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0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OCK2在缺血性卒中大鼠小胶质细胞除极和神经发生中作用研究
1
作者 张华霖 费长东 +2 位作者 毛琪 刘慎 周大伟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503-510,共8页
目的 探究靶向胞质分裂作用因子蛋白(dedicator of cytokinesis 2,DOCK2)蛋白在缺血性卒中(IS)大鼠脑组织中对小胶质细胞除极与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性卒中(MCAO)组,IS+LC-shNC (MCAO+LV-shNC)组,IS+... 目的 探究靶向胞质分裂作用因子蛋白(dedicator of cytokinesis 2,DOCK2)蛋白在缺血性卒中(IS)大鼠脑组织中对小胶质细胞除极与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性卒中(MCAO)组,IS+LC-shNC (MCAO+LV-shNC)组,IS+LV-shDOCK2 (MCAO+LV-shDOCK2)组,每组15只。7d后开展神经功能评分与Y型迷宫检测,取脑组织进行TTC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取缺血侧海马组织开展RT-PCR检测、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MCAO+LVshNC组大鼠脑组织中DOCK2表达增加(P<0.05),出现梗死区域,神经功能评分增加(P<0.05)。Y型迷宫中正确反应次数减少(P<0.05),正确反应时间增加(P<0.05)。此外,与Sham组相比,MCAO组与MCAO+LV-shNC组大鼠海马DG区BrdU阳性细胞数、DCX表达增加(P<0.05),小胶质细胞活化标记物iba1表达升高(P<0.05)。小胶质细胞极化标记物中,MCAO组与MCAO+LV-shNC组CD16、TNF-α、IL-1 β、iNOS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且CD206、TGF-β、Arg1、Ym1 mRNA表达增加。然而,与MCAO组相比,MCAO+LV-shDOCK2组大鼠脑组织中DOCK2表达降低(P<0.05),伴随着梗死面积减少(P<0.05),神经功能评分减少(P<0.05)。Y型迷宫中正确反应次数增加(P<0.05),正确反应时间减少(P<0.05)。与此同时,海马DG区BrdU阳性细胞数、DCX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但iba1表达降低(P<0.05)。此外,M1型小胶质细胞标记物CD16、TNF-α、IL-1 β、iNOS mRNA表达减少(P<0.05),M2型TGF-β、Arg1、Ym1 mRNA表达进一步增加(P<0.05)。结论 敲低DOCK2蛋白表达有利于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逆转M1型小胶质细胞除极,提高M2型小胶质细胞除极化,最终起到促进神经发生,发挥神经功能与学习、记忆能力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K2 缺血性卒中 小胶质细胞除极 神经发生 神经功能 学习和记忆能力
下载PDF
丹皮酚对心肌细胞自律性和延迟后除极的影响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江斌 唐其柱 +3 位作者 黄从新 李庚山 许家俐 江洪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目的与方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 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结果:1.8×10-4mol/L丹皮酚灌流组,肾上腺素(Adr)的阈浓度空白对照组为(1.2... 目的与方法:采用常规玻璃微电极技术研究丹皮酚对离体心肌细胞自律性(AM)、延迟后除极(DAD) 及触发活动(TA)的影响。结果:1.8×10-4mol/L丹皮酚灌流组,肾上腺素(Adr)的阈浓度空白对照组为(1.28±0.57)μmol/L,药后为(1.56±0.53)μmol/L(n=9,P>0.05);用(1.8×10- 3) mol/L丹皮酚(Pae)灌流组,Adr 浓度由空白对照组的(1.22 ±0.62)μmol/L升高到(6.22±2.11)μmol/L(n=9,P<0.01)。1.8×10-3mol/L的Pae 能明显抑制哇巴因(Oua)诱发的DAD的幅值,当基本刺激周长为500,400,300 和200 ms 时,其DAD幅值从(5.5±2.0)mV,(7.3±2.1)mV,(8.0 ±2.4)mV和(9.2±1.9)mV减小到(3.0±1.1)mV、(3.6±1.7)mV,(4.3±2.0) mV和(5.9 ±1.6) mV,P<0.01。当基本刺激周长为200 ms时,TA 数目由5.5±1.0 降至0.7±0.3(P<0.01)。结论:丹皮酚能抑制心肌细胞AM、DAD及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自律性 延迟后除极 触发活动 心肌细胞
下载PDF
2相早后除极诱发时空湍流的抑制方法 被引量:6
3
作者 赵会晶 王志恒 +1 位作者 唐永洪 席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共7页
针对心肌细胞膜电位振荡的早期后除极(EAD)诱发的湍流,提出了恒定电场和周期电场两种湍流消除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基于LR91单细胞模型构建了一块包含400×400个细胞格点的二维组织,并通过将K+电流门控变量时常数和Ca2+... 针对心肌细胞膜电位振荡的早期后除极(EAD)诱发的湍流,提出了恒定电场和周期电场两种湍流消除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了比较。基于LR91单细胞模型构建了一块包含400×400个细胞格点的二维组织,并通过将K+电流门控变量时常数和Ca2+电流最大电导分别增大4和2倍的方法在组织中心设置了一块由20×20个格点构成,具有EAD特征的区域。利用垂直场法诱导螺旋波斑图,并在EAD的作用下碎裂出现湍流即室颤。通过在反应扩散方程中引入电场项建立除颤模型,并引入膜电位的全局偏导数判别湍流的抑制效果。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恒定电场法抑制湍流的时间小于50 ms,周期场法需历时200 ms,但两种方法电场的实际作用时间无显著差异;尽管周期场法产生的总热能是恒定电场法的2.3倍,但周期场法一个周期产生的热能仅为恒定电场法的一半。因此,恒定电场法具有消除湍流快、总热能低的特点,但周期场法由于电场断续式的施加,更有利于减小热的持续积累对心肌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后除极 湍流波 除颤 电场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多非利特诱发的早后除极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柳强妮 杨晓燕 +2 位作者 张力 龚培力 曾繁典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Dau)对多非利特(dof)诱发的早后除极(EADs)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家兔心肌肥厚模型;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家兔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察1μmol.L-1dof对正常、肥厚、低钾及肥厚+低钾状态下家...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Dau)对多非利特(dof)诱发的早后除极(EADs)的治疗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用腹主动脉缩窄法制备家兔心肌肥厚模型;标准微电极技术记录家兔右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观察1μmol.L-1dof对正常、肥厚、低钾及肥厚+低钾状态下家兔乳头肌动作电位的影响;诱发出EADs后,给予终浓度30μmol.L-1的Dau,观察Dau对以上不同病理状况下动作电位时程(APD)和EADs的影响。结果dof延长家兔乳头肌动作电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钾和心肌肥厚时家兔乳头肌动作电位较正常家兔明显延长;dof在低钾和心肌肥厚状态下,EADs的发生率分别与正常组、低钾和心肌肥厚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发生EADs后给予Dau,可明显降低EADs的发生率。结论蝙蝠葛碱对EADs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对多个离子通道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多非利特 低钾 心肌肥厚 早后除极
下载PDF
蝙蝠葛苏林碱的抗致心律失常性迟后除极 被引量:9
5
作者 王镇辛 朱接全 +1 位作者 曾繁典 胡崇家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9期647-651,共5页
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探讨蝙蝠葛苏林碱(DS)对豚鼠心室乳头肌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TA)的影响。DS50umol·L-1可消除哇巴因和咖啡因引起的TA,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TA。使低K+高Ca2+、苯肾上... 应用标准微电极技术,探讨蝙蝠葛苏林碱(DS)对豚鼠心室乳头肌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TA)的影响。DS50umol·L-1可消除哇巴因和咖啡因引起的TA,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发TA。使低K+高Ca2+、苯肾上腺素诱导TA的发生率分别由100,75%降低到9.1及22.2%,显著抑制上述因素诱发的DAD。表明DS对DAD和TA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苏林碱 乳头肌 迟后除极
下载PDF
DTI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心室除极顺序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静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谢明星 刘俐 杨娅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本文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除极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加速度图及脉冲频谱图检测10例CLBBB患者心室除极顺序,并与正常组(25例)进行对照。结果①CL... 目的本文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技术评价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心室除极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多普勒组织加速度图及脉冲频谱图检测10例CLBBB患者心室除极顺序,并与正常组(25例)进行对照。结果①CLBBB心室最早除极部位位于右室前壁心尖段,与正常组迥然不同(P<0.0001);②剑下四腔切面显示CLBBB心室除极顺序为:右室前壁心尖、室间隔心尖、右室前壁全部、室间隔全部、左室前侧壁心尖、左室前侧壁全部;正常人心室除极顺序则为:室间隔基中部、室间隔心尖、右室前壁心尖及左室前侧壁心尖、右室前壁全部、左室前侧壁基部。③和正常组比较,CLBBB患者右室前壁电除极收缩耦联正常(P>0.05),而各左室壁除极明显延迟(P<0.0005),前间隔除极方向由心尖指向心底。结论能显示心室肌收缩顺序的DTI技术可直观、实时、精确地反映CLBBB的心室电除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 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除极 超声波
下载PDF
双苯氟嗪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早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健 王永利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用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豚鼠右心室乳头肌产生早后除极 ( EAD)和触发活动 ( TA) ,通过细胞内微电极技术 ,观察双苯氟嗪 ( Dip)对 EAD和TA的预防作用 .在 0 .5Hz刺激频率下 ,50 nmol· L-1Iso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基础上 ,可诱发... 用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豚鼠右心室乳头肌产生早后除极 ( EAD)和触发活动 ( TA) ,通过细胞内微电极技术 ,观察双苯氟嗪 ( Dip)对 EAD和TA的预防作用 .在 0 .5Hz刺激频率下 ,50 nmol· L-1Iso在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基础上 ,可诱发豚鼠乳头肌产生 EAD,并出现 TA,有时 TA会发展成持久的节律性活动 ,有的还伴有 EAD或迟后除极 . Dip 3和 1 0μmol· L-1可显著降低 Iso诱发的 EAD波幅及发生率和 TA发生率 ;Dip1 0 μmol·L-1还明显延长 TA潜伏期 .结果提示 ,Dip能预防 ,减少或延迟 Iso引起的豚鼠乳头肌 EAD和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苯氟嗪 乳头肌 微电 早后除极 触发活动
下载PDF
大蒜素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心室肌细胞迟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汪晶晶 王蔚然 +7 位作者 董颖 李彬 李洁 白婧 刘传斌 林琨 陈韵岱 李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5期365-371,共7页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细胞迟后除极(DAD)、触发活动(TA)和离子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利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模型组),另选取10只SD大鼠制作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解法急性分离2组大鼠心...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细胞迟后除极(DAD)、触发活动(TA)和离子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取20只SD大鼠利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制备大鼠心力衰竭模型(模型组),另选取10只SD大鼠制作假手术组作为对照。采用酶解法急性分离2组大鼠心室肌细胞。根据实验设计对模型组是否给以大蒜素干预分为心力衰竭组(未给药)及给药组(200.0μmol/L大蒜素)。膜片钳技术观察心力衰竭组、给药组及对照组细胞DAD和TA的发生,并记录相关离子流(I_(ti),I_(Ca,L),I_(NCX))的改变,以Flou-4AM荧光技术检测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ANOVA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 (1)对照组、心力衰竭组及给药组细胞上DAD和TA发生率依次为[13.3%(2/15),0.0%(0/15)]、[60.0%(9/15),26.7%(4/15)]和[40.0%(6/15),13.3%(2/15)]。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细胞DAD和TA发生率显著增加;与心力衰竭组比较,给药组细胞上DAD和TA发生率显著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20.0%和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15,P<0.01)。(2)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心室肌细胞上I_(Ca,L)、I_(ti)和I_(NCX)电流密度均增加,而与心力衰竭组比较,给药组上述电流均减少,其中I_(ti)内向峰电流密度从(-1.05±0.06)pA/pF降至(-0.53±0.05)pA/pF(n=10,P<0.01),I_(NCX)内向电流密度从(-5.8±0.7)pA/pF降至(-4.2±0.4)pA/pF(n=10,P<0.01)。同时,给药组通过大蒜素加速通道电流的稳态失活过程,降低I_(Ca,L),I_(Ca,L)的峰电流密度由(-17.2±0.9)pA/pF降为(-13.5±1.0)pA/pF(n=15,P<0.01)。(3)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组细胞静息态钙浓度、钙瞬变幅度和胞内钙最高50%的时间等参数显著升高;与心力衰竭组比较,上述参数在给药组细胞中均显著降低(n=15,P<0.01)。心力衰竭组细胞内钙瞬变衰减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而应用大蒜素后,得到显著恢复(P<0.05)。结论大蒜素可能通过减少心力衰竭大鼠心室肌细胞内的钙离子,阻滞I_(ti)和I_(NCX)电流,从而降低心力衰竭后DAD和TA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心力衰竭 迟后除极 触发活动 离子流
下载PDF
基于虚拟心脏的早期后除极导致室颤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白杰云 谢松君 +1 位作者 王宽全 袁永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55-961,共7页
为了分析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s,EADs)诱发室颤的机理,本研究基于精细的浦肯野纤维网络与心室解剖数据,构建了一个三维心室电传导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了产生早期后除极的电生理变化,探讨了三种心室细胞的早期后除极的... 为了分析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depolarizations,EADs)诱发室颤的机理,本研究基于精细的浦肯野纤维网络与心室解剖数据,构建了一个三维心室电传导模型.基于该模型,模拟了产生早期后除极的电生理变化,探讨了三种心室细胞的早期后除极的易感性,分析了早期后除极易感细胞对折返波的影响,最后定量比较早期后除极诱发室颤的伪心电图的改变情况.实验结果表明:中间层细胞早期后除极易感性最强,中间层细胞早期后除极的产生能够导致折返波破裂,并且在心电图中表现为紊乱的不规则的颤动心律,这与之前在动物实验观察得到的现象一致,因此中间层细胞可能是一个诱发室颤的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后除极 心室电传导系统 室颤 心电图
下载PDF
粉防己碱抗氯化铯诱发家兔在体心脏早后除极及心律失常的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蒋桔泉 曾秋棠 +1 位作者 曹林生 张桂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39-241,共3页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 (Tet)抗氯化铯 (CsCl)诱发触发活动及触发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14只家兔分对照组和Tet组 ,Tet组给予Tet 0 5mg kg min共 10min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然后给予CsCl1 5mmol kg静注 ,给药前后记录心电图和右室心内... 目的 :研究粉防己碱 (Tet)抗氯化铯 (CsCl)诱发触发活动及触发性心律失常作用。方法 :14只家兔分对照组和Tet组 ,Tet组给予Tet 0 5mg kg min共 10min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 ,然后给予CsCl1 5mmol kg静注 ,给药前后记录心电图和右室心内膜MAP。结果 :Tet组和对照组均诱发EAD ,但Tet组EAD幅度低于对照组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Tet有抗CsCl诱发EAD及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其机制可能是Tet抑制慢钙通道 ,减少内向电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氯化铯 家兔 心律失常 早后除极 单向动作电位
下载PDF
基于单双极复合标测的心外膜除极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翠微 方祖祥 邬小玫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研究适用于心外膜现场(实时)标测的方法,了解除极波的传播规律与路径。方法将柔性标测电极贴靠在心外膜上,分别在窦性心律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对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等部位进行单极和双极复合标测,同步采集多路数据,现场观察动态... 目的研究适用于心外膜现场(实时)标测的方法,了解除极波的传播规律与路径。方法将柔性标测电极贴靠在心外膜上,分别在窦性心律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对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等部位进行单极和双极复合标测,同步采集多路数据,现场观察动态等电位图以了解除极波传导的过程。最后计算相邻位点除极波信号的相关系数。结果在窦性心律时,各导联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达0.8以上;而房颤时各导联数据的相关性明显降低,多数仅为0.5左右。结论采用单双极复合标测能提高电极的利用率和标测精度。对标测区域内房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了解除极波传播或折返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标测 除极 房颤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在体心脏早期后除极起源的电生理学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运田 张存泰 +2 位作者 陆再英 吴杰 王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0年第2期117-120,共4页
探讨在体心脏早期后除极 (EAD)的起源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采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记录技术 ,同步记录 12只开胸兔左室心外膜下心肌 (Epi)、中层心肌 (Mid)、心内膜下心肌 (Endo)的MAP ,并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索他洛尔诱发EAD后 ... 探讨在体心脏早期后除极 (EAD)的起源及其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采用单相动作电位 (MAP)记录技术 ,同步记录 12只开胸兔左室心外膜下心肌 (Epi)、中层心肌 (Mid)、心内膜下心肌 (Endo)的MAP ,并静脉注射 (简称静注 )索他洛尔诱发EAD后 ,观察三层心肌EAD的发生。结果 :①索他洛尔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EAD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TdP)的发生率。静注索他洛尔 0 .5mg kg和 1.0mg kg后无EAD和Tdp ;剂量增至 2 .0mg kg后 ,7只兔的MAP上出现了EAD ,其中 4只兔诱发了TdP。②静注索他洛尔后 ,在Mid比Epi和Endo更容易记录EAD并具有剂量依赖性。三层心肌中以Mid的EAD振幅最高 ,当索他洛尔的剂量为 2 .0mg kg时 ,Epi、Mid和Endo的EAD振幅分别为 2 .5± 1.35 ,6 .0 8± 1.96和 3 .8± 1.46mV。此外 ,Mid的EAD出现的时相早于Epi和Endo,其中Epi和Endo的EAD的耦联间期分别与Mid的EAD的耦联间期具有相关性。③Endo的EAD的出现率多于Epi。静注索他洛尔2 .0mg kg后 ,有 3只兔的Endo的MAP上记录到了EAD ,而Epi的MAP上出现EAD的兔只有 2只。结论 :在体心脏EAD起源于中层心室肌和蒲肯野氏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动作电位 早期后除极 索他洛尔 电生理学
下载PDF
胍丁胺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人心房纤维迟后除极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滔 刘苏 +5 位作者 刘林力 赵宏 陈子英 段会茹 龚小莉 何瑞荣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7-252,共6页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研究胍丁胺对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人心房纤维迟后除极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胍丁胺 ( 1 - 1 0 mmol· L-1)以浓度依赖地方式明显抑制 Iso( 2 0 nmol· L-1)诱发人心房纤维的迟后除极 ;( 2 )预先应用咪唑... 用标准微电极技术研究胍丁胺对异丙肾上腺素 ( Iso)诱发人心房纤维迟后除极的影响 .结果如下 :( 1 )胍丁胺 ( 1 - 1 0 mmol· L-1)以浓度依赖地方式明显抑制 Iso( 2 0 nmol· L-1)诱发人心房纤维的迟后除极 ;( 2 )预先应用咪唑啉受体和 α2 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咪唑克生 ( 0 .1 mmol· L-1)可阻断胍丁胺 ( 1 0 mmol· L-1)对 Iso( 2 0 nmol· L-1)诱发迟后除极的抑制作用 ;( 3)预先应用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硝基 - L-精氨酸甲酯 ( 0 .5mmol· L-1) ,不影响胍丁胺 ( 1 0 mmol· L-1)对 Iso( 2 0 nmol· L-1)诱发迟后除极的抑制作用 .结果表明 ,胍丁胺对 Iso诱发人心房纤维迟后除极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咪唑啉受体和 α2 肾上腺素受体介导钙内流减少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胍丁胺 异丙肾上腺素 微电 心房纤维迟后除极
下载PDF
2相早期后除极对心肌电折返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虹 赵丹 +2 位作者 贺锐睿 黄欣 樊亚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4-29,共6页
心肌细胞在2相复极期发生的膜电位振荡称为2相早期后除极(EAD)。单细胞实验证实了2相EAD的存在,但对其在组织中的特点以及是否影响电稳定性和室速/室颤行为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基于Luo-Rudy单细胞离子通道数学模型,通过控制Ca2+电... 心肌细胞在2相复极期发生的膜电位振荡称为2相早期后除极(EAD)。单细胞实验证实了2相EAD的存在,但对其在组织中的特点以及是否影响电稳定性和室速/室颤行为尚缺乏足够的认识。本研究基于Luo-Rudy单细胞离子通道数学模型,通过控制Ca2+电流最大电导和K+电流门控变量得到2相EAD。在此基础上构建具有局部EAD特征,包含400×400个细胞的二维非均质组织。采用算子分裂方法求解组织模型,利用垂直场法诱导电折返,形成螺旋波,观察EAD对螺旋波动力学斑图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相EAD具有促使螺旋波失稳,发生断裂和破碎的作用,但是这种转化是否发生则与EAD区域面积和所在位置有关,中心处大小为20×20的EAD区域易于促使螺旋波的碎裂。多个EAD区域的存在可加剧螺旋波的失稳和破碎的程度,形成更为混沌的电压斑图。局部2相EAD引起的不应期离散性是促使螺旋波破碎的主要机制。因此,2相EAD具有促使室速向室颤转化的作用,临床上应预防2相EAD的出现,以降低由此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后除极 折返 螺旋波 电压斑图 动作电位模型
下载PDF
心肌细胞钾通道调控早期后除极的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虹 赵丹 李蕊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2-96,共5页
针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期振荡的早期后除极(EAD)现象,研究了细胞模型Hopf分岔和EADs的关系以及钾离子通道的作用。在LR91模型中剔除快钠离子电流并引入控制钙和钾离子通道时常数的控制因子形成子系统模型,分离出模型中不同时间尺度... 针对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期振荡的早期后除极(EAD)现象,研究了细胞模型Hopf分岔和EADs的关系以及钾离子通道的作用。在LR91模型中剔除快钠离子电流并引入控制钙和钾离子通道时常数的控制因子形成子系统模型,分离出模型中不同时间尺度的变量,将跨膜电势、钙离子通道激活及失活门控变量视为快变量构成三变量快子系统,慢变量钾离子通道门控参数视为其分岔参数分析膜电位与快子系统稳定性的关系。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随着钾离子通道门控变量时常数的增大,膜电位越来越接近快子系统的吸引域和Hopf分岔点。当时常数增大到6倍时动作电位时程延长至1 060ms并开始出现膜电位的振荡,时常数增大到15倍时电位振荡个数增加至15,说明快子系统的Hopf分岔导致了钾通道门控作用下EAD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离子通道 早期后除极 HOPF分岔 动作电位 计算机仿真
下载PDF
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焦宏 张勇 王晓玲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复制小鼠主动脉狭窄模型后,取小鼠心脏,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早后除极(EAD)、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情况,以及灌流低... 目的:探讨小鼠主动脉狭窄后不同时期心室肌细胞后除极和触发活动的变化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复制小鼠主动脉狭窄模型后,取小鼠心脏,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左心室乳头肌动作电位早后除极(EAD)、迟后除极(DAD)和触发活动情况,以及灌流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溶液后,所诱发后除极触发活动的变化。结果:①与同时期对照组比较,小鼠乳头肌动作电位APD90模型组2周和5周组保持不变,9周和13周明显延长。②在记录的30 min时间内,模型组9周和13周动物出现EAD和DAD,而对照组以及模型组2周和5周动物未出现EAD和DAD。③低钾或异丙肾上腺素诱发EAD和DAD的发生率,模型组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并且模型组动物的发生率随着时间进行性增加。结论:小鼠主动脉狭窄后,心肌细胞EAD、DAD以及触发活动逐渐增多,心肌细胞的电不稳定性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狭窄 动作电位 除极 触发活动 小鼠 心肌
下载PDF
窦房结起搏细胞膜离子流与4期自动除极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军 林国生 江洪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4年第4期304-306,共3页
参与窦房结 4期自动除极的膜电流主要包括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延迟整流性钾电流、内向钙电流、Na+ Ca2 + 交换电流和持续性电流等。各个膜电流在 4期自动除极的不同时点、不同电压范围及不同部位所起作用不同 ,呈一个动态的变化... 参与窦房结 4期自动除极的膜电流主要包括超极化激活的阳离子电流、延迟整流性钾电流、内向钙电流、Na+ Ca2 + 交换电流和持续性电流等。各个膜电流在 4期自动除极的不同时点、不同电压范围及不同部位所起作用不同 ,呈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窦房结 起搏 膜电流 4期自动除极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能改变心室除极全过程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任在镐 王建安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1期8-12,共5页
我们曾发现右前间隔旁束可以改变QRS终末向量。为了明确这种现象是否具有特异性,我们观察了单旁束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的常观心电图。结果看到任何区域的旁束普遍存在QRS终末波形改变。同时,处在心室除极中间阶段的QRS主波亦有... 我们曾发现右前间隔旁束可以改变QRS终末向量。为了明确这种现象是否具有特异性,我们观察了单旁束患者射频消融前后的常观心电图。结果看到任何区域的旁束普遍存在QRS终末波形改变。同时,处在心室除极中间阶段的QRS主波亦有极性改变。这些发现证实预激综合征能改变心室除极全过程。其机制可以是直接作用,即旁束引起的激动贯穿于心室除极的始终;也可能是后续影响,即旁束引起的激动未能持续到心室除极结束,但预激既已改变了心室除极的顺序,所产生的时间差不可能立刻消失,引起骨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电描记 心室除极顺序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具有自动夺获功能起搏器刺激除极波振幅的影响因素及远期随访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艳敏 朱俊 +7 位作者 宋有城 谭慧琼 李建冬 袁贤奇 王国干 康连鸣 贺丽霞 章晏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2年第1期25-27,共3页
观察刺激除极波 (evokeresponse,ER)振幅及极化电位在远期随访中的稳定性及不同体位对其的影响 ,分析ER振幅与起搏器一般工作参数的关系。对 1996年 12月~ 1998年 12月之间收治的 2 4例埋置了RegencySC +2 40 2L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 2... 观察刺激除极波 (evokeresponse,ER)振幅及极化电位在远期随访中的稳定性及不同体位对其的影响 ,分析ER振幅与起搏器一般工作参数的关系。对 1996年 12月~ 1998年 12月之间收治的 2 4例埋置了RegencySC +2 40 2L永久起搏器的患者进行 2 .43± 0 .6 2 (2~ 3.5 )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ER振幅及极化电位在随访期间是稳定的 ,平卧位时ER振幅最低为 8.5 0± 3.0 2mV ,立位时最高达 9.32± 2 .95mV ,两者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5。其他体位之间无差异。极化电位与体位变化无关。 2 / 2 4例分别因极化电位升高、ER振幅降低同时伴极化电位升高 ,而至自动夺获功能不能工作。ER振幅与起搏器一般工作参数无相关性。结论 :ER及极化电位在随访期间是稳定的 ,体位对ER振幅有一定影响 ,个别病例出现ER及 /或极化电位的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博器 自动夺获 刺激除极 化电位 影响因素 随访 振幅
下载PDF
自动阈值夺获型起搏器心室除极波值与QRS波振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苑翠珍 许原 +1 位作者 郭继鸿 赵京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0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患者起搏的心室除极波值(evoked response,ER)与自主QRS波振幅及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161例置入ST.JUDE公司生产的、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术中分别测定的自主QRS波R波振幅值、... 目的 探讨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的起搏器患者起搏的心室除极波值(evoked response,ER)与自主QRS波振幅及有关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161例置入ST.JUDE公司生产的、具有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患者术中分别测定的自主QRS波R波振幅值、阻抗、起搏阈值及起搏ER值并对ER值的有关因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R波振幅值13.08±4.82mV,ER值99%可信区间11.90-15.01mV,二者相关系数r值为0.05(P〉0.05)。结论 置入自动阈值夺获功能起搏器时,自主QRS波振幅的高度与ER值之间无相关性,术中应单独进行ER值的测试,以策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自主QRS波 起搏的心室除极 自动阈值夺获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