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王时敏与乡邦理学人物交游考析
1
作者 耿晶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整理王时敏父子与太仓理学家陆世仪、陈瑚的交游材料,发现他们之间关系密切,行谊深厚,是典型的“道义之交”。文章析出三个层次:一、厘清交游行实;二、以明末清初儒释会通的思想氛围与学术取向为背景,对此交游个案试作文化学的阐释;三... 整理王时敏父子与太仓理学家陆世仪、陈瑚的交游材料,发现他们之间关系密切,行谊深厚,是典型的“道义之交”。文章析出三个层次:一、厘清交游行实;二、以明末清初儒释会通的思想氛围与学术取向为背景,对此交游个案试作文化学的阐释;三、对陈瑚形塑王时敏“善人”身份的动机与实质稍作索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时敏 陈瑚 陆世仪 交游互动 文化阐释
下载PDF
儒者治乡的理念与实践——以陆世仪《治乡三约》与陈瑚《蔚村三约》为中心
2
作者 林展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乡约作为传统时代基层社会自治与管治的重要形式,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往往不同步。乡治方案越完善,乡约条文越具体,对行约条件的要求就越高,最终落实与持续的可能性反而降低。明清之际由两位关系密切的太仓儒者陆世仪与陈瑚分别设计的《治... 乡约作为传统时代基层社会自治与管治的重要形式,其理论发展与实践往往不同步。乡治方案越完善,乡约条文越具体,对行约条件的要求就越高,最终落实与持续的可能性反而降低。明清之际由两位关系密切的太仓儒者陆世仪与陈瑚分别设计的《治乡三约》和《蔚村三约》恰成对照。前者是陆世仪基于明末乡里社会失序与对传统乡约单一教化职能的不满,经与学友反复商讨而创制,其以乡约统摄社学、社仓、保甲的复合型乡治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乡里的自治权,这是此约历来备受揄扬的理论创新之处,却也因职能过分扩张而成为限制其实行的主要原因。后者则是明清易代之后众学友在陈瑚的主导下,切合蔚村农事不兴、文教不显的特点而拟定,仅以“孝弟、力田、行善”为原则,返归于乡约教化的本旨,最终经多方筹谋而获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世仪 陈瑚 《治乡三约》 《蔚村三约》 乡约
下载PDF
陈瑚诗学论著考述——以《顽潭诗话》《离忧集》《从游集》为考察中心
3
作者 邵乐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6-81,共6页
陈瑚在诗学观念上主要承袭的是儒家的诗教说,但面对易代之后的社会环境,他又强调诗歌创作以“性情为主”,即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技巧和表现形式,而在于是否蕴含诗人自己的真挚情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此外,陈瑚在《离忧》《从游... 陈瑚在诗学观念上主要承袭的是儒家的诗教说,但面对易代之后的社会环境,他又强调诗歌创作以“性情为主”,即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其技巧和表现形式,而在于是否蕴含诗人自己的真挚情感和丰富的人生经验。此外,陈瑚在《离忧》《从游》二集各人诗篇前撰有小传,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陈瑚“以人存诗”的存史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瑚 儒家诗教 性情学问 以人存诗
下载PDF
清初小说《海角遗编》作者考
4
作者 张悦 《文教资料》 2023年第24期6-9,共4页
学界根据《海角遗编》的卷首序言或题记推断它的作者为七峰樵道人、漫游野史或陈祖范,且未知前二者的真实身份。笔者通过新发现的厦门大学藏一卷本序言考察出《海角遗编》的作者为陈瑚,七峰樵道人、漫游野史、陈祖范等人均为后来的抄录... 学界根据《海角遗编》的卷首序言或题记推断它的作者为七峰樵道人、漫游野史或陈祖范,且未知前二者的真实身份。笔者通过新发现的厦门大学藏一卷本序言考察出《海角遗编》的作者为陈瑚,七峰樵道人、漫游野史、陈祖范等人均为后来的抄录、整理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角遗编》 陈瑚 七峰樵道人 漫游野史 陈祖范
下载PDF
陈瑚“莲社”与《顽潭诗话》 被引量:3
5
作者 朱则杰 黄治国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5-163,共9页
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最为繁盛的时期。著名思想家陈瑚创立的"莲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莲社"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陈瑚纂辑的一种唱和类诗歌总集《顽潭诗话》,但《顽潭诗话》所收作品及其作者相当庞杂... 明清之际是中国古代文人结社最为繁盛的时期。著名思想家陈瑚创立的"莲社"是清初重要的遗民诗社之一。"莲社"的文献资料主要见于陈瑚纂辑的一种唱和类诗歌总集《顽潭诗话》,但《顽潭诗话》所收作品及其作者相当庞杂,并不简单等同于"莲社"的社诗总集。通过对《顽潭诗话》的仔细分析和鉴别,可以获知"莲社"的成立时间、集会唱和、基本成员等方方面面的具体情况,为该诗社勾勒出一个比较清晰的面貌。同时,以《顽潭诗话》为线索,还可以进一步探究陈瑚以及其他"莲社"成员另外组织或参加过的若干诗社,从而理清"莲社"及《顽潭诗话》更多方面的关系。所有相关考察将有助于对整个清初遗民结社乃至古代文人结社进行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诗 莲社 遗民诗社 《顽潭诗话》 陈瑚 陆世仪
下载PDF
善隐者与苦隐者的情感共鸣——得全堂夜讌始末及其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黄语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9,共6页
得全堂夜讌是冒襄为著名理学家兼遗民陈瑚的来访而举办的戏曲盛宴,夜讌上冒氏家乐演出了《燕子笺》和《邯郸梦》二剧,这两部戏曲所相关和反映的反抗奸佞的历史事件及故国之思使得善隐者冒襄及苦隐者陈瑚摒弃生活方式上的隔阂,达到嫉恶... 得全堂夜讌是冒襄为著名理学家兼遗民陈瑚的来访而举办的戏曲盛宴,夜讌上冒氏家乐演出了《燕子笺》和《邯郸梦》二剧,这两部戏曲所相关和反映的反抗奸佞的历史事件及故国之思使得善隐者冒襄及苦隐者陈瑚摒弃生活方式上的隔阂,达到嫉恶如仇、悲思故明的情感共鸣,并引为同志知己。陈瑚于夜讌后广泛宣传水绘园雅集之胜及冒襄的高才懿行,他为夜宴所作的《得全堂夜讌记》和《得全堂夜讌后记》后来成为孔尚任创作《桃花扇》的历史材料依据,并对之具有精神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襄 陈瑚 得全堂夜讌 善隐 苦隐 《燕子笺》 《邯郸梦》 《桃花扇》
下载PDF
儀式與象徵:清順治十七年冒襄得全堂夜宴演劇述論 被引量:1
7
作者 郭英德 《岭南学报》 2016年第3期63-88,共26页
清順治十七年(明永曆十四年,1660)五月,太倉(今屬江蘇蘇州)著名學者陳瑚(1613—1675)率門人瞿有仲(1626—?),拜訪如皋(今屬江蘇南通)名士冒襄(1611—1693)。冒襄在冒氏祖宅的得全堂開樽夜宴,出家樂,先後演出《燕子箋》、《邯鄲夢》兩部... 清順治十七年(明永曆十四年,1660)五月,太倉(今屬江蘇蘇州)著名學者陳瑚(1613—1675)率門人瞿有仲(1626—?),拜訪如皋(今屬江蘇南通)名士冒襄(1611—1693)。冒襄在冒氏祖宅的得全堂開樽夜宴,出家樂,先後演出《燕子箋》、《邯鄲夢》兩部劇作。賓主觀演《燕子箋》,激發起他们'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追憶,冒襄以此説服陳瑚,不妨享受人生的有限逸樂,從而使這一觀劇活動成爲晚明風流生活的象徵儀式。而賓主觀演《邯鄲夢》,則唤醒了他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憤慨,陳瑚以此感召冒襄,應該堅守儒者的永恒氣節,從而使這一觀劇活動成爲清初隱逸生活的象徵儀式。著意選取藴含興亡感慨與人生況味的劇目,藉以傳達心中難以抑止的新愁舊恨,這是冒襄别具慧心的文化選擇,並成爲得全堂演劇活動含藴丰富的儀式性象徵。作爲一種文化儀式,得全堂賞心悦目的演劇活動彌漫著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的悲憤情緒與悼念氣息,並象徵著他们的往迹追懷和恢復憧憬。冒襄纂輯、刊刻的《同人集》,作爲一种文本影像和文化記憶,强化了得全堂演劇的象徵儀式和儀式象徵。得全堂演劇活動是冒襄與同人精神對話的最佳方式,也是冒襄進行自我救贖的有效媒介,還是冒襄生存意義的鮮明象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冒襄 陳瑚 演劇 儀式 象徵 《同人集》
下载PDF
冒辟疆家乐班的戏剧活动 被引量:4
8
作者 顾启 姜光斗 《韩山师专学报》 1984年第1期72-79,共8页
赵景深先生为陆萼庭同志的《昆剧演出史稿》一书作序,说:“他只采用纯粹唱昆曲的集芳部等和有关冒辟疆家乐班的资料。即此一端,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肃不苟。”这番话极有见地,不仅赞扬了陆萼庭同志敢于探索新领域、严谨审慎的治学精神,... 赵景深先生为陆萼庭同志的《昆剧演出史稿》一书作序,说:“他只采用纯粹唱昆曲的集芳部等和有关冒辟疆家乐班的资料。即此一端,就可以看出作者的严肃不苟。”这番话极有见地,不仅赞扬了陆萼庭同志敢于探索新领域、严谨审慎的治学精神,而且郑重指出冒氏家乐在昆剧史上之重要地位。当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剧演出史稿 冒辟疆 戏剧活动 怀宁 冒襄 家乐 清忠谱 陈瑚 邯郸梦 苏昆生
下载PDF
略论清初江南理学之风——以陆桴亭、陈确庵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严寿澂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83,189,共13页
今人论清代学术,大率以为明亡之后,理学风气衰歇,再无理论之建树,代之而起者乃所谓实学。然若细检清初文献,可知雍、乾以前,理学之风实颇盛,江南尤然。须知所谓理学者,以实践为要务,以乡里为始基,与今人心目中之哲学,本自有异。清初江... 今人论清代学术,大率以为明亡之后,理学风气衰歇,再无理论之建树,代之而起者乃所谓实学。然若细检清初文献,可知雍、乾以前,理学之风实颇盛,江南尤然。须知所谓理学者,以实践为要务,以乡里为始基,与今人心目中之哲学,本自有异。清初江南理学诸公,痛天下之多故,惩士风之不振,乃相与讲明道理,身体力行,又究心乡邦利病,布德施化。其流风余韵,延至民国仍未断绝。兹以太仓陆桴亭(世仪)、陈确庵(瑚)二先生为例,略作论说,以就教于学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理学 陆世仪(桴亭) 陈瑚(确庵) 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