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9篇文章
< 1 2 1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研究
1
作者 李帅 李萌萌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32-3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模型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将模...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因素,据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模型组,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将模型组分为并发组与未并发组,且并发组患者均进行痰培养、细菌鉴定试验。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模型组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并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使用R3.4.3软件包绘制列线图模型;另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78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将其作为验证组,绘制校准曲线采用Bootstrap法检验预测列线图的校准度。结果本研究模型组721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中共43例并发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发生率为5.96%,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56.90%)、革兰阳性菌22株(37.93%)、真菌3株(5.17%);模型组年龄≥60岁、抽烟史、住院时间≥15 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Hb<60 g/L、Alb<35 g/L是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将上述危险因素作为预测指标,构建模型组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经Bootstrap法进行验证,模型组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9,验证组的C-index为0.825,且校正曲线的校准度较好。结论年龄≥60岁、抽烟史、住院时间≥15 d、不合理使用抗生素、Hb<60 g/L、Alb<35 g/L均是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综合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个体化预测慢性肾衰竭并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病原微生物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肿瘤患者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
2
作者 魏晋勇 王久惠 +3 位作者 李新田 张珂 田路 刘丽华 《四川肿瘤防治》 2002年第3期150-153,共4页
目的 :研究我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1996年~ 2 0 0 0年间住我院并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 4 4 8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 ,阳性菌以K 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年中... 目的 :研究我院住院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对1996年~ 2 0 0 0年间住我院并发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的 4 4 8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 ,阳性菌以K 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5年中分离出病原菌 333株 ,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病菌检出率为 74 33%。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孢菌为主 (19 6 %~ 2 9.4 % ) ,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12 .8%~ 2 4 7% ) ;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铜绿假单孢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三代氟喹诺酮、氨基糖甙类较为敏感 ,但对头孢曲松敏感性降低 (P <0 .0 5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高度敏感 ,对苯唑西林的药物敏感性明显降低 ,由 4 5 5 %下降到 11 1% (P <0 .0 5 ) ,对头孢曲松敏感性亦降低 (P <0 .0 5 ) ;常用抗生素对肠杆菌属多有较高抗菌活性。结论 :我院住院肿瘤患者的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但革兰阳性菌也是重要致病菌 ,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下呼吸道 肿瘤患者 病原菌 药物敏感性 细菌学检验
下载PDF
氟罗沙星治疗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观察
3
作者 王白英 张进 《山西临床医药》 2000年第9期695-696,共2页
目的 :观察氟罗沙星对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入选 42例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原性心脏病患者 ,除病史、症状、体征和 X线胸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外 ,痰细菌培养均阳性 ,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 2 0 0 mg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1... 目的 :观察氟罗沙星对院内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入选 42例慢性支气管炎和肺原性心脏病患者 ,除病史、症状、体征和 X线胸片符合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外 ,痰细菌培养均阳性 ,给予氟罗沙星注射液 2 0 0 mg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 ,1 0 d~ 1 4 d为一疗程 ,痊愈或显效者统计为有效。结果 :总有效率 88.1 % ,致病菌被清除率 84.6 % ,不良反应发生率 1 1 .9%。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 下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院内感染
下载PDF
sCD14-ST联合IL-6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洋 秦智彬 房丽云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1130-1132,1136,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55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55例儿童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联合白细胞介素-6(IL-6)对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该院收治的55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体检的5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sCD14-ST、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sCD14-ST水平与IL-6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sCD14-ST、IL-6对儿童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sCD14-ST、IL-6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sCD14-ST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42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D14-ST>443.82 pg/mL、IL-6>13.75 pg/mL是儿童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2项指标联合诊断儿童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为0.887(95%CI:0.741~0.975),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80.00%。结论sCD14-ST>443.82 pg/mL、IL-6>13.75 pg/mL是儿童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2项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对儿童发生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白细胞介素-6 细菌感染 儿童 呼吸道
下载PDF
血清LBP、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袁翊 张春红 +1 位作者 曹建 黄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59-662,66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 目的探讨血清脂多糖结合蛋白(LBP)、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4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根据痰液细菌培养结果将研究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51例)和非细菌感染组(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BP、CXCL-10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LBP、CXCL-10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LBP、CXCL-10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LBP、CXCL-10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血清LBP、CXCL-10单独及联合用于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9(95%CI:0.724~0.822)、0.843(95%CI:0.796~0.898)、0.906(95%CI:0.852~0.959)。细菌感染组家庭成员吸烟、铁元素缺乏、钙元素缺乏者所占比例、年均抗菌药使用次数、血清LBP、CXCL-10水平均高于非细菌感染患者(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均抗菌药使用次数≥2次(OR=2.305,95%CI:1.483~3.582)、LBP≥104.26 ng/mL(OR=2.573,95%CI:1.446~4.578)、CXCL-10≥112.98 pg/mL(OR=1.208,95%CI:0.110~1.314)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LBP、CXCL-10水平升高与儿童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可作为鉴别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指标且二者联合诊断的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结合蛋白 CXC趋化因子配体-1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福清地区2021-2022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学分析
6
作者 郭廷耀 关国平 +4 位作者 吴伟清 俞大杰 高晓曼 祝福存 蔡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 目的初步了解福清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ARTI)住院儿童非细菌性病原学流行特征。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清市医院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因ARTI住院患儿的病历资料,采集鼻咽拭子,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毛细电泳技术平台多重PCR技术对常见的11种非细菌性呼吸道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FluA)包括H3N2、09H1N1、未分型3组,乙型流感病毒(FluB),合胞病毒(HRSV),腺病毒(HADV),博卡病毒(HBoV),鼻病毒(HRV),副流感病毒(HPIV),冠状病毒(HCoV),偏肺病毒(HMPV),肺炎支原体(Mp),衣原体(Ch)]进行多重核酸检测并分析。结果986例标本中,病原体核酸阳性检出率为71.70%(707/986),其中病毒核酸检出率为69.57%(686/986),非典型病原体(Mp+Ch)为2.74%(27/986);各病原体检出率依次为HRV、HRSV、FluB、HADV、HPIV、FluA、HCoV、HMPV、Mp、HBoV、Ch,其中Ch、HBoV、HCoV、FluA表现出高的混合感染率,而HMPV、FluB显示以单一病原体感染为主。年龄因素是病原体检出差异的重要因素,并且不同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福清地区2021-2022年ARTI住院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以病毒检出为主,前3位为HRV、HRSV、FluB,并且病原体具有明显的年龄和季节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呼吸道病原 儿童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细菌联合疫苗制备及其免疫效果评价
7
作者 张敬 刘殿卿 +2 位作者 黄菲 李欣 卢东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细菌联合疫苗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6种呼吸道感染细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制成联合疫苗。根据联合疫苗质量浓度分为对照组(生理盐... 目的探讨呼吸道感染细菌联合疫苗对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6种呼吸道感染细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制成联合疫苗。根据联合疫苗质量浓度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水平组(0.1 g/L疫苗)、中水平组(0.3 g/L疫苗)及高水平组(0.5 g/L疫苗)。各组疫苗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淋巴细胞表型的变化及细胞因子水平。各组疫苗作用于SPF级小鼠,测定各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及血清溶血素含量。结果人外周血各组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均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且在相同时间,联合疫苗质量浓度越高,各指标水平越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水平组单个核细胞CD4+、CD19+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且随着联合疫苗质量浓度越高,各指标水平变化越明显(P<0.05)。与对照组小鼠比较,低、中、高水平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吞噬指数、溶血素水平升高,且随着联合疫苗质量浓度越高,各指标水平越高(P<0.05)。结论呼吸道感染细菌联合疫苗有利于提高细胞及体液免疫能力,且联合疫苗质量浓度为0.5 g/L时,可获得的免疫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细菌联合疫苗 免疫效果
下载PDF
固本咳喘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8
作者 赵颖 张德振 +1 位作者 李春燕 李志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2915-2920,共6页
目的探究固本咳喘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LRTBI)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OPD伴LRTB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究固本咳喘颗粒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LRTBI)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商丘市梁园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04例老年COPD伴LRTBI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固本咳喘颗粒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痰液病原菌清除率和肺功能指标、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TLR4、NF-κB蛋白)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炎性因子,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2周后的痰液病原菌清除率分别为65.38%、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3%、82.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分别为(2.59±0.22)L、(2.27±0.32)L、(3.19±0.46)L/s和(2.68±0.25)L、(2.41±0.34)L、(3.56±0.51)L/s,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40±0.21)L、(1.96±0.28)L、(2.73±0.48)L/s和(2.47±0.23)L、(2.05±0.31)L、(3.08±0.53)L/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TLR4、NF-κB蛋白水平分别为0.68±0.15、0.66±0.15和0.57±0.12、0.54±0.1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77±0.17、0.75±0.14和0.69±0.15、0.67±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外周血CD3^(+)、CD4^(+)阳性细胞比例及CD4^(+)/CD8^(+)分别为(66.07±3.65)%、(42.55±2.73)%、1.76±0.24和(68.54±3.26)%、(44.21±2.86)%、1.83±0.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4±3.71)%、(40.61±2.81)%、1.60±0.25和(65.17±3.49)%、(41.93±2.79)%、1.69±0.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PCT、IL-17水平分别为(53.70±12.38)mg/L、(0.71±0.18)μg/L、(47.13±8.96)ng/L和(31.69±8.75)mg/L、(0.42±0.13)μg/L、(36.42±7.3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16±15.07)mg/L、(0.86±0.21)μg/L、(58.25±9.71)ng/L和(40.36±10.42)mg/L、(0.55±0.16)μg/L、(45.89±8.2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本咳喘颗粒治疗老年COPD伴LRTBI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活性,上调T淋巴细胞亚群,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固本咳喘颗粒 疗效 肺功能 TLR4/NF-κB信号通路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分析
9
作者 王锐杰 李璐璐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某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9月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5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结... 目的探究某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结果及耐药性。方法将2019年8月~2022年9月河南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53例纳入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咽拭子标本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分析其培养结果及耐药性。结果咽拭子标本涂片质量中,A级共125例,阳性率49.6%;B级共531例,阳性率16.01%;C级共305例,阳性率6.23%;D级92例,阳性率1.09%。1053例咽拭子标本检出阳性167例,检出率为15.86%(167/1053),其中革兰阳性菌检出121株,检出率为72.46%(121/167),革兰阴性菌检出46株,检出率为27.54%(46/167)。本次无真菌检出。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为88.43%,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为43.48%。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性最高,为74.77%,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性均为100%;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性最高,为100%,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美洛培南敏感性均为100%。大肠埃希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最高,为50%。病原菌耐药菌种的年度趋势分析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趋势为先增后降,2021年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19年~2021年间分布较为平均,呈现逐年散发态势。肺炎链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流感嗜血菌为年度无序点状发散(P>0.05)。结论对URTI患儿咽拭子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明确敏感抗生素,提高临床抗菌药用药合理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儿童 咽拭子 细菌培养 耐药性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
10
作者 刘敏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8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3月石河子绿洲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质控管理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与分析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3年3月石河子绿洲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质控管理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质控管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1个月,记录与调查两组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同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期间,质控管理组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等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管理组摔倒、未及时更换输液瓶、误吸、用药错误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质控管理组心理功能、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质控管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PDCA循环的全程质控管理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也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生存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 全程质控管理 老年人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 不良事件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
11
作者 李庆霞 安欣芳 周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73-3776,共4页
目的 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8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与对照组(164... 目的 探究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新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328例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64例)与对照组(164例)。对照组接受头孢呋辛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5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消退时间(发热、脓涕、咽喉肿痛、咳嗽)、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88.41%)(P<0.05)。观察组的发热、脓涕、咽喉肿痛、咳嗽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CRP、WB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天CRP、WBC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头孢呋辛酯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芩口服液 头孢呋辛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下载PDF
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临床检验结果分析
12
作者 张程 《系统医学》 2024年第7期47-50,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留取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检测患者病原菌分布情... 目的调查分析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操作流程留取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检测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并测定细菌耐药性。结果200例老年患者痰液标本经病原性细菌培养,共分离出120株(来自样本反复分离),其中24例患者伴双重或多重病原菌感染。其中革兰阴性杆菌检出率为85.00%,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的检出率(12.50%)及真菌的检出率(2.50%),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β-lactam,ESBLs)菌检出率为20.00%。氨苄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对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均低于30.00%;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在20.00%以下的药物分别为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头孢吡肟以及左氧氟沙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均为75.00%;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为0;产ESBLs菌株对头孢类、左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氨苄西林等耐药率均超过50%,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老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检出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对常用抗生素有一定耐药性,其中产ESBLs菌株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呼吸道感染 病原性细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老年COPD合并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血清SAA、NLCR及CRP/PA变化及意义
13
作者 马建飞 郭超良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72-374,共3页
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人群多为老年患者,具体表现为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等,且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可反复发作,致使病情恶化,从而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 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发病人群多为老年患者,具体表现为气流受限、肺功能下降等,且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可反复发作,致使病情恶化,从而诱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2]。相关资料显示,80%COPD患者由下呼吸道感染所引起,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是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方法[3]。但呼吸道感染分为细菌及病毒感染,及时判断病原并给予对症治疗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COPD患者 呼吸道细菌感染 发病人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气流受限 呼吸衰竭 老年患者
下载PDF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羧甲淀粉钠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14
作者 陈庆雁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6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羧甲淀粉钠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罗源县医院收治的130例RRTI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65例。... 目的探讨细菌溶解产物联合羧甲淀粉钠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s)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12月罗源县医院收治的130例RRTIs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65例。常规组给予羧甲淀粉钠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用细菌溶解产物,2组均接受3个疗程的治疗。对比2组疗效、免疫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炎症水平、复发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CD3^(+)、CD4^(+)T细胞及CD4^(+)/CD8^(+)水平高于常规组,CD8+T细胞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补体C3(complement 3,C3)、补体C4(complement 4,C4)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羧甲淀粉钠基础上应用细菌溶解产物治疗能进一步增强RRTIs患儿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有助于减轻患儿机体的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淀粉钠 细菌溶解产物 反复呼吸道感染 免疫细胞
下载PDF
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效果
15
作者 周俊强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1期32-34,38,共4页
目的:观察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8例RRTI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 目的:观察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8例RRTI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细菌溶解产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51/54),高于对照组的77.78%(42/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gA、IgM、Ig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MMP-9、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1%(6/54),低于对照组的25.93%(1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溶解产物联合布地奈德吸入治疗RRTI患儿,可提高临床疗效,增强其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效果优于单纯布地奈德吸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布地奈德 细菌溶解产物 炎性因子 免疫球蛋白 复发率
下载PDF
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
16
作者 张丽萍 肖玉华 +1 位作者 刘娟 葛洋新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8期1228-1229,1232,共3页
目的探究由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88例,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7月至202... 目的探究由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我院收治的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88例,将2023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患儿4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2023年7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44例为观察组,采用以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病原菌的检测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的不合理用药和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检测的病原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检测率占比分别为50.00%与52.27%,病原菌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合理用药总发生率和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能促进下呼吸道细菌感染婴幼儿更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不良反应有利,有助于改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主导的抗菌药物管理模式 下呼吸道细菌感染 婴幼儿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血清IL-6、PCT、SAA、NF-кB水平对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
17
作者 杜豪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核因子κB(NF-κB)水平对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诊治的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淀粉样蛋白A(SAA)、核因子κB(NF-κB)水平对儿童细菌性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该院诊治的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43例和病毒感染组67例。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用药前血清IL-6、PCT、SAA、NF-кB水平。以细菌感染为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6、PCT、SAA、NF-кB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细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扁桃体周围及咽后壁脓肿情况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IL-6、PCT、SAA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NF-кB水平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PCT、SAA、NF-кB水平单项检测鉴别呼吸道感染类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有一定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AUC为0.970,大于各指标单项检测,诊断价值较高。结论:血清IL-6、PCT、SAA、NF-кB水平均与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类型关系密切,各指标联合检测在鉴别细菌性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高于单项指标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病毒 儿童 呼吸道感染 白细胞介素-6 降钙素原 淀粉样蛋白A 核因子κB 鉴别诊断
下载PDF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
18
作者 杨安常 《系统医学》 2024年第4期1-3,8,共4页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山东泗水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10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本院查体中心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对比两组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分析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检测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计数(8.41±1.4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6.26±5.21)%、中性粒细胞计数(4.29±1.23)×10^(9)/L、hs-CRP(18.34±3.31)mg/L、ESR(18.62±3.95)mm/h、PCT(5.21±1.98)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89、19.369、12.370、44.844、29.563、24.047,P均<0.05)。4种指标的联合检测其灵敏度、特异度最高,达89.0%,88.0%。结论 PCT、hs-CRP、ESR与外周血细胞计数联合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筛查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外周血细胞计数 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下载PDF
血常规比值在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19
作者 沈颖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分析血常规比值在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30例,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 分析血常规比值在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3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30例,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血常规比值差异,以呼吸道感染疾病患者实际纳入病例作为金标准,比较血常规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I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血红蛋白 (Hb)在鉴别诊断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效能。结果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NIR、PLR、PLT更低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WBC高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P<0.05),Hb值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比值鉴别诊断结果显示,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15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患者135例。血常规比值鉴别诊断在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中的特异度与金标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常规比值鉴别诊断的敏感度、准确度明显低于金标准(P<0.05)。结论 血常规比值能够对病毒性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进行鉴别诊断,并且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可实现快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比值 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细菌呼吸道感染 鉴别诊断
下载PDF
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
20
作者 苏玉恒 邓秀丽 李猛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1期97-100,104,共5页
目的 了解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22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诊治的1338例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时诊断及全血WBC和CRP的结果,将两项均正常... 目的 了解发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病毒和细菌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研究2022年9—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诊治的1338例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就诊时诊断及全血WBC和CRP的结果,将两项均正常纳入病毒感染组,两项均升高纳入细菌感染组,只有一项升高的不纳入分组,比较两组间的WBC、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及SAA水平。结果 病毒感染组945例,细菌感染组165例,不纳入分组228例。细菌感染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CRP均高于病毒感染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不同热程上细菌和病毒感染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SAA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热程上,细菌感染组SAA均较病毒感染组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发热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应注意病毒感染的可能性,CRP常在细菌感染者中增高,而SAA可在细菌和病毒感染者中增高,但增高明显多见于细菌感染,CRP及SAA结合可有助于病原菌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细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