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安徽含山凌家滩遗址出土刻槽盆的淀粉粒分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孙青丽
朔知
吴妍
杨益民
-
机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生物演化与环境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
-
出处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2-147,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B054)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
-
文摘
刻槽盆是一种内壁遍布粗糙刻划纹的特殊陶器。目前,对其功能尚没有统一的认识,而淀粉粒分析无疑将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5500~5300 BP)发掘出土的18件刻槽盆残片开展淀粉粒分析,在陶片上发现种类丰富的淀粉粒,其中以薏苡(Coix lacryma-jobi L.)和未定禾本科(Poaceae)为主,其次是小麦族(Triticeae tribe)、壳斗科栎属(Quercus L.)和其他根茎类植物的淀粉粒,豇豆属(Vigna sp.)、莲藕(Nelumbo nucifera)和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的淀粉粒相对较少。上述结果表明刻槽盆主要用于加工野生植物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在器物上发现了大量受到研磨/杵捣处理的破损淀粉粒或烹煮导致的糊化淀粉粒,这表明它们应该用于研磨/杵捣和烹煮食物。淀粉粒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先民的生业方式在不同时期发生了细微变化,薏苡和未定禾本科植物的比例虽仍占据着优势,但先民已开始有意识地减少对这两类植物的依赖,逐渐加强了对小麦族、栎属、豇豆属和根茎类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具有加工痕迹的淀粉粒进行分析,发现先民在加工各类型植物时,始终采用研磨为主、烹煮为辅的方式,刻槽盆的功能在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
-
关键词
淀粉粒
凌家滩遗址
刻槽盆
陶器功能
经济形态
加工方式
-
Keywords
starch grain
Lingjiatan site
grooved basin
economy 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pottery function
-
分类号
Q914.2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
-
题名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
被引量:31
- 2
-
-
作者
刘莉
-
机构
美国斯坦福大学
-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34,共11页
-
文摘
在旧大陆,陶器的起源独立发生在两个地区:非洲撒哈拉沙漠南部和东亚地区。非洲最早的陶器与利用野生粟和高粱煮粥的生计方式有关。这种炊煮方式发展为酿造谷芽酒的传统,典型的酿酒器是鼓腹陶罐。在东亚地区,更新世晚期和全新世早期的陶器与利用水生动物和用野生植物煮粥有关。在中国,新石器早期小口鼓腹壶成为常见的器型,有些用来酿酒,说明此时利用谷物酿酒可能已是黄河及长江流域的普遍现象。新石器中期陶器分布可划为两大地区类型:东部地区器型复杂,以酒器居多,如鬶和高柄杯。西部地区的仰韶文化器型简单,代表性器物为尖底瓶。有些尖底瓶用来酿造谷芽酒,也是集体饮酒(咂酒)的容器。西部地区咂酒群饮代表了以集体为本位的文化传统。
-
关键词
陶器功能
尖底瓶
咂酒
谷芽酒
宴饮
-
Keywords
Ceramic function, jiandiping amphora, siphoning, beer, feasting
-
分类号
K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