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新时期陕西小说的民间化叙事倾向 被引量:1
1
作者 费团结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2-76,共5页
民间化叙事是新时期陕西小说普遍具有的创作倾向。这与陕西作家大多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熟悉乡土民间文化有关,也与当代文学深厚的民间传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新时期陕西作家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使其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带... 民间化叙事是新时期陕西小说普遍具有的创作倾向。这与陕西作家大多具有农村生活经历、熟悉乡土民间文化有关,也与当代文学深厚的民间传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新时期陕西作家对民间文化资源的利用,使其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莫言的小说观念和创新经验,为陕西作家在创作中克服这些问题提供了诸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陕西小说 民间化叙事 莫言
下载PDF
图像时代陕西小说的适应策略
2
作者 陈一军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4,39,共5页
文学在图像时代深受图像文化的挤压和驱赶,因而不得不对图像文化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新时期以来陕西小说创作发生了诸多变化,故事性、民间化、欲望化的书写变得更加自觉和突出,以顺应文学影视化的需要;文学文本通过配置插图... 文学在图像时代深受图像文化的挤压和驱赶,因而不得不对图像文化做出适应性的改变。在此背景下,新时期以来陕西小说创作发生了诸多变化,故事性、民间化、欲望化的书写变得更加自觉和突出,以顺应文学影视化的需要;文学文本通过配置插图也日益形成鲜明的图化特征。这样,新时期以来陕西小说创作也就逐步建立起适应图像时代的文学策略和运作方式。不过,新时期以来陕西优秀作家从未放弃文学本质,这也可以看出新时期以来陕西作家文风的可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时代 陕西小说 影视化 插图
下载PDF
陕西当代小说中的人民性的现代经验
3
作者 师爽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陕西当代小说中的人民性呈现出独特而复杂的现代经验。在国家、民族层面,其人民性呈现为启蒙、救亡和追慕传统盛世相并置的想象;在经济层面,其人民性呈现为工具理性与以“仁”“义”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的冲突的体验;在观念层面,其人民性... 陕西当代小说中的人民性呈现出独特而复杂的现代经验。在国家、民族层面,其人民性呈现为启蒙、救亡和追慕传统盛世相并置的想象;在经济层面,其人民性呈现为工具理性与以“仁”“义”为中心的传统观念的冲突的体验;在观念层面,其人民性呈现为现代身份与传统身份的冲突的体验;在生活层面,其人民性呈现为世俗性物质主义生活与传统的固定的神圣静态的生活的冲突的体验。这四个层面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嵌套,相互绞合,在整体上呈现为现代性内部的矛盾性体验,以及现代与前现代之间冲突的体验。这种体验异于现代也异于传统,是一种现代和传统相互杂糅的、不断摇摆的动态的焦虑体验。这种体验是中国人特有的现代性经验,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性 工具理性 陕西当代小说 现代性经验
下载PDF
“一会一杂志”与陕西长篇小说的发展
4
作者 刘超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24年第3期139-151,共13页
以“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促进会”为发端,在陕西老中青作家、评论家、文学编辑的共同努力之下,陕西长篇小说打破“零作品”的冰封状态并后劲十足,先后推出《平凡的世界》和《浮躁》两部重量级作品;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延河... 以“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促进会”为发端,在陕西老中青作家、评论家、文学编辑的共同努力之下,陕西长篇小说打破“零作品”的冰封状态并后劲十足,先后推出《平凡的世界》和《浮躁》两部重量级作品;陕西长篇小说创作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延河》杂志及其同人的帮助。《延河》从一开始就承担起培养文学新人的重担,在新时期不仅推出陕西“五虎上将”,更推动新时期陕西作家群尤其是书写长篇小说作家队伍的崛起;陈忠实与《延河》的渊源不仅在于《延河》为《白鹿原》做了文学铺垫,更在于《延河》编辑李星对陈忠实的帮助与激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长篇小说创作促进会” 长篇小说 《延河》 陈忠实
下载PDF
秦腔对陕西当代小说的影响——以《创业史》、《白鹿原》、《秦腔》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鹏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83-87,共5页
秦腔作为关中最受欢迎的戏曲文艺形式,是关中人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在柳青等陕西当代第一批作家的创作中,秦腔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染作品气氛、突出人物性格的元素。然而到了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第二代作家身上,秦腔已经作为一... 秦腔作为关中最受欢迎的戏曲文艺形式,是关中人最为重要的精神食粮。在柳青等陕西当代第一批作家的创作中,秦腔只是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点染作品气氛、突出人物性格的元素。然而到了陈忠实、贾平凹等陕西第二代作家身上,秦腔已经作为一座挖掘不尽的矿藏,在塑造人物、营造气氛、结构作品、推动情节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同时,秦腔的慷慨悲凉、热耳酸心的美学特点内化为陕西当代小说的美学追求,直接的影响了陕西当代作家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腔 陕西当代小说 《创业史》 《白鹿原》 《秦腔》
下载PDF
论陕西家族小说对地域文化的弘扬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帆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83-85,共3页
家族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地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为陕西家族小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大批优秀的家族文学作品因此诞生,极大地宣传和推广了陕西地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 家族小说自诞生之日起就和地域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为陕西家族小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一大批优秀的家族文学作品因此诞生,极大地宣传和推广了陕西地域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扩张,陕西家族小说的创作却陷入了困境。在新时期文化自信的感召下,陕西家族小说应当表现城市文化,包容外来文化,展示时代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家族小说 地域文化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论陕西当代小说中的女性叙述
7
作者 王鹏程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63-66,共4页
在陕西当代小说中,女性一直在男权的阴影之下,缺乏切合女性自身的表达经验,她们长期处在空洞的叙述中,甚至被搁置在边缘,我们很难找到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的难于把握原因可能首先在于女人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关中长期作为首... 在陕西当代小说中,女性一直在男权的阴影之下,缺乏切合女性自身的表达经验,她们长期处在空洞的叙述中,甚至被搁置在边缘,我们很难找到熠熠生辉的女性形象。女性形象的难于把握原因可能首先在于女人的复杂性。更重要的是关中长期作为首善之区,自宋以后,又深受"关学"的影响,再加之处于四关之内的地理阻隔,关中的"大男子"主义一直大行其道,因而女性也就成了被压抑的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当代小说 女性形象 大男子主义
下载PDF
整合与重建:城市化进程中陕西当代小说研究之反思
8
作者 李立 《唐都学刊》 2012年第5期50-53,共4页
长期以来,陕西当代小说研究中的"城""乡"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遮蔽了城市化这一动态进程与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的现实联系,使得当下陕西小说创作呈现出"断代"、"滞后"等因视角偏差而造成的表象危机,... 长期以来,陕西当代小说研究中的"城""乡"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遮蔽了城市化这一动态进程与陕西当代小说创作的现实联系,使得当下陕西小说创作呈现出"断代"、"滞后"等因视角偏差而造成的表象危机,基于此,要想实现陕西当代小说研究的深化和拓展,就应尊重城市化进程与陕西小说创作的多重、互动联系,并在地域文学精神整合的基础上,实现城市化进程中陕西当代小说研究范式的现代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陕西当代小说 地域文学 现代性
下载PDF
陕西长篇小说难于结缘影视剧的原因分析——兼谈司南长篇小说《民国银号》所具备的电视剧创作因素
9
作者 兰一斐 《唐都学刊》 2014年第6期67-73,共7页
陕西号称文学大省,长篇小说创作曾出现过极度繁荣的景象。近30多年来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版量堪称丰富,在读者界、批评界产生较为广泛影响的作品也有一些。遗憾的是,陕西长篇小说走向电影和电视剧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影视剧的商业属性和国... 陕西号称文学大省,长篇小说创作曾出现过极度繁荣的景象。近30多年来长篇小说的创作出版量堪称丰富,在读者界、批评界产生较为广泛影响的作品也有一些。遗憾的是,陕西长篇小说走向电影和电视剧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影视剧的商业属性和国家相关政策特殊规定,要求长篇小说从主题、人物和情节必须具备符合改编影视剧的基本要素。陕西长篇小说与影视剧创作难于结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创作者普遍缺乏发现挖掘一个具有影视商业价值同时有深刻主题的能力,在人物创造与整体结构方面也普遍存在松散问题。司南创作的长篇小说《民国银号》以独特罕见的视角为读者完整打开了清末至建国前民间金融家生存发展的这样一个世界,人物命运紧贴复杂动荡的政治时局而变迁沉浮,明显具备改编为一部优秀电视剧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视剧改编 司南 《民国银号》 陕西长篇小说 影视创作
下载PDF
《陕西作家五十年优秀小说选》《陕西作家五十年优秀散文选》在西安出版
10
作者 许如珍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陕西作家五十年优秀散文选》 陕西作家五十年优秀小说选》 太白文艺出版社 文学创作
下载PDF
“论睁了眼看”——为“小说大省”正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涌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96,共2页
文学史家的集体轻视,获奖情况的差强人意,尤其是所获大奖的蹊跷,都说明"小说大省"的帽子不适合于陕西这颗"脑袋"。小说界,乃至文学界应对这种名立而实未从的现象有所警觉,陕西小说界更应努力做到名实相副。
关键词 '小说大省' 陕西小说 文学史 获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