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汶口文化晚期陶鬶演化初探——以孔子博物馆馆藏陶鬶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宋健 《收藏与投资》 2023年第3期23-25,共3页
在近代考古文献中,鬶的名字首次见于《城子崖》的发掘报告中,该报告是依《说文解字·鬲部》中“鬶,三足釜也,有柄喙”来给这种奇特的器物命名的。段玉裁^([1])注:“有柄可持,有喙可泻物。”鬶的形制与鬲相似,所不同的是,鬶口部有槽... 在近代考古文献中,鬶的名字首次见于《城子崖》的发掘报告中,该报告是依《说文解字·鬲部》中“鬶,三足釜也,有柄喙”来给这种奇特的器物命名的。段玉裁^([1])注:“有柄可持,有喙可泻物。”鬶的形制与鬲相似,所不同的是,鬶口部有槽型的“流”,也被称作“喙”,有三足。根据近年的考古发现,陶鬶主要集中在大汶口——龙山文化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典型器物。大汶口文化首先于1959年在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被发现,故以此命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鲁南和苏北、皖北地区,以鲁中、鲁南地区分布最为密集^([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遗址 博物馆馆藏 城子崖 山东省泰安市 说文解字 皖北地区
下载PDF
原始陶鬶考释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北霞 《包装学报》 2014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诸多的原始陶器遗存中,陶鬶以其特殊的造型而分外引人注目。从字的象形意义上来说,甲骨文中的"■"可能是陶鬶这类器物最原始的符号;在造型上,原始陶鬶酷似鸟形,具有明显的仿生特点;从材质和功能上看,多数原始陶鬶有可能是... 在诸多的原始陶器遗存中,陶鬶以其特殊的造型而分外引人注目。从字的象形意义上来说,甲骨文中的"■"可能是陶鬶这类器物最原始的符号;在造型上,原始陶鬶酷似鸟形,具有明显的仿生特点;从材质和功能上看,多数原始陶鬶有可能是给水加热的器具。其造型与实用功能与现在流行的电水壶设计出奇地一致,这是设计学中"形式追随功能"的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 仿生造型 实用功能
下载PDF
日照苏家村遗址出土钱山漾文化陶鬶的产地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季丰收 吴晓桐 +1 位作者 金正耀 宋艳波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6-72,共7页
日照苏家村遗址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一处重要的环濠聚落。该遗址新出土的钱山漾文化细长颈袋足鬶(M45:5)作为目前已知南方系陶鬶布最北的一件,揭示出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交流。本文... 日照苏家村遗址位于鲁东南沿海地区,是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中期一处重要的环濠聚落。该遗址新出土的钱山漾文化细长颈袋足鬶(M45:5)作为目前已知南方系陶鬶布最北的一件,揭示出公元前2300年前后中国南北方的区域文化交流。本文通过对苏家村出土钱山漾文化红陶鬶、其他龙山文化红陶鬶及部分苏家村黑陶的主、微量元素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揭示了苏家村本地生产钱山漾文化红陶鬶的可能性,表明龙山文化早中期的制陶业的发展可能伴随着南方系制陶工匠的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家村遗址 钱山漾文化 细长颈 产地研究
下载PDF
陕西榆林石峁遗址皇城台地点酒类残留物及相关陶器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娅辉 刘莉 +2 位作者 邵晶 邸楠 孙周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6-154,共9页
本文通过对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16件陶器进行分析,在器物内壁残留物中发现了酒类遗存。酿酒发酵方法可能包括利用谷物发芽和制曲两种技术。主要原料成分包括黍、小麦族、大米、百合、栝楼根、姜科植物、芡实和野豌豆。陶瓮可能用于酿酒... 本文通过对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的16件陶器进行分析,在器物内壁残留物中发现了酒类遗存。酿酒发酵方法可能包括利用谷物发芽和制曲两种技术。主要原料成分包括黍、小麦族、大米、百合、栝楼根、姜科植物、芡实和野豌豆。陶瓮可能用于酿酒,鬶、盉为盛酒器和温酒器,杯用于饮酒。这一结果首次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黄土高原酒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也显示了在早期城市化进程中,宴饮在社会分化和区域互动等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遗址 谷芽酒 曲酒 鬶/盉
下载PDF
尉迟寺出土陶鬶的启示 被引量:3
5
作者 吕琪昌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3,93,共7页
史前陶鬶发展的主流看法是起源于海岱地区,然后向周围传播。但是,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陶鬶现象给这种观点带来了难解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尉迟寺出土陶鬶的验证,再次肯定了陶鬶应该发源于太湖地区。并且,尉迟寺遗址也是陶鬶发展过程中的... 史前陶鬶发展的主流看法是起源于海岱地区,然后向周围传播。但是,蒙城尉迟寺遗址出土的陶鬶现象给这种观点带来了难解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尉迟寺出土陶鬶的验证,再次肯定了陶鬶应该发源于太湖地区。并且,尉迟寺遗址也是陶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区域,为陶鬶的传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陶鬹 蒙城尉迟寺 大汶门文化 文物考古
下载PDF
龙山文化橙黄陶鬶赏析
6
作者 李小涛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第19期38-38,共1页
陶鬶是山东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被认为与古代东夷人鸟崇拜有关。其形制的变化体现出山东先民在科技上的探索,对后世的青铜礼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山东博物馆馆藏橙黄陶鬶,体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山东史前文化众多... 陶鬶是山东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被认为与古代东夷人鸟崇拜有关。其形制的变化体现出山东先民在科技上的探索,对后世的青铜礼器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山东博物馆馆藏橙黄陶鬶,体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山东史前文化众多陶鬶中最精美的一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鬹 龙山文化 鸟崇拜 橙黄陶鬹 形制变化
下载PDF
陶鬶,山东地区史前文化的典型代表
7
作者 宋爱平(文/摄) 《旅游世界》 2022年第9期47-51,共5页
陶鬶是山东地区史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思巧妙,制作精美,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反映了我国史前先民的智慧,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标准化石”。东方地区的土著先民有着鸟崇拜的文化传统,东夷民族以鸟图... 陶鬶是山东地区史前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其造型独特,结构复杂,构思巧妙,制作精美,达到了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反映了我国史前先民的智慧,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标准化石”。东方地区的土著先民有着鸟崇拜的文化传统,东夷民族以鸟图腾为其族徽,故而根据引颈而啼的鸟形象创造出陶鬶,成为最富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前文化 族徽 东夷 标准化石 史前先民 鸟崇拜 鸟图腾
下载PDF
白陶
8
《科教文汇》 2021年第36期F0004-F0004,共1页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较为流行。白陶常见的器形以鬶为最多,另有盉、斝等酒器。这一时期的陶鬶口沿有的饰锯齿状花边,鋬上有长方形镂孔和饰有乳钉纹... 白陶,就是指表里和胎质都呈白色的一种素胎陶器,最早出现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中较为流行。白陶常见的器形以鬶为最多,另有盉、斝等酒器。这一时期的陶鬶口沿有的饰锯齿状花边,鋬上有长方形镂孔和饰有乳钉纹,蚕为细腰带鋬袋状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乳钉纹 镂孔 锯齿状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引吭高歌的白陶鬶
9
作者 圆蜗牛 《开心幼儿》 2024年第3期16-17,共2页
一、请先认识一下我。我叫白陶鬶,是古人用神奇的高岭土,经过1200℃左右的高温烧制成的煮水容器。
关键词 高温烧制 水容器 高岭土
原文传递
从青铜爵的来源看商周青铜爵的功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春芳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56-157,共2页
关于商周青铜爵的主要用途,有饮酒、温酒、滤酒等说法。通过分析青铜爵的源流,比较陶爵与陶鬶的造型,认为青铜爵源于原始陶爵,是饮酒用器,并非温酒、滤酒器具,而商周时期的青铜爵主要是作为祭祀盛酒的专用礼器。
关键词 青铜文化 青铜爵 功用 原始
下载PDF
也说“商” 被引量:3
11
作者 吕琪昌 《东南文化》 2003年第9期78-79,共2页
从“商”字甲骨文演变考察,“商”字的初始系来自对史前陶(?)的象形,与商人的鸟图腾信仰有关。
关键词 “商” 陶鬹 图腾 古文字
下载PDF
东夷文化的鸟图腾崇拜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佳娜 张烨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第5期142-144,共3页
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东夷部族作为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章从东夷文化的起源开始探讨东夷部族的生活背景,从上古神话中找出东夷文化与鸟图腾崇拜的源头。通过文献记载找出东夷文化与鸟... 东夷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东夷部族作为最古老的部族之一,对华夏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文章从东夷文化的起源开始探讨东夷部族的生活背景,从上古神话中找出东夷文化与鸟图腾崇拜的源头。通过文献记载找出东夷文化与鸟图腾崇拜的联系,从鸟官制度来反映东夷人的精神信仰及部落氏族的关系,再结合考古学资料,通过对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鬶和鸟形器物、东夷部族所在地理位置以及东夷人的鸟图腾崇拜进行考证,探讨东夷文化中鸟图腾崇拜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夷文化 鸟图腾崇拜 二十四鸟官 鸟形器物
下载PDF
新石器时代氏族聚落区的神鸟崇拜 被引量:1
13
作者 康爱华 赵静怡 羽离子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2016年第S2期104-112,共9页
鸟崇拜作为人类共有的原始崇拜之一,它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留下了物证。在苏中地区的海安青墩遗址与兴化影山头遗址中,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神鸟传说,还出土了鸟形陶鬹、太阳纹陶片和象征鸟卵的陶球等。出土有鸟形器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鸟崇拜作为人类共有的原始崇拜之一,它在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留下了物证。在苏中地区的海安青墩遗址与兴化影山头遗址中,不仅有历史悠久的神鸟传说,还出土了鸟形陶鬹、太阳纹陶片和象征鸟卵的陶球等。出土有鸟形器物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基本上是沿着黄河、长江分布,且多数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青墩遗址和影山头遗址的地理位置正处于长江入海口附近。根据远古氏族部落迁徙的一般规律和两遗址的大致年代来看,古青墩部落与古影山头部落很可能就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崇鸟部落的源头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文化 鸟崇拜 海安青墩遗址 兴化影山头遗址 鸟形陶鬹
下载PDF
瓷路之歌
14
作者 高云华 《山东陶瓷》 CAS 2019年第4期46-46,共1页
有一片陶,薄如蝉翼。有一种瓷,润如青玉。有一抹白与蓝,犹如星光美钻般梦幻。后李的陶釜,龙山的陶鬶,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宋的金星雨点釉,泥土与水火淬炼出的陶音瓷韵,声声不绝,在世人惊艳的目光里曼舞轻扬。还记得四千年前齐鲁史册上... 有一片陶,薄如蝉翼。有一种瓷,润如青玉。有一抹白与蓝,犹如星光美钻般梦幻。后李的陶釜,龙山的陶鬶,北朝的青瓷莲花尊,唐宋的金星雨点釉,泥土与水火淬炼出的陶音瓷韵,声声不绝,在世人惊艳的目光里曼舞轻扬。还记得四千年前齐鲁史册上的优美歌谣吗?“黑如漆、明如镜、薄如纸”还记得淄博陶瓷人百年来谱写的华丽乐章吗?“青瓷如玉,彩釉生香”哦,还有一幅倍感亲切的画面,“牛拉碾、驴打场、三间半草房”,那是祖祖辈辈的制瓷景象一条北方的陶瓷之路,打家门前经过,沿淄水博山一路向西,随南来的花瓣雨飘洋而去。从周村去张掖、雁门关,从博山过运河、波斯湾,每一辆颠簸的小车上,都有陶瓷碰击出的鼓点,每一艘装满中国物产的大船里,都有陶瓷压舱鼓荡风帆那是一条多么崎岖的路,砂岩赤裸,长山嵯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瓷之路 青瓷莲花尊 薄如蝉翼 周村 淄博 雁门关
下载PDF
钟离子艺术作品欣赏
15
作者 钟离子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20年第7期48-49,共2页
陶鬶与图腾陶鬶属拟形器,是动物造型和三足鼎立形式的结合体(也有四足)。大汶口文化形成的陶鬶主要是袋足三足陶器,源自抽象化的鸟图腾,由实足器变化为袋足器。出土的陶鬶居多为鸟形,亦有其它动物(如猪或狗)形态。各款陶鬶造型生动、制... 陶鬶与图腾陶鬶属拟形器,是动物造型和三足鼎立形式的结合体(也有四足)。大汶口文化形成的陶鬶主要是袋足三足陶器,源自抽象化的鸟图腾,由实足器变化为袋足器。出土的陶鬶居多为鸟形,亦有其它动物(如猪或狗)形态。各款陶鬶造型生动、制作精美,蕴含着先民对动物及"鸟形态"的崇拜。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肯定"大汶口文化是空三足器的故乡,那里的鸟形空三足器,源流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汶口文化 张忠培 动物造型 三足鼎立 鸟图腾 作品欣赏 钟离子
下载PDF
山东大学博物馆
16
作者 车慧卿 《山东教育》 2022年第7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这件藏品叫做白陶鬶,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它的造型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鸟。”“这件藏品为什么这么罕见呢?因为在顶部还有些镂空的装饰,白陶鬶一般用来热水、温酒,体现了东夷人以鸟为图腾的生活状... “这件藏品叫做白陶鬶,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它的造型像一只昂首挺立的鸟。”“这件藏品为什么这么罕见呢?因为在顶部还有些镂空的装饰,白陶鬶一般用来热水、温酒,体现了东夷人以鸟为图腾的生活状态。”在山东大学博物馆(青岛),志愿讲解员精彩的解说引来了众多参观者驻足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东夷 昂首挺立 山东大学 博物馆 龙山文化 典型器物
下载PDF
陶鬶
17
作者 南铁英(文\摄影) 《工会信息》 2023年第22期F0004-F0004,共1页
陶鬶(音“规”),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上端有口和流,侧面有手柄。《说文解字》:“鬶,三足釜也。有柄喙。”封底展示的陶出土于山东临胸西朱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器物,年代约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 陶鬶(音“规”),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炊事用具,有三只空心的足,上端有口和流,侧面有手柄。《说文解字》:“鬶,三足釜也。有柄喙。”封底展示的陶出土于山东临胸西朱封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器物,年代约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也就是距今4000多年前。西朱封遗址,属于以泰山为中心的海岱地区文化遗存,在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蛋壳黑陶礼器、玉钱、玉冠饰及镶嵌绿松石的重器,标志着龙山文化的海岱地区已经跨入初级文明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石器时代 西朱封 龙山文化 《说文解字》 绿松石 海岱地区 冠饰
原文传递
青铜爵与良渚陶鬹的关系再议 被引量:6
18
作者 吕琪昌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78,共7页
爵是夏、商两代的重要青铜礼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作者曾主张青铜爵是良渚文化陶鬹传入河南地区后所衍生的一个新的品种,并藉以提出夏文化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的看法。本文根据新获得的信息予以重新讨论,确认良渚... 爵是夏、商两代的重要青铜礼器,对中国早期文明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作者曾主张青铜爵是良渚文化陶鬹传入河南地区后所衍生的一个新的品种,并藉以提出夏文化可能起源于良渚文化的看法。本文根据新获得的信息予以重新讨论,确认良渚文化陶鬹有大、小两种类型,而青铜爵即是渊源于其中的小型陶鬹。青铜爵与良渚文化小型陶鬹嫡传关系的确立,使得夏朝来源于良渚文化的看法得到更有力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文化 王湾三期文化 二里头文化 夏文化 青铜爵 陶鬹
原文传递
戚城遗址龙山文化红陶鬶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学泽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0-83,共4页
2006年底,河南濮阳市戚城遗址一座龙山文化灰坑出土了一件细泥红陶鬶(06HPQCH1∶1)。根据在修复过程中发现的诸多制作与加工痕迹,按照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倒推顺序,可以发现古人是通过洗练陈腐泥料、模制盘筑袋足、手制盘筑口沿腹部、轮... 2006年底,河南濮阳市戚城遗址一座龙山文化灰坑出土了一件细泥红陶鬶(06HPQCH1∶1)。根据在修复过程中发现的诸多制作与加工痕迹,按照实验考古学的方法,倒推顺序,可以发现古人是通过洗练陈腐泥料、模制盘筑袋足、手制盘筑口沿腹部、轮制修整口沿及上腹、刮抹抛光、安装装饰附件等复杂程序,制作完成这件异形陶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戚城遗址 模具盘筑 刮抹磨光
原文传递
中原地区出土史前平口袋足陶鬶研究
20
作者 李金斗 《考古学集刊》 2022年第1期66-82,I0029,共18页
通过搜集整理中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平口袋足嘴,并对其进行型式划分及年代梳理,认为此类器物应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由海岱地区经皖北传播至中原地区的,随后龙山文化时期在中原地区发展演变出独具特色的平口袋足斋,二里头文化时期再次受到了... 通过搜集整理中原地区目前发现的平口袋足嘴,并对其进行型式划分及年代梳理,认为此类器物应是在大汶口文化晚期由海岱地区经皖北传播至中原地区的,随后龙山文化时期在中原地区发展演变出独具特色的平口袋足斋,二里头文化时期再次受到了来自海岱地区的影响。通过对其陶质、陶色及出土背景的分析,认为酱的社会属性在龙山到二里头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去世俗化”,演变成早期礼器的一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龙山文化时期 二里头文化时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