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瘢痕修复情况及颈部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朱广乾 张君君 汪政超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研究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功能、瘢痕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本院收集13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修复... 目的研究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与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临床疗效及对颈部功能、瘢痕恢复状况的影响。方法以2020年07月—2023年07月期间本院收集13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修复方法分胸三角皮瓣组(n=70)、任意型皮瓣组(n=66),前者行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后者行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颈部功能、温哥华瘢痕量表(VSS)、生化指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烧伤患者健康量表(BSHS-C)评分及并发症状况。结果术后3个月,胸三角皮瓣组颈部功能优于任意型皮瓣组(P<0.05);术后3个月,与任意型皮瓣组相比,胸三角皮瓣组VSS评分较低(P<0.05);术后1个月,与任意型皮瓣组相比,胸三角皮瓣组PDGF、TGF-β1、VEGF水平较高(P<0.05);术后3个月,与任意型皮瓣组相比,胸三角皮瓣组BSHS-C评分较高、NRS评分较低(P<0.05);胸三角皮瓣组并发症总发生率(0.00%)低于任意型皮瓣组(10.60%)(P<0.05)。结论扩张后胸三角皮瓣带蒂转移修复术能改善患者颈部功能,降低VSS、BSHS-C、NRS评分,改善生化指标,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 胸三角 随意型皮瓣 颈部功能 瘢痕恢复状况
下载PDF
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来新 付合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0期1393-1394,共2页
目的 对比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 目的 对比邻近皮瓣修复术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6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邻近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行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2.09%(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色泽、柔软度、厚度及血管分布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邻近皮瓣修复术相比,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治疗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的效果更佳,有利于瘢痕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后瘢痕 邻近修复术 经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静脉淤血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孙智勇 王刚 +3 位作者 杨晓楠 杨健祥 滕晓颦 殷国前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296-1300,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移植后静脉淤血的影响。方法6~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3只,雌雄不限,体重10~15kg。于每只猪背两侧制备6个大小为14cm×4cm的随意型皮瓣,共18个皮瓣。根据术后注射药物不同,皮瓣随机分为3组(...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移植后静脉淤血的影响。方法6~8月龄广西巴马小型猪3只,雌雄不限,体重10~15kg。于每只猪背两侧制备6个大小为14cm×4cm的随意型皮瓣,共18个皮瓣。根据术后注射药物不同,皮瓣随机分为3组(n=6)。术后即刻、1、2、3d,A组:局部注射3m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B组:局部注射3mL天然水蛭素20ATU;C组:局部注射3mL天然水蛭素40ATU。术后1、10d行大体观察,1、7d行组织学观察,3、7d测定湿重/干重比值,5d测定皮瓣表面温度,7d皮瓣局部血流彩色超声检测,12d测定皮瓣成活率。结果术后即刻,3组皮瓣均出现远端2/3范围内轻度淤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A组皮瓣淤血长度明显长于B、C组(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A、C组皮瓣坏死长度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术后1d,B组真皮内毛细血管及微静脉红细胞淤滞现象较A组明显减轻;术后7d,B组皮下胶原及肉芽组织增生明显优于A组。术后3d,A、B、C组湿重/干重比值分别为3.94±0.14、3.43±0.14、3.60±0.19,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A、B、C组湿重/干重比值分别为3.61±0.11、3.08±0.13、3.34±0.21,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A、B、C组皮瓣表面温度分别为(36.64±0.70)、(38.61±0.42)和(37.50±0.46)℃,A组与B、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皮瓣局部血流彩色超声检测示A组血流信号稀少,B组见较完整的动静脉回流信号,可见垂直于皮肤的动脉穿支,C组可见动脉血流信号。术后12d,A、B、C组皮瓣成活率分别为45%±7%、67%±4%、52%±4%,B、C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应用天然水蛭素对猪随意型皮瓣移植后静脉淤血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水蛭素 随意型皮瓣 静脉淤血 小型猪
下载PDF
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在修复睑外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房林 王佳琦 +4 位作者 赵振民 宋维明 杨明勇 候典举 郑行跃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21-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各种含SMAS随意型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的方法,总结临床上修复瘢痕性睑外翻SMAS瓣的设计和应用。方法:2005年9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各种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共治疗不同程度的瘢痕性睑外翻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6... 目的:探讨应用各种含SMAS随意型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的方法,总结临床上修复瘢痕性睑外翻SMAS瓣的设计和应用。方法:2005年9月~2008年9月,我们采用各种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共治疗不同程度的瘢痕性睑外翻患者,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6~48岁,平均28岁。结果:术后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并发症。24例患者随访2周~6月,随访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均获得满意效果,睑缘位置正常,无睑外翻的复发。结论:本组患者治疗结果显示应用各种含SMAS的随意型皮瓣治疗瘢痕性睑外翻可获得满意效果,由于SMAS独特的动脉供血系统,皮瓣应用较安全、血供丰富,长宽比例平均可达4:1,最长达6:1,切取灵活,旋转角度大,切口隐蔽,皮肤色泽质地均与睑部皮肤相近,成为修复不同程度瘢痕性睑外翻的理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外翻 随意型皮瓣 SMAS 瘢痕 修复
下载PDF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张红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81-82,共2页
目的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治疗中应用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56例,均于瘢痕附近设置50~600ml容积皮肤软组织扩张囊1~4个。之后采取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切除瘢痕后继发创面... 目的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治疗中应用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56例,均于瘢痕附近设置50~600ml容积皮肤软组织扩张囊1~4个。之后采取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切除瘢痕后继发创面进行修复。结果56例患者共设置扩张后随意型皮瓣98个,其中7个皮瓣出现并发症,处理后均不影响继续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7.14%。经随访,所有患者转移皮瓣的质地、色泽均和缺损区域组织保持一致。结论在为面颈部烧伤后瘢痕展开治疗时,瘢痕附近部位具有类似于缺损区组织的质地与色泽,采取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可发挥显著治疗效果,并发症较少且不会对继续治疗造成影响,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颈部烧伤 瘢痕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
下载PDF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护理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红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214-215,共2页
目的探讨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治疗,并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有... 目的探讨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10月收治的20例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治疗,并针对患者情况给予精心护理,观察患者治疗有效扩张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随访观察,患者对修复后创面的功能以及外形均较满意,其中1例发生了局部水肿,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结论给予面颈部烧伤后留有瘢痕的患者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治疗,并给予患者精心护理,其效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 随意型皮瓣修复 面颈部烧伤 瘢痕 护理
下载PDF
随意型皮瓣移植术的失误及处理 被引量:7
7
作者 孔繁祜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199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随意型皮瓣移植术的失误及处理作者单位:100083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孔繁祜皮瓣移植术与皮片移植术并列,合称为皮肤移植术。皮瓣除包括皮肤的全层外,并含有皮下脂肪组织,其厚度远远大于皮片,因此,不能进行游离移植(除非是... 随意型皮瓣移植术的失误及处理作者单位:100083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三院孔繁祜皮瓣移植术与皮片移植术并列,合称为皮肤移植术。皮瓣除包括皮肤的全层外,并含有皮下脂肪组织,其厚度远远大于皮片,因此,不能进行游离移植(除非是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在其尚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术 适应证 随意型皮瓣 失误 处理
下载PDF
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背部随意型皮瓣成活影响的实验性研究
8
作者 刘志辉 朱镇 +1 位作者 刘春丽 车彦海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97-400,共4页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 目的 探讨皮下局部注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 ,VEGF)对全厚随意型皮瓣成活以及皮瓣组织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 3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三组 ,在其背部形成 3cm×7.5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 :在其远蒂端 6 .5cm以及 5 .5cm处选择四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每一位点分别给予 10ng/ 10 0 μl的VEGF、0 .1%BSA、医用生理盐水各 10 0 μl。术后 6小时、2 4小时重复给药。观察 7天后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及观察皮瓣组织活性。结果 术后第三天皮瓣成活率 :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术后第七天皮瓣成活率VEGF组与其他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VEGF组远蒂端 7.5cm~ 4 .5cm范围内SDH含量高于其他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随意型皮瓣成活 下局部注射 VEGF 动物实验 远端缺血坏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低氧诱导因子1对提高随意型皮瓣缺氧耐受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陈一衡 王安远 +3 位作者 薛继鑫 陈广军 褚庭纲 李志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9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探讨纳米微囊包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低氧诱导园子1(HIF-1)对提高大鼠随意型皮瓣缺氧耐受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改良大鼠McFarlane皮瓣制作方法,在28只健康SD大鼠的背部设计随意型皮瓣。在距皮瓣蒂部近、... 目的探讨纳米微囊包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低氧诱导园子1(HIF-1)对提高大鼠随意型皮瓣缺氧耐受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方法根据改良大鼠McFarlane皮瓣制作方法,在28只健康SD大鼠的背部设计随意型皮瓣。在距皮瓣蒂部近、中、远三处局部分别注射药物。根据注射药物不同分为4组,纳米微囊包裹bFGF联合HIF-1组(实验组)、纳米微囊包裹bFGF组(对照组1)、纳米微囊包裹HIF-1组(对照组2)和纳米微囊组(空白对照组)。术后第7天处死大鼠,分别测量皮瓣的成活面积、HE染色及目的蛋白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及皮瓣新生微血管密度(MVD)检测等。结果术后第7天,实验组皮瓣存活率(92±5)%,MVD(44±7)个,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中皮瓣组织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其他各对照组减轻。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中能观察到目的蛋白的表达,而空白对照组中无表达。结论以纳米微囊为载体包裹bFGF和HIF-1,能显著提高大鼠随意型皮瓣的缺氧耐受,增加皮瓣成活面积,促进皮瓣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囊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低氧诱导因子 随意型皮瓣 大鼠 血管生成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增加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影响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冯亮 樊力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增加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影响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的效果。方法:将随意型皮瓣模型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每组16只。模型组注射0.4 ml磷酸盐缓冲液...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通过增加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影响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的效果。方法:将随意型皮瓣模型大鼠随机平分为模型组、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每组16只。模型组注射0.4 ml磷酸盐缓冲液,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于相同部位注射等体积BMSCs完全培养液(细胞浓度分别为2×10^(8)个/L和20×10^(8)个/L)。比较三组大鼠皮瓣存活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VEGF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结果: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治疗第7、14、28天的皮瓣存活率高于模型组,且大剂量BMSCs组皮瓣存活率高于小剂量BMSCs组(均P<0.05)。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治疗第7、14、28天的皮瓣SOD水平高于模型组,MDA水平低于模型组(均P<0.05)。小剂量BMSCs组治疗第7、14、28天的皮瓣SOD水平低于大剂量BMSCs组,MDA水平高于大剂量BMSC s组(均P<0.05)。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治疗第7、14、28天的血清MMP-9与SDF-1水平高于模型组,且大剂量BMSCs组MMP-9与SDF-1水平高于小剂量BMSCs组(均P<0.05)。小剂量BMSCs组与大剂量BMSCs组治疗第28、56天的皮瓣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组,而且大剂量BMSCs组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小剂量BMSCs组(均P<0.05)。结论:BMSCs可以提高大鼠血清MMP-9与SDF-1水平,增加皮瓣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有利于提高VEGF的表达,从而增加随意型皮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生成 血管内生长因子 随意型皮瓣 存活率
下载PDF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成书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4期21-22,共2页
目的分析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面颈部烧伤后存在瘢痕的患者,在患者瘢痕周围构建1~4个皮肤组织扩张囊,随后以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治疗切除瘢痕后的创面,观察效果。结果 60例构建成扩张后随意皮瓣... 目的分析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面颈部烧伤后存在瘢痕的患者,在患者瘢痕周围构建1~4个皮肤组织扩张囊,随后以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治疗切除瘢痕后的创面,观察效果。结果 60例构建成扩张后随意皮瓣108个,其中滑行推进皮瓣48个,易位皮瓣11个,旋转皮瓣30个,复合转移皮瓣19个。术后有8个皮瓣出现并发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7.4%(8/108),经过处理后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治疗后随访观察发现转移皮瓣与健康皮肤无异。结论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术对面颈部烧伤后瘢痕的临床修复效果明显,转移皮瓣与健康皮肤无异,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后随意型皮瓣修复 面颈部烧伤 瘢痕
下载PDF
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健 《交通医学》 2014年第5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均为病变切除和外伤所致,缺损部位主要为鼻翼和鼻背下部,手术均先行病变切除和清创,再同期手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 目的:探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鼻唇沟随意型皮瓣修复外鼻缺损13例,均为病变切除和外伤所致,缺损部位主要为鼻翼和鼻背下部,手术均先行病变切除和清创,再同期手术皮瓣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直接缝合Ⅰ期愈合。术后13例获随访0.5年,术后皮瓣色泽、质地、耐磨性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供区无明显瘢痕。结论:鼻唇沟随意型皮瓣具有设计简单,操作简便,组织量足够且与外鼻邻近,术后瘢痕不明显等优点,是外鼻缺损修复的最佳选择,值得在基层耳鼻喉科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鼻缺损 鼻唇沟 随意型皮瓣 创面修复
下载PDF
水蛭素对大鼠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4
13
作者 林丁盛 郑鑫 +4 位作者 李志杰 张义鹏 王安远 解学关 高伟阳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大鼠"McFarlane flap"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水蛭素实验组(水蛭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水蛭素组局部注射3 ml(30 ATU)水蛭素,生理盐水组则注射3... 目的 研究水蛭素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型皮瓣存活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大鼠"McFarlane flap"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水蛭素实验组(水蛭素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水蛭素组局部注射3 ml(30 ATU)水蛭素,生理盐水组则注射3 ml生理盐水,连续注射7 d后分别检测两组皮瓣的存活面积百分比,并取皮瓣近、中、远段(即Ⅰ、Ⅱ、Ⅲ区)组织做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表达.结果 术后7 d,水蛭素组皮瓣的存活面积百分比为(69.52±3.23)%,生理盐水组为(50.36±2.37)%,水蛭素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水蛭素组皮瓣坏死与存活并存的Ⅱ区,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情况明显比生理盐水组轻.水蛭素和生理盐水组皮瓣Ⅱ区的新生血管计数分别为(28.24±4.23)个/mm2和(17.45±5.43)个/mm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计算累积吸光度A值(IA),得到水蛭素和生理盐水组VEGF阳性量分别为9262.23±896.99和4938.05±1623.67,bFGF阳性量分别为5122.83±1176.12和2779.45±472.00,水蛭组VEGF及bFGF的表达均高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水蛭素可能通过体内一系列复杂的调控通路,最终增加VEGF、bFGF表达,促进皮瓣新生血管增生,改善皮瓣血供,减轻炎性反应,降低缺血皮瓣的坏死率,从而提高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素 随意型皮瓣 大鼠
原文传递
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的实验性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于子莹 张茹慧 +2 位作者 刘春丽 朱镇 刘志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2-374,共3页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方法 :选用 4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四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cm以及 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 目的 :探讨局部注射VEGF挽救大鼠背部随意型超比例皮瓣成活的最佳注射层次。方法 :选用 4 0只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四组 ,在其背部形成 2cm× 8cm的全厚随意型皮瓣。术后即刻作如下处理 :在其远蒂端 6cm以及 8cm处选择五个对称的注射位点 ,对照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VEGF1 组皮瓣掀起后经组织面向皮下每一位点给予 2 0ng 10 0 μl的VEGF溶液 1ml;VEGF2 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将药物注入受区表面 ,剂量同VEGF1 组 ;VEGF3组皮瓣掀起后立即原位缝合 ,经皮垂直进针 ,有落空感后 ,继续垂直进针约 1mm ,将药物注入受区下 ,剂量同VEGF1 组。术后观察 5d后 ,将动物处死 ,计算皮瓣成活面积。结果 :术后第 3d皮瓣成活率 :对照组为6 5 .8% ,VEGF1 组为 83.5 6 % ,VEGF2 组为 75 .79% ,VEGF3组为 83.4 5 %。VEGF2 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VEGF1 组、VEGF3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 :皮瓣内、受区表面、受区下注射VEGF都能显著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注射 最佳注射层次 血管内细胞生长因子 随意型皮瓣成活 大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猪狭长窄蒂随意型皮瓣蒂部不同长宽比例与成活面积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赵天兰 余道江 +4 位作者 吴浩荣 谢晓明 张云涛 徐妍 陈琦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探讨狭长窄蒂随意型皮瓣蒂的长宽比例与皮瓣成活面积的关系,为临床应用狭长窄蒂皮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5只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5组皮瓣蒂的长、宽比分别为0∶2,1∶2,2∶2,3∶2,4∶2,每个长宽比例的狭长窄蒂均携带5个不同面... 目的 探讨狭长窄蒂随意型皮瓣蒂的长宽比例与皮瓣成活面积的关系,为临床应用狭长窄蒂皮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25只猪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5组皮瓣蒂的长、宽比分别为0∶2,1∶2,2∶2,3∶2,4∶2,每个长宽比例的狭长窄蒂均携带5个不同面积的随意型皮瓣,分别为2 cm×2 cm、3 cm×3 cm、4 cm×4 cm、5 cm×5 cm、6 cm×6 cm,并依次命名为A、B、C、D、E,其中A瓣为B、C、D、E瓣的对照瓣,在每组每只猪的双侧背部均形成A、B、C、D、E皮瓣,顺序排列但两侧背部相反.对每组皮瓣进行大体观察、荧光色素钠染色、ECT血流测定、病理学表现和成活面积分析等.结果 ①狭长窄蒂随意型皮瓣和常规随意型皮瓣的成活过程和病理过程是一致的,皮瓣的成活过程并未因蒂部变窄变长而延缓.②当狭长窄蒂的长宽比例不变时,随着皮瓣面积的增加,皮瓣成活面积也随之增大,但达一定界限时皮瓣远端即发生坏死,而成活面积并未缩小.③当皮瓣大小不变,随着狭长窄蒂的长宽比例增加,皮瓣成活面积不受影响,但达一定界限时皮瓣远端即发生坏死,皮瓣成活面积缩小.结论 ①随意型皮瓣的蒂宽可远远小于瓣宽,蒂宽和瓣长比可远小于传统的比例.②随意型皮瓣的蒂部可以设计成狭长状,使整个皮瓣形似"乒乓球拍",更利于皮瓣的旋转.③不同长宽比的狭长窄蒂所能携带的随意型皮瓣成活面积有其最大值,一定范围内增大皮瓣面积或蒂部的长宽比例不会导致皮瓣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型皮瓣 成活面积
原文传递
猪背部窄蒂随意型皮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高嵩 程新德 赵天兰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用实验的方法探讨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长度与蒂宽的关系。方法在6头猪背上制作两组瓣长、瓣宽相同而蒂宽不同的随意型皮瓣,比较分析两组皮瓣在大体表现、成活长度、皮温变化和病理学表现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皮瓣在上述各方面的观察指... 目的用实验的方法探讨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长度与蒂宽的关系。方法在6头猪背上制作两组瓣长、瓣宽相同而蒂宽不同的随意型皮瓣,比较分析两组皮瓣在大体表现、成活长度、皮温变化和病理学表现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皮瓣在上述各方面的观察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猪背部随意型皮瓣的成活长度与蒂宽不呈正比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型皮瓣 成活长度 长宽比 窄蒂
原文传递
长春西汀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陶晓晓 吴森敏 +1 位作者 林上进 林丁盛 《中华烧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1-233,共3页
随意型皮瓣因使用方便、灵活,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但由于该皮瓣缺少知名血管,远端易发生缺血坏死,故设计时长宽比例不能大于2:1,极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血供及静脉回流障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皮瓣缺... 随意型皮瓣因使用方便、灵活,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缺损的修复和重建。但由于该皮瓣缺少知名血管,远端易发生缺血坏死,故设计时长宽比例不能大于2:1,极大限制了临床应用范围。“血供及静脉回流障碍”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导致皮瓣缺血坏死的主要原因。长春西汀可以改善组织供血和代谢,减轻细胞肿胀,促进组织愈合,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现广泛用于缺岍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本研究观察长存四汀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意型皮瓣成活 长春西汀 大鼠 缺血坏死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脑血管疾病 静脉回流障碍 静脉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超长宽比皮下筋膜蒂随意型皮瓣在小耳畸形矫正中耳甲腔创面修复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赵天兰 余道江 +3 位作者 谢晓明 张云涛 陈琦 韩文雅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2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常规长宽比的狭长皮下筋膜蒂随意型皮瓣在轻度小耳畸形修复中耳甲腔创面的修复效果及其成活机制。方法6例先火性轻度小耳畸形忠行,均采用耳甲腔复合组织瓣上旋转移小耳畸形修复术,所形成的耳引腕创而以设计不带知名血管的... 目的探讨超常规长宽比的狭长皮下筋膜蒂随意型皮瓣在轻度小耳畸形修复中耳甲腔创面的修复效果及其成活机制。方法6例先火性轻度小耳畸形忠行,均采用耳甲腔复合组织瓣上旋转移小耳畸形修复术,所形成的耳引腕创而以设计不带知名血管的超长宽比耳前狭长皮下筋膜组织为蒂的侧颌颈部随意型皮瓣修复。皮瓣部坡大面积4.0cm×4.5cm,最小3.0cm×3.0cm,带郎宽1.0~1.5cm,长3.5~4.5cm。结果6例狭长皮瓣全部成活,伤口I期愈合,修复后局部外形满意。结论设计的超长宽比皮下筋膜蒂皮瓣小带知躬血管,且其总体长宽比例远远超过传统随意型皮瓣长宽比例的限度,尤前解剖血管,操作简易,修复后外形满意,因而是修复轻度小耳畸形耳甲腔创面的可取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随意型皮瓣 小耳畸形 耳甲腔 修复
原文传递
紫花烧伤膏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斌钰 刘斌焰 +2 位作者 李丽芬 何引飞 王亚荣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70-376,共7页
目的 观察紫花烧伤膏对大鼠皮瓣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 大鼠72只,随机分为紫花组(外用紫花烧伤膏)、阳性对照组(外用海普林乳膏)、阴性对照组(未手术组)和模型组(外用凡士林),每组18只.在大鼠背部设计蒂在头... 目的 观察紫花烧伤膏对大鼠皮瓣存活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 大鼠72只,随机分为紫花组(外用紫花烧伤膏)、阳性对照组(外用海普林乳膏)、阴性对照组(未手术组)和模型组(外用凡士林),每组18只.在大鼠背部设计蒂在头侧的8 cm×2 cm的随意型皮瓣,2次/日涂药,观察大鼠皮瓣成活情况;比较术后1、2、3和7d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 皮瓣成活面积百分比:紫花组(73.58±10.74)%,模型组(33.40±16.05)%,紫花组比模型组提高了54.61% (Q =10.63,P<0.01),与海普林组(71.65±11.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花组血清SOD和NO含量高于模型组,MDA、TNF-α和IL-6含量低于模型组(P<0.01),与海普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紫花组与海普林组皮瓣组织水肿、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较模型组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紫花组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形成,皮瓣血管所占面积明显高于模型和海普林组(P<0.01).结论 紫花烧伤膏可明显改善大鼠皮瓣血液循环,提高皮瓣的成活率,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害、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NO的含量、降低TNF-α和IL-6水平、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烧伤膏 随意型皮瓣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紫草对大鼠随意型皮瓣成活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斌钰 刘斌焰 +2 位作者 邢雁霞 王亚荣 李丽芬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5,共4页
目的:观察紫草对大鼠随意型皮瓣形态学及血清SOD、MDA、NO、TNF-α和IL-6的变化,探讨紫草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3组,紫草组(外用100%紫草软膏0.1g/kg)、对照组(外用紫花烧伤膏,简称紫花组0.1g/kg)和模型组(外用凡士林0... 目的:观察紫草对大鼠随意型皮瓣形态学及血清SOD、MDA、NO、TNF-α和IL-6的变化,探讨紫草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大鼠随机分为3组,紫草组(外用100%紫草软膏0.1g/kg)、对照组(外用紫花烧伤膏,简称紫花组0.1g/kg)和模型组(外用凡士林0.1g/kg)。在大鼠背部头侧的大小约9cm×3cm的随意型皮瓣,2次/日涂药,观察大鼠皮瓣成活情况;比较术后1、2、3和7d血清SOD、MDA、NO、TNF-α和IL-6的变化并行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紫草的外用起效剂量为0.033g/kg,其剂量范围在0.033~3g/kg,皮瓣成活面积的百分比为:紫草组(51.92±15.48)%,紫花组(66.25±13.54),模型组(29.75±14.82)%,紫草量组皮瓣存活率明显高于模型组,与紫花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紫草组血清SOD活性和NO含量较高,MDA、TNF-α和IL-6水平较低。组织学7d结果显示,模型组下段皮瓣组织真皮和毛囊有明显的变性和坏死。紫草组与紫花组下段皮瓣组织水肿、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比较轻,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生明显,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形成。结论:紫草能明显改善大鼠皮瓣血液循环,促进皮瓣成活,其机制可能与抗自由基损害、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SOD与NO的含量、降低MDA、TNF-α和IL-6水平、减少炎症因子释放,改善氧化应激状态,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 随意型皮瓣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