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我国陪审制度改革的思考
1
作者 孙跃进 《改革与开放》 1999年第12期31-31,共1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前苏联移植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将陪审制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认,一方面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具体...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前苏联移植了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将陪审制作为一项制度加以确认,一方面是"人民主权"的一种具体体现;另一方面也是对审判机关的有效制约,是保证司法公正、监督司法、抑制腐败的一个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制度 审判员 合议庭 陪审制度改革 司法公正 具体体现 重要手段 法律知识 人民主权 第一审案件
下载PDF
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中的参审范围研究
2
作者 陈春祺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参审范围的设定是其中一个重点问题,关系到该制度的有效运行。现有法律文本和改革方案还存在若干问题,需要结合比较研究,重点厘清参审范围设定的五个问题,即是否需要将陪审制普遍适用于刑事...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制度正在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参审范围的设定是其中一个重点问题,关系到该制度的有效运行。现有法律文本和改革方案还存在若干问题,需要结合比较研究,重点厘清参审范围设定的五个问题,即是否需要将陪审制普遍适用于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中,是否需要将陪审制限定于一审案件中,是否需要在参审范围中区分专业陪审案件,是否应当赋予当事人完整的程序选择权,是否需要考虑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参审范围设定的基本思路,才能对我国人民陪审制参审范围的具体立法进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 参审范围 陪审制度改革
下载PDF
论人民陪审员法官化倾向及其变革 被引量:2
3
作者 芮卫东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2-55,共4页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无论在角色定位还是选任程序上都有明显的法官化倾向,这与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背道而驰,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消除这种人民陪审员法官化倾向,要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范围、选拔标准、权利、审级、定位、选择机制等方面予...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无论在角色定位还是选任程序上都有明显的法官化倾向,这与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背道而驰,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消除这种人民陪审员法官化倾向,要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范围、选拔标准、权利、审级、定位、选择机制等方面予以制度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 法官化倾向 陪审制度改革
下载PDF
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苏与实践:1998—2010 被引量:88
4
作者 彭小龙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32,共18页
1998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苏是多种社会需求合力催生的结果,承载了推进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强化司法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多重期望。然而,由于陪审员难以有效地参与审判,该制度在人力补充、调解协商、知识提供等方面的作用... 1998年以来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复苏是多种社会需求合力催生的结果,承载了推进司法民主、维护司法公正、强化司法监督、提高司法公信力等多重期望。然而,由于陪审员难以有效地参与审判,该制度在人力补充、调解协商、知识提供等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其他效果则不太明显。经验材料由此呈现"一种制度实践、两种复苏原因及效果判断"的现象。相对于立法意图和人们的预期,人民陪审已出现某种程度的职能异化。未来的改革应致力于职能分化,强化专门领域案件和轻微案件中民众参与审判的作用,同时注重提升陪审员在重大案件中的代表性和参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陪审 陪审制度实施效果 陪审制度改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