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大黑山条垒南段构造特征及隆升时代 被引量:4
1
作者 孙莹 刘永江 +5 位作者 孙晓猛 赵英利 温泉波 韩国卿 李伟 吴琳娜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0-35,共6页
大黑山条垒南段,靠近佳-伊断裂西侧发育有一构造变形带,构造带内西部远离佳-伊断裂的岩石表现为韧性变形,东部靠近佳-伊断裂的岩石表现为脆性变形,岩石的变形特征自西向东呈现出由韧性到脆性渐变的规律,这主要是由大黑山条垒的差异隆升... 大黑山条垒南段,靠近佳-伊断裂西侧发育有一构造变形带,构造带内西部远离佳-伊断裂的岩石表现为韧性变形,东部靠近佳-伊断裂的岩石表现为脆性变形,岩石的变形特征自西向东呈现出由韧性到脆性渐变的规律,这主要是由大黑山条垒的差异隆升造成的。本文认为大黑山条垒的隆升始于早白垩世泉头组地层沉积之后,自晚白垩世之后一直处于隆升状态,遭受剥蚀,缺失晚白垩世以来的地层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山条垒 隆升时代 构造特征 吉林
下载PDF
西秦岭吴家山隆起的隆升过程及时代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军禄 冯益民 《西北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4,共4页
吴家山隆起位于西秦岭印支褶皱带东部 ,由前泥盆纪变质岩系构成 ,其上与泥盆纪西汉水群生物灰岩呈拆离断层接触关系。在变质岩系中可明显观察到最晚的两期构造面理 ,记录了晚华力西 _早印支期的热隆伸展作用和晚印支期的陆内挤压造山运... 吴家山隆起位于西秦岭印支褶皱带东部 ,由前泥盆纪变质岩系构成 ,其上与泥盆纪西汉水群生物灰岩呈拆离断层接触关系。在变质岩系中可明显观察到最晚的两期构造面理 ,记录了晚华力西 _早印支期的热隆伸展作用和晚印支期的陆内挤压造山运动两次构造事件。吴家山核部变质岩系中获得的角闪石矿物的 4 0 Ar/ 39Ar同位素坪年龄反映出三次构造热变质事件 ,分别为 2 4 9Ma、2 2 0 Ma、180 Ma。因此 ,吴家山隆起的主要隆升时代应为晚华力西 _早印支期 ,并受到晚印支期的陆内挤压造山运动的叠加改造和抬升 ,燕山运动对隆起有较明显的改造作用 ,表现为正断抬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秦岭 吴家山隆起 隆升过程 隆升时代
下载PDF
青藏高原层状地貌与高原隆升 被引量:93
3
作者 潘保田 高红山 +1 位作者 李炳元 李吉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0-57,T005,共9页
夷平面、剥蚀面和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是长周期地貌演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它们不仅记录了区域地貌的发育历史 ,而且可以用来反演区域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等内动力过程的演变。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上这些地貌面的特征、变形、成因和形成时代 ... 夷平面、剥蚀面和河流阶地等层状地貌面是长周期地貌演化研究的主要对象 ,它们不仅记录了区域地貌的发育历史 ,而且可以用来反演区域构造活动、气候变化等内动力过程的演变。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上这些地貌面的特征、变形、成因和形成时代 ,是探讨青藏高原隆升年代、幅度和过程的重要途径。野外考察与室内制图表明青藏高原及其边缘山地普遍存在两级夷平面 (山顶面、主夷平面 )、一级剥蚀面和多级河流阶地。主夷平面形成于 7.0~3.6MaB .P .,形成时其高度在 1 0 0 0m以下。大约 3.6MaB .P .前主夷平面开始大规模解体 ,标志着青藏高原强烈抬升的开始。剥蚀面和河流阶地揭示 ,1 .8MaB .P .,1 .2MaB .P .,0 .8MaB .P .和 0 .1 5MaB .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夷平面 剥蚀面 河流阶地青藏高原 隆升时代 幅度
下载PDF
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隆起构造-热演化史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任战利 肖晖 +4 位作者 韩伟 梁宇 卿颖 腾志宏 史政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10-516,共7页
目的探讨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盆山关系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方法利用构造解析、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及锆石裂变径迹分析等方法,研究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盆山关系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结果孔雀河斜坡区中新生代以来表现... 目的探讨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盆山关系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方法利用构造解析、镜质体反射率、磷灰石及锆石裂变径迹分析等方法,研究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盆山关系及其构造热演化历史。结果孔雀河斜坡区中新生代以来表现为平缓的斜坡,无明显的前陆拗陷。寒武—奥陶纪孔雀河地区及库鲁克塔格地区处于拉张环境,盆地原型为大陆裂谷盆地;志留—泥盆纪孔雀河地区为一种挤压环境,盆地类型为陆缘拗陷盆地;孔雀河地区侏罗纪呈现出陆内断陷盆地特征。库鲁克塔格隆起至少经历了两次隆升过程,分别是海西期和晚白垩世以来。结论孔雀河斜坡与库鲁克塔格隆起发育海西、燕山两期重要的构造运动,主构造变形期为早海西期,变形以褶皱及与之相伴的逆冲断裂为主要变形样式。盆山构造热演化史研究表明早海西期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达到最大埋深和最高热演化程度,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主生烃期为加里东晚期-早海西期。早海西期之后孔雀河斜坡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不具有二次生烃条件。孔雀河斜坡油气勘探方向应以形成于海西期且后期保存好的圈闭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孔雀河斜坡 库鲁克塔格隆起 盆山系统 裂变径迹 隆升时代 构造-热演化史
下载PDF
0.5Ma以来的青藏高原隆升过程——来自冈底斯带热水活动的证据 被引量:33
5
作者 侯增谦 李振清 +5 位作者 曲晓明 高永丰 华力臣 郑绵平 李胜荣 袁万明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12期27-33,共7页
根据泉华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分布,推断热水活动的时代及其规模.ESR年龄表明0.5 Ma以来热水活动主要发生于4个时期:0.5~0.47,0.4~0.35,0.27~0.2和0.1 Ma以来.分析结果得到了地球物理资料、高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沉积响应.通过分... 根据泉华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年龄分布,推断热水活动的时代及其规模.ESR年龄表明0.5 Ma以来热水活动主要发生于4个时期:0.5~0.47,0.4~0.35,0.27~0.2和0.1 Ma以来.分析结果得到了地球物理资料、高原内部及周边地区的沉积响应.通过分析热水活动的深部制约机制和高原的隆升张裂作用的约束,探讨了青藏高原0.5 Ma以来的隆升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隆升机制 隆升时代 热水活动 ESR年龄 冈底斯带 隆升过程 隆升速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