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度量理论及其应用在我国最近进展的综述(英文) 被引量:23
1
作者 郭铁信 《应用泛函分析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29-230,共2页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随机度量理论及其应用过去十年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结果与思想方法 .全文由十节组成 ,第一节对我们工作的背景——概率度量空间与随机度量空间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 ;第二节给出某些有关随机泛函分析及取值于抽...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随机度量理论及其应用过去十年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结果与思想方法 .全文由十节组成 ,第一节对我们工作的背景——概率度量空间与随机度量空间理论作一简单的介绍 ;第二节给出某些有关随机泛函分析及取值于抽象空间的可测函数的预备知识 ;第三节阐明随机泛函分析与原始随机度量理论 (本文称之为 F -随机度量理论 )的整体关系 :主要结果是在随机元生成空间上给出自然且合理的随机度量与随机范数的构造 ,从而将随机元与随机算子理论的研究纳入随机度量理论框架 ;主要思想是将随机泛函分析视为随机度量空间体系上的分析学而统一地发展 ,从而形成了发展随机泛函分析的一个新的途径——空间随机化途径 ;除此之外 ,在本节我们也从随机过程理论的观点出发首次提出对应于随机度量理论原始版本的一种新的随机共轭空间理论 (叫作 F-随机共轭空间理论 ) ,它的突出优点是能保持象随机过程的样本性质这样更精细的特性 (本节由作者的工作构成 ) ;在第四节 ,基于作者最近提出的随机度量理论的一个新的版本 (本文称之为 E-随机度量理论 ) ,从传统泛函分析的角度对过去已被发展起来的随机共轭空间理论 (本文称之为 E-随机共轭空间理论 )的基本结果进行系统整理并给以全新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率度量空间理论 随机度量理论 随机泛函分析 空间随机途径 随机赋范围 随机内积模 随机共轭空间 随机对偶系 随机过程
下载PDF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dissociation pathways of dichloromethane and glutathione in dichloromethane dehalogenase
2
作者 Gao Xudan Zhang Huizhu Mei Ye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1-660,共10页
Dichloromethane(DCM)dehalogenase stands as a crucial enzyme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across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ontexts.However,the unbinding pathways of ligands from DCM d... Dichloromethane(DCM)dehalogenase stands as a crucial enzyme implicated in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chloride across diverse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contexts.However,the unbinding pathways of ligands from DCM dehalogenase remain unexplored.In order to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binding sites and dissociation pathways of dichloromethane(DCM)and glutathione(GSH)from the DCM dehalogenase,random accelerated molecular dynamics(RAMD)simulations were performed,in which DCM and GSH were forced to leave the active site.The protein structure was predicted using Alphafold2,and the conformations of GSH and DCM in the binding pocket were predicted by docking.A long equilibrium simulation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The results show that GSH is most commonly observed in three main pathways,one of which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other two.In addition,DCM was observed to escape along a unique pathway.The key residues and protein helices of each pathway were identified.The results can provid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dissociation mechanism of DCM dehalogen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M dehalogenase GSH Alphafold2 RAMD unbinding pathways
下载PDF
双底物酶促反应的底物抑制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荚荣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存在于双底物随机机制的途径中,偏离米氏方程行为的底物抑制现象被作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通过计算机模拟出双底物浓度和稳态下的初始速率构成的三维图形,提出底物抑制、速率常数和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底物抑制 速率常数 随机途径 酶促反应
下载PDF
间断—均衡理论:探究政策过程中的稳定与变迁逻辑 被引量:34
4
作者 李文钊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65,共12页
间断—均衡理论是由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琼斯于1990年代提出,他们试图从议程设定理论出发,结合政策图景和政策场所的互动,同时解释政策过程中稳定和变迁问题。与其他政策过程理论相比,间断—均衡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 间断—均衡理论是由弗兰克·鲍姆加特纳和布赖恩·琼斯于1990年代提出,他们试图从议程设定理论出发,结合政策图景和政策场所的互动,同时解释政策过程中稳定和变迁问题。与其他政策过程理论相比,间断—均衡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在保持内核不变的同时,一直在演进和发展过程之中。这也使得间断—均衡理论的概念性框架没有达成共识,不利于合作研究和持续理论发展。本文试图对间断—均衡理论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提出一个整合的框架结构图。通过将认知、过程和制度进行有机结合,我们认为作为一个整合的间断—均衡理论,可以从行为模型、政治制度和政策图景、随机过程、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核心命题、研究方法等六个方面进行阐述。间断—均衡理论的整合框架的提出,有利于该研究的传播、检验、交流、对话、发展和中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均衡 不成比例信息处理模型 随机途径 一般间断假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