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唐宋除夕诗的生命意蕴
1
作者 刘衍军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3年第2期61-63,共3页
唐宋时代留下了不少除夕诗,唐代的除夕诗充满了豪迈乐观的生命激情,反映了作者的思乡怀亲、孤独悲切之情,表现出唐人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及对生命的强烈期盼。宋人的除夕诗虽然不乏豪情,但与唐代的火热激情不同,它在对人生荣辱之体悟上,表... 唐宋时代留下了不少除夕诗,唐代的除夕诗充满了豪迈乐观的生命激情,反映了作者的思乡怀亲、孤独悲切之情,表现出唐人对生命短暂的忧虑及对生命的强烈期盼。宋人的除夕诗虽然不乏豪情,但与唐代的火热激情不同,它在对人生荣辱之体悟上,表现出一种理性的珍惜人生的态度;同样,宋人对生命短暂、人生坎坷也忧虑,但他们不是一味穷愁悲叹,而是能理性看待自然界的永恒规律,表现出旷达、超然、积极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除夕诗 风格 生命意蕴
下载PDF
刘半农的除夕诗与刘天华的《除夕小唱》
2
作者 潘启雯 《文史杂志》 2008年第3期78-79,共2页
刘半农和刘天华是同胞兄弟,他们还有一位手足是刘北茂。三兄弟都曾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被称为“刘氏三杰”,在书坛、乐坛及文坛都各自留下了英名。
关键词 刘天华 刘半农 除夕诗 北京大学 刘北茂 兄弟
下载PDF
李调元除夕诗研究
3
作者 王琳 《文教资料》 2013年第26期1-3,共3页
清代巴蜀诗人李调元著有《童山诗集》四十二卷,作者选取诗人在除夕时所著的九首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诗歌是诗人内心的自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研究作者生平及思想变化的重要材料,也是作者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透过它们不仅可以看到... 清代巴蜀诗人李调元著有《童山诗集》四十二卷,作者选取诗人在除夕时所著的九首诗歌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诗歌是诗人内心的自白,具有高度的真实性,是研究作者生平及思想变化的重要材料,也是作者人生经验和智慧的总结.透过它们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内心活动的变化,而且可以窥见清乾嘉时期巴蜀地区的春节风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调元 除夕诗 《童山集》
下载PDF
唐代除夕诗研究
4
作者 刘亚洁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2-37,共6页
由于受除夕的节日氛围和相关节俗的影响,除夕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成为诗人宣泄情感的重要媒介。唐代除夕诗主要有思乡怀人、惜今畏老、忧国感事、节庆风俗等内容,表达了诗人真挚强烈的情感。
关键词 唐代 除夕诗 内容
下载PDF
漫谈古代除夕诗
5
作者 王勇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0年第3期33-34,共2页
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根据《吕氏春秋》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这就是除夕的由来。几千年的演变.中国的除夕已经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着浓浓的风俗民情。
关键词 除夕诗 古代 《吕氏春秋》 先秦时期 风俗民情 文化内涵 记载
下载PDF
除夕趣赏“除夕诗”
6
作者 夏民安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37,共1页
除夕趣赏“除夕诗”夏民安古往今来,我国民间流传不少关于“除夕”的诗话,今选2首,为广大读者“除夕”守岁平添几分乐趣。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这首... 除夕趣赏“除夕诗”夏民安古往今来,我国民间流传不少关于“除夕”的诗话,今选2首,为广大读者“除夕”守岁平添几分乐趣。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这首诗是唐朝史青所作,道出了星移斗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夕诗 唐明皇 唐朝史 开元年间 中华学 大读者 民间流传 激励作用 进取精神
下载PDF
漫谈古代除夕诗
7
作者 赵海英 《语文世界(中旬刊)》 2010年第12期31-31,共1页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新春佳节欢乐图:春风送暖,朝阳初升,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换上了新春联。在清脆欢乐的鞭炮声中,人们饮着暖热的屠苏酒,... 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新春佳节欢乐图:春风送暖,朝阳初升,家家户户大门上都换上了新春联。在清脆欢乐的鞭炮声中,人们饮着暖热的屠苏酒,辞旧岁,迎新春。诗歌流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夕诗 古代 《元日》 新春佳节 节日气氛 王安石 欢乐
下载PDF
寒随一夜去 春逐五更来——杂说除夕诗
8
作者 李钧 《党的生活(青海)》 2000年第2期39-39,共1页
“除夕”指旧岁到此结束,明日即换新岁的意思。所以,“除夕”就是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亲人团聚,辞旧迎新。文人骚客抒情言志,吟诗作赋,给我们后代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关键词 除夕诗 抒情言志 文人
下载PDF
除夕诗话
9
作者 王增 《烹调知识》 2020年第1期14-14,共1页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民间俗称“年三十”,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含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个晚上。其主要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吃年夜饭、守岁、迎春。年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民间俗称“年三十”,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含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个晚上。其主要活动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吃年夜饭、守岁、迎春。年夜饭传统节日总是充满着浓厚的伦理观念和人情味,是阖家团圆的日子,又是亲友往来的契机,是维系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重要感情纽带,身在外地的游子都要回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人际关系 吃年夜饭 首尾相连 除夕诗 伦理观念 阖家团圆 人情味 传统节日
下载PDF
试论唐人除夕题材诗歌
10
作者 刘衍军 《新余高专学报》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除夕”这一节俗文学题材一直受到古人的重视。唐人创作了不少除夕诗,但却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通过分析唐人除夕诗的内容及其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可以揭示出不同时期除夕诗的审美特征,看出盛唐气象的逐步形成过程。
关键词 唐代 除夕诗 传统文化 盛唐气象
下载PDF
伤感的除夕诗
11
作者 黄柳媚 《语文月刊》 2007年第6期58-58,共1页
一年有365个夜晚,而除夕之夜是最特殊的一夜.因为它有辞去旧岁迎来新年之意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在除夕之夜.人们合家团聚,围炉夜谈。一起辞旧迎新,那心头的欣喜感,真是难以言喻。然而,纵观古代有关除夕的诗歌,表... 一年有365个夜晚,而除夕之夜是最特殊的一夜.因为它有辞去旧岁迎来新年之意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在除夕之夜.人们合家团聚,围炉夜谈。一起辞旧迎新,那心头的欣喜感,真是难以言喻。然而,纵观古代有关除夕的诗歌,表达欣喜欢畅之情的却不多,大部分却是表现出一种感伤忧郁的情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夕诗 伤感 夜晚 意味 古代 情味 忧郁
原文传递
我国古代的除夕诗
12
作者 李琳 《社区》 2018年第5期5-5,共1页
除夕守岁是我国民间在春节时的习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做了多种描绘,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章。南朝梁的徐君情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 除夕守岁是我国民间在春节时的习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做了多种描绘,为后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章。南朝梁的徐君情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叙重,为待晓光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夕诗 古代 守岁 习俗 春节
原文传递
漫谈古代除夕诗
13
作者 玉粉 《侨园》 2014年第1期56-56,共1页
除夕守岁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习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做了多种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动人诗章。
关键词 除夕诗 古代 民间传统 习俗 守岁
原文传递
刘半农的除夕诗与刘天华的《除夕小唱》
14
作者 潘启雯 《龙门阵》 2008年第5期110-111,共2页
刘半农和刘天华是同胞兄弟,他们还有一位手足叫刘北茂,兄弟仨都曾是北京大学的教授,世称"刘氏三杰",并在诗坛、乐坛及文坛上留下英名。刘半农在他的《扬鞭集》自序中说:"我不是个诗人……
关键词 刘半农 刘天华 除夕诗 小唱 鲁迅 周氏兄弟 二胡曲 农历 记录
原文传递
花炮与传统节目
15
作者 梦痕 《花炮科技与市场》 1995年第Z1期42-43,共2页
清代著名诗人文征明有首《乙卯除夕诗》,写道,“灯前岁酒笑相酬,镜里流光又一周。人世百年原有限,吾生万事总无忧。除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去日已除来日在,春风检历又从头。”它把诗人随着爆竹声声心潮迸涌的感受淋漓尽致地描... 清代著名诗人文征明有首《乙卯除夕诗》,写道,“灯前岁酒笑相酬,镜里流光又一周。人世百年原有限,吾生万事总无忧。除穷不用焚车送,残病都从爆竹休。去日已除来日在,春风检历又从头。”它把诗人随着爆竹声声心潮迸涌的感受淋漓尽致地描述出来了。 除夕放爆竹,又称“除夕爆仗”,其含义和作用很多。一说是“驱鬼”,因为自古以来,山鬼于新旧岁交接之际出来害人,所以家家都燃放爆竹以拒之;一说是和睦邻居,顾禄的《清嘉录》称“竹爆和诸邻”;一说是除旧迎新,如唐强说《钦州守岁》诗云:“故岁令霄尽,新年明旦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宵节 爆竹 花炮 除夕诗 中国民俗文化 文征明 爆仗 鞭炮用 王安石 马蹄银
下载PDF
庚辰岁末读马叙老诗有感
16
作者 许嘉璐 《民主》 2001年第2期5-7,共3页
今年新旧两个年挨得非常近。跨过元旦,就是进入21世纪了。此后21天,就是新世纪的第一个春节。作一个跨世纪的人,是幸运的;作一个亲身参与中国在世纪之交大变革的人,更是幸运的。这样的时刻,这样的经历。
关键词 国民党 除夕诗 抗日战争 知识分子 新世纪 汪精卫 中国共产党 新旧 民主人士 旧历
原文传递
“时艺为有明一代巨手”的抗清义士--金声
17
作者 翟屯建 《徽州社会科学》 2020年第8期38-39,共2页
金声(1598-1645),初名成光,字正希,一字子骏,号赤壁。休宁县瓯山人。金声出生于徽商家庭,其父金文耀,孝友好义,在湖北嘉鱼县经商。金声从小就天资聪颖,7岁哪一年的除夕夜,父亲叫他作一首除夕诗,他当即吟道:"一往一来无穷极,我自随... 金声(1598-1645),初名成光,字正希,一字子骏,号赤壁。休宁县瓯山人。金声出生于徽商家庭,其父金文耀,孝友好义,在湖北嘉鱼县经商。金声从小就天资聪颖,7岁哪一年的除夕夜,父亲叫他作一首除夕诗,他当即吟道:"一往一来无穷极,我自随理不随欲。男儿生在宇宙间,天地日月同不朽。"11岁,应童子试,后随父到嘉鱼县读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骏 童子试 除夕诗 休宁县 嘉鱼县 金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