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诬告陷害:以监督之名行利己之实
- 1
-
-
作者
杨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4年第1期18-20,共3页
-
文摘
“检举人、控告人、申诉人在检举、控告、申诉活动中必须对所检举、控告、申诉事实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诬陷、制造假证行为,必须承担纪律和法律责任。”2019年9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12388举报网站”功能升级,新增了诬告陷害纪法责任提示。
-
关键词
诬告陷害
法律责任
申诉人
纪检监察机关
功能升级
检举
真实性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向诬告陷害亮剑
- 2
-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4年第1期16-17,共2页
-
文摘
“解决大党独有难题”“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教育整顿”……年终岁尾,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2023年度十大反腐热词”,回顾2023年全年正风肃纪反腐热点,展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丰硕成果。
-
关键词
全面从严治党
诬告陷害
教育整顿
反腐
正风肃纪
党性党风党纪
中央纪委
丰硕成果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我国刑法应当增设栽赃陷害罪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永升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治研究》
2013年第9期59-66,共8页
-
文摘
栽赃陷害的行为在古今中外的司法实践中随处可见,信手拈来。由于栽赃陷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极大,严重侵犯人权,败坏司法声誉,因此将其早日提上刑事立法议程,很有必要。为了有效地打击这一严重犯罪,首先要厘清该罪的概念与犯罪构成特征;其次,要将该罪与诬告陷害罪、报复陷害罪、诽谤罪、伪证罪与打击报复证人罪正确地区别开来。所有这些,不仅在刑法理论上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而且对于指导司法实践活动也不无裨益。因此,在刑事立法中增设该罪已迫在眉睫。
-
关键词
刑法
栽赃陷害罪
诬告陷害罪
报复陷害罪
诽谤罪
伪证罪
-
分类号
D924.3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陷害教唆的司法适用研究
- 4
-
-
作者
郑佳民
-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处
《法学(汉斯)》
2023年第3期1909-1919,共11页
-
文摘
现今教唆理论下陷害教唆的认定模糊不清,在司法适用中仍沿用教唆间接正犯的观点定罪量刑,由于陷害教唆中教唆行为的双重目的,司法裁判被简单认定为修正的共同犯罪而作为教唆犯等同定罪,依据主客观相统一难以对陷害教唆行为进行定罪量刑。为了弥补陷害教唆理论的缺陷,更为了是司法判决具有合理性与可说服性,从陷害教唆的定性与可罚性入手,区分其与一般教唆行为间的差别并通过社会危险性与人身危险性给予可罚性理论肯定,厘清陷害教唆的行为类型与主体类型,将边界清晰化并把成立要件与行为类型的整合更是将可罚性理论的升华与补充,通过不同犯罪形态的陷害教唆研究得出一定的司法适用理论,并将诱惑侦查区别于陷害教唆究其主体要件与分类深入讨论,给予陷害教唆犯罪行为的定罪与司法适用逻辑性框架与轮廓。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诱惑侦查
可罚性
未遂教唆
犯罪形态
-
分类号
D9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关于诬告陷害,这些规定要知道
- 5
-
-
作者
仲荷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3年第4期39-40,共2页
-
文摘
检举控告是党员、群众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渠道,也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问题线索的重要来源。但现实工作中,一些失实举报客观存在,尤其对党员、干部的诬告陷害时有发生,这不仅会浪费执纪执法机关办案资源,还严重影响被诬告陷害者的工作积极性,甚至污染一地的政治生态。
-
关键词
诬告陷害
纪检监察机关
问题线索
监督权
执纪
执法机关
办案
客观存在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严惩诬告陷害行为,为担当作为者“撑腰”
- 6
-
-
作者
韦香惠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党的生活(黑龙江)》
2023年第4期38-39,共2页
-
文摘
严惩诬告陷害行为、明确容错免责机制、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近日,多地出台一系列政策规定,强调鼓励干部干事创业,为担当作为干部“撑腰”。专家对此分析,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热情,需进一步提升干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对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展开调研2023年3月,党中央发布的《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中,将“干事创业精气神不足、不担当不作为”列入调研内容。
-
关键词
诬告陷害
干部管理制度
干事创业
担当作为
精气神
实施细则
容错免责机制
调研内容
-
分类号
D2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
被引量:6
- 7
-
-
作者
何泽宏
余辉胜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
文摘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 ,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 ,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 ,但并非所有类型的侦查圈套都具有可罚性。应根据不同类型作具体分析。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侦查圈套
教唆犯二重性
正当化事由
可罚性
-
Keywords
attempted instigation,police entrapment,theory of abettor's dual characters,legitimate ground
-
分类号
D918.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陷害教唆与警察圈套
被引量:16
- 8
-
-
作者
李富友
-
机构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
-
出处
《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SSCI
1998年第4期58-59,共2页
-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警察圈套
刑事诉讼
被告人
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
犯罪性
司法人员
构成要件
实体真实
-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关于陷害教唆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4
- 9
-
-
作者
魏东
-
机构
四川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3-95,共3页
-
文摘
陷害教唆在本质上具有与纯粹教唆犯相当的可谴责性和可罚性 ,其客观行为与主观罪过都与纯粹教唆犯基本等质 ,因此 ,应以教唆犯罪来解决陷害教唆的刑事责任问题 。
-
关键词
共同犯罪
胁从犯
教唆犯
陷害教唆
刑事责任
-
分类号
D917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陷害教唆行为研究——兼及与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许发民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2期12-16,共5页
-
文摘
在系统梳理中外立法与理论关于陷害教唆的规定和学说的基础上,以陷害教唆的体系地位即教唆故意为立足点,具体分析了七种情况下陷害教唆的认定和处理问题,驳诘了各种偏颇之论。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教唆故意
定罪处罚
方法论
-
Keywords
circumvention instigation
instigation intention
conviction and criminal punishment
methodology
-
分类号
D92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张平
-
机构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0,共2页
-
文摘
为了与1993年的《会计法》和1996年的《统计法》相衔接,我国1997年刑法除了在第254条规定报复陷害罪之外,又在第255条增设了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那么,这原本出自于同一罪名的两个罪名之间有何界限,则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由于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是一个选择罪名(对象选择),本文仅探讨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
关键词
报复陷害罪
统计人员
《会计法》
《统计法》
97年刑法
对象选择
罪名
-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诬告陷害罪探析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谢彤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法学论坛》
2001年第1期61-68,共8页
-
文摘
诬告陷害罪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名誉权而不是公民的其他人身权利和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行为人捏造的不需是犯罪事实 ;向谁告发也不是成立本罪的关键问题 ;本罪是属于与行为犯。
-
关键词
诬告陷害罪
犯罪构成
告发
情节犯
名誉权
"捏造事实"
"情节严重"
既遂认定
-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论大陆刑法中的陷害教唆与英美刑法中的警察圈套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李富友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43-44,共2页
-
文摘
本来,陷害教唆是大陆刑法共同犯罪理论中的教唆犯问题,而警察圈套则是英美刑法辩护规则中合法辩护理由问题。二者是分属于不同法系、不同理论体系中的两个问题.但由于这两个问题涉及的情形有其相似或相同之处,只是着重点有所不同,故本文把这两个问题放在一起加以研讨和比较。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警察圈套
英美刑法
大陆刑法
两个问题
刑事诉讼
教唆犯
理论体系
合法辩护
被告人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比较研究
被引量:1
- 14
-
-
作者
张成法
吴兵
-
机构
中国刑警学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出处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10,共3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和伪证罪进而论述了两者之间的界限及相关问题,其旨为引起刑事司法机关在认定处理此类案件时高度重视,稳、准、狠地打击诬告陷害和伪证犯罪行为。
-
关键词
诬告陷害罪
伪证罪
刑事司法机关
犯罪构成
刑事责任
-
Keywords
false charge, perjury, study
-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陷害教唆与警察圈套的刑法学思考
被引量:2
- 15
-
-
作者
李永升
汪洁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95-98,共4页
-
文摘
陷害教唆和警察圈套不仅是理论中的一个难题,实践中更是存在较多争议。陷害教唆的含义必须从“教唆”和“陷害”两方面来重新界定其内涵和基本要件,并以此为出发点来对陷害教唆犯的可罚性问题进行考察。同时,由于警察圈套行为和教唆行为的紧密联系,在具体适用时,为达到防卫社会和保障人权功能的和谐统一,要对警察圈套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标准和具体条件进行严格的限定。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机会提供型
可罚性
警察圈套
-
Keywords
sabotage abetting
opportunity providing
punishment inclination
police trap
-
分类号
D918.2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法条竞合视野下的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
被引量:2
- 16
-
-
作者
赖正直
黄书建
-
机构
厦门大学法学院
华东政法学院
-
出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46-48,共3页
-
文摘
传统犯罪构成四分论在区别伪证罪与诬告陷害罪这一重要问题上 ,引发了诸多争议。因此有必要对此作进一步的阐述 ,确保法官能够在刑事司法实践中正确的定罪和量刑。在比较和研究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可以发现 ,法条竞合理论中的交叉理论对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关键词
伪证罪
诬告陷害罪
法条竞合
-
Keywords
perjury crime
implication crime
concurrence of rules
-
分类号
DF626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诬告陷害罪若干问题辨析
被引量:1
- 17
-
-
作者
梅传强
孙策平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3年第2期50-55,共6页
-
文摘
诬告陷害罪是一种常见的侵犯人身权利的犯罪。目前,学术界和司法实践部门对该罪的定义、犯罪构成、既遂标准、一罪与数罪的区分等基本问题尚存在着分歧。本文从该罪的立法原意出发,通过对各种代表性观点的比较,辨析出符合立法原意的该罪定义和构成要件。
-
关键词
诬告陷害罪
定义
犯罪构成
中国
刑法
侵犯人身权利犯罪
-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的可罚性探讨
被引量:1
- 18
-
-
作者
余辉胜
-
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
出处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4-69,共6页
-
文摘
陷害教唆与侦查圈套有着天然的伴生关系,但并非所有的侦查圈套都属于陷害教唆之情形。按我国教唆犯二重性的通说,陷害教唆行为应具有可罚性,但侦查圈套并不都具有可罚性。犯意诱惑型侦查圈套行为虽然有目的的正当性为支撑,但其手段的非正当性亦不能排除其可罚性;纯正的机会提供型侦查圈套因不符合教唆犯本质特征,不应受到刑罚的非难;不纯正的机会提供型侦查圈套应当作为刑法中正当化事由加以规定。
-
关键词
陷害教唆
侦查圈套
教唆犯二重性
正当化事由
-
Keywords
attempted instigation
police entrapment
theory of abettor's dual characters
legitimate ground
-
分类号
D92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
-
题名关于诬告陷害罪构成要件的理论问题
被引量:1
- 19
-
-
作者
孙战国
周清水
-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检察院
-
出处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5期42-44,共3页
-
文摘
诬告陷害罪的客体应该采用人身权利说的观点;诬告的对象必须是“他人”,而且是特定的;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犯罪对象,但有例外;客观要件具有量化因素的限制;主观方面只能由直接故意构成。
-
关键词
诬告陷害罪
客体
直接故意
构成要件
-
Keywords
The crime of malicious accusation
Object
Invent stories
-
分类号
D924.34
[政治法律—刑法学]
-
-
题名诬告陷害罪的刑事立法完善与展望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杨凯
-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5期49-52,共4页
-
文摘
新刑法典对诬告陷害罪作了重大完善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司法实践中 ,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 )表述不规范 ;(二 )犯罪主体范围欠全面 ;(三 )对该罪的法律规定有遗漏。因而 ,应当进一步设置刑法典中的相关法条 ,以提高刑事立法质量 ,完备我国刑事法制。
-
关键词
新刑法典
诬告陷害罪
刑事立法完善
刑事立法展望
-
Keywords
the new criminal code
crime of false charge
improvement of criminal legislation
prospects for criminal legislation
-
分类号
D914
[政治法律—刑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