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球之水天外来——大气洞、小彗星及陨冰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中为 阎林山 《自然杂志》 1995年第5期281-284,共4页
从卫星拍摄的地球白昼气辉紫外像上发现了暂现的暗斑——大气洞。弗兰克(L.A.Frsnk)用进入大气高层的小彗星瓦解和蒸发的水汽云遮蔽气辉来解释大气洞,推算出每年有上千万颗小彗星进入地球大气。对这种解释,有些学者提出异议,有些学者找... 从卫星拍摄的地球白昼气辉紫外像上发现了暂现的暗斑——大气洞。弗兰克(L.A.Frsnk)用进入大气高层的小彗星瓦解和蒸发的水汽云遮蔽气辉来解释大气洞,推算出每年有上千万颗小彗星进入地球大气。对这种解释,有些学者提出异议,有些学者找出新证据,陨冰很可能就是彗星穿过大气而落到地面的残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洞 小彗星 陨冰 慧星 地球
下载PDF
谈谈天外来客 陨冰
2
作者 胡中为 《天文爱好者》 2010年第8期53-55,共3页
世间就有这样的稀罕事儿,晴空万里,却从天上掉下大冰块,实在令人惊诧。它是怎么来的呢?见仁见智,人们议论纷纷。在未查明其来由之前,研究者可以谨慎地称之为“坠冰”或“落冰”。它也可能是天外来客,比对太空来的石块——“陨石... 世间就有这样的稀罕事儿,晴空万里,却从天上掉下大冰块,实在令人惊诧。它是怎么来的呢?见仁见智,人们议论纷纷。在未查明其来由之前,研究者可以谨慎地称之为“坠冰”或“落冰”。它也可能是天外来客,比对太空来的石块——“陨石”,称它为“陨冰”。那么陨冰的性质和来源天体又是怎样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外来客 陨冰 天体
原文传递
无锡梅村坠冰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中为 李兆麟 +7 位作者 李汝谅 蒋浩深 王尔康 田笠卿 蒋燕灏 徐锡元 田伟之 郑淑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61-369,共9页
1984年11月17日,从天空飞来一个冰块,坠落于锡山市(原无锡县)梅村乡陈三房村的麦田里(“梅村坠冰”).现场和有关部门调查排除了人为成因、气象成因以及来自飞机的可能性。坠冰样品的实验分析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跟地球物质有... 1984年11月17日,从天空飞来一个冰块,坠落于锡山市(原无锡县)梅村乡陈三房村的麦田里(“梅村坠冰”).现场和有关部门调查排除了人为成因、气象成因以及来自飞机的可能性。坠冰样品的实验分析研究的初步结果表明,它跟地球物质有差别,与地外物质相似,这有利于该坠冰来自地外的看法,或许可能来自彗星。坠冰的深入研究对于揭示彗星性质、探讨水资源以及有关地质、气象、天文问题可能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星 水资源 陨冰 无锡市
下载PDF
“女娲补天”源自一次陨石雨灾害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星海 《中州今古》 2004年第9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女娲补天 全新世 第四纪地质学 王若 大禹治水 河北平原 陨冰 水下考古 四极 完县
下载PDF
天冰天降
5
作者 赵尧知 《飞碟探索》 2004年第1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陨冰 中国 宇宙空间 物质 形成 化学物质
下载PDF
坠冰之谜
6
作者 杨福田 《经济世界》 1995年第7期52-53,共2页
浙江省余杭县3块从天而降的冰块,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国外天文学界,在国内外众多公民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当今世界的人们,见过来自宇宙空间的陨石,观测过哈雷彗星。特别是去年7月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千载难逢的壮观天象,更... 浙江省余杭县3块从天而降的冰块,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国外天文学界,在国内外众多公民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 当今世界的人们,见过来自宇宙空间的陨石,观测过哈雷彗星。特别是去年7月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千载难逢的壮观天象,更令人难以忘怀。然而,迄今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天文台 陨冰 浙江余杭 微量元素分析 宇宙尘 宇宙空间 人造 地质标本 浙江省
下载PDF
天上掉下来一块冰
7
作者 刘兴诗 《素质教育博览(小学低年级版)》 2005年第18期41-59,共2页
《哇啦哇啦报》消息,信不信由你: 哇,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冰块。摸一摸,冰凉凉的,真是冰块呢!一个讨路人高兴得要命。心里想,这可是好运气呀!谁说天上不能掉馅饼?这个大冰块比馅饼还好。扛回家,可以用来做冰冻酸梅汤,加上牛奶和糖,还能做... 《哇啦哇啦报》消息,信不信由你: 哇,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冰块。摸一摸,冰凉凉的,真是冰块呢!一个讨路人高兴得要命。心里想,这可是好运气呀!谁说天上不能掉馅饼?这个大冰块比馅饼还好。扛回家,可以用来做冰冻酸梅汤,加上牛奶和糖,还能做冰淇淋呢! 想一想,猜一猜: 这个冰块是怎么来的?周围的人看法不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冰 下来
下载PDF
科技景象的报道——科技报道之三
8
作者 夏鼎铭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8期33-34,共2页
科技活动并非一定要取得成果才能报道。在科学研究中,凡有助于普及科学知识、能引起人们对科学发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选择报道。当然。它们也应该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所谓科技景象的报道,指的就是对某些科研对... 科技活动并非一定要取得成果才能报道。在科学研究中,凡有助于普及科学知识、能引起人们对科学发生兴趣的内容,都可以选择报道。当然。它们也应该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具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所谓科技景象的报道,指的就是对某些科研对象的奇异状态和在科研中出现的有价值的令人感兴趣的景象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道 新闻价值 人体特异功能 连篇累犊 科技新闻 陨冰 地表温度 气泡室 新闻媒介 一个儿
下载PDF
兼听不明怎么办 寻找第二传播源
9
作者 朱大容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7-28,共2页
(一) 俗话说“兼听则明”,但在新闻报道中却往往会有“兼听”不明导致的新闻失实。前几年某通讯社播发了一条关于“陨冰”的消息,结果失实。其实记者当时到了新闻现场,他首先采访了几位见过“陨冰”的知情人,有的说:冰团突然从天而降,... (一) 俗话说“兼听则明”,但在新闻报道中却往往会有“兼听”不明导致的新闻失实。前几年某通讯社播发了一条关于“陨冰”的消息,结果失实。其实记者当时到了新闻现场,他首先采访了几位见过“陨冰”的知情人,有的说:冰团突然从天而降,打落许多树叶,这么大的冲击力,肯定是太空中飞来的陨冰;有的说:硕大的冰团打碎在地都呈棱形细块,必然不是平常的人造冰。记者问他们这些情景是不是他们亲眼所见?他们说,这些都是在现场听一位目击冰块落地的人讲的。记者于是又找那位现场目击者核实,最后终于发出了关于这一天外来客的报道。可是不久就有人证实,这块冰是他们从墙外高处扔进来的,是块普通人造冰。又如早几年,一家报纸转发了某单位广播站的一篇表扬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冰 兼听 新闻报道 新闻现场 新闻失实 传播源 在现场 天外来客 亲眼所见 报道失实
下载PDF
余杭“天外来客”谈
10
作者 孙文德 《科学之友》 1995年第9期10-11,共2页
1995年3月23日下午1时30分左右,浙江余杭市东塘镇姚斗村的几位村民正在村里的农田耕作。突然,东南方向的空中传来了"隆隆"的轰鸣声,那响声由远至近,越来越响,只见天空中有一个巨大的球体,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白色雾状气体的尾... 1995年3月23日下午1时30分左右,浙江余杭市东塘镇姚斗村的几位村民正在村里的农田耕作。突然,东南方向的空中传来了"隆隆"的轰鸣声,那响声由远至近,越来越响,只见天空中有一个巨大的球体,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白色雾状气体的尾巴,像一条玉龙,迅速地坠落在水稻田中,它溅起的水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杭市 人造 水稻田 天文台 东南方 飞机 目击者 地球 陨冰
下载PDF
Megacryometeors:Distribution on Earth and Current Research
11
作者 Jesus Martinez-Frias Antonio Delgado Huertas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2006年第6期314-316,共3页
研究有关陨冰(ice falls)的历史记录,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非常类似的事例。实际上,还没有任何关于晴天坠落的冰的适当研究,这些现象往往未经证实就被简单地归为飞机在高空的结冰现象、飞机卫生间产生的污水(蓝冰)或飞机水箱漏水而... 研究有关陨冰(ice falls)的历史记录,我们可以发现许多非常类似的事例。实际上,还没有任何关于晴天坠落的冰的适当研究,这些现象往往未经证实就被简单地归为飞机在高空的结冰现象、飞机卫生间产生的污水(蓝冰)或飞机水箱漏水而结成的冰。然而,有必要重新考虑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记载这些事件的历史文献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在飞机发明之前已经有了大量的记载。其次,如果在科学数据库(Webof Science,GeoRef)中,仔细检索众所周知的飞机结冰过程的有关案例,所得到的结论相悖于前文中简单的解释——在飞机任何部位都无法形成长达1m、重达几百公斤的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陨冰 地球 过程 科学数据库 历史记录 历史文献 飞机 卫生间
下载PDF
地球之水天上来?
12
作者 王小波 《飞碟探索》 2001年第5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地球水 海水 弗兰克彗星理论 陨冰现象
下载PDF
天冰
13
作者 王振 《少儿科技博览》 2005年第Z2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陨冰 粗略计算 江苏省无锡市 考察研究 物质质量 密度比 门区 内部构造
原文传递
陨石:不可小视的“天外来客”
14
《青岛画报》 2013年第3期8-9,共2页
前不久,俄罗斯遭陨石袭击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陨石。我们通常所说的陨石科学界称作陨星,是指从行星际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而陨落到地球表面上的天然固态物体。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普通岩石),含有少量铁和镍。按其成分大致可分... 前不久,俄罗斯遭陨石袭击让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陨石。我们通常所说的陨石科学界称作陨星,是指从行星际空间穿过地球大气层而陨落到地球表面上的天然固态物体。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也就是普通岩石),含有少量铁和镍。按其成分大致可分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3大类。后来又发现了第四类陨星——陨冰,外表与普通冰区别甚小,落地后很快融化,故直至1958年才被确证。此外,在某些地区还有玻璃陨石,常呈黑色或深绿色,半透明,一般认为是陨星事件造成的,大陨星冲撞使地表及陨星的碎裂物很快融熔、迅速冷却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外来客 美国航天局 小天体撞击 地球时 人造天体 行星际空间 司分 陨冰 恐龙灭绝 有月
原文传递
余杭坠冰从何来
15
作者 张明昌 《天文爱好者》 1995年第6期6-6,共1页
余杭坠冰从何来今年3月23日,浙江省余杭市东塘镇姚斗村几个农民与往日一样,中饭后不久便各自到农田里干活,1时40分左右,姚常青、姚其法父子正在茨菇田中放鸭子,忽闻东南方向的晴空中似有沉闷的隆隆雷声,不久一个后面拖着长... 余杭坠冰从何来今年3月23日,浙江省余杭市东塘镇姚斗村几个农民与往日一样,中饭后不久便各自到农田里干活,1时40分左右,姚常青、姚其法父子正在茨菇田中放鸭子,忽闻东南方向的晴空中似有沉闷的隆隆雷声,不久一个后面拖着长长白色雾状气尾的晶莹球体呼啸闪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杭坠 陨冰
原文传递
这样的推理荒谬在哪里?——谈选言推理的应用及其规则
16
作者 苏越 《新闻与写作》 1988年第10期35-36,共2页
“四人帮”横行无忌的年代早巳过去,但“四人帮”留下的种种劣迹,至今仍令人深思。其中一件就是他们妄图毁灭文化。一时间,他们否定心理学,棍打逻辑学,任意糟塌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然而,毁灭文化的人,终于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惩罚,蔑... “四人帮”横行无忌的年代早巳过去,但“四人帮”留下的种种劣迹,至今仍令人深思。其中一件就是他们妄图毁灭文化。一时间,他们否定心理学,棍打逻辑学,任意糟塌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然而,毁灭文化的人,终于受到了人类文明的惩罚,蔑视科学的人自身也受到了科学的嘲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言推理 张春桥 精神贵族 扁桃腺炎 刑事侦察 不相容选言判断 相互排斥 人民群众 陨冰 劳动阶级
原文传递
真真假假
17
作者 东耳 《中国记者》 1987年第5期31-,共1页
读文学作品,硬要把作品中人与现实中人对号,每每令人啼笑皆非。虽然在文学研究中,还有人硬要把《红楼梦》里的贾府派作曹府,把贾宝玉认作曹雪芹,以致使“红学”成了“曹学”,但这种索隐派的研究方法早已为多数研究者所不取。虽然在现实... 读文学作品,硬要把作品中人与现实中人对号,每每令人啼笑皆非。虽然在文学研究中,还有人硬要把《红楼梦》里的贾府派作曹府,把贾宝玉认作曹雪芹,以致使“红学”成了“曹学”,但这种索隐派的研究方法早已为多数研究者所不取。虽然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读文学作品喜欢对号入座或猜测书中人物是影射现实中的某人,但文学作品所描绘的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这一论断,也早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读新闻作品就不同了。新闻作品所报道的是现实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贾宝玉 索隐派 贾府 现实生活 研究方法 太史 陨冰 李廷彦 韵诗
原文传递
漫谈科技记者的素质
18
作者 蔡名照 《中国记者》 1987年第5期43-44,共2页
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与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形象地说,科技记者是始终在陌生的领域里艰难跋涉的人,今天闯进地理学的大门,明天又必须去涉足浩瀚的宇宙,后天也许还要面对许多枯燥的数学符号。而且,每个学科领域又都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 从事科技报道的记者与其他记者有什么不同?形象地说,科技记者是始终在陌生的领域里艰难跋涉的人,今天闯进地理学的大门,明天又必须去涉足浩瀚的宇宙,后天也许还要面对许多枯燥的数学符号。而且,每个学科领域又都是千变万化,日新月异。科学家研究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东西,我们要在几小时、至多几天、十几天的时间里大致领会它,并准确、生动地报道出去,这就是科技记者不同于其他行业记者的特殊之处,科技记者难当,也就难在这里。从这个特点出发,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一个合格的科技记者除了需要具备一般记者的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报道 数学符号 新闻价值 新闻报道 陨冰 新闻工作 科技宣传 十年 空间观念 紫金山天文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