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元统计方法初步分析陕西产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春柳 万兆新 +6 位作者 周洁 安玉叶 龙凯花 刘洋 张红 李晔 苏同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3期3338-3342,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产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蕲春及陕西产21批艾叶样本中挥发性成分;以挥发性共有峰为样本特征,分别进行基于样本的聚类分析、基于产地分组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基于化... 目的:分析陕西产艾叶中挥发性成分的特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分析蕲春及陕西产21批艾叶样本中挥发性成分;以挥发性共有峰为样本特征,分别进行基于样本的聚类分析、基于产地分组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基于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初步鉴定出蕲春及陕西产艾叶样本中13个共有的挥发性成分;聚类分析结果发现蕲春与陕西产艾叶大部分样本可聚为一类;基于产地分组的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蕲春与陕西产艾叶样本13个挥发性成分的整体特征相近,无明显分簇;基于化学成分的主成分分析发现,陕西产艾叶样本中α-松油醇、桉油精、α-石竹烯、葎草烯、氧化石竹烯、α-蒎烯、龙脑、侧柏酮、薄荷醇、丁香酚可代表整体的87.09%特征,为主要的活性成分。结论:陕西产艾叶与蕲春产艾叶在13个挥发性共有成分特征没有明显差异;陕西产艾叶挥发性成分的主要特征成分有α-松油醇、桉油精、α-石竹烯、葎草烯、氧化石竹烯、α-蒎烯、侧柏酮、薄荷醇、丁香酚、龙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产艾叶 挥发性成分 地分析 共有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下载PDF
陕西产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初步分析
2
作者 王昆 马如龙 +3 位作者 王云会 张丽华 王春柳 苏同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25-30,共6页
目的用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陕西产艾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方法建立陕西产1年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用聚类分析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春产艾叶样本系统分类,用主成... 目的用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陕西产艾叶中的非挥发性成分。方法建立陕西产1年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用聚类分析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春产艾叶样本系统分类,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PCA)联合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进行陕西产艾叶及蕲春产艾叶样本指纹图谱主要特征峰比较。结果陕西产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指纹图谱样本用甲醇水溶液(50∶50)以料液比1∶60水浴回流提取30 min。HPLC分析参数为:以2 mL·L^(-1)甲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5 min,20%~51%B;5~10 min,51%~60%B;10~15 min,60%B;15~35 min,60%~80%B;35~40 min,80%~95%B;40~50 min,95%B。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经验证,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相关要求。6个指纹图谱共有峰成分被初步归属;聚类分析发现6批蕲春样本中有5个可与陕北、陕南产艾叶聚为一类,1批可与关中及少部分陕南样本聚为一类;PCA及PLS-DA发现,蕲春产艾叶样本主成分信息与陕西产艾叶大部分重合,无显著分簇特征。结论建立的陕西产艾叶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符合202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要求;基于指纹图谱共有峰信息进行的聚类分析、PCA及PLS-DA发现陕西产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主要特征与蕲春产艾叶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产艾叶 指纹图谱 多元统计分析 非挥发性成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