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45条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竹
刘洋
《北航法律评论》
2013年第1期269-279,共11页
《侵权责任法》第45条是对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的规定,具有产品责任法和产品质量法的双重性质,在产品责任法上定位为预防性责任,在产品质量法上定位为除险责任。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的责任人为生产者、销售者,'被侵权人'...
《侵权责任法》第45条是对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的规定,具有产品责任法和产品质量法的双重性质,在产品责任法上定位为预防性责任,在产品质量法上定位为除险责任。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的责任人为生产者、销售者,'被侵权人'应限缩解释为缺陷产品的所有权人或者实际使用人。《侵权责任法》第45条的'缺陷'认定应采用双重标准,且应具有明显性,危险的程度应具有严重性。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消除危险'、'排除妨碍'和'等'分别是常见性、例外性和扩展性承担方式。缺陷产品责任生产者抗辩事由不适用于预防性除险责任,销售者'三包'责任抗辩事由则部分准用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可以适用先行裁定,并在特定情况下请求替代性处理费用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
产品
预防性
除险责任
原文传递
论智能汽车产品缺陷认定及其责任承担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07-114,154,共9页
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汽车从人工操作的机械产品,逐步转变为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智能汽车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在实现全自动驾驶之前,用户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致使智能汽车存在运行支配权交接的"两难困境",由此成为一...
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汽车从人工操作的机械产品,逐步转变为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智能汽车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在实现全自动驾驶之前,用户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致使智能汽车存在运行支配权交接的"两难困境",由此成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缺陷。认定智能汽车产品缺陷,需要限定智能汽车"合理危险"范围,明确产品安全风险警示义务,提供产品缺陷判断客观标准,并运用产品故障原则判定产品不合理危险。未来,两种由智能汽车产品缺陷导致的情形可能会频繁发生:一是虽未造成明显损害但用户察觉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因智能驾驶系统失控导致车辆自损。向智能汽车技术提供商主张侵权法上的救济,更有利于快速消除产品致害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产品缺陷
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除险责任
产品自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45条为中心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竹
刘洋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侵权法研究所
浙江大学法学院
出处
《北航法律评论》
2013年第1期269-279,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项目基金“侵权责任法的若干疑难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JJD820015)资助
文摘
《侵权责任法》第45条是对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的规定,具有产品责任法和产品质量法的双重性质,在产品责任法上定位为预防性责任,在产品质量法上定位为除险责任。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的责任人为生产者、销售者,'被侵权人'应限缩解释为缺陷产品的所有权人或者实际使用人。《侵权责任法》第45条的'缺陷'认定应采用双重标准,且应具有明显性,危险的程度应具有严重性。在承担责任的方式上,'消除危险'、'排除妨碍'和'等'分别是常见性、例外性和扩展性承担方式。缺陷产品责任生产者抗辩事由不适用于预防性除险责任,销售者'三包'责任抗辩事由则部分准用于生产者和销售者。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可以适用先行裁定,并在特定情况下请求替代性处理费用赔偿。
关键词
缺陷
产品
预防性
除险责任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智能汽车产品缺陷认定及其责任承担
被引量:
6
2
作者
杨洁
机构
东南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6期107-114,15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智能汽车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治理研究”(18CFX062)成果之一。
文摘
智能技术的应用使汽车从人工操作的机械产品,逐步转变为电子信息系统控制的智能产品。智能汽车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在实现全自动驾驶之前,用户动态驾驶任务接管致使智能汽车存在运行支配权交接的"两难困境",由此成为一种特殊的产品缺陷。认定智能汽车产品缺陷,需要限定智能汽车"合理危险"范围,明确产品安全风险警示义务,提供产品缺陷判断客观标准,并运用产品故障原则判定产品不合理危险。未来,两种由智能汽车产品缺陷导致的情形可能会频繁发生:一是虽未造成明显损害但用户察觉车辆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因智能驾驶系统失控导致车辆自损。向智能汽车技术提供商主张侵权法上的救济,更有利于快速消除产品致害的危险。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产品缺陷
动态驾驶任务接管
除险责任
产品自损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缺陷产品预防性除险责任——以《侵权责任法》第45条为中心
王竹
刘洋
《北航法律评论》
2013
1
原文传递
2
论智能汽车产品缺陷认定及其责任承担
杨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