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 被引量:19
1
作者 苏绍萍 沈洪 +2 位作者 王禹 孟庆义 计达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62-163,共2页
目的 :系统分析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73~ 1999年院前急诊救治病例 10 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前发生猝死病例 10 6例。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 2个 :6 6~ 75岁 ( 2 7.3% )和 46~ 5 5岁 ( 2 2 .6 % ... 目的 :系统分析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73~ 1999年院前急诊救治病例 10 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院前发生猝死病例 10 6例。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 2个 :6 6~ 75岁 ( 2 7.3% )和 46~ 5 5岁 ( 2 2 .6 % )。发生猝死病例中 ,既往有明确心血管病史者 6 8例 ( 6 4.2 % ) ,不明原因者 2 3例( 2 1.6 % ) ,其它原因者 15例 ( 14.2 % )。引发猝死的直接原因为 :室速、室颤 ( 5 5 .0 % ) ,心源性休克 ( 16 .7% )。结论 :院前猝死事件中 ,以急性心血管事件所致比例最大 ,救治更为重要 ;对于已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猝死事件 发病特点分析 诊断
下载PDF
急诊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 被引量:5
2
作者 苏绍萍 沈洪 +2 位作者 王禹 孟庆义 计达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系统分析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了解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规律,以便更好地对于院前猝死事件、特别是心脏性猝死进行有效的救治、降低病死率。方法和结果:分析我院 1973~1999 年院前急诊救治病例 1030 例,其中院前发生猝死病例... 目的:系统分析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了解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规律,以便更好地对于院前猝死事件、特别是心脏性猝死进行有效的救治、降低病死率。方法和结果:分析我院 1973~1999 年院前急诊救治病例 1030 例,其中院前发生猝死病例 106 例;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两个:一个为 66~75 岁年龄段(为27.3%),另一为46~55年龄段(非退休年龄,为22.6%);发生猝死病例中,既往有明确心血管病史的病例68例(占64.2%),不明原因23例(占21.6%),其他原因15例(占14.2%);引发猝死的直接原因为:室速、室颤(构成比 55.0%)心源性休克(16.7%);结论:院前猝死事件,是目前需要院前急诊救治的主要急危重症之一,而其中以急性心血管事件所致的猝死的救治更为重要。对于已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同时应注意低年龄组人群猝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猝死事件 病例分析 急诊 心脏猝死
下载PDF
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病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孟祥军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3年第3期165-166,共2页
目的:系统分析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院前急诊救治病例10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发生猝死病例106例。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2个:66-75岁(27.3%)和46-55岁(22.6%)。发生猝死病例中,既往有明确... 目的:系统分析院前猝死事件的发生特点及其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2002年院前急诊救治病例10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发生猝死病例106例。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2个:66-75岁(27.3%)和46-55岁(22.6%)。发生猝死病例中,既往有明确心血管病史者69例(65.1%),不明原因者22例(20.7%),其它原因者15例(14.2%)。引发猝死的直接原因为:室速、室颤(55.O%),心源性休克(16.7%)。结论:院前猝死事件中,以急性心血管事件所致比例最大,救治更为重要;对于已有心血管病基础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同时应注意低年龄组人群也有较高比例的猝死事件发生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猝死事件 医院 心血管病 冠心病 心肌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