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随军记者的意识形态观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逢瑛 《新闻知识》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5-27,共3页
大众传播媒体与信息传播工具如今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符号交流最为集中的地方.信息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扩大与强化.美国被视为信息与传媒产业最强势的国家.美国为了进行美式'民主自由'的人类改造工程,已经展开大量... 大众传播媒体与信息传播工具如今成为人类日常生活中符号交流最为集中的地方.信息支配者与被支配者的关系得到进一步扩大与强化.美国被视为信息与传媒产业最强势的国家.美国为了进行美式'民主自由'的人类改造工程,已经展开大量的信息舆论操控战.发动伊拉克战争促使美国派驻有史以来最庞大的随军记者团,美随军记者的举措企图影响世人思想和行为,随军记者是新闻价值的把关者,美政府利用大众传媒已存在的自由与网络,打造本世纪最大的意识形态的塑造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随军记者 意识形态观 新闻价值
下载PDF
战时日本随军记者群体心理的成因探析——以南京大屠杀为中心
2
作者 胡玉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6期92-97,共6页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然而,日本随军记者却集体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原则,极力掩饰战时日军的暴虐行为,鼓噪"日中亲善""东亚共荣"的&qu... 1937年12月13日,日本军队攻陷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在长达6周的时间里,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然而,日本随军记者却集体违背了新闻工作的客观性原则,极力掩饰战时日军的暴虐行为,鼓噪"日中亲善""东亚共荣"的"和谐"气氛,以图蛊惑日本民众,混淆国际视听。他们在战时充当"恶魔的吹鼓手与辩护士",暴露出了群体的狂热与非理性。导致这种群体心理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在南京大屠杀时期,以石川达三为代表的少数日本随军记者出于职业本能,如实写出了反映日军暴行的作品,最后却遭到了日本法西斯当局残酷的镇压。战后,随着日本传媒的逐步解禁,人类良知的回归,部分日本随军记者陆续出版了他们的回忆录,以反思那段被尘封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随军记者 群体心理 形成原因 南京大屠杀
下载PDF
日本随军记者的宣传战
3
作者 张功臣 《新闻爱好者》 1996年第12期38-39,共2页
在1937年开始的侵华战争中,日本新闻界的所作所为也是一个殊为特别、令人深思的现象,此间,随侵华日军在各战场活动的日本记者数以千计,产生了许多以歌颂和炫耀本国军队攻城掠地。
关键词 随军记者 日本新闻界 侵华战争 《读卖新闻》 “武士道精神” 太平洋战争 刺杀训练 舆论导向 南京大屠杀 最前线
下载PDF
滇南大追歼──一个随军记者的回忆(续)
4
作者 王永春 《党史文苑》 1998年第5期32-36,共5页
关键词 随军记者 手榴弹 敌人 敌兵 敌军 战士 战斗英雄 射击孔 机枪 决死队
下载PDF
滇南大追歼─—一个随军记者的回忆(续)
5
作者 王永春 《党史文苑》 1998年第6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随军记者 敌军 铁索桥 敌人 部队 望远镜 传令兵 滇南 政治动员 营盘
下载PDF
滇南大追歼──一个随军记者的回忆
6
作者 王永春 《党史文苑》 1998年第4期28-31,共4页
关键词 随军记者 敌人 手榴弹 飞机场 指挥所 滇南 战士 部队 蒙自县 共产党员
下载PDF
杜鹏程《战争日记》所见作者日常阅读实践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劭伟 高起 《社会科学动态》 2024年第3期96-108,共13页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更加成熟,党员干部的文化学习继承并发扬了优良传统。重视干部的文化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高素质战斗部队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战斗本领、坚定斗争意志等功能,而...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建设方面更加成熟,党员干部的文化学习继承并发扬了优良传统。重视干部的文化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高素质战斗部队的重要方式,具有增强政治觉悟、提高文化素养、提升战斗本领、坚定斗争意志等功能,而日常阅读书籍报纸等是进行文化学习的重要方式。杜鹏程作为基层记者,随军采访、撰写新闻通讯的同时不断进行阅读学习以提高其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这些在其日记中有着较为翔实的记录,从中可见杜鹏程阅读的突出特点:阅读种类多、阅读频率相对较高、个人感悟多等多个方面。杜鹏程日记中记录的个人学习情况特别是日常阅读实践,实际上在解放军基层人员特别是干部群体中具有代表性,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党建方面注重文化建设的典型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争日记》 随军记者 日常阅读 能力提升 文化建设
下载PDF
初识中国:侵华八国联军随行记者的报道活动
8
作者 张功臣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60-65,共6页
初识中国:侵华八国联军随行记者的报道活动张功臣中国的20世纪之门,是被从遥远的海外纷至沓来的八国联军之枪炮打开的。酉方列强以解救为义和团所围攻的北京使馆的名义而采取的这次联合行动,既是“帝国主义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 初识中国:侵华八国联军随行记者的报道活动张功臣中国的20世纪之门,是被从遥远的海外纷至沓来的八国联军之枪炮打开的。酉方列强以解救为义和团所围攻的北京使馆的名义而采取的这次联合行动,既是“帝国主义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的夺取殖民地的巨大高潮,或者说分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和团运动 莫里森 泰晤士报 俄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外国记者 新闻事业 随军记者 新边疆 中日甲午战争
下载PDF
西藏和平解放前后随十八军进藏记者的新闻活动考察
9
作者 廖云路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29,共7页
十八军进藏过程中,随军记者在当时西藏政策的导向下,记录了解放军战士对“十七条协议”的严格执行、克服艰险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汉藏之间与军民之间的民族关系以及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央领导的铁证。除了历史的见证外,随军进藏记者还是... 十八军进藏过程中,随军记者在当时西藏政策的导向下,记录了解放军战士对“十七条协议”的严格执行、克服艰险展现出的精神风貌、汉藏之间与军民之间的民族关系以及西藏地方政府接受中央领导的铁证。除了历史的见证外,随军进藏记者还是首批出现在西藏的党的新闻工作者,其新闻活动为此后西藏现代新闻事业的形成与西藏新闻人职业素养的塑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和平解放 十八军 随军记者 新闻活动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时日军官兵心态探讨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卫星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85-89,共5页
60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其手段之残忍,前所未闻。南京大屠杀虽然是日军高层的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但这一行动毕竟是通过成千上万名日军官兵去执行的。那么,作为人类一部分的日军官兵对南京军民何以如此残忍... 60年前,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其手段之残忍,前所未闻。南京大屠杀虽然是日军高层的一次有计划、有预谋的行动,但这一行动毕竟是通过成千上万名日军官兵去执行的。那么,作为人类一部分的日军官兵对南京军民何以如此残忍?他们在大屠杀中的心态如何?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日本战犯 侵华日军 随军记者 服从命令 日本军国主义 士兵 中国军人 军国主义思想 道精神
下载PDF
国木田独步《爱弟通信》与历史的隐秘脉络
11
作者 张杭萍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67-75,共9页
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昔日的日本朝野上下却称作是文明对野蛮之战。即便是甲午战争后转为反战主义者的内村鉴三也受此鼓惑而于1894年9月3日《国民之友》发表《日清战争之义》一文,宣称日本是东洋进步主义的战士,中国是进步的大敌等... 甲午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昔日的日本朝野上下却称作是文明对野蛮之战。即便是甲午战争后转为反战主义者的内村鉴三也受此鼓惑而于1894年9月3日《国民之友》发表《日清战争之义》一文,宣称日本是东洋进步主义的战士,中国是进步的大敌等。如此时代背景下,《爱弟通信》这一出自日本作家国木田独步之手的甲午战争见闻录便应运而生了。尽管随军记者独步笔下的内容并不能代表其本人的真实想法,当军国主义思想与文学的人文关怀相交织时,时年23岁的独步究竟是如何书写这场战争的,有必要透过历史的尘埃去重新审视这一时代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木田独步 爱弟通信 随军记者
下载PDF
写在抗战正面战场之背后——一篇被检扣的报道及其他 被引量:4
12
作者 夏茂粹 《民国档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7-61,共5页
翻开陈诚《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一书之战争检讨部分,以及正面战场各次战役乃至战斗的检讨报告,千篇一律,无非是国民党军如何以空间换时间主动实行战略转移,集小胜为大胜。在谈到军事失利原因肘也只是武器装备如何不及日军,军队如何不如... 翻开陈诚《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一书之战争检讨部分,以及正面战场各次战役乃至战斗的检讨报告,千篇一律,无非是国民党军如何以空间换时间主动实行战略转移,集小胜为大胜。在谈到军事失利原因肘也只是武器装备如何不及日军,军队如何不如日军训练有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最多是各部队间不能协调作战等等,这“深层次”还是军官们为推卸失利责任才得以勉强承认的,检讨不出也不可能检讨出真正问题的所在。但是,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战场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因中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而所谓“一白遮百丑”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正面战场 国民党军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随军记者 作战部队 蒋介石 军事委员会 八年抗战 以空间换时间 行政督察专员
下载PDF
今昔“王芳”——访八一厂导演刘尚娴
13
作者 刘栋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1-11,共1页
走进北京莲花池八一厂干部宿舍她的住室,顿觉一片典雅、温馨迎面扑来。此间没有什么“现代化设备”,有的是窗明几净、粉白墙壁上还悬挂着一轴名人字画……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导身着毛衣,外面却加了一件极耀眼的“迷彩”坎肩... 走进北京莲花池八一厂干部宿舍她的住室,顿觉一片典雅、温馨迎面扑来。此间没有什么“现代化设备”,有的是窗明几净、粉白墙壁上还悬挂着一轴名人字画……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 刘导身着毛衣,外面却加了一件极耀眼的“迷彩”坎肩儿,象是刚从杀场上下来的战士。她告诉我:“目前正拍一部军教片,经常跟指战员们一起摸爬滚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尚 导演 知识分子 现代化设备 为人民服务 莲花池 抗美援朝 身材矮小 随军记者 坎肩
下载PDF
重大事件报道第一人
14
作者 黄锡景 《新闻爱好者》 1995年第11期45-45,共1页
赵敏恒最早披露开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重大转折以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英国、中国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三国联合对日本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会议讨论的问题重大,开得也... 赵敏恒最早披露开罗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重大转折以后,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美国、英国、中国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蒋介石在埃及开罗举行会议,讨论三国联合对日本作战问题和日本战败后的处理问题。会议讨论的问题重大,开得也极为秘密。神通广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新闻记者竟然连一点消息都不知道。可是,会议开始不久,当时担任英国路透社远东分社主任,以采访独家新闻著称的中国人赵敏恒,在伦敦总社汇报工作后返回路过开罗时,观察到开罗的气氛有些异常,飞机场上停了很多小汽车,整个开罗戒备森严。这些现象触动了赵敏恒的新闻神经,他联想到当时的二战形势和平时积累的国际形势资料,迅速用无线电给伦敦总社发回了一条内部参考消息,说开罗有迹象表明正在举行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会议,可能是正在商谈对付德、日的问题。伦敦总社对这条内部消息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事件 路透社 通讯社 开罗会议 丘吉尔 日本投降 二次世界大战 独家新闻 随军记者 蒋介石
下载PDF
日本侵华战争十五年与中国妇女
15
作者 王晓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66-71,共6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华战争,使中国蒙受深重灾难,中国人死亡2100万,伤1400万,损失5000亿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十五年中,日军士兵在广袤的中国国土上对许多女性进行屠杀、侮辱,其手段之野蛮残忍令人不寒而...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侵华战争,使中国蒙受深重灾难,中国人死亡2100万,伤1400万,损失5000亿美元.日本侵华战争十五年中,日军士兵在广袤的中国国土上对许多女性进行屠杀、侮辱,其手段之野蛮残忍令人不寒而慄.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于中国女性而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中国妇女 中国女性 南京大屠杀 侵华日军 救国会 日本帝国主义 抗日意识 女同胞 随军记者
下载PDF
从个人名利的锁链里解放出来
16
作者 纪希晨 《新闻实践》 1997年第7期32-33,共2页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点东西。 我想了又想,决定向青年朋友交心:谈谈我终身难忘的一段思想改造的经历。 战火的洗礼 我今年75岁了。从15岁(1937年)加入党的战斗行列算起,在革命征途上,我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 ... 《新闻实践》的编辑同志约我给“忘年交”专栏写点东西。 我想了又想,决定向青年朋友交心:谈谈我终身难忘的一段思想改造的经历。 战火的洗礼 我今年75岁了。从15岁(1937年)加入党的战斗行列算起,在革命征途上,我经历了六十年的风雨。 我1938年到延安。1945年1月,我调到《抗战日报》(《晋绥日报)前身)当随军记者,开始了我漫长的记者生涯。战争年代,我作为一个随军记者,经历了抗日战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军记者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新闻实践 抗美援朝战争 思想改造 思想问题 《晋绥日报》 青年朋友 党组织
下载PDF
为了历史的真实
17
《党史博采(上)》 1997年第10期26-27,共2页
这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真实的故事,他的名字叫——宋瑞珂。国民党的整编66师中将师长,陈诚的爱将。
关键词 国民党 鲁西南战役 刘邓大军 高级将领 败军之将 停战协定 黄埔同学会 挺进大别山 随军记者 国共两党
下载PDF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读张煦棠《一个记者的足迹》
18
作者 徐炯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0-50,共1页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这一句话,写在张煦棠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一个记者的足迹》里。每次读到,总是怦然心动。 张煦棠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第一代人。从随军记者到政法、文教、科技、经济,几乎所有的“记者行当”都做了一遍... “全心全意做一个记者”。这一句话,写在张煦棠新近出版的作品集《一个记者的足迹》里。每次读到,总是怦然心动。 张煦棠是新中国成立后投身新闻事业的第一代人。从随军记者到政法、文教、科技、经济,几乎所有的“记者行当”都做了一遍。他的这一本作品集,收入120余篇代表作,以写作年份排序,让我这个年轻记者,得以追寻一位素来敬慕的前辈长者的成功足迹。 我曾在他手下当一名兵,当时他已年过花甲,从文汇报副总编岗位上下来后受命主持新闻报,做总编辑,在我的印象中.很有些与众不同。他始终不改记者本色。近10多年,他当“新闻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集 新闻事业 随军记者 总编辑 金融改革 交通主干道 上海浦东新区 新闻语言 代表作 新闻报
原文传递
川端康成的文学与战争经历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圣杰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112-119,共8页
日本学界普遍认为,川端康成二战期间沉迷古典文学,超然物外,对战争不持褒贬,或明哲保身,或遵循中庸之道。然而,本文根据川端两次中国东北之行和出任日本海军特攻队基地报道员一职的经历,考证发现川端曾参与迎合时局、有助日本国策的活动... 日本学界普遍认为,川端康成二战期间沉迷古典文学,超然物外,对战争不持褒贬,或明哲保身,或遵循中庸之道。然而,本文根据川端两次中国东北之行和出任日本海军特攻队基地报道员一职的经历,考证发现川端曾参与迎合时局、有助日本国策的活动。1937-1945年期间,川端对战争有过迷惘、推崇、质疑和否定的复杂心理过程,并非日本学者所言那么超然物外。毋庸置疑,川端对战争本质的认知过程是痛苦的,给他的精神世界烙下了难以抹去的印记,并对他战后的文学创作和生死观有着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端康成 中国东北之行 随军记者 战争经历
原文传递
风雨沧桑不了情──建国初期的胡征与杜鹏程
20
作者 徐剑铭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40-143,共4页
关键词 杜鹏程 建国初期 “胡风反革命集团” 冯雪峰 上诉书 毛泽东 大毒草 西南军区 刘邓大军 随军记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