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孔隙模型的CFRP孔隙率超声检测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牟云飞 张翔 +3 位作者 林莉 田宏涛 郭广平 李喜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26,共5页
为解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孔隙率超声衰减法检测中,理论值与试验值存在差异的问题,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CFRP孔隙特征的数学描述方法。该方法利用极值搜索法对椭圆形自相关函数随机介质构造方... 为解决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CFRP)孔隙率超声衰减法检测中,理论值与试验值存在差异的问题,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建立CFRP孔隙特征的数学描述方法。该方法利用极值搜索法对椭圆形自相关函数随机介质构造方法进行改造。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各构造参数对随机孔隙构造结果的影响,并利用CFRP试样的大量孔隙形态及分布统计数据,对自相关长度ab、自相关长度比r0=a/b及分区边长D等参数进行优化,最终构建CFRP随机孔隙模型。研究发现,随机孔隙模型能够反映孔隙的形貌及分布等随机特征,为研究CFRP孔隙对超声波的散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根据此模型计算出的超声衰减系数与孔隙率对应关系与试验结果之间规律一致。表明该随机孔隙模型能够很好地表征CFRP的整体弹性性能及由随机孔隙引起的局部弹性微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介质 随机孔隙模型
下载PDF
CFRP随机孔隙模型及孔隙率超声检测数值模拟 被引量:3
2
作者 牟云飞 林莉 +1 位作者 郭广平 李喜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7,61,共5页
基于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随机孔隙模型,提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CFRP孔隙率超声衰减检测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孔隙率P=0.065%4.96%,厚度2mm,纤维质量分数69%±3%的多层预浸料热压成型炭纤维单向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板,... 基于炭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随机孔隙模型,提出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CFRP孔隙率超声衰减检测进行数值模拟。针对孔隙率P=0.065%4.96%,厚度2mm,纤维质量分数69%±3%的多层预浸料热压成型炭纤维单向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板,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所得到的CFRP孔隙率与超声衰减系数间关系,在模拟与实验中展现了相似的规律。结果表明:利用随机孔隙模型结合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CFRP孔隙率超声检测数值模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介质 随机孔隙模型 时域有限差分法
下载PDF
孔隙尺寸离散度大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随机孔隙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向雨 林莉 +2 位作者 陈军 丁珊珊 李喜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1-85,共5页
针对孔隙率为4.08%和4.20%,孔隙长度尺寸范围分别为6.34~216.78μm,6.34~722.25μm的两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依据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的思想,研究了孔隙建模原理和方法。将孔... 针对孔隙率为4.08%和4.20%,孔隙长度尺寸范围分别为6.34~216.78μm,6.34~722.25μm的两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依据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的思想,研究了孔隙建模原理和方法。将孔隙按照长度进行分级,分别建立对应不同尺寸级别的孔隙模型,然后将各个级别的孔隙模型进行叠加。与金相照片对比结果表明,采取分级孔隙建模思想得到的孔隙模拟结果与实际孔隙形貌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很高,为后续数值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孔隙模型 分级
下载PDF
含铁粉尘碳酸化反应随机孔隙模型构建与解析
4
作者 张志霞 胡长庆 刘文会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7-51,共5页
碳酸化球团是含铁粉尘再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工艺,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球团孔结构变化是影响反应速率和球团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热重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含铁粉尘碳酸化球团转化率与时间关系,并测定产物的平均孔径、比表面积等参数,由此... 碳酸化球团是含铁粉尘再资源化利用的绿色工艺,碳酸化反应过程中球团孔结构变化是影响反应速率和球团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热重实验得到不同条件下,含铁粉尘碳酸化球团转化率与时间关系,并测定产物的平均孔径、比表面积等参数,由此构建随机孔隙模型,分析结构参数和无量纲模数对转化率和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参数ω增加,转化率提高;当ω=3.51时,反应速率为最大值;初始比表面积S0存在最佳值;齐勒模数φ、施密特数Sh增加,转化率提高;毕涡数β增加,转化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铁粉尘 碳酸化反应 随机孔隙模型 转化率
下载PDF
基于确定性和随机性原理的复合材料二维孔隙模型比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翔 林莉 +2 位作者 陈军 郭广平 李喜孟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3-97,共5页
在二维条件下,对比分析了经典的确定性模型和随机孔隙模型对含孔隙复合材料的物理模拟结果。确定性模型将含孔隙复合材料看做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将孔隙假设为大小相同、离散均匀分布的规则形状;随机孔隙模型依据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 在二维条件下,对比分析了经典的确定性模型和随机孔隙模型对含孔隙复合材料的物理模拟结果。确定性模型将含孔隙复合材料看做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将孔隙假设为大小相同、离散均匀分布的规则形状;随机孔隙模型依据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将孔隙看做是小尺度上的随机扰动,叠加于由基体构成的大尺度背景介质平均特性之上,可以利用空间平稳随机过程加以描述。研究发现,利用随机孔隙模型不但能够得到与真实孔隙几何相似性良好的孔隙形貌,而且基于此模型的超声衰减系数理论预测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之间的符合程度大大优于传统的确定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孔隙模型
下载PDF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的复合材料孔隙二维形貌几何仿真 被引量:6
6
作者 林莉 张翔 +2 位作者 陈军 郭广平 李喜孟 《失效分析与预防》 2010年第4期204-209,共6页
含孔隙复合材料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根据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方法,将孔隙看作是小尺度上的随机扰动,叠加于由基体构成的大尺度背景介质平均特性之上,并利用空间平稳随机过程以及自相关长度、自相关长度比、粗糙度因子及扰动标... 含孔隙复合材料具有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根据随机介质理论,采取统计学方法,将孔隙看作是小尺度上的随机扰动,叠加于由基体构成的大尺度背景介质平均特性之上,并利用空间平稳随机过程以及自相关长度、自相关长度比、粗糙度因子及扰动标准差等参数加以描述,建立复合材料随机孔隙模型。该模型采取极值搜索法将连续随机介质改造为适合于描述含孔隙缺陷的离散介质,并依据不同孔隙率试样的孔隙形貌特征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优化。针对孔隙率为0.03%~4.62%的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能够得到具有与真实孔隙几何相似性良好的随机性孔隙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孔隙 随机介质 随机孔隙模型 几何仿真
下载PDF
复合材料孔隙形貌特征对超声波散射衰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翔 陈军 +1 位作者 林莉 李喜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735-1741,共7页
采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基于统计学原理建立的复合材料二维随机孔隙模型,在保持孔隙率不变的前提下,计算了孔隙形状、取向及数量等因素单一变化及孔隙形貌特征多因素随机变化下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并以0.03%~4.62%孔隙率的碳纤维... 采用有限差分正演模拟方法,针对基于统计学原理建立的复合材料二维随机孔隙模型,在保持孔隙率不变的前提下,计算了孔隙形状、取向及数量等因素单一变化及孔隙形貌特征多因素随机变化下的超声波衰减系数,并以0.03%~4.62%孔隙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例,比较了超声波衰减系数的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结果。研究表明,孔隙形状(宽长比)、取向和数量均对超声波衰减系数有影响,且孔隙形貌的随机性会引起超声波衰减系数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孔隙形貌 超声波衰减系数 随机孔隙模型
下载PDF
考虑孔隙细观特征的热障涂层脱粘缺陷超声检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伟 马志远 +2 位作者 高剑英 林莉 雷明凯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5-121,共7页
为探究孔隙细观形貌对热障涂层脱粘缺陷超声检测定量精度的影响,基于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厚度约为100μm的ZrO_2-7%Y_2O_3(7YSZ)热障涂层SEM形貌,建立了界面脱粘尺寸0.2~2.0 mm、孔隙率范围0%~5%、孔隙平均宽高比分别为4∶10、6... 为探究孔隙细观形貌对热障涂层脱粘缺陷超声检测定量精度的影响,基于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的厚度约为100μm的ZrO_2-7%Y_2O_3(7YSZ)热障涂层SEM形貌,建立了界面脱粘尺寸0.2~2.0 mm、孔隙率范围0%~5%、孔隙平均宽高比分别为4∶10、6∶10、8∶10和10∶10的多组热障涂层二维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技术进行了超声检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涂层厚度一定时,涂层声压反射系数幅度谱极值与脱粘尺寸呈线性关系,脱粘尺寸超声定量误差随孔隙率和孔隙平均宽高比的增加而增大,当涂层孔隙率为5%时,超声测量最大相对误差已达到37.7%,孔隙平均宽高比增大为10:10时,超声测量最大相对误差达到36.9%。此外,由于受孔隙分布状态的影响,超声定量结果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脱粘 孔隙细观特征 随机孔隙模型 超声检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RVM表征热障涂层孔隙率与孔隙形貌对超声纵波声速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马志远 罗忠兵 林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6-90,共5页
依据由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EB-PVD)制备的ZrO2-7%(质量分数)Y2O3(Yttria Stabilization Zirconia,YSZ)涂层显微分析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涂层的随机孔隙模型。针对孔隙... 依据由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法(Electron Beam 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EB-PVD)制备的ZrO2-7%(质量分数)Y2O3(Yttria Stabilization Zirconia,YSZ)涂层显微分析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和随机介质理论建立了涂层的随机孔隙模型。针对孔隙率分别为0%,5%,10%且具有不同孔隙形貌的涂层模拟结果,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不同孔隙率及孔隙形貌差异引起的纵波声速变化。结果表明:含孔隙涂层纵波声速明显减小,与致密涂层相比,孔隙率为5%和10%的YSZ涂层,纵波声速分别减小14.4%和23.9%。此外,孔隙率恒定时,孔隙形貌变化也会引起超声纵波速度波动,对于孔隙率5%和10%的涂层,声速波动分别为5.0%和6.8%,该模拟计算结果与对应孔隙率的实验测量结果5.9%和7.5%是相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孔隙 孔隙形貌 纵波声速 随机孔隙模型
下载PDF
孔隙数量及空间分布对砂岩三轴抗压强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蔺海晓 冯鑫 张勃阳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3-159,共7页
为了弥补三轴压缩状态下孔隙岩石三维建模的缺陷,以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取样砂岩加工的标准圆柱试样进行试验,得到砂岩的力学参数及孔隙率,使用FLAC3D软件及自带的FISH语言建立与实际砂岩孔隙率相等的砂岩标准圆柱试样随机孔隙模型。... 为了弥补三轴压缩状态下孔隙岩石三维建模的缺陷,以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取样砂岩加工的标准圆柱试样进行试验,得到砂岩的力学参数及孔隙率,使用FLAC3D软件及自带的FISH语言建立与实际砂岩孔隙率相等的砂岩标准圆柱试样随机孔隙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应用数值模拟试验方法,通过三轴模拟试验进行孔隙数量和孔隙空间分布对孔隙砂岩强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孔隙数量增加,孔隙率增大,砂岩三轴抗压强度降低,同一围压下的三轴抗压强度呈现指数递减趋势,并得出了拟合公式;孔隙率不变时,不同孔隙空间分布模型的三轴抗压强度误差在5%以内,即可认为孔隙空间分布对砂岩三轴抗压强度没有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孔隙岩石三轴抗压强度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随机孔隙模型 孔隙数量 孔隙空间分布 三轴抗压强度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内孔隙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阳 蔡洪能 +1 位作者 魏志远 黄亚萍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1-9,共9页
隔热性能是评价热障涂层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涂层内孔隙是影响其热障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基于Abaqus软件,通过Python二次开发建立包含孔隙的热障涂层隔热分析模型,参数化研究了不同孔隙率、孔隙倾斜角度和孔隙横纵比对涂层隔热性能... 隔热性能是评价热障涂层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涂层内孔隙是影响其热障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为此,基于Abaqus软件,通过Python二次开发建立包含孔隙的热障涂层隔热分析模型,参数化研究了不同孔隙率、孔隙倾斜角度和孔隙横纵比对涂层隔热性能的影响,获得不同孔隙特征参数下陶瓷层的温度场分布特征,并对比分析不同孔隙特征参数下陶瓷层的有效热导率。结果表明:孔隙率增加能显著影响涂层的隔热性能;在0°~180°范围内,随着孔隙倾斜角增加,有效热导率呈现有规律的变化趋势;随着孔隙横纵比增加陶瓷层隔热性能提高。数值模拟结果对下一代先进热障涂层制备工艺参数和结构设计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随机孔隙分布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有效热导率
下载PDF
面向基于Voronoi结构的随机多孔骨植入材料的小孔结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焯俊 方辉 +1 位作者 沈显峰 党永坤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3D Voronoi结构的随机多孔骨植入材料建模参数与实际小孔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研究一种针对此类小孔结构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使其获得更准确的小孔结构。方法本文利用Rhinoceros三维建模软件配合Grasshopper插件进行了基... 目的探讨基于3D Voronoi结构的随机多孔骨植入材料建模参数与实际小孔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研究一种针对此类小孔结构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使其获得更准确的小孔结构。方法本文利用Rhinoceros三维建模软件配合Grasshopper插件进行了基于3D Voronoi结构的随机多孔骨植入材料的参数化建模研究,提出"等效体积球"方法拟合孔径,并通过析因实验获得了建模参数与实际小孔结构参数之间的数学关系,设计了一种控制模型平均孔径和孔隙率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使用上述建模软件设计了建模程序,并用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和316 L不锈钢粉末对其创建的多孔模型进行了制备,并测量了样件的实际孔径和孔隙率。结果本文设计的建模程序成功创建了一系列平均孔径为500~1 000 m,孔隙率为60%~80%的随机多孔模型;其中,小梁直径≥182 m的模型实现了SLM成形,成形样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Voronoi随机孔隙结构,且其实际平均孔径与设计值的相对误差仅为8%,而实际孔隙率与设计值的绝对误差仅为±1.2%,与设计参数吻合度较高。结论本文设计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有效地控制了随机多孔模型的小孔结构参数,为制备具有准确孔隙参数的随机多孔植入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结构 随机孔隙 参数化建模 骨植入材料 选区激光熔化
下载PDF
CaO高温分离CO_2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保文 郑瑛 +2 位作者 贺铸 宋侃 郑楚光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51-1053,共3页
钙基吸收剂煅烧-碳酸化循环法(CCRs)是一种新兴的分离燃煤锅炉尾部烟气中CO2的方法。CaO与CO2碳酸化反应对于CCRs法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随机孔隙模型(RPM)对CaO与CO2碳酸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CaO与CO... 钙基吸收剂煅烧-碳酸化循环法(CCRs)是一种新兴的分离燃煤锅炉尾部烟气中CO2的方法。CaO与CO2碳酸化反应对于CCRs法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随机孔隙模型(RPM)对CaO与CO2碳酸化反应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提高CaO与CO2碳酸化反应的温度和系统压力,增加CaO吸收剂的初始孔隙率、优化CaO的初始比表面积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CaO碳酸化转化率和对CO2的吸收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燃烧 CO2分离 CaO碳酸化反应 数值模拟 随机孔隙模型(RPM)
下载PDF
扩散过程对气固反应影响的模型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洋 杨勇平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3,95,共7页
将固体反应物视为由一系列分配特征的孔隙组成,同时考虑固体颗粒内外扩散、化学反应及产物层扩散过程,建立气固反应随机孔隙模型。微分方程组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采用基于勒让德多项式的正交配置方法将扩散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并用... 将固体反应物视为由一系列分配特征的孔隙组成,同时考虑固体颗粒内外扩散、化学反应及产物层扩散过程,建立气固反应随机孔隙模型。微分方程组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求解,采用基于勒让德多项式的正交配置方法将扩散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并用四阶龙格库塔方法积分得到转化率与反应时间关系。模拟了舍伍德数、体积比、毕沃模数和席勒模数发生变化时对反应转化率及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物固体摩尔体积大于反应物摩尔体积会导致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增加产物层扩散阻力或颗粒内气体扩散阻力可以减弱孔隙闭合的影响,提高固体反应物的转化率,而在相同转化率条件下会使气固反应反应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反应 随机孔隙模型 气体扩散 孔隙结构
下载PDF
龙马溪组页岩数字岩心LSM-RVM数值建模方法研究及TOC含量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宁 符力耘 +1 位作者 曹呈浩 刘建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774-2785,共12页
页岩气储层中含有大量有机碳(TOC),其丰度与成熟度对页岩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建立包含TOC的精细数值模型,将有助于探索页岩微结构与矿物组分含量对等效弹性模量的作用程度,是"甜点区"预测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 页岩气储层中含有大量有机碳(TOC),其丰度与成熟度对页岩力学特性有重要影响.建立包含TOC的精细数值模型,将有助于探索页岩微结构与矿物组分含量对等效弹性模量的作用程度,是"甜点区"预测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离散数值建模方法,基于高精度成像技术,采用晶格弹簧-随机孔隙耦合模型(LSM-RVM)模拟包含多种矿物组分及不同成熟度干酪根的数字岩心,分析TOC成熟度及含量对弹性参数的影响.在该模型中,参数设置(数值阻尼与加载应变速率)至关重要,选取不当会对计算精度造成一定影响.研究结果表明,LSM-RVM能够生成符合TOC及多种矿物实际分布特征的数值模型,是一种精细数值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马溪组页岩 TOC含量 数字岩心 晶格弹簧模型(LSM) 随机孔隙模型(RVM) 弹性模量
下载PDF
特高含水期强化采液提高采收率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海燕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7-79,共3页
历经40多年注水开发,胜利油区已整体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论证特高含水期强化采液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可行性,结合室内实验和微观网络模拟,论述了特高含水期强化采液提高采收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驱替压力梯度越大,造成孔隙... 历经40多年注水开发,胜利油区已整体处于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论证特高含水期强化采液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可行性,结合室内实验和微观网络模拟,论述了特高含水期强化采液提高采收率的内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驱替压力梯度越大,造成孔隙和喉道未驱替的几率越小,活塞式驱替发生的几率越大,因此,提高驱替压力梯度能够有效提高驱油效率,当驱替压力梯度由0.125MPa/m提高到1.14MPa/m时,驱油效率提高16%。同时,从矿场统计分析的角度论证了强化采液的有效性,胜坨油田144口高含水期强化采液井平均单井增加可采储量6226t,截至2009年底单井增油量为4592t。所以,强化采液仍是特高含水期增加产油量和可采储量的有效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强化采液 驱替压力梯度 相对渗透率 随机网络孔隙模型 微观渗流模式 驱油效率
下载PDF
Effects of porosity on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rous FeAl intermetallics 被引量:2
17
作者 Shu-lan SU Qiu-hua RAO +1 位作者 Yue-hui HE Wei XIE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2757-2763,共7页
Uniaxial tensile test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porous FeAl intermetallics(porosities of 41.1%,44.2%and 49.3%,pore size of 15−30μm)prepared by our research group to stu... Uniaxial tensile test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porous FeAl intermetallics(porosities of 41.1%,44.2%and 49.3%,pore size of 15−30μm)prepared by our research group to study the macroscop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copic failure mechanism.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nsileσ−εcurves of the porous FeAl with different porosit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elasticity,yielding,strengthening and failure,without necking phenomenon.The elastic modulus,ultimate strength and elongation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porosity and the elongation is much lower than 5%.A macroscopic brittle fracture appears,and the microscopic fracture mechanism is mainly intergranular fracture,depending on the Al content in the dense FeAl intermetallics.In addition,the stochastic porous model(SPM)with random pore structure size and distribution is established by designing a self-compiling generation program in FORTRAN language.Combined with the secondary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the effective elastic moduli of the porous FeAl can be determined by elastic analysis of SPM and they are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values,which can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established SPM for analyzing the elastic properties of the porous mate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FeAl intermetallics uniaxial tensile fracture mechanism stochastic porous model(SPM) equivalent elastic modulus
下载PDF
Macroscopic and microscopic trans-scale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structure of mine grouting materials 被引量:2
18
作者 Jian-hua HU Qi-fan REN +4 位作者 Shao-wei MA Quan JIANG Yuan-jian JIANG Jun-long SHANG Zhou-quan LUO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067-1081,共15页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orosity of three kinds of mine grouting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a thin-section analysis and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echnique. The macroscopic pore interconnect...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orosity of three kinds of mine grouting materials were characterized based on a thin-section analysis and 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echnique. The macroscopic pore interconne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using binary images captured from thin sections and a random walk pore spectral dimension (RWPSD)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grouting materials used consisted of interlayer pores, gel pores, capillary pores, circular air holes, and small fractures, and tailings can fill some gaps in the hydration product structure and dense hydration products.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re interconnectivity and curing time. In addition,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e interconnectivity and porosity. With increasing porosity and pore interconnectivity, a non-uniform pore structure occurs in mine grouting materials with an accelerator and results in reduced setting time and later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ting material pore microstructure pore interconnectivity trans-scale stud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hin-section analysis random walk pore spectral dimension
下载PDF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porosity calculation of coal rock pore structure
19
作者 Li-Qiong Chen-Zheng +3 位作者 Yue-Lin Zhang-Yu He Jian-Jun Li-Yong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161-172,306,共13页
Coal rock is a type of dual-porosity medium,which is composed of matrix pores and fracture-cutting matrix.They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eepage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coal rock.Therefore,constructing the micropore... Coal rock is a type of dual-porosity medium,which is composed of matrix pores and fracture-cutting matrix.They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seepage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coal rock.Therefore,constructing the micropore structure of coal rock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In this study,we use a coal rock digital core and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to study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al rock.First,the micropore structure of coal rock i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using a two-dimensional thin-section image,and the quantitative information of the pore and fracture(cleat)structure in the coal rock is extracted.The mean value and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face porosity and pore radius are obtained using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number of pores is determined using dichotomy and spherical random-packing methods based on compression.By combining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petrophysical analysis,the single-porosity structure model of the coal rock is obtained using a nonequal-diameter sphere to represent the pores of the coal rock.Then,an ellipsoid with an aspect ratio that is very much lesser than one is used to represent the fracture(cleat)in the coal rock,and a dual-pore structure model of the coal rock is obtained.On this basi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pore aspect ratios and porosity is explored,and a fitting relationship is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them.The relationship model can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coal rock pore structure and the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rock 3D model of pore structures random-packing method POROSITY pore aspect ratio nonlinear-fitting relationship
下载PD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microscopic simulation based on random-walk: Theory and parameters analysis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茂金 徐晶晶 +1 位作者 邹友龙 徐赤诚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91-1097,共7页
The microscop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re widely used for characterizing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of rocks. Due to the prohibitive NMR experiment cos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emp... The microscop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are widely used for characterizing complex pore structures of rocks. Due to the prohibitive NMR experiment cost,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employed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verify some theoretical aspects of NMR responses. Firstly,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pore-scale NMR simulation based on random-walk method(RWM) were introduced. The RWM-simulated results were benchmarked with the analytical results for an ideal spherical pore model. Then, the effects of two numerical parameters, namely diffusion radius and walk numbers, were studied on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The simulation method is then applied to various pore models with different pore sizes and pore shapes filled with different fluids to study the microscopic NMR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The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useful for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ing NMR measurements and the simulation code provides a numerical tool to perform pixel-based digital rock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copi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random-walk method pore structure parameters analysi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