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MI的陕甘宁地区NO_(2)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雅睿 王虎 王美景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53-568,共16页
为获取NO_(2)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NO_(2)污染状况,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反演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并结合气象、能源及交通排放等统计数据,通过地理空间分析、线性拟合、相关性分析等手段,分析了2005―2019年陕甘宁地区NO_(2)柱浓度... 为获取NO_(2)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NO_(2)污染状况,利用臭氧观测仪(OMI)反演的对流层NO_(2)柱浓度数据,并结合气象、能源及交通排放等统计数据,通过地理空间分析、线性拟合、相关性分析等手段,分析了2005―2019年陕甘宁地区NO_(2)柱浓度的时间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5年NO_(2)柱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季节上呈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其中夏季变化平稳,冬季波动剧烈。从空间分布来看,NO_(2)柱浓度较高区域分布在省会及附近区域,以西安城市群集聚现象最为明显。进一步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地形与风向对NO_(2)空间分布有一定的综合影响力;气温、降雨量与NO_(2)柱浓度均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说明高温、降雨对NO_(2)浓度具有削减作用;煤炭消耗量、工业产值、机动车保有量均与NO_(2)柱浓度呈正相关,说明化石能源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是该地区NO_(2)的重要来源;而2012年后的NO_(2)柱浓度持续下降,主要与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强力实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NO_(2)柱浓度 臭氧观测仪 陕甘宁地区 时空特征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交通可达性与城市活力协同发展研究
2
作者 丁彦慧 钱勇生 +2 位作者 曾俊伟 魏谞婷 杨民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15597-15616,共20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与城市的关系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方向。陕甘宁地区位置特殊,由2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指标体系,以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赋予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各城市交通可达性与城市活力协同发展进行综合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与城市的关系成为未来区域发展的方向。陕甘宁地区位置特殊,由29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指标体系,以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赋予指标权重,通过耦合协调模型对各城市交通可达性与城市活力协同发展进行综合评价,运用ArcGIS软件绘制各个城市交通可达性、城市活力以及两者耦合协调程度的分布图。结果表明:陕甘宁地区交通可达性公路系统比铁路系统更具优势。陕甘宁地区城市活力呈现以西安为中心,兰州为副中心的分布格局,区域整体活力较弱,特别是以酒泉、嘉峪关为主的河西地区,受制于地形限制距离中心城市均较远。在公路和铁路视角下,陕甘宁地区交通可达性与城市综合活力耦合协调处于濒临失调阶段,区域整体协调结果极端化分布。最后,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试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城市活力 陕甘宁地区 耦合协调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晚古生代沉积体系 被引量:99
3
作者 郭英海 刘焕杰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9-30,共12页
陕甘宁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部 ,处于东西构造域的交接部位 ,是我国重要的含煤、油气区之一。受不同构造背景、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等影响 ,其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类型多样。通过对露头、岩心、测井响应及编图等分析研究 ,区分出了碳酸盐... 陕甘宁地区位于华北地台西部 ,处于东西构造域的交接部位 ,是我国重要的含煤、油气区之一。受不同构造背景、海平面升降、沉积物供给等影响 ,其晚古生代沉积体系类型多样。通过对露头、岩心、测井响应及编图等分析研究 ,区分出了碳酸盐台地、障壁岛 -潟湖潮坪、潮道 -潟湖潮坪、河控三角洲、扇三角洲、河流、冲积扇、湖泊等沉积类型 ,阐明了各自的沉积特征。晚古生代沉积体系展布、充填演化与南北两侧的兴蒙海槽和秦祁海槽的构造活动密切相关 :晚石炭世西缘拗拉槽重新复活 ,形成以潮道 -潟湖潮坪沉积为主的海湾充填 ,充填受基底和盆缘断裂控制 ;早二叠世东西部海水汇合 ,本区统一于华北陆表海中 ,形成碳酸盐台地、障壁岛、浅水三角洲交互的含煤沉积 ;中二叠世至晚二叠世早期陆表海萎缩 ,本区演变为近海内陆坳陷充填 ,形成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沉积 ;晚二叠世晚期陆表海消亡 ,本区转化为内陆坳陷 ,形成以湖泊沉积为主的河湖充填。砂储层发育取决于沉积环境 ,空间展布受控于古构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晚古生代 沉积体系 裂陷海湾 陆表海 内陆坳陷
下载PDF
近50年陕甘宁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3
4
作者 丁金梅 延军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4-129,共6页
根据陕甘宁地区气温、降水和蒸发量资料,运用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和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该区1955-2004年的气候演变过程,比较不同气候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特别是退耕还林近5来气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0年来年均温呈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陕甘宁地区气温、降水和蒸发量资料,运用回归分析、趋势分析和5年滑动平均法,分析该区1955-2004年的气候演变过程,比较不同气候要素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特点,特别是退耕还林近5来气候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50年来年均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冬春温增幅较大;降水呈减少趋势,夏秋季降水急剧减少;蒸发量减少。近5年来,温度保持在较高水平,秋冬季降水有所增加,降水变率增大。最后,初探了陕甘宁地区气候变化的原因,肯定该区仍处于暖干期,指出气候变化特征对该区生态建设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暖干化 生态建设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黄芪根瘤菌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韦革宏 刘虎岐 +1 位作者 朱铭莪 陈文新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32,共5页
对20株黄芪根瘤菌进行了C,N源利用、抗生素抗性、耐逆性和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或同种寄主来源的菌株存在着多样性。以UPGMA聚类,在75%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5个表观群,其与已知根瘤菌M.hu... 对20株黄芪根瘤菌进行了C,N源利用、抗生素抗性、耐逆性和酶活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甚至同一地区或同种寄主来源的菌株存在着多样性。以UPGMA聚类,在75%的相似性水平上,分成5个表观群,其与已知根瘤菌M.huakui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根瘤菌 表型性状 陕甘宁地区 土壤细菌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气候暖干化农业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晓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8-130,共3页
对陕甘宁地区包括陕北 (延安地区、榆林地区 )、甘肃庆阳地区及宁夏西海固地区共 4 1个县市近 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陕甘宁地区水热组合变化对本区农业的影响。分析认为 ,在陕甘宁地区气候日益暖干情况下 ,秋... 对陕甘宁地区包括陕北 (延安地区、榆林地区 )、甘肃庆阳地区及宁夏西海固地区共 4 1个县市近 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陕甘宁地区水热组合变化对本区农业的影响。分析认为 ,在陕甘宁地区气候日益暖干情况下 ,秋熟作物更适于水热变化 ,因此在大力抗旱的同时 ,适当调整种植结构是适应气候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暖干化 水热组合 农业影响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甘宁地区旱情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冬 李瑞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CAS 2008年第4期554-557,共4页
采用陕甘宁地区41个县市1951-2000年的降水及气温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甘宁地区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干旱的关系.结果显示,陕甘宁地区降水与气温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干旱的发... 采用陕甘宁地区41个县市1951-2000年的降水及气温资料,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甘宁地区气温、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与干旱的关系.结果显示,陕甘宁地区降水与气温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与干旱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厄尔尼诺 拉尼娜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大震与大旱灾害链的讨论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瑾冰 《灾害学》 CSCD 2000年第2期56-59,共4页
对陕甘宁地区明清以来 6次特大地震与特大旱灾作了对比 ,发现其中 4次特大地震与特大旱灾相伴形成了灾害链。我们对灾害链的形成机制和发生概率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大地震 旱灾 灾害链 地震灾害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论陕甘宁地区古代农业经济的起源和确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世广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104-106,共3页
陕甘宁地区大约在踞今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诞生了粟作农业,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但是,进入文明社会初期,这里长期为少数游牧民族氐羌或西戎占据,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原始萌芽状态,发展缓慢。夏末商初周先祖... 陕甘宁地区大约在踞今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诞生了粟作农业,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但是,进入文明社会初期,这里长期为少数游牧民族氐羌或西戎占据,农业经济的发展一直处于原始萌芽状态,发展缓慢。夏末商初周先祖移居陇东,是文明时期这一带农业经济发展的开端。商末,公刘南迁,这一带又沦为戎族游牧经济区。自秦灭义渠设置郡县,到两汉统一王朝,农业经济得到缓慢而全面的发展,但始终呈现出农牧兼营的显著特征。此后各代,虽然这里的统治民族多次变化,经济形态却表现出农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古代 农耕经济 起源 确立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实践 被引量:1
10
作者 丛佩娟 常丹东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12年第2期21-22,共2页
以治理水土流失和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简称“农发水保项目”),自1989年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该项目包括长江和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项目... 以治理水土流失和促进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简称“农发水保项目”),自1989年实施以来取得显著成效,在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目前,该项目包括长江和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项目、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项目和陕甘宁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项目 陕甘宁地区 水土流失 坡耕地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水土保持项目 农业综合开发 黄河上中游
下载PDF
晋陕甘宁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后立胜 许学工 杜巧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81-184,共4页
晋陕甘宁地区处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带 ,又同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省区 ,分析研究和掌握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比较优势理论 ,通过比较所选择的各项指标在全国的相对排序 ,... 晋陕甘宁地区处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带 ,又同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省区 ,分析研究和掌握该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利用比较优势理论 ,通过比较所选择的各项指标在全国的相对排序 ,并计算各“相对资产与负债”值 ;然后分析该地区的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认为 ,晋陕甘宁地区为农业发展的较强不可持续发展地区 ;其中 ,山西和陕西省为不可持续发展省 ,甘肃省和宁夏自治区则为农业发展的强不可持续地区。在此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农业 可持续发展 陕甘宁地区 “相对资产/负债”值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在陕甘宁地区的大众化——以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之前为视角
12
作者 肖华平 陈娇云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2-16,共5页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陕甘宁地区党组织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实践,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期间,革命刊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进步学校是马克思... 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陕甘宁地区党组织领导下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实践,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此期间,革命刊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载体,进步学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阵地,革命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形式。中共中央到达陕北以前陕甘宁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表明,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高度重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关注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辩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陕甘宁地区 当代启示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宋至清冶铸宗教遗物所见“金火匠人”初步研究
13
作者 魏文斌 朱思奇 《敦煌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8-118,共21页
“金火匠人”这一称谓在明清时期的金属遗物上相当常见,是一类掌握金属冶铸技术的民间工匠,陕甘宁地区现存有较多铸有金火匠人信息的铜、铁佛道教遗物,从这些铭文中,可一窥金火匠人的流动范围、组织形式、金属铸造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金... “金火匠人”这一称谓在明清时期的金属遗物上相当常见,是一类掌握金属冶铸技术的民间工匠,陕甘宁地区现存有较多铸有金火匠人信息的铜、铁佛道教遗物,从这些铭文中,可一窥金火匠人的流动范围、组织形式、金属铸造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金属铸造产业与佛道教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火匠人 陕甘宁地区 冶铸佛道教遗物 冶铸业
下载PDF
基于MODISNDVI数据的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20
14
作者 赵安周 张安兵 +2 位作者 赵延旭 范倩倩 赵玉玲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4-231,共8页
干旱、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植被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基于MODIS NDVI数据集、日降水、日平均气温以及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辅以Sen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 干旱、热浪等极端气候事件对植被生态系统有重要的影响。基于MODIS NDVI数据集、日降水、日平均气温以及最高和最低气温数据,辅以Sen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2000—2014年陕甘宁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演变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结果表明:(1)近15年来陕甘宁地区NDVI呈显著增加趋势(p<0.01),其增加速率为0.066/10a,就不同的植被类型来看,草地、灌丛、栽培作物、针叶林和阔叶林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p<0.01),其上升速率分别为0.06/10a,0.058/10a,0.077/10a,0.039/10a和0.036/10a;(2)空间上,NDVI呈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格局,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榆林、延安等生态工程重点建设的区域;(3)就极端气候指数的变化来看,除TXx外,其他极端气候指数的变化均未通过0.05置信水平检验;(4)在月尺度上,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RX5day和RX1day)和极端气温指数(TMAXmean,TMINmean,TNx,TNn,TXn和TXx)存在显著相关性;(5)在季节尺度上,春季和秋季植被NDVI与极端气候指数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夏季植被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冬季植被NDVI与RX5day呈显著负相关(p<0.05);(6)滞后性分析表明月NDVI与极端降水指数(RX1day和RX5day)和极端气温指数(TMAXmean和TXx)前1个月的相关性大于当月、前2个月以及前3个月,表明该地区的植被对这些极端气候指数的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VI 时空变化 极端气候指数 相关分析 陕甘宁地区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草的生态成效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相莹莹 黄麟 +1 位作者 曹巍 岳彩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524-5528,共5页
基于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植被覆盖度、坡耕地分布等数据,分析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耕地转换为林地或草地状况、不同坡耕地退耕情况及退耕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等,从而揭示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 基于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植被覆盖度、坡耕地分布等数据,分析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耕地转换为林地或草地状况、不同坡耕地退耕情况及退耕区植被覆盖度变化等,从而揭示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成效。结果表明:①2000~2010年,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耕地面积减少了9501.12km2,减少比例占工程区总面积的1.41%,其中2168.80km2和6753.48km2分别转变为林地和草地,分别占减少耕地面积的22.83%和71.08%,以退耕还草为主说明工程实施过程中考虑了干旱/半干旱区水热条件限制。②2000~2010年,研究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增加了8.37个百分点,呈现较明显的增长趋势,其中耕地转林地区域增加了14.63个百分点,耕地转草地区域增加了18.06个百分点,达到甚至超过了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的规划目标。③2000~2010年,陕甘宁退耕还林/草工程区内大于15。坡耕地面积减少了1800.02km2,其中15°~25°坡耕地转换为林地和草地面积为408.68km3和1048.04km3,大于25°坡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面积分别为149.83km2和152.36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退耕还林/草 土地利用变化 植被覆盖度 生态成效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红富士苹果品质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芳红 张晓煜 +3 位作者 冯蕊 杨永娥 丁永平 苏雨弦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9-36,共8页
以陕西、甘肃、宁夏3个省份(自治区)12个县镇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依据水果品质测定国家标准,检测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评价各产地红富士苹果综合品质,从而科学评价陕甘宁不同产地... 以陕西、甘肃、宁夏3个省份(自治区)12个县镇的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依据水果品质测定国家标准,检测其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评价各产地红富士苹果综合品质,从而科学评价陕甘宁不同产地红富士苹果品质表现。结果表明:1)陕甘宁3省20个产地的红富士苹果在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中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果实偏斜度的差异最大,pH差异最小;2)各个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3)主成分分析结果提取出4个主成分因子,将各主成分得分和相应的权重进行线性加权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红富士苹果的综合品质表现最好的是宁夏青铜峡广武红富士苹果,陕西黄陵县总体品质较差,3个省份仅根据品质数据综合排名为宁夏、甘肃、陕西;4)通过系统聚类将品质指标聚成4类,果形指数、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每一类的代表指标、代表变量作为陕甘宁红富士苹果品质的评价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红富士 苹果品质 品质评价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媛 韩峰 +2 位作者 张少谨 韩姝敏 贾强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3,共7页
轨道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发展格局及覆盖面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会产生深远影响。陕甘宁地区长期以来受制于地理区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部分地市、县域尚未开通铁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 轨道交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发展格局及覆盖面对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会产生深远影响。陕甘宁地区长期以来受制于地理区位及经济条件的制约,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部分地市、县域尚未开通铁路,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所在。利用现有的经济发展和路网分布状况,构建陕甘宁地区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模型,研究该区域内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耦合作用关系,并对其进行耦合预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截止2023年,研究所属区域中的29个节点城市耦合协调度均在0.5以上,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以西安和兰州最高,各节点城市轨道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等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庆阳、临夏和甘南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西安地区由良好耦合提升至优质耦合协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运输 陕甘宁地区 轨道交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度 预期分析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蜜蜂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平 何洁 +3 位作者 李旭涛 师随东 祁文忠 董拉飞 《中国蜂业》 2007年第3期40-41,共2页
陕甘宁地区是西北的养蜂核心区,三省区共有蜜蜂35万多群,其中陕西15.1万群,甘肃14.2万群,宁夏5.7万群。专业养蜂者3800多户。据调查,三省区自2004年以来,先后发现各种蜜蜂病虫害有7类20多种,使16万多群蜜蜂患病,其中宁夏4.... 陕甘宁地区是西北的养蜂核心区,三省区共有蜜蜂35万多群,其中陕西15.1万群,甘肃14.2万群,宁夏5.7万群。专业养蜂者3800多户。据调查,三省区自2004年以来,先后发现各种蜜蜂病虫害有7类20多种,使16万多群蜜蜂患病,其中宁夏4.8万群,陕西5.9万群,甘肃5.3万群,发病率占三省区蜂群总数的47.5%。由于疾病的侵袭和危害,当地蜂产品产量减少,经济效益下降,产品质量降低,蜂农养蜂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病虫害 蜜蜂 发生情况 防治 养蜂者 产品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历史农业灾害调控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佳楠 孙暑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2-2323,共2页
在描述陕甘宁地区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民族阶级矛盾激化的基础上,研究了灾害调控机制对该地区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 陕甘宁地区 农业灾害 调控机制
下载PDF
陕甘宁地区奥陶系白云岩的稀土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征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96年第1期29-35,共7页
根据野外与室内观察及测试分析,研究了陕甘宁地区奥陶系3种主要白云岩,即准同生白云岩、混合水白云岩和回流渗透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这3种不同成因的白云岩的稀土分布型式、δCe和δEu的富集特征... 根据野外与室内观察及测试分析,研究了陕甘宁地区奥陶系3种主要白云岩,即准同生白云岩、混合水白云岩和回流渗透白云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这3种不同成因的白云岩的稀土分布型式、δCe和δEu的富集特征。认为云坪型准同生白云岩中,δCe<1,负铈异常,δEu>1,正铕异常,指示蒸发作用和氧化环境;回流渗透白云岩中,δCe>1,正铈异常,δEu>1,正铕异常,指示封闭盆地与缺氧环境;混合水白云岩中,δCe≈1,铈无明显异常,δEu<1,负铕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 稀土行征 陕甘宁地区 稀土族 奥陶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