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诗学是诗意的绘画——《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俄瑞斯特的诗学救赎 |
胡丹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3 |
0 |
|
2
|
论《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中的古典理想之美 |
张瑞杰
|
《戏剧之家》
|
2023 |
0 |
|
3
|
探寻理想中的完满人性——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女主人公形象解读 |
罗璐
|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2022 |
0 |
|
4
|
古典主义和解的幻象——论阿多诺对《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的解读 |
莫小红
雷蕾
|
《广东开放大学学报》
|
2022 |
0 |
|
5
|
古典美学的诗意融合——论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的美学特征 |
胡丹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0 |
1
|
|
6
|
陶里斯的阿尔忒弥斯崇拜研究 |
武文君
|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0 |
0 |
|
7
|
德语文学作品翻译——以歌德剧作《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为例 |
杨扬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8
|
悲剧性的探索——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
胡丹
|
《语言与文化论坛》
|
2019 |
0 |
|
9
|
论歌德《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岛》对古典伦理范本的颠覆 |
余迎胜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0
|
德意志浪漫精神下的女性典范——论歌德经典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 |
胡丹
|
《上海文化》
CSSCI
|
2020 |
1
|
|
11
|
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岛》中女主人公的完满人性 |
王婉赢
|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CSSCI
|
2017 |
2
|
|
12
|
悲剧性的避免——歌德诗剧《伊菲格妮在陶里斯》的和谐路径 |
胡丹
|
《德语人文研究》
|
2019 |
1
|
|
13
|
以色列在拉丁美洲的活动 |
李力
|
《国际研究参考》
|
1990 |
0 |
|
14
|
姐姐在俄罗斯名画中(外一篇) |
高海涛
|
《辽河》
|
2019 |
1
|
|
15
|
老师与克里米亚 |
高海涛
|
《翠苑》
|
2017 |
0 |
|
16
|
托尼·莫里森之歌 |
冯亦代
|
《瞭望》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7
|
曼德尔施塔姆诗选 |
曼德尔施塔姆
王家新
|
《诗歌月刊》
|
2013 |
0 |
|
18
|
一个德国教授和三条狗 |
程玮
|
《教师博览(上旬刊)》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