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除”类介词及“除”类介词框架的产生和发展 |
陈昌来
朱峰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7
|
|
2
|
范围介词“除”的产生和发展 |
时昌桂
|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3
|
南方民族语言处所介词的语序类型及相关来源 |
张成
吴梦玲
龙燕林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江西萍乡赣语“等”的多功能用法及其语法化演变 |
袁鑫
陈山青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论“为”字被动式的起源 |
孙会强
|
《惠州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构式搭配分析法的量化手段——以介词框架“POL”为例 |
金常心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24 |
0 |
|
7
|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介词“就”的多义分析 |
林景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8
|
介词“向”的语法化源义辨 |
魏金光
何洪峰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9
|
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和作用 |
张谊生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9
|
|
10
|
与双宾语结构形同质异的两类结构 |
满在江
|
《语言科学》
|
2004 |
18
|
|
11
|
河南确山方言中“给”的语法化机制考察 |
刘春卉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2
|
现代汉语“作为”及其语法化历程 |
王珏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13
|
“V在L”格式的发展和虚化历程 |
邵洪亮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9
|
|
14
|
韵律对汉语介词功能转化的影响 |
王用源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6 |
5
|
|
15
|
英语母语者习得抽象义“在X下”的实证研究 |
吴继峰
洪炜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16
|
《真诰》“从”字研究 |
王用源
徐郁文
张家文
|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2 |
2
|
|
17
|
试论“向”的几个特殊用法 |
王用源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8
|
试析“搁”的语法化 |
陈顺成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4
|
|
19
|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
何洪峰
张文颖
|
《长江学术》
|
2015 |
3
|
|
20
|
《太平经》“从、自”的介词用法及其框架结构比较 |
王用源
|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