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安塞山地苹果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1
作者 高铭雨 刘敏 +4 位作者 王俊 郑恩 陈暮浩 冯淑 张永旺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9-55,共7页
为揭示陕北黄土区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陕北黄土区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和自动气象站对陕北黄土区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和环境因... 为揭示陕北黄土区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蒸腾耗水规律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为陕北黄土区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及山地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热扩散式探针法(TDP)和自动气象站对陕北黄土区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和环境因子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分析山地苹果液流速率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太阳辐射、气温和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总体上呈“几”字型曲线,具有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有微弱的夜间液流产生;不同生育期山地苹果树干液流日累积量表现为果实膨大期(14.396 kg·d^(-1))>幼果期(14.10 kg·d^(-1))>果实成熟期(9.682 kg·d^(-1))>开花期(6.49 kg·d^(-1))>着色期(4.104 kg·d^(-1));晴天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高于多云和阴雨天气;构建了山地苹果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因子的多元回归模型,各方程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各生育期方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81,拟合良好。陕北黄土区夏季果实膨大期蒸腾耗水量最大,应及时于日落前或日出后进行补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苹果 树干液流速率 环境因子 陕北安塞
下载PDF
陕北安塞地区表层井漏处理与预防
2
作者 丁玉玺 张晓勇 +2 位作者 张磊 赵敬奎 秦洪强 《化工管理》 2015年第32期136-,共1页
陕北安塞地区的气井,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表为第四系未固结成岩的松散黄土,结构疏松,渗透性强,大多发生漏失,本文结合多口井施工经验,提出黄土层井漏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 陕北安塞 黄土层 井漏 导管
下载PDF
陕北安塞黄土滑坡地质特征及成灾方式探讨
3
作者 尤向治 张根生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1期473-474,共2页
安塞黄土塬是陕北发生滑坡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该区黄土滑坡主要发育于黄土塬—沟谷过渡地带。笔者将该区黄土滑坡首次划分为单面滑坡及双面滑坡两种基本类型,并对滑坡灾害的破坏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土单面滑坡一般... 安塞黄土塬是陕北发生滑坡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通过野外调查发现该区黄土滑坡主要发育于黄土塬—沟谷过渡地带。笔者将该区黄土滑坡首次划分为单面滑坡及双面滑坡两种基本类型,并对滑坡灾害的破坏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黄土单面滑坡一般较双面滑坡规模大,但双面滑坡则更为普遍。黄土滑坡主要分布于坳沟、冲沟下游,且规模较大;分布于切沟、冲沟上游的黄土滑坡,数量少、规模小,显示出黄土滑坡与区域水文网之间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黄土滑坡 水文网 谷坡扩展 陕北安塞
下载PDF
朴素的艺术——安塞剪纸艺术掠影
4
作者 陆宇澄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1997年第1期82-87,共6页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陕北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陕北安塞县境内的四条川道,都可以找到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商周以来的文物十分丰富... 陕北,位于黄土高原,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陕北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陕北安塞县境内的四条川道,都可以找到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商周以来的文物十分丰富,汉墓群及唐宋石窟石刻艺术也有多处。古老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后来的民间艺术,剪纸便是其中之一。由于剪纸艺术代代相传,安塞剪纸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纸艺术 民间艺术 陕北安塞 职业大学学报 群众基础 历史文化 传统纹样 炕围花 文化遗址 外轮廓造型
下载PDF
浅析安塞腰鼓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飞雪 《大学教育》 2013年第15期45-47,共3页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与舞蹈、武术、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有机结合的多维性艺术,也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它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合限制,可以在广场上、行进时、舞台上表演。安塞腰鼓用其奔放洒脱、自娱自乐的形... 安塞腰鼓是陕北高原特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是与舞蹈、武术、打击乐、吹奏乐、民歌等有机结合的多维性艺术,也是一种独特的舞蹈。它不受时间、地点和场合限制,可以在广场上、行进时、舞台上表演。安塞腰鼓用其奔放洒脱、自娱自乐的形式演绎和传递着安塞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与陕北安塞人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表达人们长期以来内心生活的真实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腰鼓陕北高原 艺术特征
下载PDF
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发表前后
6
作者 袁自强 《四川统一战线》 2005年第7期20-21,共2页
忠诚的形象永驻心间1944年9月5日,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恩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木炭时,因炭窑发生崩塌不幸牺牲,献出了他29岁的生命。张思德牺牲后。
关键词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张思德 战士 共产党员 警备 炭窑 陕北安塞 木炭 人民军队
下载PDF
观邮戳,赏毛泽东书法
7
作者 林猷熙 《集邮博览》 2004年第12期56-57,共2页
毛泽东的书法,是当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他的行草书神采飞扬,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是人见人爱的艺术品。特别是展现在邮戳上的毛泽东书法手迹,是更具有欣赏价值和参展价值的集邮品。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同志在陕北安塞... 毛泽东的书法,是当代书法艺术的高峰,他的行草书神采飞扬,刚劲挺拔,大气磅礴,形成了个人的独特风格,是人见人爱的艺术品。特别是展现在邮戳上的毛泽东书法手迹,是更具有欣赏价值和参展价值的集邮品。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同志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欣赏价值 毛泽东 当代书法艺术 独特风格 陕北安塞 中国人民 邮戳 为人民服务 行草书 集邮品
原文传递
那天,我见到了周恩来副主席
8
作者 韩登魁 《山西老年》 2008年第11期16-17,共2页
1947年5月14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安塞县真武洞,召开了50000多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彭德怀等首长。这次大会是蒋介石调用230000大军向我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侵占革... 1947年5月14日,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这一天,我西北野战军在陕北安塞县真武洞,召开了50000多军民参加的祝捷大会。在这次大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周恩来和彭德怀等首长。这次大会是蒋介石调用230000大军向我陕甘宁边区大举进攻,侵占革命圣地延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 陕甘宁边区 蒋介石 副主席 西北野战军 彭德怀 部队 大会 陕北安塞 延安
原文传递
长征前的张思德
9
作者 周治科 《党史纵横》 1996年第7期2-2,共1页
1944年9月5日,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恩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并发扬张... 1944年9月5日,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恩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并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 张恩德,1915年4月19日,出生在四川省仪陇县六合乡的韩家湾。乳名“谷娃子”。张恩德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他在困苦的生活中熬过了14个年头,天天盼望着穷人啥时候才能翻身站起来,有个出头的日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思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 长征 陕北安塞 共产党员 韩家湾 革命精神 仪陇县 革命根据地
原文传递
万变不离其宗——试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实践党的宗旨
10
作者 汤宏 《党史纵横》 1997年第7期46-47,共2页
1944年9月5日,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并发扬张思... 1944年9月5日,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追悼张思德同志举行的追悼大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并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1945年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总纲中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必须与工人群众、农民群众及其他革命人民建立广泛的联系.”从此,我党明确地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和目的,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直到取得今天的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党员干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 马克思主义 张思德 世界观 分配制度 陕北安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