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袁宗道情念论及其诗学话语新体系
1
作者
李瑞卿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0,共11页
袁宗道精研性命之学,直接问性于良知,于情念的穷之又穷中,抵达“直”性、生理。袁宗道重建了性、心、情念关系,在随感辄应的情念之基础上,通过“知”的过程树立心性本体与自我。他在触物遇境之际来阐释“心”为何物,并以唯识论来阐释“...
袁宗道精研性命之学,直接问性于良知,于情念的穷之又穷中,抵达“直”性、生理。袁宗道重建了性、心、情念关系,在随感辄应的情念之基础上,通过“知”的过程树立心性本体与自我。他在触物遇境之际来阐释“心”为何物,并以唯识论来阐释“心之管则思”的认知机理,认为“真心”与“我”的出现依赖于根尘之虚妄的消解与本体实相的显露,从而树立了新的理本体与新的意识结构。基于此,袁宗道有“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之论,其内容包括“器识”为范型的认知与审美方式以及“辞达此理”的语言论。袁宗道论证了普遍存在的理,创构了超越天地秩序的新自我,在诗学上已然突破借助易学理路构建新思的王、李之学,带来了诗学话语体系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从意到念的意象论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感辄应
破除意识
命题图像
新意象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袁宗道情念论及其诗学话语新体系
1
作者
李瑞卿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90,共11页
文摘
袁宗道精研性命之学,直接问性于良知,于情念的穷之又穷中,抵达“直”性、生理。袁宗道重建了性、心、情念关系,在随感辄应的情念之基础上,通过“知”的过程树立心性本体与自我。他在触物遇境之际来阐释“心”为何物,并以唯识论来阐释“心之管则思”的认知机理,认为“真心”与“我”的出现依赖于根尘之虚妄的消解与本体实相的显露,从而树立了新的理本体与新的意识结构。基于此,袁宗道有“从学生理,从理生文”之论,其内容包括“器识”为范型的认知与审美方式以及“辞达此理”的语言论。袁宗道论证了普遍存在的理,创构了超越天地秩序的新自我,在诗学上已然突破借助易学理路构建新思的王、李之学,带来了诗学话语体系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从意到念的意象论转向。
关键词
随感辄应
破除意识
命题图像
新意象论
Keywords
response along with feeling
break up consciousness
propositional image
new imagery theory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袁宗道情念论及其诗学话语新体系
李瑞卿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