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交叉−自学策略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 被引量:4
1
作者 黎延海 雍龙泉 拓守恒 《智能系统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13-322,共10页
针对非原点最优的复杂优化问题(最优解不在坐标原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交叉-自学策略的教与学优化算法(teaching and learn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andom crossover-self-study strategy,CSTLBO)。对标准教与学优化算... 针对非原点最优的复杂优化问题(最优解不在坐标原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交叉-自学策略的教与学优化算法(teaching and learning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random crossover-self-study strategy,CSTLBO)。对标准教与学优化算法的“教阶段”和“学阶段”的空间扰动进行了几何解释,改进了原有的“教阶段”和“学阶段”,并引入随机交叉策略和“自学”策略来提高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通过使用20个Benchmark函数进行仿真,并与6种改进的教与学优化算法进行结果比较及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结果表明CSTLBO算法能有效避免陷入局部最优,具有良好的全局搜索能力,求解精度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智能 教与学优化 随机交叉 “自学”策略 Benchmark函数 非原点最优 多样性分析
下载PDF
随机交叉粒子群优化算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联国 洪毅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69-71,共3页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进化后期收敛慢和优化精度较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随机交叉算子,提出了随机交叉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对当前粒子和整个粒子群的最优粒子进行随机交叉,产生新的较优粒子并代替原来... 针对粒子群优化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点、进化后期收敛慢和优化精度较差等缺点,设计了一种随机交叉算子,提出了随机交叉粒子群优化算法。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对当前粒子和整个粒子群的最优粒子进行随机交叉,产生新的较优粒子并代替原来的粒子,从而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增强了算法的寻优能力。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优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群体智能 随机交叉
下载PDF
随机交叉全局和声搜索算法 被引量:8
3
作者 翟军昌 秦玉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1-26,115,共7页
针对和声搜索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随机交叉全局和声搜索(RCGHS)算法。通过最差和声向最优和声学习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引入其他和声向最优和声学习的交互策略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将两种学习策略随机交叉动态... 针对和声搜索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随机交叉全局和声搜索(RCGHS)算法。通过最差和声向最优和声学习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引入其他和声向最优和声学习的交互策略提高算法的局部搜索性能。将两种学习策略随机交叉动态产生新和声,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性能。在和声记忆库更新阶段,利用即兴创作产生的和声向量与随机反向学习产生的和声向量中较优的个体更新和声记忆库。将RCGHS算法与目前文献中较优的几种改进HS算法、ABC算法、PSO算法和GWO算法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RCGHS算法具有较高的寻优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声搜索算法 随机交叉 反向学习 局部最优
下载PDF
两种女用安全套使用性能的随机交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席毛毛 汪燕 +3 位作者 贾丽丽 肖义青 李谦 程怡民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90-393,398,共5页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国产凤康牌TM女用安全套(FC)和进VIFemaleCondom牌FC的使用性能。方法:从2013年4~10月,在青岛市黄岛区妇幼保健所纳入符合条件的已婚育龄妇女采用随机交叉试验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00人次,最终纳... 目的:通过临床试验比较国产凤康牌TM女用安全套(FC)和进VIFemaleCondom牌FC的使用性能。方法:从2013年4~10月,在青岛市黄岛区妇幼保健所纳入符合条件的已婚育龄妇女采用随机交叉试验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00人次,最终纳入分析问卷290份。在使用性能上,除内陷率(国产3.00%、进口2.21%)两种FC无统计学差异外,FC的临床破裂率(国产0.41%;进口0.03%),错插率(国产4.21%;进口1.93%)及滑脱率(国产6.89%;进口4.97%)等方面,进口均小于国产(P〈0.05)。结论:我国普通人群中使用的两种FC,进口FC的使用性能优于国产FC,在外观、气味方面的满意度两者基本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用安全套 普通人群 使用性能 随机交叉试验
下载PDF
基于随机交叉设计的试题计分误差来源及可靠性分析
5
作者 秦嵩 王震蕾 《台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61-65,共5页
概化理论在标准化参照系测验、非标准化测验、教师教学评价和人事测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某高校运筹学试题进行随机交叉设计,探讨考试试题的计分误差来源和试题可靠性。研究表明,考生通过试题所获得的分数与掌握课程的真实水... 概化理论在标准化参照系测验、非标准化测验、教师教学评价和人事测评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某高校运筹学试题进行随机交叉设计,探讨考试试题的计分误差来源和试题可靠性。研究表明,考生通过试题所获得的分数与掌握课程的真实水平之间的差异来自于考生本身掌握知识的水平、试题难易度以及考生和试题两者的交互效应。通过计算得出在不同题型下的变异分量估计值和试题可靠值,为测评试题的区分度和稳定性提供了一种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交叉设计 计分误差 可靠性 试题
下载PDF
基于随机交叉试验的思维导图在国际疾病分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建平 谢培亮 贾增丽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2年第8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国际疾病分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通过改变国际疾病分类的教学和培训方式,提高疾病编码质量。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2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传统教学法和思维导...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国际疾病分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通过改变国际疾病分类的教学和培训方式,提高疾病编码质量。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将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2名实习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传统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法教学培训,洗脱2周后,两组教学方式互换并培训1周。每次教学培训结束后于当天进行测试,评估比较思维导图法和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结果:第一阶段传统教学法和思维导图法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62.50±13.13分和70.50±12.23分,第二阶段思维导图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74.83±11.27分和63.17±11.77分。两种教学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87,P<0.001),思维导图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逻辑思维、编码技能、学习兴趣能力均得到较大提升。结论:在国际疾病分类实习带教以及课堂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法,不仅对国际疾病分类知识点的掌握较传统教学法有明显提高,而且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独立学习的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国际疾病分类 随机交叉试验 教学培训
下载PDF
试验性非严重低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实质性损害:一项随机交叉试验
7
作者 王莉华(译)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1年第1期50-50,共1页
目的/假设:既往的研究证明了认知损害与低血糖(<3mmol/L)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假设胰岛素诱导的非严重低血糖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交叉研究,25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者进行两次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 目的/假设:既往的研究证明了认知损害与低血糖(<3mmol/L)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假设胰岛素诱导的非严重低血糖会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方法:本研究为随机交叉研究,25位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受试者进行两次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一次低血糖钳夹[血糖(3.0±0.2)mmol/L]和一次正常血糖钳夹[血糖(6.0±0.2)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低血糖 正常血糖 认知损害 认知功能 实质性损害 高胰岛素 随机交叉 钳夹
下载PDF
随机交叉试验比较eZ.on^(TM)塑料和乳胶避孕套
8
作者 杨丹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2002年第3期177-177,共1页
随机交叉试验比较最近发展的聚氨酯eZ.on^(TM)避孕套和市场销售乳胶避孕套的破损、滑脱率、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从1998年7月~1999年3月从洛杉矶和华盛顿两个研究点各纳入180对夫妇。入选夫妇均为一夫一妻,每4周性交至少6次,女方年龄18... 随机交叉试验比较最近发展的聚氨酯eZ.on^(TM)避孕套和市场销售乳胶避孕套的破损、滑脱率、安全性和可接受性。 从1998年7月~1999年3月从洛杉矶和华盛顿两个研究点各纳入180对夫妇。入选夫妇均为一夫一妻,每4周性交至少6次,女方年龄18~45岁,男方年龄>18岁,无性传播感染的危险。随机分配给夫妇其中1种避孕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交叉试验 避孕套 eZ.on^TM避孕套 乳胶避孕套 比较
下载PDF
一项关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生理性起搏的前瞻性随机交叉试验
9
作者 Krahn A.D Yee R +1 位作者 Erickson M.K. 王亭忠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48-49,共2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revention of bradycardia with physiologic pacing on the severit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BACKGROUND: Apneic episodes during sleep are associated with sl...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prevention of bradycardia with physiologic pacing on the severity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BACKGROUND: Apneic episodes during sleep are associated with slowing of the heart rate during apnea and tachycardia with subsequent arousal. Patients with permanent pacemakers may have reduced episodes of sleep apnea when their pacemaker rate is set faster than their spontaneous nocturnal heart rate. METHODS: We conducted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single-blind crossover trial of temporary atrial pacing in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to reduce the apnea hypopnea index(AHI). Fifteen patients(age 60± 13 years, 12 men)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AHI 34± 14) underwent insertion of an externalized atrial permanent pacing system via the left subclavian vein. Patients underwent overnight respiratory sleep studies in hospital, during atrial pacing at 75 beats/min, and with pacing turned off. The order of pacing mode was randomized, with crossover the subsequent night to the other mode. Patients were blinded to pacing mode, and the analysis of sleep recordings was blind to pacing mode. RESULTS: Pacing was tolerated without complications in all patients. Overnight physiologic pacing did not affect the AHI(pacing 39± 21/h vs. control 42± 21/h, p=0.23, 95% confidence interval- 9.3 to 2.5 for difference), desaturation time(pacing 3.8± 6.0% vs. control 3.5± 4.3% , p=0.70), or the minimum SaO2(pacing 75± 10% vs. control 77± 11% , p=0.38). There was a borderlin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irculatory time with pacing(pacing 23.4± 3.2 s vs. control 25.5± 4.4 s, p=0.09). CONCLUSIONS: Temporary atrial pacing does not appear to improve respiratory manifestations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Permanent atrial pacing i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does not appear to be justi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患者 随机交叉试验 生理性起搏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经左锁骨下静脉 心率变慢 心房起搏 起搏器频率 永久起搏器
下载PDF
改进K-SMOTE随机森林算法在地震信息发布安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李亚龙 何琳 +2 位作者 万杰 潘丹 孙静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7,共10页
为有效地提高地震监测、预警、灾情评估等信息发布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改进型K-SMOTE随机森林(RF)方法构建地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改进K-SMOTE算法中运用混合采样获得均衡度高的样本集,然后使用随机K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样本... 为有效地提高地震监测、预警、灾情评估等信息发布的安全性提出一种改进型K-SMOTE随机森林(RF)方法构建地震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通过改进K-SMOTE算法中运用混合采样获得均衡度高的样本集,然后使用随机K折交叉验证方法进行样本划分与模型优化,最终实现目标安全风险等级评估。对实际地震信息发布案例进行评测,文章所提方法构建模型评估准确率为92%,模型精确率和查全率分别为0.81和0.92,模型泛化能力强,能有效用于地震信息发布安全风险评估。本研究为完善地震信息发布安全评估体系、改进地震信息发布环境、降低安全风险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信息发布 风险等级评估 改进K-SMOTE 随机森林 随机K折交叉验证
下载PDF
健康人群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代谢物与肺功能关联的随机交叉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丽君 石嘉章 +4 位作者 赵岩 王斌 吴少伟 黄婧 郭新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65-569,共5页
目的探讨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代谢物浓度与健康人群肺功能间的关联。方法采用随机交叉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北京某高校46名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空气净化器干预试验(含高效滤芯的... 目的探讨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phthalic acid esters,PAEs)代谢物浓度与健康人群肺功能间的关联。方法采用随机交叉研究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北京某高校46名健康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周的空气净化器干预试验(含高效滤芯的真空气净化器及不含高效滤芯的假空气净化器的各一组),间隔2周洗脱期后,两组干预方式互换再干预1周。每次随访阶段结束后收集研究对象的晨尿,测定其中PAEs代谢物浓度,并对研究对象的肺功能进行测定,将两次随访数据集整理合并后纳入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尿液中PAEs代谢物与其肺功能变化间的关联。结果研究对象尿液中邻苯二甲酸单苄酯(mono-benzyl phthalate,MBzP)浓度每升高一个四分位间距(interquartile range,IQR),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降低2.47%(95%CI:0.18%~4.70%)。在校正其它污染物时该关联稳定。结论尿液中PAEs代谢物浓度升高与健康人群肺功能降低存在关联,提示PAEs暴露可能对健康人群肺功能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空气净化器 肺功能 随机交叉设计
原文传递
药物预防HIV/AIDS患者两性霉素B发热反应的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欣 姚钦江 +1 位作者 马卫国 黎灿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545-547,共3页
目的评价盐酸异丙嗪、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中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发生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76例患者进行药物预防研究。A组38例在连续2次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前先给予盐酸异丙嗪,后给予... 目的评价盐酸异丙嗪、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中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反应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交叉试验方法,对发生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76例患者进行药物预防研究。A组38例在连续2次静脉滴注两性霉素B前先给予盐酸异丙嗪,后给予氢化可的松预防;B组38例先给予氢化可的松,后给予盐酸异丙嗪;每例均接受2种预防措施。结果盐酸异丙嗪有效率为76.3%(58/76),95%可信区间71.3%~81.0%;氢化可的松有效率为82.9%(63/76),95%可信区间78.4%~8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异丙嗪和氢化可的松预防HIV/AIDS患者两性霉素B所致发热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建议将皮质激素作为HIV/AIDS患者静脉使用两性霉素B前的常规预防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霉素B 随机对照交叉试验 发热 氢化可的松 盐酸异丙嗪
下载PDF
Trimetazidine对于陈旧性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随机配对交叉研究
13
作者 王禹 苏绍萍 +4 位作者 王峙峰 杨庭树 盖鲁粤 阎保国 李天德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01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对于处于常规治疗中的心肌梗塞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与材料: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OMI),共29对(58例);男性27对,女性2对;配对主要条件:性别、年龄、梗塞部位、梗塞后时间、高血压病史及分级...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对于处于常规治疗中的心肌梗塞后的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与材料: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OMI),共29对(58例);男性27对,女性2对;配对主要条件:性别、年龄、梗塞部位、梗塞后时间、高血压病史及分级;糖尿病史;采用病例配对、随机进入试验、交叉、单盲的试验设计;结果分析采用方差分析(ANOV/F检验).结果:综合交叉试验结果,Trimetazidine处理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低于对照组(F=4.20,p≤0.05);对于清醒时间段即活动时间段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分析显示:Trimetazidine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F=5.87,P<0.05);对于Lown氏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的单独分析,也显示出其较明显的抑制作用(F=7.61,P≈0.01);对于OMI后LVEF≤40%病人组的室性心律失常,Trimetazidine也表现出明确的抑制作用(F=5.43;P<0.05).结论:对于陈旧性心肌梗塞所伴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除基础药物的处理外,应用曲美他嗪可对其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并减少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改善缺血心肌的能量代谢可能是此作用的主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陈旧性心肌梗塞 室性心律失常 随机配对交叉试验
下载PDF
降逆止吐膏方贴脐+耳穴按压联合西药治疗顺铂所致延迟性呕吐随机均衡配对、自身交叉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国华 安玉姬 +3 位作者 庞敏 孙亚红 宋鹏远 盛立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8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降逆止吐膏方贴脐+耳穴按压联合西药治疗顺铂所致延迟性呕吐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均衡配对、自身交叉对照设计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纳入先后顺序和病情等配对等分为两组,每组30例。西药法化疗前0.5h,格拉司琼3mg,1次/d,静滴... [目的]观察降逆止吐膏方贴脐+耳穴按压联合西药治疗顺铂所致延迟性呕吐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均衡配对、自身交叉对照设计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按纳入先后顺序和病情等配对等分为两组,每组30例。西药法化疗前0.5h,格拉司琼3mg,1次/d,静滴;地塞米松5mg,1次/d,静滴;顺铂用药结束后继续使用2d;中西医结合法应用降逆止吐方膏剂贴脐加耳穴按压,降逆止吐方(半夏、茯苓、泽泻、白豆蔻)均以1:1比例研成粉,以生姜汁、蜂蜜调如膏状备用;用药前清洁肚脐,取透皮吸收促进剂冰片少许掺入软膏中搅匀,进行贴脐,医用薄膜固定;每穴每次约5g,贴脐中药更换1次/d;耳穴按压主穴:胃、十二指肠、大肠、交感、神门、皮质下;配穴:肝气犯胃者配肝、胆;脾胃虚弱配脾,用75%的酒精消毒耳廓,以王不留行籽按压在选取的相应穴位上,以胶布固定,用拇、食指相对按压王不留行籽,以患者感到酸、胀、痛,直至耳廓发红发热为宜,嘱患者自行按压,每次每穴3∽5min,5∽6次/d,每3d两耳交替轮换;上述2种方法从化疗前1d共同使用,顺铂用药结束后继续使用2d。西药治疗同西药法。连续治疗5d为1疗程。观测恶心呕吐控制率、食欲改善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法第1∽4d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90.00%、83.30%、73.30%、61.70%,食欲改善率分别为88.30%、81.70%、71.70%、60.00%,第5∽6d时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66.70%、70.00%,食欲改善率分别为65.00%、68.30%;西药法第1∽4d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85.00%、73.30%、61.70%、48.30%,食欲改善率分别为83.30%、71.70%、60.00%、46.70%,第5∽6d时恶心呕吐控制率分别为50.00%、53.30%,食欲改善率分别为48.30%、51.70%;中西医结合法第5∽6d恶心呕吐控制率及食欲改善率优于西药法(P〈0.05)。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眩晕、腹胀、便秘,治疗组便秘发生率低(P〈0.05)。[结论]降逆止吐膏方贴脐+耳穴按压联合西药治疗顺铂所致延迟性呕吐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呕吐 化疗 降逆止吐膏方 贴脐 及耳穴按压 格拉司琼 随机均衡配对、自身交叉对照研究
下载PDF
30°头低体位引流对稳定的机械通气创伤患者急性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项随机交叉试验
15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2-42,共1页
有人担心30°头低位可能导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心脏异常,为了评估30°头低位用于分泌物清除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安全性,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交叉设计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没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机械通气创... 有人担心30°头低位可能导致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气管插管患者心脏异常,为了评估30°头低位用于分泌物清除对急性创伤患者的安全性,有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单中心交叉设计临床研究,共纳入11例没有基础心脏疾病的机械通气创伤患者,分别先后接受两种体位干预:30°头低位仰卧10min,水平卧位10min。与基线相比,10min 30°头低位后收缩压和中心静脉压有所增加[收缩压升高6.3mmHg(1mmHg=0.133kPa),95%可信区间(95%CI)=2.5~12.7;中心静脉压升高7.3cmH2O(1cmH2O=0.098kPa),95%CI=5.7—10.0;均P〈0.05];心率和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未观察到心律失常发作或低氧血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血流动力学 创伤患者 机械通气 随机交叉试验 体位引流 重症加强治疗病房 收缩压升高 分泌物清除
原文传递
≥50岁人群多效复方固定制剂的随机交叉试验
16
作者 林东杰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5-887,共3页
多效复方固定制剂(Polypill)可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级预防,但其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疗效尚未确定。本研究入选年龄≥50岁,无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试验,探讨Polypill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疗效,并与... 多效复方固定制剂(Polypill)可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级预防,但其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疗效尚未确定。本研究入选年龄≥50岁,无心血管疾病的参与者,进行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交叉试验,探讨Polypill降低胆固醇和血压的疗效,并与已发表的单一组分药物的疗效进行比较。参与者每天傍晚上按随机顺序服用Polypill(氨氯地平2.5mg,氯沙坦25.0mg,氢氯噻嗪12.5mg和辛伐他汀40.0mg)12周或安慰剂12周。每12周结束之后,观察参与者血压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86名参与者中的84名完成了试验。服用Polypill参与者的平均收缩压降低了17.9mm Hg(95% CI 15.7~20.1),平均舒张压降低9.8mm Hg(95% CI 8.1~11.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1.4mmol/L(95% CI 1.2~1.6),降低的百分比分别12%、11%、39%。这与以往已发表的结果一致(分别降低18.4、9.7mm Hg和1.4mmol/L)。总之,Polypill能够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压至预期水平,对预防心脏病和脑卒中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交叉试验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POLYPILL 制剂 复方 心血管疾病 安慰剂对照 胆固醇水平
原文传递
一项随机交叉试验研究咖啡因对男性青少年睡眠和昼夜节律时间的影响
17
作者 REICHERT C F VEITZ S BUHLER M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67-767,共1页
咖啡因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短时间驱走困意恢复精神。青少年因作息问题经常日间嗜睡,约80%的青少年均摄入咖啡因。然而,咖啡因的摄入可能会通过扰乱睡眠和昼夜节律反而加剧睡眠问题。
关键词 中枢神经兴奋剂 男性青少年 昼夜节律 睡眠问题 日间嗜睡 咖啡因 嘌呤生物碱 随机交叉试验
原文传递
闭路自动氧气控制在机械通气早产儿中的随机交叉试验
18
作者 石永言(译)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77-177,共1页
目的研究闭环自动氧气控制是否缩短机械通气早产儿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的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及减少动脉血气和拍片数量。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连续2d(12h/d)的研究,随机接受标准管理(标准组)或闭环自动氧气控制系统下的标准管理(... 目的研究闭环自动氧气控制是否缩短机械通气早产儿经皮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的时间、降低其严重程度及减少动脉血气和拍片数量。方法对早产儿进行连续2d(12h/d)的研究,随机接受标准管理(标准组)或闭环自动氧气控制系统下的标准管理(自动氧气控制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动脉血气 经皮血氧饱和度 早产儿 控制系统 随机交叉试验 闭环
原文传递
考虑参数空间变异结构的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模拟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夏侯云山 张抒 +2 位作者 唐辉明 刘晓 吴琼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935-4945,4962,共12页
斜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为研究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结构对边坡失效概率的影响,依据变异函数的内涵推导出变程与相关距离的数学变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模拟方法,用以模拟具有互... 斜坡岩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具有一定的结构性。为研究岩土体参数空间变异结构对边坡失效概率的影响,依据变异函数的内涵推导出变程与相关距离的数学变换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模拟方法,用以模拟具有互相关性的参数随机场。建立了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计算模型,研究不同空间变异结构的抗剪强度参数对边坡失效概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场可用于生成模拟具有复杂各向异性空间变异结构的参数随机场,由于考虑了随机偏差、条件数据和空间变异结构,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地层实际参数,数据波动较条件参数插值场小。可靠性分析结果表明:不考虑抗剪强度参数空间结构分析易高估边坡的失效概率;考虑c′和φ′互相关性时,失效概率随着相关系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参数间呈负相关性时更容易高估边坡的失效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变异结构 结构化交叉约束随机 边坡稳定性 失效概率
下载PDF
口服氟骨三醇和静脉使用骨化三醇对于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治疗的研究:随机交叉试验
20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09年第13期15-15,共1页
氟骨三醇是一种新的维生素D类似物,其对于抑制甲状旁腺素的潜力更大,半衰期更长。目前比较口服氟骨三醇和静脉骨化三醇临床效果的研究还很少。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 骨化三醇 随机交叉试验 血液透析患者 骨三醇 静脉 口服 维生素D类似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