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外援华集团与中美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吴金平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03年第4期41-45,共5页
美国是一个利益集团政治的国家。这些利益集团通过院外游说活动,使自己的利益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跟中国利益有关的集团也通过院外活动对中美关系施加影响,并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贸易最惠国 世贸 中美关系
下载PDF
珍珠港事件之前美国院外援华集团初探
2
作者 付辛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9,共7页
珍珠港事件之后中美两国结盟,固然是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致,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在美有意推动院外游说以争取美国援助。国民政府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社会内部同情中... 珍珠港事件之后中美两国结盟,固然是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所致,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在其中也起了一定的作用。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民政府在美有意推动院外游说以争取美国援助。国民政府的"院外游说"与美国社会内部同情中国、反对日本侵略的社会运动结合,形成了最初的美国"院外援华集团"。院外援华集团的活动,推动了美国对华援助由言论到行动,从经济援助发展到军事援助。但院外援华集团在美国对华援助决策上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其作用是辅助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港事件 美国 院外援华集团
下载PDF
淹没在历史中的“院外援华集团”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晓莉 《档案天地》 2011年第10期32-35,共4页
国民政府当局在美国的游说活动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期间,那时的"中国游说团"就已经初具规模。在宋子文和宋美龄等人的推动下,一批同情中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美国人开始在政界出现。这些由"国民党官僚和美国伙伴组成"的集团,被称为... 国民政府当局在美国的游说活动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期间,那时的"中国游说团"就已经初具规模。在宋子文和宋美龄等人的推动下,一批同情中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美国人开始在政界出现。这些由"国民党官僚和美国伙伴组成"的集团,被称为"院外援华集团"。冷战时期,各种具有冷战倾向的利益集团,更为"院外援华集团"的发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国民党政府 历史 淹没 抗日战争期间 游说活动 冷战时期 美国人
下载PDF
“院外援华集团”与美国对华汇率外交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6,共6页
"院外援华集团"在美国对华汇率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广布于美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强大的美国"压力集团"、重要的政策信息源和有效的利益平衡器。通过发布研究报告、提供政治献金和游说资金、直接游说... "院外援华集团"在美国对华汇率外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广布于美国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是强大的美国"压力集团"、重要的政策信息源和有效的利益平衡器。通过发布研究报告、提供政治献金和游说资金、直接游说政府和国会、发起"草根动员","院外援华集团"深刻影响了美国对华汇率外交的态度、方式和结果。构筑与"院外援华集团"的"相容利益",可有效缓解中国的汇率外交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汇率外交 院外援华集团 游说策略
原文传递
院外援华集团和杜鲁门对华政策(1947—1949年) 被引量:6
5
作者 翟强 《世界历史》 1986年第5期37-45,共9页
自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国政治舞台上一直活动着一股极端亲蒋反共的保守势力,即院外援华集团。它不断在中国问题上大造舆论,向美国对华政策施加影响,要求扩大援蒋,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对于... 自本世纪四十年代中期以后,在美国政治舞台上一直活动着一股极端亲蒋反共的保守势力,即院外援华集团。它不断在中国问题上大造舆论,向美国对华政策施加影响,要求扩大援蒋,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起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对于院外援华集团的形成、其活动以及影响,美国学者作过一些揭露和分析。但是,由于他们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在谈到该集团的形成原因时,往往就事论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美国对政策 杜鲁门 中国共产党领导 阶级局限性 美国政治 美国学者 政策 人民革命
原文传递
宋美龄与美国“院外援华集团” 被引量:2
6
作者 佟静 《百年潮》 CSSCI 1999年第8期57-62,共6页
在美国政治生活中至今还可以看到“院外援华集团”的影子,他们无孔不入、不择手段地在美国“政治市场”发动金钱攻势,笼络、收买政客、传媒和各界人士,使其影响美国的对台政策。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蒋介石 宋美龄 国民党政府 美国人 对台政策 美国政治 政治市场 宋子文 顾维钧
原文传递
院外“援华集团”与蒋介石政权
7
作者 林泓 《三明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7-82,共6页
出于对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的恐惧,为了维护在华既得利益的需要及配合麦卡锡主义反华逆流而形成的“院外援华集团”,是美国政治舞台上一股极端亲蒋反共的保守势力。它对蒋介石政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维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蒋介石 政权
下载PDF
宋美龄与美国“院外援华集团”
8
作者 雪里梅 《环球军事》 2014年第9期61-63,共3页
1948年末,宋美龄为了挽救国民党政府,再度踏上了赴美求援之路。但是,只可惜时任总统杜鲁门为她准备的不是一条红地毯,而是一条冷板凳。宋美龄只好改弦更张,转到幕后,指挥一批从蒋介石那里领取薪金的代理人,组成了美国“院外援华... 1948年末,宋美龄为了挽救国民党政府,再度踏上了赴美求援之路。但是,只可惜时任总统杜鲁门为她准备的不是一条红地毯,而是一条冷板凳。宋美龄只好改弦更张,转到幕后,指挥一批从蒋介石那里领取薪金的代理人,组成了美国“院外援华集团”,进行给国民党政府“输血”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宋美龄 美国 国民党政府 1948年 杜鲁门 代理人 蒋介石
原文传递
利益集团与美国对华政策——以肯尼迪政府时期的“百万人委员会”活动为个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洪磊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B12期95-97,共3页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和影响很大,这一点在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中尤其明显。在冷战年代的中美关系中,美国国内的院外援华集团几乎都持亲台反共的主张,“百万人委员会”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现截取肯尼迪时期“百万人委员... 美国利益集团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参与和影响很大,这一点在中美关系的曲折发展中尤其明显。在冷战年代的中美关系中,美国国内的院外援华集团几乎都持亲台反共的主张,“百万人委员会”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现截取肯尼迪时期“百万人委员会”所从事的一些活动,作为个案来分析在美国的对华政策中,美国国内因素是如何影响政府外交政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外援华集团 肯尼迪政府 利益集团 美国对政策 “百万人委员会”
下载PDF
论1947-1948年美国援蒋反共政策的形成
10
作者 曲升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31,共8页
二战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旨在遏制苏联的“先欧后亚”大战略。美国的国内政治状况并不利于它的实施。杜鲁门政府起初是从遏制苏联的战略角度来看待并处理对华政策的。但为了使大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在国内政治的压力下,对华政策被纳入了反... 二战后,美国政府提出了旨在遏制苏联的“先欧后亚”大战略。美国的国内政治状况并不利于它的实施。杜鲁门政府起初是从遏制苏联的战略角度来看待并处理对华政策的。但为了使大战略得以顺利实施,在国内政治的压力下,对华政策被纳入了反共轨道。之后,美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开始把对华政策作为赢得国内对其大战略支持的一个筹码。而国会议员、院外援华集团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为谋取私利而极力鼓吹援蒋反共。随着1948年“援华法案”的通过,美国的对华政策完全走上了援蒋反共的不归路。对华政策已失去现实性,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一个国内的政治性问题,注定了它的必然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大战略 反共 院外援华集团
下载PDF
1949年美国政府编纂发表对华政策白皮书的原因与国共美三方政治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利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2期90-96,共7页
本文论述了白皮书编纂发表经过及美政府编发该文件的意图,认为美编发白皮书意在推卸对蒋政权失败所负的“责任”,并为与蒋政权脱离关系作准备,应付国内反对派批评。在分析各方反应时,文章认为国民党受打击最重,却作了冷处理,是敢... 本文论述了白皮书编纂发表经过及美政府编发该文件的意图,认为美编发白皮书意在推卸对蒋政权失败所负的“责任”,并为与蒋政权脱离关系作准备,应付国内反对派批评。在分析各方反应时,文章认为国民党受打击最重,却作了冷处理,是敢怒而不敢言;中共发起了一场批判白皮书的运动;美国内反对派掀起了“辱骂风暴”。文章也分析了各方作不同反应的原因:国民党方面作冷处理是为继续争取美援;中共是要通过批判白皮书教育全党,转向中国革命基本理论问题的讨论;美国内政府反对派则由抨击白皮书转向“谁丢失中国”的政治辩论。总之,白皮书是一份不成功的历史文件,其实际政治后果与其炮制者的最初意图相距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书 美对政策 中国革命 院外援华集团 反对派 美国政府 国民党 顾维钧 中美关系 司徒雷登
下载PDF
杜鲁门和麦克阿瑟在对华政策上的分歧和冲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存训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5期86-91,共6页
【正】 1951年4月11日,正值朝鲜战争酣战之际,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解除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以及远东美国陆军司令,并命... 【正】 1951年4月11日,正值朝鲜战争酣战之际,美国总统哈里·杜鲁门以突然袭击的方式,解除五星上将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各项指挥权——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远东美军总司令以及远东美国陆军司令,并命令美国驻朝第八军司令马修·李奇微中将接替麦克阿瑟原来所担任的职务.麦克阿瑟被解职以后,立即在美国国内政治舞台上引起一场大风波.右翼共和党人和院外援华集团对杜鲁门政府的对华政策展开猛烈的攻击.他们要求全面审查政府的外交、军事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克阿瑟 杜鲁门 政策 朝鲜战争 蒋介石 艾奇逊 院外援华集团 美国政府 总司令 五星上将
下载PDF
国共内战时期国民政府的对美“乞援”外交——兼论国民政府大陆覆亡的外交原因
13
作者 韩灵 刘中一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5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国民政府 蒋介石 国共内战 美国对政策 外交政策 扶蒋反共 国民党 美国政府 院外援华集团 苏联对政策
下载PDF
论美国对华政策的三次重大调整
14
作者 滕海键 《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6-30,共5页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 50年代初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破产后 ,开始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第二次调整发生在 70年代初 ,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第三次调整发生在冷战...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三次重大调整。第一次调整发生在 50年代初 ,美国扶蒋反共政策破产后 ,开始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第二次调整发生在 70年代初 ,美国放弃敌视中国的政策 ,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第三次调整发生在冷战结束后 ,美国最终将对华政策定位于既接触又遏制。分析美国三次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和原因 ,借以把握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政策 中国 外事政策 敌视政策 扶蒋反共政策 接触政策 遏制政策 麦卡锡主义 院外援华集团
下载PDF
利益集团如何影响美国汇率政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俊久 姜默竹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9,89,共7页
美国汇率政策对于外围国家和本国利益集团分别具有"溢出效果"和"再分配效果"。因此,研究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虽已在研究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汇率政策的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 美国汇率政策对于外围国家和本国利益集团分别具有"溢出效果"和"再分配效果"。因此,研究美国汇率政策制定的逻辑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文献虽已在研究利益集团影响美国汇率政策的课题上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认为,美国汇率政策的制定具有明显的利益集团政治色彩。通过对比美日和美中货币谈判发现,"相容性利益集团"的有无是解释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的一个关键变量。因此,中国有必要通过开放市场来构筑中美之间的"相容性利益",以便在中美货币谈判中争取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集团 美国汇率政策 相容性利益集团 院外援华集团
原文传递
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透视
16
作者 姬红 《国际观察》 1997年第4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美国对政策 中美关系 “中国威胁论” 大辩论 克林顿政府 最惠国待遇 国家利益 中美经贸关系 中国问题 院外援华集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