态的表达形式,承载了陕北巫文化、民俗文化及农耕文明的演变和发展,表现出陕北多元文化的融合演变,也促使... 陕北剪纸是陕北文化的一张名片,也是黄土文明、黄河文明中群体文化最直接的体现。其粗犷、质朴、大气的造型特点,阴阳相生、原生态的表达形式,承载了陕北巫文化、民俗文化及农耕文明的演变和发展,表现出陕北多元文化的融合演变,也促使陕北剪纸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适调性和现代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剪纸 符号载体 农耕文明 文化多元融合
下载PDF
博物馆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探究--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例
14
作者 杨春祥 《榆林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博物馆、非遗专题馆展陈中将“非遗”混同或从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理解为“动态性”,或仅将“非遗”作为一种项目、一种技术、一种艺术展演的工具,只追求外在表现形式,忽略其真实的文化生境与内涵等问题。本文以... 针对目前国内博物馆、非遗专题馆展陈中将“非遗”混同或从属于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理解为“动态性”,或仅将“非遗”作为一种项目、一种技术、一种艺术展演的工具,只追求外在表现形式,忽略其真实的文化生境与内涵等问题。本文以陕北民歌博物馆为例,通过对该馆所秉承的文化整体观,活态化、立体化、现场化的展陈方式,以及对文化生境的还原与再现等内容的分析与阐释,以期对当下博物馆里的非遗展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民歌 非遗博物馆 文化整体性 活态化 文化生境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陕北采煤沉陷区饲料桑生长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常风云 陈启航 +7 位作者 史建国 李佳奇 李正雄 王飞云 纪俊娥 段义忠 亢福仁 罗竹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2-957,共6页
为明确不同留茬高度对饲料桑(Morus alba L.)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寻求适宜的留茬高度,本研究以‘丰驰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留茬高度分别为5 cm(C5),10 cm(C10),15 cm(C15),20 cm(C20),40 cm(C40)以及留全株为对照组(CK),测定... 为明确不同留茬高度对饲料桑(Morus alba L.)生长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影响,寻求适宜的留茬高度,本研究以‘丰驰2号’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留茬高度分别为5 cm(C5),10 cm(C10),15 cm(C15),20 cm(C20),40 cm(C40)以及留全株为对照组(CK),测定各处理的农艺性状、荧光参数、光合及单株干鲜重。结果表明:C20,C15,C10处理下的农艺性状和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C5的最大光合效率、净光合速率最高;C10的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C15的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实际光合效率、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第一茬茎叶鲜重、全年叶鲜重、全年总生物量均高于其它处理,年度茎叶比低于其它处理;C20的全年茎、根鲜重、根干重高于其它处理。对各处理进行量化评价表明在C20,C15,C10处理下,饲料桑的综合生长指标和生产性能较好,排序为C15>C20>C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饲料桑 留茬高度 生物量
下载PDF
陕北商代墓葬初论
16
作者 孙战伟 于有光 种建荣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3-129,共7页
本文通过对寨沟遗址新发掘商代墓葬及以往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陕北商代墓葬的分类、等级、墓葬特征及陕北晚商社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目前可知陕北商代墓葬近百座,分为带墓道墓葬和竖穴土圹墓两类,依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状况... 本文通过对寨沟遗址新发掘商代墓葬及以往相关资料的分析,对陕北商代墓葬的分类、等级、墓葬特征及陕北晚商社会结构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目前可知陕北商代墓葬近百座,分为带墓道墓葬和竖穴土圹墓两类,依墓葬形制、规模和随葬品状况可划分为三个等级,显示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陕北高原地区的商代晚期墓葬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化和社会复杂化现象,对认识区域社会结构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 商代 墓葬等级 墓葬特征 社会结构
下载PDF
陕北晋西汉画像石主神图像研究
17
作者 原媛 杨丹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I0002,共9页
本文通过对陕北晋西汉代主神画像发展脉络的梳理,认为该区域汉代画像中最早出现的主神是伏羲、女娲,随后在西王母信仰传入且没有大范围流行之前,鸡首、牛首人身神人作为主要神仙端坐于玄圃之上,再后西王母成为该区域汉画像中最重要的主... 本文通过对陕北晋西汉代主神画像发展脉络的梳理,认为该区域汉代画像中最早出现的主神是伏羲、女娲,随后在西王母信仰传入且没有大范围流行之前,鸡首、牛首人身神人作为主要神仙端坐于玄圃之上,再后西王母成为该区域汉画像中最重要的主神形象。就西王母画像组合中的男性仙人身份进行解析,可见雨师、仙官、子路和东王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晋西 汉画像石 主神画像 发展
下载PDF
陕北煤炭东出新径路方案研究
18
作者 赵伟 《铁道货运》 2024年第3期18-22,30,共6页
2022年陕北榆林煤炭产量5.84亿t,其中铁路煤炭外运量为3亿t,预测远期铁路煤炭外运量为4.8亿t,其中东出运量2.6亿t。该地区的煤炭东出运输主要依赖于包西铁路衔接太中银—黄韩侯—陇海—包兰等横向铁路通道。由于包西铁路榆林至绥德段能... 2022年陕北榆林煤炭产量5.84亿t,其中铁路煤炭外运量为3亿t,预测远期铁路煤炭外运量为4.8亿t,其中东出运量2.6亿t。该地区的煤炭东出运输主要依赖于包西铁路衔接太中银—黄韩侯—陇海—包兰等横向铁路通道。由于包西铁路榆林至绥德段能力已饱和,太中银铁路后方径路石太段能力趋于饱和,无法满足区域煤炭进一步东出的需求,研究提出构筑陕北煤炭东出新径路。研究从工程投资、通道规模、运营管理、运输组织、通道布局及沿线经济带动等角度对比分析了2个方案:一是沿既有神木西至瓦塘通道扩能方案,二是沿规划新建榆佳临通道方案。沿既有神木西至瓦塘通道的扩能方案,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设施和富余运能,工程建设规模小,服务沿线更多矿区煤炭集运需求,实现路网整体效益最大化;扩能方案形成径路顺直、运输流畅的陕煤东出新通道,有效解决陕煤东向运输能力不足问题,同时释放包西铁路瓶颈区段运能,支撑陕煤南向运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煤炭运输 铁路路网 东出径路 增建二线
下载PDF
皮雕作品与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融合应用研究
19
作者 漆雪薇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5期125-128,132,共5页
皮雕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相通性和相互借鉴性。因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融入是提升皮雕作品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剖析了皮雕作品的艺术特性和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多种... 皮雕是一种有着深厚历史渊源的艺术表现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相通性和相互借鉴性。因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元素的融入是提升皮雕作品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的重要途径。对此,本文剖析了皮雕作品的艺术特性和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多种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从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皮雕创意设计和人们的需求3个角度探究了陕北民间特色艺术文化在皮雕作品中的融合价值。研究了陕北地区传统纹样、剪纸和凤翔泥塑艺术文化在皮雕作品中的融合实践,探寻皮雕作品创新设计的更多可能,为传统民间特色艺术文化在皮雕作品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雕 陕北民间文化元素 融合价值 应用实践
下载PDF
陕北砂黄土地区输电线路塔基边坡问题治理对策研究
20
作者 宋世鑫 韩晓萌 李健强 《电力勘测设计》 2024年第5期83-87,共5页
陕北砂黄土具有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砂黄土边坡呈现一种特殊的变形破坏方式。通过综合分析陕北砂黄土变形破坏机制及输电线路塔基边坡的治理经验,得出陕北砂黄土地区输电线路砂黄土塔基边坡问题治理的对策及建议,并给出相关的工程实... 陕北砂黄土具有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砂黄土边坡呈现一种特殊的变形破坏方式。通过综合分析陕北砂黄土变形破坏机制及输电线路塔基边坡的治理经验,得出陕北砂黄土地区输电线路砂黄土塔基边坡问题治理的对策及建议,并给出相关的工程实例予以论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地区 砂黄土 输电线路 塔基边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