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陶瓷催化过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优化
1
作者 谭增强 周梦伟 +2 位作者 刘玺璞 姚皓 牛拥军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560-565,共6页
陶瓷催化过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适用于生物质电厂、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窑炉等SO_(x)、NO_(x)、粉尘的同时脱除,但烟气成分复杂,严重影响了陶瓷催化过滤管寿命。基于此,研究了一体化脱除塔前的预除尘装置,并优化一体化脱除塔入口结构... 陶瓷催化过滤管一体化脱除技术适用于生物质电厂、钢铁、焦化、水泥、玻璃窑炉等SO_(x)、NO_(x)、粉尘的同时脱除,但烟气成分复杂,严重影响了陶瓷催化过滤管寿命。基于此,研究了一体化脱除塔前的预除尘装置,并优化一体化脱除塔入口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开展了气固两相流动计算。研究表明:重力沉降式除尘方法简单、阻力较小,但占地面积较大,对空间需求较高,飞灰粒径越大,沉降室的除灰效率越大;百叶窗式除尘装置安装较简单,不需对原有烟道进行改造,装置占用空间小,但该装置导流叶片过于密集时,阻力上升很快;小灰斗飞灰分离装置的整体结构较复杂,通过调整三角形挡灰板和小灰斗间距,调节装置阻力,占用空间较集中,不影响后续设备运行,入口速度为4.5 m/s时,整体除灰效率达到75.1%;一体化脱除塔入口设置复合导流装置可均匀分配来流,总差压约为249 Pa,气流分布系数为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脱除 陶瓷催化过滤管 预除尘 流场计算
下载PDF
船舶SCR系统陶瓷催化-过滤器烟气正向流动状态仿真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满 张洪朋 付洪发 《船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64,共5页
为提高陶瓷催化-过滤器的工作性能,对陶瓷过滤器形状与过滤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不同止端直径的陶瓷过滤器内烟气正向流动状态进行仿真,计算不同止端直径下的外表面径向速度数据方差。仿真结果表明:锥形陶瓷过滤器的外表面径向速... 为提高陶瓷催化-过滤器的工作性能,对陶瓷过滤器形状与过滤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不同止端直径的陶瓷过滤器内烟气正向流动状态进行仿真,计算不同止端直径下的外表面径向速度数据方差。仿真结果表明:锥形陶瓷过滤器的外表面径向速度沿轴向分布比烛状的更为均匀,当止端直径为40 mm时,速度波动最小,更有利于烟气的正向均匀流动。此外,对引射器和陶瓷过滤器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运用Fluent软件和数据拟合方法对延长引射器扩张段和增加速度突增部分的陶瓷厚度2种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优化方法各有利弊,所以决定将两种优化方法结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SCR系统 陶瓷催化-过滤 烟气正向流动状态 仿真 结构优化
下载PDF
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处理催化陶瓷过滤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歌 王宝冬 +3 位作者 马子然 赵春林 周佳丽 王红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307-3319,共13页
燃烧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针对烟气多污染物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关于烟气多污染物脱除的两种技术,即传统串联脱除技术和一体化协同脱除技术。相比于传统串联脱除工艺,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脱除... 燃烧烟气中各污染物的排放是大气污染的最主要来源,针对烟气多污染物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目前关于烟气多污染物脱除的两种技术,即传统串联脱除技术和一体化协同脱除技术。相比于传统串联脱除工艺,多污染物一体化协同脱除技术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应用领域广的优点,是烟气多污染物治理的发展趋势。而陶瓷过滤管催化剂技术以其独有的非对称、孔径梯度变化的结构特性,成为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一体化协同脱除新技术。国内外关于陶瓷过滤管催化剂的研究主要从过滤管元件的选材和负载脱硝催化剂的工艺方法这两方面,围绕过滤管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过滤压降及性能稳定性的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结合当前陶瓷过滤管催化剂的研究现状,对今后烟气多污染物陶瓷过滤管催化剂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多污染物 传统串联脱除 一体化协同脱除 陶瓷过滤管催化 脱硝催化
下载PDF
玻璃熔窑烟气高温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工艺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桂彩 鲁晓鹏 +1 位作者 刘柳 杨泽广 《玻璃》 2021年第5期59-62,共4页
针对玻璃熔窑传统烟气处理工艺存在的问题,阐述高温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工艺流程及其在玻璃生产中烟气处理的应用优势,分析其关键设备陶瓷催化剂袋式过滤器的工艺原理和优缺点,为玻璃行业的烟气净化提供更加一体化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 玻璃熔窑 高温脱硫除尘脱硝一体化 陶瓷催化剂袋式过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