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湿热哮喘模型组、加味茵陈蒿汤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n=10)。采用多因素干预建立湿热哮喘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湿热哮喘模型组、加味茵陈蒿汤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n=10)。采用多因素干预建立湿热哮喘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气道信号转导因子-3(STAT3)和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表达水平。采用Image-Pro Plus 6.0测定支气管总管壁厚度(Wat/Pb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结果:模型组大鼠湿热哮喘表现明显,HE染色出现典型气道重塑改变。气道TARC表达和Wat/Pbm、Wam/Pbm与血清IL-6和气道STAT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大鼠气道IL-6/STAT3表达、气道TARC表达(P<0.05)和气道Wat/Pbm(P<0.05)、Wam/Pbm(P<0.05)值明显降低。结论:加味茵陈蒿汤中剂量早期干预能显著减轻湿热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肺组织IL-6/STAT3通路的表达有关。展开更多
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查询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Drugbank、OMIM数据库收集湿疹的相关靶点,得到茵陈蒿汤合五苓散作用靶点和湿疹...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查询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Drugbank、OMIM数据库收集湿疹的相关靶点,得到茵陈蒿汤合五苓散作用靶点和湿疹相关靶点的交集,即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活性成分-湿疹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筛选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软件对治疗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核心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结合能。结果最后筛选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的靶点共106个,其中与湿疹相关的靶点88个,核心治疗靶点7个:NR3C1、JUN、TNF、MAPK14、MAPK1、MYC、RELA。治疗湿疹的核心药物成分5个: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异鼠李素、β-谷甾醇。富集得到GO条目共1928条,KEGG信号通路共150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核心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现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JUN、MAPK14、MAPK1、RELA等核心基因,影响氧化应激反应、T细胞激活、炎症反应调节等多个生物过程,调控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NF-kB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加味茵陈蒿汤对湿热哮喘大鼠气道重塑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湿热哮喘模型组、加味茵陈蒿汤中、高剂量组、地塞米松组(n=10)。采用多因素干预建立湿热哮喘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形态,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介素-6(IL-6)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大鼠气道信号转导因子-3(STAT3)和胸腺活化调节趋化因子(TARC)表达水平。采用Image-Pro Plus 6.0测定支气管总管壁厚度(Wat/Pbm)及气道平滑肌厚度(Wam/Pbm)。结果:模型组大鼠湿热哮喘表现明显,HE染色出现典型气道重塑改变。气道TARC表达和Wat/Pbm、Wam/Pbm与血清IL-6和气道STAT3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组大鼠气道IL-6/STAT3表达、气道TARC表达(P<0.05)和气道Wat/Pbm(P<0.05)、Wam/Pbm(P<0.05)值明显降低。结论:加味茵陈蒿汤中剂量早期干预能显著减轻湿热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肺组织IL-6/STAT3通路的表达有关。
文摘目的应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查询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的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TTD、Drugbank、OMIM数据库收集湿疹的相关靶点,得到茵陈蒿汤合五苓散作用靶点和湿疹相关靶点的交集,即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潜在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活性成分-湿疹靶点"网络,并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筛选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核心靶点。利用R语言软件对治疗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Auto 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预测药物核心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结合能。结果最后筛选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的靶点共106个,其中与湿疹相关的靶点88个,核心治疗靶点7个:NR3C1、JUN、TNF、MAPK14、MAPK1、MYC、RELA。治疗湿疹的核心药物成分5个:槲皮素、山柰酚、豆甾醇、异鼠李素、β-谷甾醇。富集得到GO条目共1928条,KEGG信号通路共150条。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药物核心成分与核心治疗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结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具有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特点,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其作用的关键靶点及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发现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JUN、MAPK14、MAPK1、RELA等核心基因,影响氧化应激反应、T细胞激活、炎症反应调节等多个生物过程,调控IL-17信号通路、Th17细胞分化、Th1和Th2细胞分化、NF-kB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