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河沿文化陶豆研究
1
作者 徐昭峰 王凯凯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57-63,共7页
陶豆是小河沿文化的基本器物之一,但并不是辽西地区本土考古学文化的产物,而是来源于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通过对小河沿文化陶豆与大汶口文化陶豆形态演变的比较,认为小河沿文化陶豆与大汶口文化陶豆的发展趋势相近,但也有其自身特点... 陶豆是小河沿文化的基本器物之一,但并不是辽西地区本土考古学文化的产物,而是来源于海岱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通过对小河沿文化陶豆与大汶口文化陶豆形态演变的比较,认为小河沿文化陶豆与大汶口文化陶豆的发展趋势相近,但也有其自身特点。小河沿文化陶豆主要出土于墓葬,数量仅次于筒形罐,摆放位置讲究,涉及多种葬俗,应该是祭祀用的祭器。在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存中也发现有作为祭祀用具的陶豆,可能是辽西地区使用陶豆的源头。小河沿文化与燕山以南同时期考古学文化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陶豆可能是以豫北冀南地区的大司空文化为纽带,从海岱地区传播到燕山以南,最后进入辽西地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河沿文化 大汶口文化 陶豆
下载PDF
好川墓地陶豆的造型装饰与风格特征
2
作者 李晓东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73,共4页
好川墓地陶豆器形的演变是好川先民饮食与生活习俗改变的结果,制陶工艺和等级制度促进和推动了好川墓地陶豆的器形演进。造型上,陶豆以其夸张的垂棱为特征的造型以及在豆把上装饰圆形、三角形镂孔构成好川墓地陶豆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陶豆... 好川墓地陶豆器形的演变是好川先民饮食与生活习俗改变的结果,制陶工艺和等级制度促进和推动了好川墓地陶豆的器形演进。造型上,陶豆以其夸张的垂棱为特征的造型以及在豆把上装饰圆形、三角形镂孔构成好川墓地陶豆有别于其他文化的陶豆造型与装饰,使其具有独特造型和极富特色的装饰风格。豆把仿生特征明显,巧妙地体现了实用与审美的统一。风格特征上,具有乌黑发亮的外观效果,凝重、冷穆充满神秘的气息。以其独特的造型特征,代表了好川文化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川墓地 陶豆 造型 装饰 特征
下载PDF
好川墓地陶豆体现的设计思想
3
作者 李晓东 《丽水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24-28,共5页
好川墓地陶豆造型与装饰具有独特审美特征,其在造型与装饰上体现的法象自然的仿生造型手法,装饰纹样的抽象化、符号化以及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朴素设计思想,体现了好川先民在器物造型与装饰上朴素的设计智慧与造型观,展示出其独特的民族... 好川墓地陶豆造型与装饰具有独特审美特征,其在造型与装饰上体现的法象自然的仿生造型手法,装饰纹样的抽象化、符号化以及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朴素设计思想,体现了好川先民在器物造型与装饰上朴素的设计智慧与造型观,展示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它的这种原始自发的抽象表现性的设计思想,对当代设计和陶艺设计都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川墓地 陶豆 造型 装饰 设计思想
下载PDF
《山海流变》
4
作者 冯正午 《艺术科技》 2024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创作说明:香炉以博山炉、陶豆和楚纹样为灵感来源,其上的小人的不同状态则取自作者本人的不同状态。该作品希望以香炉本身代表地,其上的陶瓷小人指代人,以焚香的方式代表与天的沟通,最终达到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生命状态。
关键词 博山炉 陶豆 灵感来源 生命状态 香炉 小人 楚纹样 和谐统一
下载PDF
浅析理性思维对汉代灯具艺术特点的影响
5
作者 黄莉华 徐敏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期39-,共1页
  灯的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利用凹陷的石头或贝壳倒上动物油,在中间插入干草当芯,这算是最原始的油灯了.……
关键词 灯具设计 陶豆 大羹 商周 装饰图案 思想意识 普通人物 铜凤灯 两汉时期 阴阳五行学说
下载PDF
九江县神墩遗址试掘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家和 《南方文物》 1985年第1期11-12,共2页
神墩遗址是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的,经省文物队三次派员调查确认。遗址座落在新合乡境内,呈土墩型,顶面平整,高出现在稻田5—10米,面积共25,000余平方米。由于大沙(湖北省大冶至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铁路线将穿过遗址北部,经报请文化部... 神墩遗址是在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的,经省文物队三次派员调查确认。遗址座落在新合乡境内,呈土墩型,顶面平整,高出现在稻田5—10米,面积共25,000余平方米。由于大沙(湖北省大冶至江西省九江县沙河街)铁路线将穿过遗址北部,经报请文化部文物局批准,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1984年10月—11月,省文化厅组织省文物队专业人员,会同县博物馆同志,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钻探,得知文物堆积普遍保存较好,其中2.5—3.5米深的堆积约占三分之二,2米左右者占三分之一,最深处达3.8米。接着,又抽调了十个县市的专业人员共二十余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九江县 新合乡 出土遗物 调查确认 锥足 刻划纹 探方 陶豆 地层堆积
下载PDF
江西寻乌出土一批历史文物 被引量:1
7
作者 冯扬 《南方文物》 2001年第3期12-,共1页
关键词 寻乌 遗物 灰陶 泥质 假圈足 陶罐 陶鼎 直口 陶豆 底径 内底 江西
下载PDF
萍乡市赤山大宝山遗址调查记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敏华 《南方文物》 1980年第4期54-55,共2页
大宝山遗址位于萍乡市东北,在距城十五公里的赤山公社(地名大宝山)。该遗址沿着连绵起伏的杨岐山脉向南伸展,两边有宽阔的农田,一条北来的周江水围绕遗址山坡向西南流去。
关键词 西南流 杨岐 连绵起伏 新石器晚期 灰坑 几何印纹陶 石镞 陶质 陶豆 陶鼎足
下载PDF
安徽寿县寿春城八里遗址 被引量:1
9
作者 蔡波涛 张义中 《大众考古》 2020年第6期12-15,共4页
为配合寿县新城区路网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寿县文物局于2018年9月一2019年12月对状元南路项目涉及寿春城遗址八里村地点的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八里遗址处于寿春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中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前... 为配合寿县新城区路网工程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寿县文物局于2018年9月一2019年12月对状元南路项目涉及寿春城遗址八里村地点的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八里遗址处于寿春城遗址总体保护规划中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前期考古钻探发现有灰坑、灰沟及疑似夯土基址等遗迹现象。出于探索重点遗迹分布范围和形制结构等问题的考虑,本次发掘实际揭露面积约2900平方米,发现夯土建筑基址(群)1处、灰坑21座、灰沟8条、陶圈井1座、排水管道遗迹3处,出土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空心槽形砖、铺地砖等建筑构件,同时还出土有丰富的陶盆、陶豆、陶缸等生活用具类陶器和蚁鼻钱及少量玉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寿县 灰坑 蚁鼻钱 陶豆 生活用具 建筑构件 排水管道 抢救性
下载PDF
探析安徽寿县苍陵城遗址始建年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建国 《大众考古》 2015年第1期50-53,共4页
1958年,安徽寿县文物普查工作组在寿县冯小庙村淮河南岸发现苍陵城遗址。普查时城址东西残长约1500米,南北宽700米,海拔28米,与淮河大坝同高。城址的北面因临淮水,长期受冲刷,在断面出现了大量的筒瓦、板瓦、半瓦当和陶井圈等残片。1983... 1958年,安徽寿县文物普查工作组在寿县冯小庙村淮河南岸发现苍陵城遗址。普查时城址东西残长约1500米,南北宽700米,海拔28米,与淮河大坝同高。城址的北面因临淮水,长期受冲刷,在断面出现了大量的筒瓦、板瓦、半瓦当和陶井圈等残片。1983年,安徽省文物工作队(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试开三个探方,共27平方米,出土遗物有陶豆、陶缽、筒瓦、板瓦等,与寿县县城周围出土的遗物相同,年代初步判定为战国晚期或西汉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寿县 文物工作队 陶井 始建年代 探方 出土遗物 陶豆 铜铙 饕餮纹 云雷纹
下载PDF
于都发现商代印纹陶簋
11
作者 易淑芳 《江西文物》 1989年第2期41-41,共1页
1985年6月底,于都县银坑圩居民挖路基时,发现一件陶簋、一件小陶鼎和几件小陶豆。 陶簋等器物埋在离地表深50厘米的黄泥土中。陶簋倒扣在一个陶盘中(可能是簋盖),发掘时不慎将盖和陶鼎打碎,陶豆虽保存完好,却被小孩拿去玩后敲碎丢失。
关键词 陶簋 陶豆 陶鼎 陶盘 圈足 云雷纹 弦纹 黄泥土 敲碎 圜底
下载PDF
于都县发现南朝墓葬
12
作者 万幼楠 《南方文物》 1981年第3期40-,共1页
今年六月初,于都县城关二小在城北进行基建工程时,距地表约二公尺深处发现一座南朝梁墓,出土陶瓷器四件。遗憾的是当时被挖掘者砸碎抛散三件,业已无法找全(从挖掘者所谈情况及现已搜集到的残片,可谁知是一件青瓷鸡首壶和两件陶豆)。现... 今年六月初,于都县城关二小在城北进行基建工程时,距地表约二公尺深处发现一座南朝梁墓,出土陶瓷器四件。遗憾的是当时被挖掘者砸碎抛散三件,业已无法找全(从挖掘者所谈情况及现已搜集到的残片,可谁知是一件青瓷鸡首壶和两件陶豆)。现仅存一件青瓷钵及一百零八块墓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瓷鸡首壶 陶瓷器 陶豆 基建工程 支烧 钱纹 底径 弦纹 端饰 城北
下载PDF
汉字中所蕴涵的古代陶器文化信息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7-131,共5页
烧陶工艺的发明和古文字的产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透过几个与陶器有关的汉字的基本构件形体的研究,可以窥测到古汉字形体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古代陶器文化信息。由此可见,我们的远古祖先在"陶器是文明的指数"上,为中华文明史谱... 烧陶工艺的发明和古文字的产生几乎是不约而同的。透过几个与陶器有关的汉字的基本构件形体的研究,可以窥测到古汉字形体中所蕴涵的丰富的古代陶器文化信息。由此可见,我们的远古祖先在"陶器是文明的指数"上,为中华文明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在其丰富的创造中,陶器称得上是最值得称道的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形体 文化信息
下载PDF
河北省滦州市孙薛营汉墓清理简报
14
作者 翟良富 高熊(执笔/摄影) +3 位作者 翟鹏飞 徐磊 赵立国(执笔/摄影) 郎志远(绘图) 《文物春秋》 2021年第6期47-55,F0002,共10页
2018年,唐山市文物古建研究所联合滦州市文物管理所对滦州市孙薛营村发现的两座西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了陶、铜、玉器等各类遗物40余件,其中陶簋和高柄镂空陶豆均属在唐山市的首次发现,为研究唐山地区西汉时期葬俗提供了新资料。
关键词 河北滦州 孙薛营汉墓 土圹竖穴双室墓 高柄镂空陶豆
下载PDF
古陶珍宝显清韵——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精品欣赏
15
作者 奚吉平 孙维昌 《上海文博论丛》 2012年第3期36-46,共11页
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近年来为筹建新馆,进一步充实提高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研究,向社会各界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兹就新征集的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部分文物珍品做一... 上海市金山区博物馆近年来为筹建新馆,进一步充实提高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调查研究,向社会各界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兹就新征集的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部分文物珍品做一介绍。一、马家浜文化时期马家浜文化,以1959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嘉兴市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为长江下游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主要分布于环太湖地区,东临东海,北达长江,西到天目山麓与茅山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圈足 显清 镂孔 灰陶 良渚文化 陶豆 陶壶 弦纹 鼓腹 马家浜
下载PDF
不能吃的豆
16
作者 陈炜湛 《语文建设》 1984年第1期35-36,共2页
有些读者也许会纳闷:豆哪有不能吃的?大豆、蚕豆、刀豆、青豆、绿豆、豌豆、哪种豆不能吃呢?是的,这些豆都能吃。但“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却是不能吃的。略为翻翻古书,或到博物馆去看看,就可知道,豆原来是一种器物的名称,与作为时鲜蔬... 有些读者也许会纳闷:豆哪有不能吃的?大豆、蚕豆、刀豆、青豆、绿豆、豌豆、哪种豆不能吃呢?是的,这些豆都能吃。但“豆”字最初记录的东西却是不能吃的。略为翻翻古书,或到博物馆去看看,就可知道,豆原来是一种器物的名称,与作为时鲜蔬菜的各种豆风马牛不相及。古代的豆是象高脚盘一样的器物,一般用来盛肉类的食物。有的有盖,有的无盖;有的有耳,有的无耳。因制作的材料不同,又有陶豆、竹豆、木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豆 无耳 先秦古籍 漆豆 九十岁 战国文字 八十四 商周时代 昭公 翟方进
下载PDF
古灯随想
17
作者 周子钦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2年第8期131-131,共1页
陶器,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第一件新的物质,勤劳聪慧的宜兴先民早在7000多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制陶,他们利用水、火、土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骆驼墩文化。而作为骆驼墩文化代表之一的陶豆,则与宜兴窑油灯之间有着相似的... 陶器,是人类在地球上创造的第一件新的物质,勤劳聪慧的宜兴先民早在7000多年前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和制陶,他们利用水、火、土的相互作用,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骆驼墩文化。而作为骆驼墩文化代表之一的陶豆,则与宜兴窑油灯之间有着相似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墩文化 陶豆 宜兴窑油灯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下载PDF
东南曙光星落出 先民遗泽宝光显——金山区博物馆馆藏陶器选介
18
作者 奚吉平 孙维昌 《上海文博论丛》 2008年第3期60-65,共6页
上海金山区博物馆近年来为筹建新馆,进一步充实提高馆藏文物数量和质量,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调查研究,向社会各界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取得可喜成绩。兹就新征集的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部分文物珍品,作一简介,以饗读者。
关键词 博物馆馆藏 圈足 良渚文化 良诸文化 灰陶 底径 镂孔 陶豆 陶壶 新石器时代文化
下载PDF
高安县下陈遗址的调查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林 《文物工作资料》 1976年第6期4-,共1页
今年六月下旬,高安县相城垦殖场金世文同志给我馆送来去冬平整土地时出土的几件石器和陶片。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前往实地进行了调查。下陈遗址位于漳浒河北岸,西距相城垦殖场场部约一公里。该遗址原为一座高二,三米的土丘,面积有五六亩... 今年六月下旬,高安县相城垦殖场金世文同志给我馆送来去冬平整土地时出土的几件石器和陶片。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前往实地进行了调查。下陈遗址位于漳浒河北岸,西距相城垦殖场场部约一公里。该遗址原为一座高二,三米的土丘,面积有五六亩地。我们到现场时,土丘已平为水田,唯有其中一小块地未栽种水稻,在此处钻探后发现仅在2米多长、1米多宽的范围内还剩有20至30厘米厚的文化堆积。据场里职工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安县 垦殖场 平整土地 西距 世文 相城 陶片 陶豆 镂孔 弦纹
下载PDF
南昌县莲塘又发现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柏泉 《文物工作资料》 1962年第3期4-,共1页
今年3月,我会考古工作组在复查莲塘遗址时,又在其附近发现上西山、象尾山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西山遗址位于莲塘镇的南部,与原发现的油桐岭、奉新山遗址隔湖相对。该地系湖滨一小坵,土壤含沙质多,遗物分布在南北长约80、东西宽约150... 今年3月,我会考古工作组在复查莲塘遗址时,又在其附近发现上西山、象尾山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西山遗址位于莲塘镇的南部,与原发现的油桐岭、奉新山遗址隔湖相对。该地系湖滨一小坵,土壤含沙质多,遗物分布在南北长约80、东西宽约150米的范围内。因雨水冲刷,地表陶片暴露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遗址 西山遗址 莲塘 陶片 考古工作 硬陶 器形 陶豆 湖相 圜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